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共 修


经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






和合相与不和合相,在“两种颠倒见妄”中有单独的解释






好,我们来看。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


这里要加两个字,“而于”,这是我叫大家加,


【而于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这里为什么要加“而于”呢这个地方不同于《正脉疏》上面的解释。




《正脉疏》上的意思:世尊为我们宣说了因缘跟自然,而“因缘”跟和合有相关的,“自然”跟不和合有相关的,所以顺带把和合、不和合一起来作一个总结一样的。




实际根据上下经文,和合相与不和合相,在“两种颠倒见妄”当中有单独的解释。




所以我这里说,在前面的经文,这个(阿难)已经悟了非因缘、非自然性,,而只是“于和合及不和合,心犹未开”。


所以这里标点稍微要改一下,“自然”二字后边加“而于”,“诸和合相”前加“而于”二字,与上下文更加地通顺。




因为前面已经解释了因缘跟自然,而和合与不和合没有解释,所以避免:第一、没有说的你认为他已经说了,(第二、)已经明了的你认为他没有明了这样一种错误,在后边经文有这些和合与不和合的句子。






这里还是在讲述妙奢摩他 






我们看,【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这个三摩提是在后面的经文,就是指导我们怎么样去实际修行,在后面的第四卷后边,还有五、六卷整个都在讲“妙三摩提“。




楞严经》,从一开头就是妙奢摩他、三摩、那,那么这里 “将欲”就是将要演说妙三摩提,现在有没有演说还没有,在演说妙三摩提之前,再跟大家讲点其他的东西。




【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


但,就是“只”的意思,只增加多闻。




【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


这个“奢摩他微密观照”,说明这个地方还是在详细讲述,大开圆解,还是在讲述妙奢摩他,所以“于妙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





众生体现的世间轮回之相,就是由二颠倒分别见妄而来 






【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


这句话,“由二颠倒分别见妄”。




大家知“颠倒分别”,我们首先是一般的分别,“分别”上面加了一个“颠倒”,分别上面加了颠倒以后,它归根在什么地方归根在“见”上面,所以叫“颠倒分别见-妄”。


见所对应的是什么见上面本身就有妄,所以见所对应的又是各种境界,所以叫“颠倒分别见-妄”。




颠倒分别见妄,它有几种呢有两种,所以叫“二颠倒分别见妄”。




所以众生体现的世间轮回之相,就是由二颠倒分别见妄而来。


轮回的现象,我们现在不就在人世间轮回吗人世间轮回,都是在颠倒分别见妄当中。




如果你知道这一切,轮回的这一切都是颠倒虚妄的,你不取著,全体即是妙明真心,好了,那就是本无来去,生死涅槃等空花,亦无生死亦无涅槃。只有懂了这个才行。谁来谁去啊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呢






“当处”,是我们全法界心,指心性当中;这一切因我们的业力而显现,是如幻的,但我们不知道,在当中煎熬,这叫“当业” 






再加“当处发生,当业轮转”,“当”一定要念去声(音同“荡”)。


这里这个“当”字,有两个意思。




“当处”就是不动,“当业”就是什么无物意(《楞严经正脉疏》第三五零页)。什么意思完全是业力的显现,幻化而成。



这个“当处”,实际上就是我们全法界心,就是指我们的心性当中,这个叫“当处”,而不是就在我脚底下叫当处。




我们很多人说“我活在当下”,劝人“哎呀~不要想那么多了,人要活在当下,好好吃喝玩乐吧”这个“当下”很多人理解偏掉了。




什么叫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是我们全体心性的当下,是不住一相的当下,没有所谓过去现在未来。


什么叫过去现在未来呢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还没有来,有现在吗如果有现在,属于一半儿过去,一半儿未来,有没有现在可得啊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了不可得,什么叫当下呢什么叫当下啊




所以佛法当中很多词,被我们一般的方便善巧用一用以后,就世俗化了,“活在当下”以为就在今天就活在今天,这一秒钟就活在这一秒钟,这个不究竟啊,不究竟。


所以对“当下”,我们今天学了《楞严经》,你要知道什么叫当下。




所以这里还举了个例子,“当处”,就像做梦一样,(梦里)时间空间跨度很大,但是其实你就在床上,从来没有动过。




“当业轮转”呢,看起来我们现在都在世间跑来跑去,辛辛苦苦几十年,其实这一切我们很认真计较的东西,都是因我们的业力而显现,如幻的,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在这个当中煎熬,这才叫“当业”。





“迷别为同”,重点在“亲近之境”上面 






而这个“二种分别见妄”,我们有些人说看不懂,其实不复杂。你们要注意看,我都把它分开了。




第一个,“迷别为同,本是己心别业自现之境”(《楞严经正脉疏》第三五零页)——只要加一些词,你马上就看得懂,但加的词是要前后全部看完了才能加进来——迷别为同,本来是自己的心,“别业自现之境”是什么意思


不光是依惑而现起,要加“别业而现”,所以“显现为亲近之境”,但是我们会思惟“心外同他共住之境”,什么意思




比如说,我们这周边的土地、山河大地,它不光是依惑——无明惑而现起所谓的由顽空依虚空而立世界,不光是这个,同时还必须是我们的别业,你才见到如此的、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山河大地,这叫“不唯以惑现”,而“更兼业系”,要有业力,所以叫“亲近之境”,比较靠近的、能够感受得到的属于(亲近之境),但是,我们认为山河大地好像是跟大家是共同而有的,叫“迷别为同”。






“迷同为别”,重点在 “疏远之境”上面 





还有“迷同为别”呢


“本是自惑所现与众同分疏远之境”,是疏远之境“而视为心外与己无干之境”。(《楞严经正脉疏》第三五零页)




你想一想,火星本来也是我们自心中所现的一分,只是我们自心中所现的一分,跟你们自心所现的、跟美国人自心中所现的这一分,全世界的人乃至部分动物所现的这些分是共同的重叠而已,但是我们会认为是与我们的心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同,是大家共同的重叠的影像,依惑而现,但是我们会认为跟自己无干,这个叫“迷同为别”,这个重点在 “疏远之境”上面。






本来是惑跟业的虚妄的影子,而视为心外实有定相之物 





“迷虚为实”是什么意思(《楞严经正脉疏》第三五零页)


“本是惑业虚影”,本来是惑跟业的这种虚妄的影子,而“视为心外实有定相之物”。




不管是我们身边的山河大地,还是宇宙当中火星、土星,有些看起来跟我们有关系有受用,有些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这些全体都是虚妄而已,但是我们都会把它认为是真实,为什么




不管哪一样东西,只要把它看到最细微最极致的程度,它都是虚妄的,不真实。但是我们众生的这业力感现,感现好像觉得它是真实的,我们一定会取著。


连我们这块肉,身体这么大一块肉,哪一刹那是真实的我们哪一个细胞是真实的都不是。




但是我们在这个不真实当中,我们取著为真实,而且在这个当中显现很多的痛苦,就是这样子啊。




下边我把整个这一段作了一个总结:


别业自现亲近境,


迷为心外共他同。


自惑现与众分同,


迷为疏境不相关。


疏境本是惑业影,


迷为心外实有物。


见精任运分别计,


俱生无明生死根。


法界遍迷成当处,


当处发生惑同分。


当处惑境取造业


当业轮转别业成。




不到三行字,就把上面这一大段所有意思包含来了。我们再看下面就比较容了——看起来容易啊。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


愿生西方净土

九品莲花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075)知道一切颠倒虚妄,不取著,全体即妙明真心,那就本无来去,生死涅槃等空花发布于2022-01-21 21: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