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坛图经》云:在祇树给孤独园院中,楼至菩萨请佛立戒坛,为结戒受戒尔时如来依言许已,创立三坛佛院门东,名佛为比丘结戒坛,佛院门西佛为比丘尼结戒坛,外院东门南置僧为比丘受戒坛。戒坛从地而立,三重为相,以表三空,为入佛法初门,散释凡惑非空不遣。时天帝释施以覆釜置于坛上以盛舍利,大梵王施无价宝珠置覆釜上供养舍利,是为五重,表五分法身。大梵王所施宝珠大如五升瓶,有大福德者见之光照八百由旬,薄福德者见之犹如墨聚。坛既成已,于时十方诸佛无量菩萨八部悉皆云集,诸佛登之,共议结戒轻重持犯等相。又议度尼灭正法相。诸佛通议曰:古有四部,今何独无初虽正法灭半,尼行八敬还住千年。故此二坛唯佛所登共量佛事,外院僧受戒坛,僧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戒坛也。


【白话】戒坛图经上说:当时佛在祗树给孤独园院中,有一位楼至菩萨来向佛提议建立戒坛,以备为四众弟子结戒受戒。如来依言,同意创立三坛。佛院门东,是佛为比丘结戒坛;佛院门西,是佛为比丘尼结戒坛,外院东门南,是僧为比丘受戒坛。戒坛从地层起,围绕而上,共有三重,以表空、无相、无愿三空。此三空是入佛法初门。因为初学比丘烦惑较重,不达空理,烦惑难以遣除。戒坛初成,天帝释施以覆釜,置于坛上以盛舍利。大梵王施无价宝珠,置覆釜上供养舍利,这样合起来共有五重, 表五分法身( 戒、定、慧、解 脱、解脱知见)大梵王所施宝珠,大如五升瓶,有大福德的人,能看见宝光照三千里之外,福德薄的人却只见一片赤黑。

戒坛圆满建成之日,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以及天龙八部护法诸天,皆云集而来庆贺。诸佛登上戒坛,共议制定结戒轻重持犯等相,又讨论关于度尼一事,将于正法不利。但过去诸佛皆有四众弟子,今亦不能例外。若度尼众出家,正法千年将减半。但尼众若能行八敬法,正法仍可住千年。故此佛院东西二坛,唯佛所登,共量佛事。外院僧受戒坛,才是僧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传戒受戒之用。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释氏源流应化事迹│初建戒坛发布于2022-01-20 19: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