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活计总天然,不落时人窠臼边
却向同心通一线,从苗辨地见根源
                         ——虚云老和尚


连日来,云居山艳阳高照,山发芽率极高,全体僧众在上纯下闻大和尚的率领下,出普坡,采山茶。

云居山海拔八百多米,除了茶园,还有数百亩稻田。千百年来,出家师父们自耕自养,寓于农,农禅并重。在远离尘嚣,衣食自足之余,一心参究,即所谓“运水搬柴无非事,舂米作饭正好参求。” 亦由此避免了因“拘身长坐”导致的诸多禅病。

农禅并重之古风,源自百丈怀海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美举。丛林出坡,也称“普请”。

印度,佛制出家人不可自手掘地,耕种纺织,以免被在家人讥嫌。而中国风土人情有别,故祖师佛陀教诫“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以及秉持大乘菩萨戒“心外无戒,全戒在心”的精,创立了农禅并重的家风,且寓禅于农,以禅为主,并非以耕种纺织苟且活命而已。

曾有人问百丈禅师:“斩草伐木,掘地垦土,为有罪报相否” 


师云:“不得定言有罪,亦不得定言无罪。有罪无罪,事在当人。若贪染一切有无等法,有取舍心在,透三句不过,此人定言有罪;若透三句外,心如虚空,亦莫作虚空想,此人定言无罪。” 


又云:“罪若作了,不见有罪,无有是处;若不作罪,道有罪,亦无有是处。如律中,本迷煞(同‘杀’)人,及转相煞,尚不得煞罪,何况禅宗下相承,心如虚空,不停留一物,亦无虚空相,将罪何处安著” 

所以千百年来,各大丛林皆秉承百丈家风,农禅并重,才使得佛法真正融入到出家人的日常生活中,亦使得佛法在中国生根发芽,且在劳动中悟道高僧屡载灯录。云居山亦是如此,历代方丈更是以身弘范,率众农耕。现在山上茶园皆是由虚云老和尚带领一诚老和尚传印老和尚弟子们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共同种植。

?

山中忙碌有生涯,
采罢山椒又采茶。
此外别无玄妙事,
春风一夜长灵芽。
——虚云老和尚

从此偈不难看出,参禅修行只是教人平常无事,视听寻常,情不附物,且无诸多计较与思量。亦非执理而费事,只是于事无心,一味平怀,两头坐断,始契无为大道。岂是浅显之机,以心意识而能测度哉


禅茶话会

洞山良价禅师与密师伯锄茶园。

师掷下钁头曰:我今日困,一点气力也无。

伯曰:若无气力,争解恁么道得

师曰:汝将谓有气力底是也


云门文偃禅师问僧:什么处来

僧云:摘茶来。

师云:人摘茶茶摘人

僧无对。

师代云:和尚道了,某甲不可更道。 


师因吃茶了云:什么人接盏子

有僧便接。

师云:村里老翁拜冬至

僧无对。

师代云:秖为行仁义,却招祸及身。


沩山禅师摘茶次,谓仰山云: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

仰山撼茶树。

师云: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

仰山云:未审和尚如何

师良久。

仰山云: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

师云:放子三十棒。

仰山云:和尚棒某甲吃,某甲棒阿谁吃

师云:放子三十棒。


(此个沩仰父子摘茶公案丛林商议着不少,大都不解其妙。有数位祖师亦做了拈提:

首山省念禅师云:夫为宗师,须具择法眼始得。当时若不是沩山,便见扶篱摸壁。


琅玡觉禅师云:五更侵早起,更有夜行人。又云:若不是沩山,洎合打破蔡州。


白云守端禅师云:父子相投,意气相合。机锋互换,啐啄同时。虽然如是,毕竟如何道得体用双全去沩山“放子三十棒”也足养子之缘 。


蒋山勤禅师云:张公乍与李公友,待罚李公一盏。倒被李公罚一杯,好手手中呈好手。


玉泉琏禅师云:直饶体用两全,争奈当头蹉过。过则且止,“放子三十棒”又作么生三盏酒妆公子而,一枝花插美人头。


汾阳无德禅师颂云:摘茶更莫别思量,处处分明是道场。体用共推真应物,禅流顿觉雨前。)


这些话语明眼人看来且是多余,学者切忌道着,道着即头角生!谨祷!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出普坡,采山茶此外别无玄妙事,春风一夜长灵芽。发布于2022-01-07 1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