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共 修




 


根,在《楞严经》当中,


都不应该划归色法,


它是指净色根,


也是指根中之性 




我们接着讲“见大”。



这个“见大”,所谓“见大”就是指根中之性,而不是指的浮尘根。

所以我记得在讲“十八界”的时候,有那么一段,对吧



交光大师他直接引用其他的所谓见解,说这个根也划归为色法,其实那个不应该。



根,在《楞严经》当中,都不应该划归色法,它是指净色根,也是指根中之性。


那么这里“七大”,“七大”当中的“见大”,实际上就是指我们的“六根”或者“六根性”。




还好舍识用根来修行


舍识用根就是指的


六根门头佛性


也叫根性。


如果这里没有心性、佛性,


你怎么六根门头放光动地 




所以,为讲这个“根性”……我在闽南佛学院讲根性,讲“舍识用根”,很多同学没有听过这个概念,甚至我们有些法师,因为每一个法师他研究的范围不一样,所以听到“舍识用根”,都会觉得“从来没有这种说法,还好舍识用根来修行啊没有听说用根来修行的”。



因为大家接触的佛法当中,只要接触到根,大家通常都认为是说浮尘根、净色根都属于色法。



但是大家要知,在宗里面经常讲的一句话,叫“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大家讲禅宗讲的时候就知道,“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他就不知道放什么光,动什么地为什么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



如果这个地方没有我们的心性、佛性,你怎么“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呢



所以讲《楞严经》,在这个时代,你只要开讲,还是会因为我们研究范围不同,还是会刚开始会受到一些疑问。



当然哦,后来,可能是法师嘛,毕竟还会去想一想,“哎~这个法师研究佛法也这么二十年了,之所以讲这句话也不是轻讲,一定是有根据的”,所以再后来,慢慢慢慢地,有一部分法师就理解了,“哦,原来舍识用根就是指的六根门头的这种佛性,也叫根性”。



那么我们“七大”当中,地、水、火、风、空都属于什么基本划分为色法范围;而“见大”呢,“见大”就是放在根性的范围;“识大”就是指我们的六识,所以,所有的色法、心法都已经包含其中。




经文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非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我们能见色见空,


这个能见的功能


它是不去分别的,


它只是有个功能在这儿。


一刹那


永远一定是根对尘 






我们看。【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

就是以这里所谓的“见大”,就是以眼根的“见大”作为一个代表,来代表“六根”这个自性



好,“见觉无知,因色空有”,这句话要怎么理解大家看我这儿。

为什么叫“见觉无知”的呢



“知”就是“分别”“了知”的意思,见是一种觉性,我们能见这是一种功能,对不对

所以有色有空呢,我们能见色见空,这个能见的功能它是不去分别的,它只是有个功能在这儿,懂吗所以这里讲“见觉无知”。



因为有色空,能够显现色空,所以才知道有一个能见的功能,但是具体这个色是什么形状,空是什么形状……它不管。



就像拿着一面镜子在这儿照,照东西一样的,天天要照镜子吧镜子只是照着,镜子有没有给你讲话啊镜子有没有说“你今天长得漂亮”啊有没有啊它没有的。



但是我们如果见了以后,开始分别白的黑的蓝的长的方的短的,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分别了,那个就划归于“识大”的范围。



所以,第一刹那,第一刹那永远一定是什么根对尘。所以这里要讲“见觉无知,因色空有”。





有能见的功能,


才知道明暗色空的存在;


因为有明暗色空这种显现,


才能体现出


我们有一种能见的功能。


佛法一定是辩证的,


一定是辩证法 






【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

早上是亮的,到了傍晚就开始昏暗了,对吧还有,在夜里面,有月亮则有光;没有月亮,就是暗的。



那么,这些明暗色空等等,都是因为我们有能见的功能,才知道明暗色空的存在;因为有明暗色空这种显现,才能体现出我们有一种能见的功能,是不是这样



注意,学佛法一定是辩证的,一定是辩证法。





如果你的见


与明、暗、虚空是一体的,


是相同的,


那你跟暗一体,


明的时候见就没有了,


那你怎么见到明的呢


反之亦然 






好,【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或同非同,或异非异”,对应下文的时候,就应该是:或同或异呢,还是非同非异呢可以分开。



所以《楞严经》经文它是灵活的,“或同非同,或异非异”,可以变成“或同或异”呢,还是“非同非异”呢懂这个意思吗前面是“唯同一体,唯非一体”呢



我们看,【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

先破同。则一体就是完全一样,浑然一体。



【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非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

如果你的见与明、暗、虚空是一体的,是相同的,那么,明跟暗两者是不相同的,那你是跟明一体呢,还是跟暗一体如果跟暗一体的时候,那明的时候,那你的见就应该没有掉了,是不是这样

如果你跟明一体,暗的时候你的见就应该没有掉了。



所以【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

你跟暗一体,明的时候见就没有了,那你怎么见到明的呢是不是这样反之亦然。



【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如果明、暗是截然不同的,它是有生灭的,你说你的见没有生灭,好,那好,那你没有生灭,一个有生灭——明暗有生灭,那见没有生灭,你怎么能说见与明、暗是一体的呢






如果说你的能见的功能,


跟明暗虚空不是一体的,


是绝然不同的,


明、暗、虚空都不一样,


你到底依哪个立你的见 




下面是“破异”。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

如果说你的这个见的功能,跟明暗虚空不是一体的,绝然不同的,绝然不同,请问你:你离了明暗,还有虚空,你见什么怎么知道你有见的怎么知道有见的功能呢告诉我,你要证明一下:你有见的功能,请问你怎么知道你有见的功能的



不就是因为你见明见暗见空见色吗是不是

因为见到这些你才知道,“我还能见东西哎。”如果没有这些,你怎么知道自己有能见的功能呢

所以你的见的功能一定跟明暗虚空不是相异,不是相异,懂这个意思吗一定是关联的。



【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好了,既然你的见一定是跟明暗虚空是有关联的,那么你这个见,是因为明而立呢是因为暗而立还是因虚空而立呢


明、暗、虚空都不一样,你到底依哪一个而立你的见你这个见是依什么立的

不好立了啦,对不对



经文: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明跟暗完全是不一样的,


你怎么能或跟明有点同,


或者跟暗有同呢


离开明暗、色空,你就


找不到一个能见的功能,


你怎么叫“或异” 






下边,“破或同或异”,还有“破非同非异”。

好,“破或同或异”。



或同或异是什么或可同或可异,或可,两可之间略带而已。



下边,【明暗相背,】明跟暗完全是不同的,【云何或同】

你(说):“这个见或跟明有点相同,或跟暗有点相同。”

它明跟暗完全是不一样的东西,你怎么能够或跟明有点同,或者跟暗有同呢懂这个意思吧



就像我们说敌跟友一样的,要么就是敌人,要么就是朋友,是不是你说:“我或可朋友或可敌人。”你不是两面派吗两边都不认为你是朋友,是不是所以敌就是敌,友就是友,不可以或敌或友,是不是

实际上这里是“明暗相背,云何或同”。



【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你说,“我跟明暗有点或不同。”

什么叫或不同——或异

因为你离了它,你根本就不存在——离开明暗、色空,你根本就找不到一个能见的功能,你怎么叫“或异”还或可跟它相异你离不开它,还或可跟它相异呢!对吧


所以这就是“破或同或异”。






空跟能见的功能,


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分界点


你说它是完全一体,


它又不是完全一体;


你说它分开,


它又不是完全分开 






下边,“破非同非异”。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

我们把我们见的功能把它扩张,见到这个教室里面这么大一块虚空,是不是呀见到了吧见到了教室里面这么一块虚空,请问:哪儿是虚空哪儿是你能见的功能告诉我,哪儿是虚空



有人说:“我能见功能在这儿,虚空就在前面一点点。”

那你应该只见到这一点点,而不应该见到那边,是不是



有人说:“那我见到那边,我的见性跑到那边去了。”

那跑到那边去,那就不是你了,听懂吗



这问题多了。

所以实际上来讲,所谓的空跟能见的功能,它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分界点啊它也是好像浑然一体,你说它是完全一体它又不是完全一体,你说它分开它又不是完全分开,这个很麻烦呢。



所以,佛呢实际上是以他的智慧,是在帮我们凡夫众生厘清我们的思维,有没有发现我们错得太多了。





它们没有一个分界点,


你怎么能说它们非同


明、暗有改变,


见性没有改变,


它们相同吗肯定是不同 






所以说,“云何非同”呢你说“非同”,它(们)没有一个分界点,你怎么能说它(们)“非同”“非同”就是“不一样”。



【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非异”就是“非不同”,“非不同”,就是“一样的”,就是“同”,是不是这个意思双重否定等于肯定。



但是这个见性,怎么可能跟明、暗、空相同呢明、暗是不一样的,空也是不一样的,对吧明暗有改变的,但是见到明,见到暗,那我们的这个见性有没有跟着改变啊没有,所以我们见性没有改变。


明暗有改变,那你怎么能说它们是“非异”——就是“相同”的意思,你怎么能说它相同呢一个——明、暗有改变,(另一个)见性没有改变,它(们)相同吗肯定是不同。



所以,你说它同也不对,说它异也不对,说或同或异也不对,说它非同非异也不对。





起心动念


分别真实法相,


分别我们的真如自性,


分别实相


都是不可能的。


修行佛法,


要超越的是我们的思维。


思的时候本身没有我,


无思的时候也不一定就不在 






所以大家知道(佛法)最究竟处叫什么“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言语道”是真正的真相,我们是不可以用我们凡夫众生的这种语言来形容的,语言是通过我们的意念、我们思维来创造这种语言的,所以我们的思维本身就是很有局限的,而且是取著性很重的一种思维方式。



所以,“心行处”,你凡是起心动念,你用起心动念来分别所谓的真实法相,分别我们的真如自性,分别实相,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修行佛法,要超越的,是我们的思维啊。



还要“我思故我在”吗你思的时候本身也没有我,知道吗看起来似乎在思,但是本来就无我的。


这无思呢,也不一定就不在。什么意思


人家入无想定、入灭尽定,你看着在那儿不动的时候像个木头,但是他还能活过来。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


愿生西方净土

九品莲花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121)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根在楞严经中都不应划归色法,是指净色根,乃根中之性发布于2022-01-21 19: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