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O四年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Varanasi, Uttar Pradesh)鹿野苑(Sarnath)出土。原矗立于阿育王(约前269-232在位)敕建的达美克塔(Dhamekh Stupa)旁,现柱身下部仍保存于原处,其上刻有阿育王的诏谕以及贵霜王朝(约1-3世纪)和笈多王朝(约320-550)的铭文。此作品为阿育王柱柱头雕刻中的极品,保存完好,一九五O年选为印度国徽图案。

作品探用青灰色的楚纳尔(Chunar)砂石,表面高度磨光,诚如中国唐(618-907)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对阿育王柱的描述“石含玉润、鉴照映澈。”柱头下方是由十六片倒垂莲瓣构成的钟形托座,上方为圆盘,圆盘立面浮雕瘤牛、奔马、狮子、大象等四圣兽,或奔驰、或行走,间以法轮区隔,象征推动法轮;动物造型承袭了印度河文明的本土传统。圆盘承托四只背对背的圆雕雄狮,脊背相连,面向四方。石柱又象征宇宙之柱的观念,这四只圣兽也分别代表宇宙的四方:狮子代表北方,大象代表东方,瘤牛代表西方,马代表南方。狮像造型逼真,三角眼,口鼻间刻有三对称上弯的髭鬓;鬃毛刻成火焰纹状,一束一束排列稠密;前肢结实,足掌遒劲。狮背上原承托一直径83公分的大法轮,代表陀于鹿野苑初转法轮,现已佚失。

阿育王柱象征佛陀的教法以鹿野苑为起点,向四面八方传播,充分显示鹿野苑在佛法传播上的重要地位。整座狮柱设计庄严,雕工精细光润,相对于一般阿育王柱仅以单一动物为柱头,此作品显得特别突出雄伟。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被印度作为国徽的鹿野苑阿育王狮柱发布于2022-01-20 13: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