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方便阅读所加


暇满人身如初秋的荷花般美好而脆弱,圆满的花瓣只需一阵微风吹过便会凋落。

     



十八暇满是入解脱的基本前提,但正如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所说,今生的十八暇满并非一经获得永不坏失,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随时会涌现,总结起来,有十六种与正法相违的心态或处境会障碍我们为解脱而修行

有时候我们看上去具足暇满,似乎闻思修行也精进,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如果为十六种违缘所扰,没有加以对治的话,所作所为终究流于形式,空耗此宝贵人身,着实可惜。



具体来说,有八种情况,今天在自相续中不存在,但明天可能出现;前一座修法时没有,后一座中可能出现;入座时没有,结座时可能出现,所以称为暂生缘八无暇,也可以把它们理解为修学过程中经常、反复出现的八种负面心态。


第一是五毒烦恼粗重。


以后,我们并不能一夜之间烦恼顿消,有时贪嗔痴慢疑会以相当狂暴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我们当下失去内心的平衡,并毁损行持正法的善根

如果观察自心的话,我们会发现一般是修行比较好、贪嗔痴慢疑的情绪比较弱的时候,内心会感到快乐安宁;而修行懈怠时,心里总是焦躁不安

安乐不是硬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立情绪,它只是贪嗔痴慢疑等负面情绪的减弱,因此不对治五毒烦恼而想另修出一份喜乐宁静来是很难有效果的。

我们常常羡慕真正修行人自在安乐,要知道,不是他们的快乐比我们多,而是你我的贪执、嗔恚、愚痴、傲慢、狐疑比他们重

我们若以佛陀教授的方法切切实实去对治烦恼、转化内心,也会逐渐喜乐开阔起来。


其次是闻思不解法义,修法不现暖相。


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无论怎样听讲思维都不能圆满通达某段经论的涵义,或者精进修法却迟迟没有验相。这可能是因为往昔的罪障。

所谓罪障,并不是佛陀硬性把某些行为定性归类为罪恶的,人一旦违犯便造下罪孽,延续到后世仍需接受惩罚。佛教中没有高高在上的规则制定者。

佛陀示现成就遍知果位后,观三世因果如看掌中物,出于对众生无量的悲心,转妙法轮,开显深道,把他观察到的现象规律告诉世人。有些行为及其后果会让我们陷于痛苦中,并严重障碍我们对实相的理解和觉知。

了解到这一点后,我们自然会对过去的不当行为感到惋惜愧疚,并尽量避免再犯。 

凡夫的心力微弱,单凭己力很难有效清净无始劫来累积的罪障,若能借助佛菩萨愿力,通过佛教中诸多忏悔罪障的法门,如金刚萨埵修法,具足四种对治力如法修持,则能更为迅速有效地清净罪障。罪障清净一分,智慧便显发一分。

我们还可以修上师祈祷上师和三世诸佛智慧的体现文殊师利菩萨加持


第三是被恶知识摄受。


楞严经》云: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如果我们在选择老师的时候不谨慎,便可能成为恶知识的眷属,所闻所想背离解脱正法。

判断具德上师最基本的标准是看他有没有菩提心,是不是一心为了众生离苦得乐。如果他具备菩提心,凡与之结缘者都将获益否则不管他名气多大,有多少拥护者、追随者,都最好对他敬而远之


第四种无暇是懈怠。


我们有些人虽然进入佛门,也自认为是佛教徒,却总也不想实实在在开始闻思修,或者一曝十寒,殊不知一切都是无常的,不精进修持加以稳固的话,我们对佛法微弱的信心、偶尔生起的出离心转眼就会消失。    

根据我的体会,忆念上师是对治懈怠的一个有效方法。每当我在修行中有所懈怠,我立即想到我的上师们,想到他们的种种功德和对我的恩德,心里便充满感激和愧疚不再允许自己懈怠懒散

法王如意宝那样伟大的圣者,一生示现修行精勤不辍,别的不说,仅本尊,他老人家就圆满念诵了十几亿遍。

才旺晋美堪布当年应邀去寺庙讲法,他对人们只满足于肤浅的闻思而不注重实修的现象深恶痛绝。终于有一天,他绝望伤心至极,趁夜深人静离开了寺庙和人群,独自跑到深山寂静处闭关修法。

他的闭关房非常简陋,只有一扇小窗户,没有门。他发誓念诵一亿遍普巴金刚心咒,并且在完成这个誓愿之前,不离开闭关房,也不再与任何人说话。

事实上,除了他的母亲送饭时偶尔能见他一面外,其他任何人连见都见不到他。与法王如意宝一样,才旺晋美堪布一生也圆满念诵了十几亿遍本尊心咒。



以前我去拜见晋旺堪布,堪布有时会留宿,我因此有机会亲眼见到上师是怎样精进修行的。晋旺堪布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就起床做念诵功课,直到启明星出现在东方的天空,然后,他开始长时间地礼拜。

此外还有根容堪布。我十几岁在扎阔地方跟随根容堪布学习。堪布怕我们懈怠,每天除了睡觉时间外,其他时间都跟弟子们在一起,看着大家闻思、修法,连吃饭他也是和大家坐在一起,边吃边讨论修行中的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堪布回到札熙寺,肩负起重振寺庙的重任。佛法衰微、僧才凋零的景象让他心急如焚。他在寺庙附近建起一间小小的闭关房,挑选了十几名年轻僧人,让他们与自己同吃同住,集体修五加行。那么多人整天挤在小房间里,在堪布手把手的引导下修加行。

可想而知,堪布的修法、起居、休息等肯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他说:“让大家住在一起,一是因为没有条件修建更多的房子,二来年轻人比较容懈怠,有我在旁边监督,情况就会好很多。”

这就是我可敬的上师们!


第五种情况是为他所转。


身不由己,被他人控制,想好好修法也没有机会。

我看见一些原本不错的学佛人,后来或是为物所累或是为情所困而身心不能自主,以致荒废道业,退失道心,着实令人叹惜

世事无常,书上说,有的人上半生精进,下半生散乱,果然是这样。法王如意宝在《无常道歌》 中写道:“若未如理闻思圣教海,以估计心不能断无明,年老而成家眷九人官,临终阿伯无善转恶趣。”

如今资讯泛滥的年代,想找一个真正清静的修行处也是非常难,耳闻目睹所及,都是些鼓励、赞美贪嗔痴或者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理论、说法,一般人每日身处其间,很难不受影响。




第六种情况是恶报现前。


有些人精进行持善法,却仍然遭受磨难,而这恰恰证明了因果不虚。

佛陀从来没有承诺过,只要皈依三宝,以往的恶业便一笔勾销,从此不再遭遇挫折。

在因果面前,佛教徒并不享有特权,所以往昔造下的恶因在条件成熟时必定显现果报,这一点不会因为是或不是佛教徒而改变。

既然如此,学不学佛岂不是都一样吗当然不一样

如果不是佛陀开示,我们不会懂得因果不虚的道理。不要以为因果不虚是人尽皆知的常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因果的道理,更不用说付诸实践取舍因果 了。没有一个知识、价值或信仰体系像佛教这样全面、深刻地宣讲过因果规律。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真正理解这一点,才会诚心忏悔过去的罪业,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

人们身处逆境的惯常反应是否认因果,嗔恨抱怨。作为佛教徒,我们知道这样做于事无补,并且会造下新的恶业。

清净恶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忏悔,二是受报。一方面,我们通过如理如法的忏悔,化解往昔恶性的因果;同时,若因缘成熟、恶报现前,也要坦然承受。

别人怎么想我们管不了,但自己心里要明白:因果不虚,已经成熟的果报无可阻挡,并且自己现在的行持善法,有可能会使某些恶业提前成熟,重罪轻罚

有些人闻思修的过程中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打退堂鼓,说:“我福报浅薄,恐怕不堪修道。”

实际上,没有哪个修行人不曾遭遇过违缘。你看往昔的高僧大德无不是千锤百炼、百转千回,难道他们都是些无德无福之辈

磨难、逆境是修道的助缘,它使我们得以清净业障,更是修出离心、慈悲心乃至引发空性智慧的有效途径。



第七种违缘是求乐救怖,


即为了今生来世的安逸享受或者为了避免灾难临头而行持善法。

学者很难完全不为自己想,求乐救怖的念头肯定会时不时冒出来,每当这种时候,我们应立即观修出离心和菩提心以护持自己的 心行。

莲师曾告诫他的追随者们:


“此生的穷困与不幸皆始于过去的行为,因此要住于无人的僻静处。
恶行会因情境之故遇缘而造,因此要像避开毒药一般,远离不好的友伴。
陷阱是由错误的见解引起,因此要敞开心胸去学习和思维。
无论生者或死者,起伏兴衰都会降临在每个人身上,因此切莫怪罪其他人。
无论什么喜悦或是快乐降临在你身上,都源自于你自身的福德,因此不要骄傲,趁着还有能力避开轮回的恶趣,努力去获得证悟!”


第八种情况是假装修法。


并不是说从头到尾、在任何场合、面对所有人都装模作样摆出修行人的架势才是伪装修法,其实在某些场合,在某些人面前,如果我们为了得到赞美或物质利益而做出精进修持善法的样子,就是伪装修法了。所以讲到伪装修法时,不要觉得那肯定与自己无关。

普贤上师言教》中记载了奔贡嘉格西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一些施主前去拜见奔贡嘉格西。为了迎接客人,格西在三宝所依前摆上供品,把佛堂装饰得非常善妙。

这时他观察自心,发现自己是为了在施主面前表现出庄严的修行者形象才那样做的,于是他向三宝所依和供品撒了一把灰,并自言自语道:“你这个比丘不要那么虚伪。”

帕单巴尊者知道这件事后说:“西藏所有的供品中,奔贡嘉的这一把灰最殊胜。”



上述八种心态在修行当中会反复出现,我们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保持觉察,随时应对;虽说有时候也吃败仗,但仍然是解脱道上的战士。


(还有八种情况,可以说一旦出现,我们就.....,根本入不了解脱道。哪八种呢,我们明天继续......)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动动手,把我们【收藏分享
不要走散哦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提醒:会经常、反复出现干扰修行的八种违缘发布于2021-12-18 21: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