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7日于柏林

图片来源 | 柏林禅寺数据中心


【接上篇】



(九)恒顺众生

第九个是“恒顺众生”。大愿王有平等也有次第,到恒顺众生,起码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我们现在讲恒顺众生,是在因地上修;现在讲利他,只是以利他的方式来自利。八地以上的菩萨才叫“炽然利他”,就是众生有什么需求,他都可以满足,彻底随众生而转。如果众生在火海里面请菩萨解救,他马上跳到火海里;如果众生需要听闻法,他马上讲佛法;如果众生说我不想听法了,我现在肚子饿,他马上端来食物;如果众生说我现在生病,他马上有医药;如果众生需要菩萨以在家的形象来教他们,他就现在家形象;希望他以国王、以盗贼土匪、以罗刹的形象现身,他就现相应的形象。炽然利他,随众生转,彻底无我,突破一切障碍,这叫“恒顺众生”。

这段经文里有几句话大家应该印象都很深,“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这是我们对众生的态度,“于失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这一段经文把大乘佛法众生为本、众生至上的理念,也可以说是众生主义,给揭示出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这里讲的是佛教的根本立场,就是佛教没有自身的利益,佛教无我,佛教绝对非暴力。所以在佛教的历史上,当别的宗教以武力的方式毁灭佛法时,像在古代印度十三世纪,因缘成熟,当地的佛法就会被毁灭。有的人问,现在拜佛灵验,但是文革的时候,很多人毁坏佛像,那时为什么不灵验呢因为那时的众生不需要佛菩萨,佛菩萨不会说,你们必须需要我;如果你们不需要,那我就退下,随众生转。众生为本,这是佛教的根本立场。

因此,这里也涉及到佛教的发展。今天的佛教开始出现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团,这可能是今天传播佛法不可避免的一种形式。现在的时代因缘,大家都重视组织管理,你只有建立一个组织性比较强的教团,可能才有比较好的效率和效果。但另外一方面,也要考虑,怎样在高度组织化的教团发展的同时,避免形成一种新的利益团体。就是说这个团体,必须是法的团体,不能让它成为利益团体。当它成为利益团体的时候,就有了新的自我,就不会完全随众生利益而转,而有可能是随自己教团利益而转;不是众生利益至上,而是教团、甚至个人利益至上。我觉得这都是我们今天要思考,进而要避免产生的问题。在这个公民时代、公民社会(台湾讲公民佛教),佛教的教职人员、佛教徒,在整个社会大家庭里,怎么做到谦虚、谦卑啊宗教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在佛法兴旺的地方,宗教受到普遍的尊崇,宗教教职人员也非常有社会地位,但是怎样才能不腐化、不自我膨胀、不违背大乘佛教众生为本的根本宗旨呢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十)普皆回向

最后是“普皆回向”。我们的修行仪轨里都有回向,回向非常重要。回向就是回小向大,以法界缘起观,把当下的每一件事定位到无尽的时空中,去观察它的意义,看到它的影响。回因向果,就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个因,任何一个因都是有限的,但是发了菩提心的修行人所要趣向的目标,是无限的,这个无限的目标就是菩提佛果。所以要把有限的因,指向那个无限的菩提佛果。回自向他,就是我们做的每一个因,往往会带有自我的执著。有时候我们在寺院做功德,有居士来交钱,他可能会说,不要写他的名字。有时候我心里想,虽然我没有说出来过:如果不写你的名字,写一个你讨厌的人的名字,你会怎么想呢如果你还是说没关系,可以,这就是回自向他。有时候,人家表扬说,明海法师做了某件事,明海法师很谦虚地说:“那不是我的功劳。”但是如果人家故意不提明海法师,而是说一个不相干的人做的,咦……我可能还是会有点难受。为什么因为你有自我,有我所执。回向就是要把这种执著、这种障碍、这种界限、这种隔阂,在内心突破,回自向他、他、他……无限的众生。所以每一个修行人最终的回向是很重要的,在内心做观修,把它扩大。这是“普皆回向”。

五、结语

我快速、简单地把十大愿王介绍了一下,没有时间讲偈颂了,下面我想再讲一下“四无尽”。你们在读诵十大愿王的时候,最后都会遇到四无尽——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而且每一个愿都会说“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产生过困惑,我以前读的时候是有困惑的,什么困惑呢我现在修随喜功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还是有可能达到的,但是你说十大愿王,你的念头现在随喜功德了,怎样同时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不矛盾我怎么可能在一刹那之间,十个愿都在内心同时现前呢我希望你们去参究一下这个话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从理论上来做解释的话,回到我们前面讲的法界缘起,此时此刻的任何一个念都是有限的,但是这个有限通于无限。注意,不是平面化的无限,是多维度的无限。所以我们的念头是可以发生奇迹的。我们凡夫心念上的奇迹还没有被发掘出来,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有得到心念的自由。我们的心念就像一匹马,本来这匹马可以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驰骋,很可惜现在它被拴在一根桩子上,这个桩就是各种执著。所以如果你在心念上有所突破,能把各种自我的藩篱突破,每一个心念真的是一个奇迹,一朵莲花

如果现在我有烦恼,有抑郁,心里有件放不下的事,我们知道心念是如何地折磨我们,它成为我们的负担,成为我们的压力,成为我们无穷无尽的苦。但是在华严法界缘起的世界里,我们看到,原来这个无穷无尽折磨我们的心念,它也可以当下把那个门打开,成为我们人生一个奇妙无比的盛宴,让我们痛饮生命的琼浆!在那一个念头上,不要说十个愿了,无穷的愿都可以刹那之间安立起来,这就是心念的奇迹。

但是这个奇迹发生的前提,需要从对治我们的执著开始,从突破我们的心理极限开始。我们可以依照华严法界缘起,不断地去大其心,大其心,再大其心,把心量放大、大、大……无限之大。当这个心无限之大,心量无限被突破的时候,就在此时此刻,就在眼前有限的、刹那的生命中的一个法上面,我们就能受用无穷法界的奇妙。

普贤菩萨行愿品》的内涵非常丰富、非常深广、非常不可思议。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只是做了一个简单勾勒,因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也很有限,很多奇妙的内涵并没有讲出来,而且讲得也未必正确。我建议大家今后经常诵这一品经,有可能的话,把它作为每天的功课来读诵,读诵的时候要生起观修,通过观修大其心、大其心,突破心量、突破局限,最终使得我们能够与华严法界缘起相应,与普贤行愿相应。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弥陀佛!

全文完


相关阅读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普贤菩萨行愿品》导读(一)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普贤菩萨行愿品》导读(二)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普贤菩萨行愿品》导读(三)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普贤菩萨行愿品》导读(四)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普贤菩萨行愿品》导读(五)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普贤菩萨行愿品》导读(六)

指月篇 || 明海大和尚:《普贤菩萨行愿品》导读(七)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指月篇明海大和尚:《普贤菩萨行愿品》导读(八)发布于2022-01-19 10:10: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