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国教新的两千年已经弹指走过22年的历程,与赵朴老讲话所提出的殷切期望相对照,我们发现,佛教还有很多不足,还面临不少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朴老强调了五点:第一点是强调对于两千年来历代高僧大德留下的精遗产和经验智慧,需要认真“探宝”,这项工作不但做得还远远不够,反而面临着大乘传统、汉传传统宗派破坏、解构危险。对大乘佛法特质的认知及其起源和流变真实合理的考察,对像智者大师、永明大师、藕益大师、太虚大师古今总持教法、融会贯通的高僧思想理路的发掘梳理都还远没有到位、都需要不断深入推进。第二点是强调惟有中国佛教是三大语系佛教俱全,圆融无碍,团结一体的,都是中国佛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近年来一股反藏潮流甚嚣尘上,尽管只是一小部分人,但影响恶劣。一些对佛法理解偏狭肤浅之人自认掌握了佛法真理,把自己当作佛教裁判所,肆意胡乱攻击否定藏传佛教,把藏传佛教称为邪法甚至邪教,把藏传佛教重要祖师诬为邪师魔头。政府和佛协都没有做此判定,也不可能如此判定!不他们哪来的勇气谁赋予他们的权利这些行为明显破坏了佛教教派之间的团结和谐,甚至会影响到民族团结,需要有关方面及时加以纠正,维护得之不佛教教派的团结和谐。第三点是强调佛教与中国社会的适应与成功结合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也就是强调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值得全面总结。总体而言,这些年在这方面也一直在探索,但还没有做到全面深入。而近年来,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的看到这一问题,提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论断和政策导向,为佛教界深入挖掘佛教成功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进一步开拓佛教中国化的新境界指明了方向。未来佛教界在深入挖掘全面总结佛教中国化历史经验方面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第四点是强调要继承传统,联系现实,建立人间佛教。改革开发以来,在赵朴老的主导下,中国佛教确立了建设人间佛教的总方向并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但人间佛教的内涵、定位以及修学理路和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理清,从而为未来继续推进并全面完成佛教的现代转型奠定重要基础。第五点是强调佛教的人才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佛教界已经培养出不少有影响有作为的僧才,对佛教的恢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内外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变化,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仍然缺乏,仍需大力培养一批真正有信仰、有学识、有能力、有担当的新一代僧才,才能更好的绍隆佛种、续佛慧命、推动佛教的新一轮复兴。今日之佛弟子,惟有不忘初心,努力深入经藏、树立正信正见,精勤修持,精诚团结,发挥正能量,才能不辜负先德的期望和嘱托,才能共同推动佛教的良性发展,才能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在中国佛教二千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998年11月22日)

赵朴初


各位法师、各位来宾:


1998年是中国佛教二千年。在今年三月份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上,经过三大语系佛教四众弟子的认真研讨,共同认定以佛历542年,即汉哀帝元寿元年(西元前2年)作为中国佛教初传的历史坐标,以“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作为初传的历史事件。这个确认,对于中国佛教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因为二千年的历程不同寻常,其间有多少舍身求法的高僧,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壮举,有多少真理的智慧之光,有多少艺术的夺目色泽……值得我们认真思索、仔细品味,古为今用,面向未来。二千年是一座宝藏,到这座深山中去探宝,一定会有难以想象的收获。




第二,在当今世界上,三大语系佛教俱全,圆融无碍,团结一体的,只有中国才有,这就是“中国佛教”。中国佛教是一个大家庭,尽管三大语系的流传时间有先后之别,但都是中国佛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纪念中国佛教的活动中,三大语系表现出空前的协调一致。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佛教的发展和繁荣。


第三,中国佛教虽然源于印度,但历经二千年,早已成为成熟的适应了中国社会的、为中国民众所接受的中国宗教。佛教在印度,自十三世纪以来,一直处于湮灭状态,直到当代才有所恢复;相比之下,二千年的中国佛教却是绵绵不断。佛教与中国社会的结合,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


第四,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不只是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联系现实,展望未来。数年来,我一直强调佛教文化,我们对传统的继承,是运用般若智慧,建立人间佛教,启迪智慧,净化人心。江泽民主席曾为佛教题词“护国佑民”,这四个字既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性,既是中国佛教的传统,又是当今努力的方向之一。


第五,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我想再一次强调僧才的重要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中国佛教历二千年而不衰,其根本原因之一是薪尽火传,慧炬长明,人才辈出。古往今来,多少高僧大德,为中国佛教的繁荣昌盛,呕心沥血,精进不息,以佛教徒殊胜愿力而言,甚至“死而不已”,乘愿再来,普度众生。中国佛教就是靠这样的人才才延续到今天的。“文革”浩劫之后,中国佛教已到了湮灭的边缘,满目疮痍,百废待举,僧才摧残殆尽。我们这一代人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重新培养人才。为此,我们努力了二十年。现在我最感到欣慰的,也正是这件事。中国佛教佛种犹存,绍隆有望。我们讲“绍隆”二字,就是讲继承和发展。二十年来有不少僧才成长起来,正在成为或即将成为佛门栋梁。这是我们在中国佛教二千年之际可以告慰于历代祖师、一切贤圣的。


总之,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展现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佛教的真实风貌,通过回顾历史,促进了审视现实,有利于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


从5月8日中央领导和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复纪念活动以来,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组委会做了大量工作,影响广泛,成绩显著,是值得肯定的。今天上午,举行了“纪念佛法东传二千年法会”,现在我们各界人士又欢聚一堂,举行“中国佛教二千年纪念大会”,因缘殊胜,法喜充满。根据组委会研究决定,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到今天就圆满结束了。


我祝愿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活动的诸项工作早日圆满成就


祝愿一切在二千年纪念活动中做出贡献的人们深获福报


祝愿中国佛教在迈向新的百年、新的千年时,放大光明,出大人才,成大事业


祝愿佛日增辉、法轮常转、众生利乐、国土庄严。





来源:《法 音》 1998 年 第 12 期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重温赵朴老在中国佛教二千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发布于2022-01-21 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