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共 修







经文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富楼那等,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佛言:汝称觉明,



我们众生

无始以来就是要觉得

“要有能、有所” 



好了,下边,山河大地、宇宙万象,包括众生是怎么来的呢

我先用大白话讲给你们听一听,你就知了。下边文字很不容理解。



觉即明,明即觉它是不能分开的,而且是离一切相,本来具足净心光明,离能所的。

但是我们众生,无始以来就是要觉得“要有能、有所”。



所以叫我们要离开能所,说的“你本来具足,不用担心啊,你不用去分别它,也不会死掉”……



所以有些人一修行,开始觉得念头细掉了以后,害怕,害怕什么呢“我这个没念头了,这个死掉了怎么办”有啊。有很多人打坐的时候,到了这儿不敢打坐了。



放心,这个不会死掉。为什么呢你的心性始终是在的。



所以,不懂法他就不敢了,所以很多二乘人也不敢,二乘人修的是二乘法,他也不敢,觉得这个东西到时候一下子就断掉了。不是这样。




众生无始以来就有

这种最微细的取著。

首先最微细的一定是

想起一个能明,

来看自己的本觉妙心 




所以当我们本有的觉性之光明,离一切相,但是众生无始以来就有取著的这种最微细的取著,就是要有一个能明,这个能明它一定是要有“所明的对象”。



首先最微细的一定是想起一个能明,来看自己的本觉妙心。

但是本觉妙心是离一切相的,是包含一切本来是圆融的、周遍一切的,它不可能被你这个所谓的能明来看到。

好了,本觉之心,就随我们这个“能明的妄想心”而现起一个虚妄的所谓“所明的对象”。

所以这两者相互激荡,激荡对待,激荡。



这个能明的当中,它是因为是依我们的本觉妙心而现起的,所以它确实有一分分别功能,它也带有一分心性,但是心性隐藏了,而那种无明的取著心增强了。



而所生起的一切影像,也是心性啊。所谓这种虚幻当中,那就是所谓如来藏性当中现起一分生灭而所谓变成阿赖耶识,所以叫“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这个时候,实际上阿赖耶识就有见分跟相分,见分是能见,相分是所见,但是这个是从杂染性方面来谈。




我们众生,无始以来

又喜欢抓所见的

色声味触法当中的

一小部分色法以为是自我 




那么这个能见的就会形成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就人的角度,而所见的是什么呢所见的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本来这个能见跟所见都是周遍一切的,但是因为我们(众生一定要有)能见所见,我们众生呢,无始以来又喜欢抓所见的色、声、香、味、触、法当中的一小部分色法以为是自我,这是不是取著心



好了,一小部分色法以为是自我,刚开始那部分色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跟你父母亲的业力,父母亲那一分小小的色法,所谓的精、卵子。哎,结合的时候,这个众生业力强啊,他就跟这个一部分小小的色法有缘,所以就一下子就取著了。



那取著以后不就钻进去了吗“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就把那一小块抟住哦,抟住以后以为是自我,越长越大,越长越大,十月怀胎出来了,以后变成婴儿。




虚幻影像

当下就是如来藏心。

偏偏在这个当中

因为我们的无明惑、

我们的取著心,

显现虚妄的轮转 




所以这个就是因为我们最微细的无明惑,以后再加粗显的取著心,包括我们无始以来的业力,就让我们周而迁流,始终在迁流,周而复始。懂这个意思了吧



那么,这个所有后面现起的包括山河大地,好,你造什么业,那么心性当中就现起什么样相对应的山河大地这些虚幻的影像。



但是虚幻影像——不管你是色、身、香、味、触、法,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其实这些当下就是如来藏心啊!是不是



那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性,其实也是如来藏性,“十番显见”,都是如来藏性。



但是偏偏在这个当中因为我们的无明惑、我们的取著心,所以在这个当中显现虚妄的轮转,就这样子,所以叫“虚妄轮转”。




经文: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建议大家学学

菩提次第广论》,

能够循序渐进懂得

比较完整的佛法 




我们有很多在学佛,很多人可能学的是偏于教理上面,你们光听《楞严经》,所以我也建议大家,学学《菩提道次第广论》。我们这边也有《广论》班,星期天上午。我建议大家,你真想在佛法当中,能够循序渐进懂得比较完整的佛法,我也建议大家学一学《菩提道次第广论》。


这个是宗喀巴大师写的,作为一个前加行,包括次第修法,都很好。如果大家有这个愿力有时间能够抽出来,你学了就相对比较全面了。



否则呢,可能是听了《楞严经》,自己马上觉得自己懂了。早呢,《楞严经》没有这么几遍弄下来,哪有这么容易真懂的。


所以说,学法修行它是有一个持续性,而且有一个过程,建议大家学习。



还有,你真正听了经,你走出去,让人家看到这个人能够交流些佛法,一看,“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懂法的人,真正修行的人。”


懂法与修行的人,他说话也好,做事情也好,体现出来的都不一样。


所以基本上很多人到我这儿来,我看一看看他的态,能看得出来这个人懂不懂法,是不是真正的已经步入这种修行的轨道,看得出来的。


所以,希望大家要有这个因缘作为一个契机。




一个“所”字就暴露出:

富楼那心中有

能明跟所明的概念 




我们看下面《楞严经》的经文。如果你还记得我上面一节课讲什么,那么下面文字就相对简单了。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就是你称这个觉跟明……就是觉即明觉,叫性觉本觉之妙明,那么,你是(称)性觉为性明,性明就是什么是性觉本身就是明,称它为觉,觉就是明。这是一个问号。



是单单的觉即明,觉性即明;还是说,觉本身不明,加一个明,合起来才叫明觉呢



这一段文听懂了吗上一课是不是讲了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富楼那好像是明白佛说的意思,“如果这个觉他不明,再加一个明的话,那不是这个觉本身就是不叫觉了吗觉本身就无所明了吗”

就是觉本身它就不具备明的功能。



似乎他懂得佛说的(觉)应该本身即明,但是他又离不开——好像觉本身即明,但觉应该是一个能明,如果觉不明的话,那就无所明。



一个“所”字出来以后,(可以看出在)他的理解当中:觉即明,但是觉是能明,应该是有个所明,如果觉不明,那么就无所明,听懂没有听懂没有这个很关键。



就这个“所”字就暴露出什么

富楼那心中永远他会有一个能明跟所明的这么一个概念,是不是这样



好,他说,若此——如果这个觉是不明,另外加一个明,那这个觉它就徒有虚有其名,就无所明。

反过来说,如果这个觉本身就是明,那他就应该有所明。是不是这样



而佛的意思,觉即明,明即觉,没有能明跟所明,是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当中就有一个什么

佛所说的“觉即明,明即觉”,是没有能所的,而富楼那这里似乎能理解佛的意思,“觉即明,明即觉”,但是他说:如果觉没有明,他就没有所明;如果觉有明,意味着就是觉即明的时候,他会有所明。听懂了吗



好,你这个听懂了,下面再继续。




这个要理解得非常清楚 



【佛言:】

佛就接着富楼那的话:



【若无所明,则无明觉;】

如果像你所说的“无所明”,就没有明觉、觉明,



好,那么【有所非觉,无所非明。】

如果有所明时,告诉你啊,有所明时,那就不是觉。觉即明,明即觉,离能所的。



但是如果就像你说的那种“无所则非明”——如果无所明,则无明觉,就是接那句话:“无所明时,觉则非明”,无所明,那对应的就是:觉不是明,不是能明,那就是无所明,就没有能明,没有能明就没有所明。所以,一个强调的是有所即不是觉,无所就没有所明,就没有能明的觉明。



所以后面【无明又非觉湛明性,】

没有能明的功能,没有明的功能,那你这个觉,有没有湛明性能不能叫妙明不能啊。所以叫无明,这个无明没有那种所谓自性光明。(既然)没有这种自性的光明,那你又不能称得上觉湛明性。



所以这个要理解得非常清楚。





本性之觉

必具本有光明。

你一旦有一个能明,

就必然不是原来的

本性妙觉之明了。

但你这个所谓的能明,

一定是依本性妙觉之明

而妄起的一个能明 




好,下面才是佛直接把话讲出来。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就是本性之觉必具本有之明,“性觉必明”,本性之觉必具本有之光明。



“妄为明觉”,就是富楼那你这个当中妄为一个能明的觉性,妄为明觉——妄为一个能明的觉性,但是这个能明,一定不是本性妙觉之明了。懂这个意思吗



你有了能明,(那)你一定不是本性妙觉之明,所以说你是“妄为明觉”。



就是明加觉,也就是说,你觉本身不明,加了一个所谓的能明在这个觉上面,所以叫“妄为明觉”。



所以觉即明,明即觉,但是如果说你要有一个所明,就必然有一个能明,但是你一旦有一个能明,就必然不是原来的本性妙觉之明了,那一定叫“妄为明觉”。



但是你这个所谓的能明,一定是依本性妙觉之明而妄起的一个能明,所以我们叫它“妄为明觉”。



简单一点啊。如果你在文字抠下去,你们会抠晕掉。你只要知道这个意思,就是我跟你们讲的这个意思。


这是最难懂的,不要太深入了。太深入了,要是依文字,我们以前讲的时候,几乎把这些文字都念给大家听,很多学僧听了都听不懂,晕掉了。那就不要,你只要把握它根本的东西,这样才行。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


愿生西方净土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145)山河大地、宇宙万象,芸芸众生,是怎么来的呢?发布于2022-01-21 18:43: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