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写过一本书叫《活法》,在书中他不断追问自己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显然,人生的意义绝非一味地追求金钱,而钱财多寡也并非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唯一标准。比起财色名利,稻盛和夫在书中探讨得更多的是他的人生观,伦理观和德观,并且一生都在不断地着力追求,致力于在生活事业中彻底贯彻这样的人生观、伦理观、道德观。人人都是如此,当你不断深入思考,把问题想透的时候,当你通过一种结果不断推演源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碰到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是因为自己的思维还没有打开,自己把自己局限到问题里面出不来。思维方式的转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若想走出困境就要学会打破这种局限。

一年有春夏秋冬,一个人有生老病死,人与自然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任何事物都遵循成住坏空的规律,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会死亡,若想不死,除非不生。但是死并非是生命的终结,死只是生命换了一种形态,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生死之间,也不在于寿命的长短,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不必再害怕死亡了。

地球虽然有很长的寿命,但若干年之后也终究会毁灭,最终成空。毁灭并非消失,而是开始了另一种循环,地球自身的物质会重新汇集,形成新的物体。

一粒微尘已经足够小,如果把它无限放大会发现里面其实也有一个大千世界,有无量的生物,有成住坏空;地球已经足够大,如果从整个宇宙来看也只不过是浮在太空的一粒微尘。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这些道理早就告诉我们了。

世间万事万物的这种流动、变化、生灭即是“空”。即是无常佛教里面讲到空,经常有这样一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色”不是我们一贯认为的美色,而是泛指物质。物质有两层定义:一是变化,二是障碍。我们的身体从出生以来不断生长、衰老即是变化;一个人站在某个小圆圈里,别人就没办法再占据这个位置,这就叫障碍。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之物,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青春不能永驻,美丽不可持久,同样地,贫穷与富有也不会一直与某一个人相伴随。一期生命便是一个过程,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又何必执着

佛教里的“空”观是在告诉我们事物的无常、变化、生灭,而佛教的智慧则在教我们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取舍、拿捏。取舍需要思维的支撑,拿捏需要分寸的掌控。

六祖慧能有个著名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细想之下确实如此,“本来无一物”,四大五蕴三界六道皆为起心动念之产物,虚幻不实,色身也只是暂时存在,我们又何必有那么多的烦恼纠结、挂碍不舍呢佛教的智慧是借假修真,用这个暂时的四大假合之体修自己圆满无上的佛性佛性即本自清净,本无动摇,本无生灭,本无增减,是我们要追求、要回归的本真状态。

生活中如何修自己清净圆满的佛性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我们的心应该时刻如如不动,保持明镜止水一般的状态。当别人无端辱骂你时你要观照自己内心难受的原因,当别人赞扬你时也要观照自己内心受用的原因。找到内心泛起波澜的原因,明晰自己的心思意念所处的状态,如此才能控制自己的心,不受外界事物的打扰。既然一切都是虚妄,又何必斤斤计较

修能够帮助我们找回自己的佛性,让我们打开身心、畅通思维,摆脱束缚,突破藩篱与限制。

宋代有个官员叫虞愿,他曾直言犯上,斥责欲建湘宫寺的宋明帝,谏言说:“皇上,你建立此寺的钱,全是老百姓卖儿救穷的钱,如果世上真有佛,佛知道后哭还来不及,哪有什么功德可言”佛的本意是普度众生,如果统治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佞佛,这并不是正道。真正的信佛、崇佛,就应该怜悯众生,发大悲心菩提心,救众生于水火。表面的、流于形式的东西并不能符合佛教的教义,也本非佛教的意愿,行善才能与佛意相合。

虞愿回归到了本源,打破了对佛教的迷信和长久以来固有观念的束缚,他才是真正懂佛的人。佛教不是让人烧、跪拜,而是让人依照佛的旨意走正道、办正事。

对于个人而言,行善、除恶,时时观照、禅修便是在遵从佛的意愿行事了,禅修永远自修自得、不修不得。我们要把文字禅转化为行动禅,把静中禅转化成动中禅,在修行中打开自己的心,了解自己、放下自己,让生活变得轻松自在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释贤宗丨作者

开心修罗丨摄影
黑猫丨编辑

本文节选自《心安即自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丨来源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法语丨生命的价值在于你的活法发布于2021-12-23 18: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