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菩萨再一次思惟死亡的确定性。这是经教上提到的对治懈怠的法门:能够对治过分期待短暂的安乐,以及虚掷珍贵的人身这两种懈怠。

我被烦恼的陷阱诱捕,
又被生死的巨网钩缠。
我已被送进死魔的口中了,
怎么还不醒悟


第四颂系指因缘(nidana)的锁链,也就是造作出生死轮回因果锁链。
生死之轮不断轮回,从出生到死亡,我们如可怜的动物被生死的巨网钩缠,陷在这受苦的轮回中不得出离。还好,我们可以调伏自心,耐心地制止内心烦恼,阻断生死轮回的连锁反应。事实上,这就是寂天菩萨的教示:我们如何将自己从生死轮回的恶性循环中解放出来。

你没看到,
死魔夺走一条又一条的生命
但你竟睡得如此之沉,
犹如水牛卧于屠夫之侧。

我们受安乐哄骗,宁愿选择虚妄的安全感,也不要面对现实。我们不愿去看空性无常和死亡等实相,免得心不宁。结果我们睡得如此之沉,犹如水牛卧于屠夫之侧。但这样的策略能维持多久呢

所有逃生口都已封死,
死魔也将眼光投向你。
你怎么还能享受美食
又怎能贪图休闲与睡


想想死亡前的一顿大餐,能带来的安乐是那样薄弱无力。同理,如果美食和休闲只是让我们在短暂无常的享乐中作茧自缚,愈困愈深,我们怎还能受它们的引诱当死魔也将眼光投向你,这其中的荒谬性便显而见了。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每一刻,就能真正地享受美食和休闲。
创巴仁波切曾说,开悟犹如第一次嗅到烟草或听见号角。我们通常不会如此清新鲜活地体验生命,我们经常是以享受麻痹自己,令心散乱,而未曾欣赏每个独特又短暂的日子。

死魔很快就会攫住你,
尽早利用时间积聚福慧资粮吧!
若死到临头才开始断除懈怠的劣习,
一切为时已晚,你怎么办

有一回我听见一位修行人吹牛:“我不需要调伏自己或降伏烦恼,因为我才接受了特别的西藏传法。在死亡的那一刻,我就用这些法教将我的神识投射到空界去。“这直介笑话呀!如果我们生时都做不到法所教导的,怎能处理死亡呢

我们还有时间准备,所以寂天菩萨急迫地希望我们快下功夫。因为死亡可以成为解脱的体验,进入完完全全的空性。

这,我尚未做,这,我刚动手。这我才完成一半……
那时,死魔突然不期降临,
只能感叹:唉!我没救了!


我看过一则漫画,标题是“不修的理由”。首先画的是婴儿,说明是“太年轻“;然后是学生、带着孩子父母工作的人,说明是”太忙“,下一幅是老人,说明是”太老“;最后是一具尸体,说明是”太迟“。

当我们濒死之际,最后一念会是没建造的梦想住宅,没付清的贷款,还是没读完的小说我们临死时,绝对不会遗憾自己没能完成世间的目标

我们常常想: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就可以修行了;等到因缘具足,我就可以禅修了。但同时,我们的烦恼愈来愈炽盛,心也愈来愈难以放松。

我最近陪伴一位垂死的修行人。她认为她的修行如今看起来并不管用,她看不出修行在身心崩解的当下能使上什么力。的确,如果我们不运用菩提心的修习和禅修来放弃并放下,这情形可能发生在我们任何人的身上。

在每一节禅修中,你可以训练自己对一切生起的现象打开心灵。在直观体验中放松,仅仅去认识愉悦和不愉悦的念头,去不去分别,然后任由它们消逝。如此,在死亡时,你便可以放下这一生的执著,不抗拒这崩解的过程。

泪水从双颊滚落,双眼哭得又红又肿,
这就是你深沉忧伤的写照。
你将会从亲友绝望的表情中,
见到死魔使者的到来。

寂天菩萨将死亡形容成一位严厉的死魔。如果我们生时从未在空性中放松,死亡是恐怖的。但如果我们的菩提心已然生起,无论我们多么害怕,也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凡事只顾自己,甚至,
恐惧会将我们与其他同样害怕而孤独的人联系起来。就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刻,我们得以开发出本初善的柔软。如此的死亡,据说是一种喜悦。

——节选自《生命不再等待》佩玛·丘卓讲解《入菩萨行论》
      第七品 精进不懈





邱阳创巴仁波切原版著作请购链接:



佩玛·丘卓《生命不再等待》简体版请购链接





  •  原版书部分新到,请购链接





                    平台链接咨询加VX: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死魔将眼光投向你,你仍忙于贪图享乐,像水牛沉睡于屠夫之侧发布于2022-01-17 22: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