人的思想


学佛人称为佛子,有两种工作,一是关门自修,一是开门应世。自修是内证,开门是外练,统名之修。佛法是要起大用的,不许关门自了。凡自了汉,必是焦芽败种,没出息的人,必不能大悲利众,佛所不许的。所以学佛人起码条件,是要慈悲,必须发大悲心,方有成就心大了,事业也就广大了。譬如器,器大了,承受的东西也多了。用一杯去盛海水,成就也可想而知的了。

离了世上一切人事法门,就没有佛法了。佛法是在人事上作用。能尽人,才是佛法,人的思想,威力无上,可以成佛成圣,或善或恶,天堂地狱,唯物唯心,创造破坏,和平斗争,种种作为,全由心造。学佛是学成个大觉心,与佛不二,不是身体变化为佛,是心量意境同佛。以此心卑鄙残酷,即同畜,光明自在,即是人天,完全自由自力,不假外力外求。我们既做了个人,要尽人道。人学了佛,要成佛道,处处要改造思想,去旧更新,即是对内的根本的自性革命这个革命工作,到成佛为止,在自己未成大觉,能普利群众以前,不得名为革命终了。所以发愿要大,志趣要高,因地要正,信心要坚,行持要恒,见地要圆,意境要空。因此,学佛人的思想,难与一般人同调,不打破世俗卑鄙的见解,不具大无畏的正义精的,不称佛子。

佛子的事业在自他普利,无人我,无国界,无族类,无道别,一体平等,所以他的思想也如是广大平等。但做法是由近而远,由小而大,由生而熟,由不究竟到究竟,由根本做起,非有定法而宗,皆总不离大悲心。至于佛子思想的如何考证,还从人事上看。兹先述之。

佛经上有两句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因为世间一切形形色色,各有各的天然法位,是常住不动的,此即是常住的世间相法。尔如是,我不必为彼所转而动摇,譬如檀木,天然是香的,这是他的法位;腥秽天然是臭的,这是他的法位,而我欲其香者转臭,臭者变香,便是我的思想不通,自生烦恼颠倒。又如偷盗是贼,他有他的法位,否则不名为贼。政府法办或改造是政府的法位,敌人来侵略是敌人的法位,我以正义来抗拒,甚至用兵杀伐,不得慈悲姑息,这是我的法位,应如何便如何,那思想就正了。倘一定要顺我,则反其道而行之,这是思想不通,离去了法位立场。佛法是要世人个个思想圆通,先悟本来,再通世法,使社会一体平等相亲相爱,这是佛法的法位,我人各尽其道,是人天的法位,作恶害众是魔鬼的法位,痴迷昏愦是畜类的法位。可见善或恶各有各的法位,我何必强与之逆,横生我见以增烦恼。故对于一切,是是非非,我不得不知,临事还得照常合理应付,心中了了,意上空空,知其善,不必惊奇,知其恶,不必瞋恨。如杀盗,只问合理不合理,情当不情当,而我审断之,应杀则竟杀,但怜悯之而不居功,悯是悯其愚,悯其因缘不好,不幸而为盗。杀是我的法位,我应尽其职,而意中似若无事,这是佛子的思想。反之,我自己如一时糊涂,亦不幸而为盗,落于法网,是我应受者,或杀、或徒刑,我即受之忏悔之,毋庸怨天尤人,明知此即是常住的法位,又何必恼乱乎一体平等,这是佛子的思想。

佛子的思想,根本在除自己的贪瞋痴三毒。贪是贪得无厌,以贪求不得,难如我愿,所以要瞋。瞋是恨心,万恶都由贪瞋起,作业受报,冤枉受苦,这是痴。痴是痴迷,因痴迷而再起贪瞋,辗转相因,光明的思想被他蒙蔽了,广大的智慧被他毒害了。所以改造思想,是成佛最重要的工作。至如何彻底改造法因,在关门自修份内,且从缓说。

世俗的思想,只是执有而不知缘空,修行人又偏执于空而厌恶于有,都非中道佛子的思想,定知一切是幻有,但不废有。又明知一切是本空,但不偏空,以空有二边都不住是真空,是大定,那思想是超然物外的,他那意境亦不与人同,往往世人视为奇怪,不知实是平常,而有不可磨灭的真理在内。

佛子的思想没法表演给人看的,只有在人事上想象而得,但世人总不免认为奇怪。因为他的思想不同凡俗,有变化不测之机,有方便随缘之用,有不可磨灭的真理,有或逆或顺的妙法,可使人谤骂在先,而感悟在后,他是重实践不尚空谈的,他的意境超人一等。凡不能放弃名利恭敬的鄙见即不是佛子的思想,所以他的思想是正的,不是邪的。

最奇者,佛子根本不承认思想是实有,只是一时起心的缘影。以既在人世,要尽世用,不许断灭,不许消极,所以明知是幻,而要用那个幻,成就他那大悲的事业。所以对一切世事,明知是空而不偏空,只是不执有,执有就立了我见。世事的不平都由彼此我见的对立,各不肯牺牲,各执己见真理就隐没了,反使人糊涂误人慧命,而在我又失去了大悲心,不是佛子。佛子的思想,说用却重唯物又重唯心,用过了境亡心空,又无所谓唯物,亦无所谓唯心,是佛子不偏不倚的思想。至于根本不承认思想为实有,其义至深。以属于内修门,非片言可以了解,暂不述义。兹举人事若干则,用表佛子的思想,以备社会群众的参考:

一、募捐。在世俗之见必择富有的多捐,无钱的置之勿理。佛子则不然,必以平等为主因,公益功德,人人有分,不能因其贫而鄙弃,当同样劝募。如伊不愿即不相强,使伊亦有做功德之机会。而对于有力的人,亦听其自便,不得以势力强之,当尊重其自由,以非罚款性质也。其人所有财产不问其取得者是否正当,乃另一问题,于此事无关,即彼一毛不拔,亦勿怨恶。又反过来,人来向我劝募者,我如有钱,则为公益起见,当尽力认捐,但决不于大众中特夸示富有骄气,使人难堪。若我无力,则亦不以为羞,当场婉辞之,所谓直道而行,这是佛子的思想。

二、对有权位与富有的人。不随俗趋炎附势,亦勿特意疏远避嫌,心怀质直,视之极平淡,无一毫嫉妒心。以为富有是人生一时的际遇,如遇春风则和暖,遇冰霜则寒冷,各有因缘,有何足羡再如粉墨登场,台前装扮或好或丑,及到后台,还我本来面目所以对贫苦人决不轻慢,一样尊敬,而自己地位贫贱,对人亦勿自轻,亦勿疑人轻我。轻慢是世俗劣见,自尊是自己的自重,心量平等是佛子的思想。

三、对于名利。世俗以虚名为荣,佛子以名实相符为贵,不符即是盗,名利又安在至金钱之利,世俗以得于分外者为可喜,佛子以为可耻,盖问心不安也。彼视"名利"二字如衣锦绣。今遇重大典礼,应受则受之,勿愧亦勿矫情不取,适成其伪,此佛子的思想。

四、对得意人。世俗每有两个观点,一是嫉妒,一是羡慕。佛子反起一种怜悯心,想到伊他日失意时的难过,总希望他觉悟,勿贪虚荣,这是佛子的大悲思想。

五、对他人子女佛子的思想以为不能普爱,但当作平等观,与自己儿女不二。且视老年人可生我者皆我父母,我可生彼者皆我子儿,余如兄弟姊妹耳。如遇其困难,我可以为力者无不尽力资助,然亦有分寸,非可滥施也。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学佛人的思想发布于2021-12-06 20:59: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