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性犹如虚空,偶尔会被苦乐的浮云遮挡,但并不会有损它一丝一毫。

——2020.4.22微博


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见到此事以后接着要观想佛。为什么要观想佛呢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能够遍入一切众生的心想中,所以你们心想佛的时候,当下这颗心就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真佛。自己的这颗心作意佛的时候,这颗心就成了真正的佛,一切诸佛正遍知海都是从众生的心想而出生的,所以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如来)阿罗呵(应供)三藐三佛陀 (正等觉)。




此处的理我曾讲过无数次,我本人对此有深刻的定解。其实这正是密宗“即身成佛”的理论依据。圆满中经常说:心性本来就是佛,认识心性就是见到了普贤王如来。《大幻化网》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教证。其实汉传佛教也有这样的说法,比如黄檗师曾说:“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异,故云即心是佛,若离于心别更无佛。”现在汉地有些人不承认密宗的即身成佛, 其实这些人应该想一想:既然汉传佛教也认为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见到心性就是成佛,那密宗的即身成佛有什么不对




《观经》中说,心想弥陀佛时,此心就是阿弥陀佛。密宗的说法与此完全相同。我听过阿秋喇嘛的一个教言,他说:“当我们观想莲花生 大士时,当时的这个分别念就是莲花生大士。”同样,我们的心观想上师时,因为上师的智慧没有不遍之处,所以当下这颗心就是上师。当我们观想文殊菩萨时,当下的这颗心就是文殊菩萨。不仅内心观想的圣尊,口中念的语也是如此。麦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讲得很清楚,诸佛菩萨所说的咒语与圣尊实际上也是无二无别的。




总之,我们的心不管缘取任何对境,当下这颗心就成了与对境无二之法。如果我们观想佛,自己的心就是佛,如果我们产生贪嗔痴,自己的心就是魔。所以,心可以做魔,也可以做佛,每个人是做魔还是做佛,就看如何把握自己的心了。


回     向   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佛家经典禅语 一个自利利他大乘佛法佛法无边

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夏天外出时,脚下踩死的小含生就根本数不清,可以念行步不伤虫蚁咒

一听法就开始打瞌睡,那就要好好祈祷文殊菩萨

多看这本好书——Khenpo Sodargye

佛教四大名山佛教音乐歌曲100首四大佛教名山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此处的道理正是密宗“即身成佛”的理论依据发布于2021-12-15 21: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