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篇讲记作者圣凯法师,内容涵盖《大方广华严经》经题释义、《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品名释义,《华严经》的精、华严的世界观、解脱境界的层次与菩萨的修学路径、普贤行愿的阐释,以及如何找老师等几方面的内容,全文一万七千字,阅读时间约需40分钟。适合收藏、反复阅读。




讲记正文




-THE FIRST-

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释义


Standing Bodhisattva





东魏 菩萨立像

------------------

Eastern Wei dynasty (534-550)

Standing Bodhisattva

石灰岩 Limestone

Height, 87cm



(一)

“大方广”的释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释义|
《华严经》的法非常殊胜  从它的体、相、用来说,体是“大”,相是“方”,用是“广”。


第一个方面,体“大”,从法的体来说是广大。
所有的身都有自己的国土,我们在世间生活,我们的身也需要有安住的处所,无论你是住大house,还是住别墅,你的身与土是合一的,是相应的。身体的自由是相应中最重要的元素,但这个自由非常有限,我们总是会受到自由的限制,所以古人常感慨:“纵然占有三千世界,也不过是一张床。”也有人的身与土不相应,比如医院里病人的“土”就只是一张病床,乃至住在别墅,行动不自由也如同睡在病床上,别墅就成了医院。华严以整个华藏世界为体,华藏世界是毗卢遮那佛的世界,就是法身世界,法身世界是“理之所在即是身之所在”,所以法身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其身与土的相应,其体表现出“广大”。


第二个方面,其相是“方”,即指华严的空间广大。
无论是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乃至于权力空间等,世间所有的空间都有限制,而《华严经》以华藏世界为空间,“方”即指华藏世界的空间“广大”。


第三个方面,其用是“广”,即用途广大。
我们的身、土、心都是相应的,心的大小决定了我们空间使用的宽窄。比如说,寺院作为一个公共的空间,无论出家还是在家人,你只要和此空间有缘就可以安住,所以它不是私有空间。华严世界同样如此,因此其“法”的用途无量广大。


华严不仅在“体、相、用”理上的广大,在事上也有广大,这些都在说明华严在理事无碍上的“大方广”。



东魏 佛立像

--------------

Eastern Wei dynasty (534-550)

Standing Buddha figure

石灰岩 Limestone

Height, 92cm

(二)

“佛”的释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释义|
“佛”是指佛果,佛法的修学以成佛为果。佛是以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为果,如果我们在修学道路上的人,单单以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的释迦牟尼佛为果,那就不是《华严经》真正的精神,华严的精神包含了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这三身佛。《华严经》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讲法身的概念,我们能够成佛的依据就是众生与佛都是同一个法身,这是一个共同的形而上学的根据与成佛的能动因,“理”上如此;因为众生心就是佛心,所以“成佛”这件“事”上也是可能的,这就是理与事上的辩证与统一。

(三)

“华严”的含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释义|
“华严”的“华”通“花”,众生心如花,我们的心就像花一样,每个修学道路上的人都是一朵绽放的莲花,“严”就是从因到果这中间的种种相状,你从一个众生,从一朵绽放的莲花,最后到你坐在莲花台上,这个修学道路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庄严的过程,这就是“华严”。


(四)

“经”的诠释

|《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释义|



“经”就是佛所说法,不论是印在纸上还是电脑、iPad上的都是经,能够诠释佛法的载体都可以称为经,“经”是诠释修学者成佛的路径。佛经描述成佛的路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下到上的道路,即从凡夫到菩萨,通过描述凡夫的苦难让众生生起厌离心而修学菩提,慢慢成佛。宗有个佛印禅师苏东坡“比臭”的公案佛印禅师说:“我是一条虫”,苏东坡则更臭一步:“我是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回复更甚:“我是牛粪里的虫。”苏东坡反问:“你在牛粪里面做甚”佛印回答得很干脆:“吃牛粪!”开怀一笑的禅机生动地揭示了众生心与国土心相应的道理和众生如臭虫在粪的现实苦难。


另一种从上往下的路径,即从佛菩萨看凡夫。《华严经》就是用毗卢遮那法身佛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THE SECOND-

《华严经》的精神


Standing figure of Mahakasyapa





辽代 迦叶立像

-----------------

Liao dynasty (916-1125)

Standing figure of Mahakasyapa

大理石 Marble

Height, 64cm


(一)

差别即平等

|华严经的精神|
《华严经》的第一个精神是“差别即平等”,  即众生随各自的缘起在各自的缘起里面安住。


从毗卢遮那佛的眼光来看,《华严经》里讲的“或现臭虫身、或现牛粪身”就是指众生各有缘起差别,臭虫的缘起里面就是一条生活在牛粪里的虫,臭虫和牛粪各自安住而又有各自的差别,差别即平等。华严宗讲“事事无碍法界”,这个“事”就是事相,也就是差别相,差别来源于整体。例如平行观察你的手,并不能同时看到手心和手背,你只能看到一面,这时候就产生了对立,这个对立来源于手有两面。烦恼怎么来的就是对立产生的。如果转换视角,从一个高度进行观察时,你看到的是手的整体,手的两面对待就消失了,同时从那两面对待产生的烦恼也消失了。所以说手的两面是一个“差别”,这个差别来源于同一个整体“手”。《华严经》里毗卢遮那佛的整体就是华藏世界,所有众生都是各自缘起差别相,众生由于不明白差别相的根本因果体系而产生了种种烦恼,烦恼都是对差别的不了解。


《华严经》就是要众生明白理与事的圆融,理事无碍。还是以手为例,五个手指不会平齐,这就是差别。大拇指有大拇指的作用,小拇指有小拇指的作用,长有长的用,短有短的用,哪一根指头都不能缺。这就是从“理”上讲,所有的“部分”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这些看似不重要的“部分”实则在整体中等同于整体。原因有二:一、缺了一部分就不能称为完整的整体,二、最重要的原理就是各随缘起的差别相。以前有个老法师讲过关于指头的寓言故事,小指头说它最没用,不能像大拇指那样翘得高高的,有人就说拜佛的时候离佛最近的可是小拇指。这个寓言说明了差别的重要性,没有基于差别的整体是没有意义的。《华严经》非常重视“理事无碍”,它并不是基于统一的,佛教从他的原始精神一直都有一个对世界真正的平等,就是差别,“差别即平等”。


“差别即平等”,就是重视每一个事物、每个缘起自身的独立性与相关性,差别是重视独立性,平等是重视相关性。万物都有自己的时空因缘这就是差别,正是因为这个差别所以万物是平等的。万物的森罗万象、高矮胖瘦都是种种差别,差别并没有一种价值判断,只是一个事实判断。差别是万物的真实,万物的真实就是实相。很多人认为佛法所说的“实相”这个名词就是空,其实“实相”除了“空性”这个真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指万事万物的“差别”,这个观念非常重要。我们学习《华严》、读诵《华严》,重要的是从经典里熏陶出这种观念,拥有这个观念,你对这个世界的“差别”就会接纳。


(二)

因果周圆

|华严经的精神|


《华严经》的第二个精神就是因果周圆。从必然性来说,是先因后果。《华严经》云:“初发心时即成正觉。”初发菩提心即是成佛之时。华严重视的是因果的相关性,因是向果敞开的,所以强调“菩萨畏因”,就是强调“因”的重要性。凡夫由于不了解因果律所以畏“果”,这个“果”是果报的果,我们都是死到临头才知道害怕。所以华严第二个精神“因果周圆”强调因与果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强调“因”的重要性,因为发菩提心即是成佛,所以要在“因”上下工夫。





-THE THIRD-

“大方广”与菩萨道



Standing Bodhisattva





东魏 菩萨立像

-----------------

Eastern Wei dynasty (534-550)

Standing Bodhisattva

石灰岩 Limestone

Height, 87cm



(一)

不读《华严》,不知佛之富贵

|“大方广”与菩萨道|


佛教有“不读《华严》不知佛之富贵”的说法,从《华严》之“大”而言,其富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华严》描述的境界广大


《华严经》的文字非常优美,它描述了华藏世界的殊胜广大。当我们安住在经文中随文入观,用自己有限的缘起随顺华藏世界无限的缘起,就是缘起的相应。世间最好的状态就是时间、空间、运动和主体这四个方面相应,就是要缘起相应。修学修什么首先你的心和你的缘起相应,但是这还不够,还要让缘起殊胜。首先,缘起要有价值和意义。虽然你能做到该睡就睡该起就起,但猪同样也能做到这样,如此你就要反思你和猪不一样的地方,反思你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其次,缘起的殊胜来源于有意义的仪式。无论是宗教还是世俗的重要时刻都需要有仪式,它有着殊胜的意义。比如满月礼的意义就是让孩子的出生受到大家的关注和祝福,婚礼的意义就是在时间与空间中创造出一种殊胜的缘起,让生活得到世间最美好的祝福。宗教信仰同样如此,我们要有法会,要诵经,在这个过程里面随文入观,随顺、创造殊胜的缘起。



2

《华严》描述的菩萨道的修行广大


凡夫对修行的理解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比如认为只有诵经的时候才是修行,比较狭隘,但是修行实质上是一个方法论。修行不是掌握某一门技术,而是掌握一种方法,你看待世界的方法、断除烦恼的方法,技术只是这个方法在某一个时空中的运用。当你把技术当成修行,认为只有诵经是修行,听经不是修行,那你就把时空隔阂掉了。你不断地观察烦恼的来源,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这些都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从菩萨道的修行来说,华严经中所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老师来自各行各业,有屠夫、有妓女,善知识的来源极其广泛,人人都可以做你的老师,这就是菩萨行的广大。


3

佛的果德的广大


《华严》的富贵就是讲果德的广大,它来源于所修的观和所修的行,乃至于所缘的境。只有所缘境和所修的行广大,所成的果才会广大,如果心很小,你观照的所缘境也会非常小,所以整个《华严》给修行者介绍的是一个广大的思维体系。

(二)

菩萨道的修学过程

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

|“大方广”与菩萨道|


“方广”要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时间和空间都是缘起的一种特征,从技术的追求来看,我们在缘起的特征里面只能做一件事情。而华严却告诉我们菩萨道的修学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时间上具有绵延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大性。菩萨道的修学体系并非局限于眼前的一点点时空,而是从资粮的广大一直延伸到果报的圆满,这就是“大方广”。


“大”指的是根本智,“广”指的是后得智,根本智证入真理,后得智生起功用。所以说你的修学是要有用的。我们修学佛法常常是隔离的,佛法是佛法,生活是生活,人生是人生,无从安放佛法的功用。将一杯浑浊的水变清净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它回到水的本来,“大方广”就是通过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来描述菩萨道的修学路径,让我们恢复到清净佛果的本来。学习《华严经》首先要了解“大方广”,其次就是“华严”。





-THE FOURTH-

华严的世界观



Seated image of Vairocana Buddha




明代 毗卢遮那佛坐像

------------------------

Ming dynasty (1368-1644)

Seated image of Vairocana Buddha

青铜 Bronze

Height, 78.7 cm


(一)

部分即整体

|华严的世界观|


华严的“严”就是庄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人身庄严,即正报庄严;第二个方面是国土庄严,即依报庄严;第三个方面心是庄严的。经过修学,由国土、身体、心三个方面的庄严才能成佛,成就的佛果也庄严,这就是华严“因赅果海、果彻因源”的因果观。按照凡夫从下往上的因果观来看,就是因赅果海;从佛从上往下的角度来看,就是果彻因源,现前一念心包含了整体。


这就是《华严经》中部分即整体的观点,也就是毗卢遮那佛的观点,任何部分都是整体。


小拇指好象没用,但是没有小拇指这只手就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手,所以凡夫观念认为“部分”是整体的“部分”,而华严的观念是“部分”即是“整体”,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个“部分”。


我们以两种观法来看待这只手,第一个观法就是从上往下看,看到了整体;看到了整体就断除了基于两面对待所产生的对立的烦恼;第二个观法是看差别和整体的关系,差别就是整体,认识到每个手指头都是手,想要有真正的“手”必须重视“部分”——即指头。第一个观念说明要重视框架,框架就是一个整体观,即要注重整体观,但是这个观法只能增加视野而不能起用。真正能产生作用的是基于“部分”的“差别”,要把“差别”看成是整体中的“差别”,“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即“整体”。所以细节很重要,每一个细节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要重视细节,这就是现代学科所说的全息理论,也就是随便从一点入手都能看到整体。这是我总结的两个观法,说明做任何事一方面要重视框架,另一方面要重视细节,细节包含着整体,从最微小的部分着手就可以了解整体,这就是华严的世界观

(二)

事和理的关系

|华严的世界观|


事和理的关系就是因理显事、因事透理、理事圆融。在理性里面是无法认识“理”,我们需要有信,“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就是接受世间有真理、相信任何事物的背后都有一个“理”的存在,“理”包括科学、佛法、宗教、哲学。我们要学会观察,从一个现象或一个部分去了解“理”。学佛不是把大眼睛闭成小眼睛、小眼睛闭得更小,就叫学佛了;学佛是你该闭眼的时候闭眼,该睁大眼睛的时候要睁大眼睛,这才是真正有智慧


世界现象的背后有真理,这叫“因事透理”,然后才是“理事圆融”。理事圆融就是现象和真理是圆融的,差别跟平等是圆融的,整体跟部分是圆融的。华严的精神是要我们熏习一个非常广大的心,广大而不混乱、不稀里糊涂、不浑水摸鱼,广大却又清晰明了,这就是基于差别和部分的原理,基于现象的原理。在部分、差别、现象里又不会迷失在部分、差别、现象里,这就回到理,回到平等的境界,回到整体的视野。


《华严经》这种既有平等又有差别、既有整体又有部分、既有真理又能观察现象的世界观,能让一切行法都变成普贤行海,你在每一缘起的时空中都是普贤行愿的显现。很多人认为学佛就是要做个好人,结果都变成滥好人,滥好人适得其反地常常害人。佛教徒要做一个明白人,明白人才能够做善良的人。明白就是智慧,有智慧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华严经》向我们描述了一种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是佛教徒所应具备的大智慧。


(三)

华严的含义

|华严的世界观|



1

成佛之因果交彻圆融,互为庄严


华严的“部分即整体观”说明了万事万物的相关性。一般人的观念在相关性中呈现为线性思维,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脑袋一条筋,比如认为人从生到死是一条线的运动。真正的相关性是指万事万物互为关联,出生的同时意味着死亡,死亡的同时代表着新生,成佛的同时包含着众生,唯有众生才能彰显成佛。华严的第一个含义就是五趣众生的种种差别、三乘圣众的种种心境、果报以及诸地菩萨的种种心境、果报和因行,都与佛果互为庄严。一般人认为佛的庄严就是形象特别帅,身坐高高云端上的莲花宝座,头顶有五彩绚烂的背光和彩云。实际上佛果和众生、菩萨的种种差别互为庄严,佛陀的庄严来源于因地众生的种种烦恼,来源于菩萨道上的种种艰辛,没有众生的烦恼和菩萨道的艰辛,就没有佛陀果报上的庄严殊胜,这是因与果的圆融。这说明金刚经原文金刚经全文金刚经读诵金刚经译文待任何事物果报的同时一定要知晓它的因,因果相互交彻圆融,我们不能只看到果报而忽视了因地。反过来看,众生的烦恼与菩萨道的种种艰辛又衬托出佛的庄严。庄严意味着光明与黑暗同在,幸福和苦难共存,追求幸福的时候也要接受苦难,接受佛果庄严的同时就要接受菩萨道的艰辛。


2

佛果的庄严来源于人世间


成佛来源于觉悟,觉悟的空间是指有情世界和器世界,佛国的庄严来源于有情众生的国土,佛依人而成,即是太虚大师所说的“人成即佛成”。成佛的庄严来源于人世间,先是人,然后是人生活的空间。


最近流行“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的说法,这里面包含了三个定义。


第一个定义就是神圣和世俗。
神圣和世俗来源于信仰的规定。在信仰里神圣就是神圣,世俗就是世俗,比如庄严佛像和虔诚跪拜,僧人居士,都是信仰概念中的神圣和世俗,它需要通过界限来显现。比如佛前的供果,水果本质上就是水果,本身并不存在什么供果不供果的分别,而是来源于人对神圣和世俗的规定,这才有了神圣和世俗的区别。


第二个定义就是出世和入世。
出世和入世这个定义来源于我们的心性。不是说出家的就是出世的,不一定,而是说你修道的工夫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如果说你修道的工夫就是入世的,那你就是入世的,这里面就不分僧和俗。


第三个定义就是有关真理含义的两个词:
胜义与世俗。
不论是法律、道德还是信仰,它们作为真理体系都是有层次的。在世俗层次叫世俗谛,在胜义层次称胜义谛。所以从“庄严”这个词而言,佛果的庄严就是来源于人的规定,因为佛由人而成。



3

佛果的庄严来源于众生的因缘


佛果的庄严来源于众生和佛的关系。《华严经》中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说佛也需要众生,无众生可度则不能成佛,佛果的庄严来源于众生的因缘,没有众生的因缘就没有佛的因缘。佛要成正觉、转法轮,都要先结人缘,有人缘才能度生说法。如果你想行菩萨道、想成佛,没有结人缘那你就不可能实现。所以在庄严里,万事万物各自差别,各随缘起,又互为庄严。



4

万事万物如因陀罗网,交互共生


部分即整体,整体就是全部,部分与他者之间构成无限的相关性,这就是互为庄严。法会中有人当维那,有人敲法器,乃至参加的众人,都是互为庄严,这就是《华严经》的“因陀罗网”。因陀罗网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互遍彻,这是华严特有的观念。华严世界强调整体性思维,强调共同的责任与价值,这是从部分回归到整体,强调所有的部分都有各自的因缘,安住在各自的因缘中又能与他者形成一种共生的因缘,这就是交互,华严把这种交互称为“因陀罗网”。因陀罗网如一盏灯,灯灯交映,光光交彻,大家你好我好,这样所有人才好,这是华藏世界非常重要的特征。华严思想在理上强调了整体性与相关性,在事上面强调了差别与平等,强调了万事万物各自的功用,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的思想境界。

(四)

隐和显,现实即可能

|华严的世界观|


因陀罗世界的特点是隐和显的问题,没有显示出来就是隐和可能性,显示出来就是因缘和现实。网络就具有这样的特点,没打开网页似乎不在,一旦打开网页进入网络,就会呈现出复杂的世界,这就是隐和显的差别。隐显问题是华严的重要思想,我们在理性认识范畴内看到的都是现实,没有看到的万物都处于一种可能状态,隐和显说明的是可能和现实的关系,万事万物因为相关性才具备可能性。人最大的智慧不是仅仅认识万事万物的现实,现实都是果报的显现,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万物的可能性。


智慧的本质有两个,一个是认识现实因果运动的原理,就是如何解释世界;一个就是能够了解事物运动的可能性,就是如何预测世界。对现实的认识就是回到对现实的解释,现实就是存在,存在就是痛苦,只有通过对现实的解释才不会在现实里生起烦恼,这是智慧的能力。对事物的运动进行预测就是前瞻性,做事与生活都需要基于前瞻性的判断,或者是创新性的判断。智慧包含着对未来有前瞻性的理解能力,如果能对身体的状况、事物的运动、心理的活动、时空的运行规律有所了解,你就能够预测未来。


隐和显的问题,就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问题,既包含着对现实的了解,也包含着对可能性的了解,这样才是完整的智慧。所以华严的世界观是整体性的智慧,差别和平等是一个整体、部分和整体是一个整体、可能和现实是一个整体。





-THE FIFTH-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品名释义


Seated

Buddha



隋代 佛坐像

--------------

Sui dynasty (581-618)

Seated Buddha

石灰岩 Limestone

Height, 111cm



(一)

“不思议”


《普贤行愿品》全名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不思议就是不可思议,因为可能性中有无限的相关性。现代科学的全息理论和量子物理都强调相关性的问题,华严观就是对相关性世界的诠释,但这个相关性超出了我们理性的范畴,就是我们的理性无法认识在一个相关性里面的万事万物,所以不可思议。


比如相关性里关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逻辑,如果眼前这是一只鸡,我问这只鸡怎么来的肯定是蛋生的,眼前这是一只蛋,我问蛋怎么来的鸡生的。当消除时间概念时就无法回答“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华严的不思议就是因为它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万事万物就变成了可能性。万事万物之所以是现实,是因为有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我们才可以认识而成为可思可议。《普贤行愿品》的不思议指他所认识的世界是一个无限的相关性的可能世界,科学所认识的都是现实世界,信仰是要认识那个无限的可能世界,所以科学和信仰是两条道路。


解脱就是要破除现实的世界而回到无限的可能世界,也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了时间的出现,你就可以认识这个世界,如果你不去投射,那么你仍然会回到那个无限的可能世界,法身和化身就是一个时间的差别,法身超越于时间,化身依赖于时间。释迦牟尼佛是化身,生存于时间之中,有生故有灭,才会在80岁时涅槃


(二)

“入”


“入”有能入、所入,所入即不思议解脱境界,能入即普贤行愿。“入”是主体的能观即智慧和认识与所观的法界相契合,现实有很大的逼迫性,但人具有主体性和超越性,能够超越现实里面的逼迫,能够超越自身的规定,超越时间的规定,普贤行愿就是通过超越而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佛法的修学就是要改变思维,提高认知水平。


(三)

“解脱境界”



北周 昙綦造观世音坐像

----------------------


Northern Zhou dynasty (557-581)

Seated Guanyin Bodhisattva

Donated by Tan Qi

石灰岩 Limestone

Height,68cm



1

信解境:解脱的开始


华严的差别即平等观就是要解脱现实的逼迫性。大多数人都愿意生活在同类世界,比如佛教徒只和佛教徒在一起,不和非佛教徒在一起,现实变成了逼迫,信仰造成了逼迫,但佛教徒不和非佛教徒在一起,佛教徒就无法度化非佛教徒,“能入”和“所入”中产生了境界的差别。凡夫的境界都是业报境,凡夫烦恼造业所受的果报都是系缚果报,带来障碍与束缚的果报。


解脱从信开始,称为信解境。大乘佛教强调信仰,是因为我们的认识无法捕捉到真理,所以你就要“相信”。在流转的时空中,有人在活动,有人在讲课,有人在听课,还有法界的佛菩萨,周围可能还有神世界,在这样一个杂糅的状态里面,各自生活在各自的时空中。这是隐和显的问题,我们看到了人的世界,没有看到鬼神,没有看到佛菩萨。但鬼神和佛菩萨都在,这些“在”需要通过信仰来理解,假如没有信仰,超度法会就不需要挂牌位。牌位是一个表征,你看不见它的“在”,但你无法否认他的存在。佛菩萨也肯定是在的,否则你念《华严经》说种种护法,岂不是自欺欺人吗“信”不是看不看得见的问题,而是源于你对真理的接受,这才是真信,而不是人云亦云。我们并不轻相信别人的说法,一定经过思考、有证据,才会确信,所以很多人说佛法是理性的。实际上佛法是理性的也是超理性的,超理性不是非理性,超理性是说佛法也接受情感。如果说没有情感,拜佛的虔诚怎么来的这就是信解境,当解脱境界里具备信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走向解脱了。


2

解行境:由解生行


第二个境界叫做解行境,信之后要有解。“解”首先就是了解,其次是理解,最后是“解开”,能解开烦恼,转无明为明,“明”就是解来的。差别和平等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的关系,是我想了几十年悟出来的道理,这些都是要通过“解”才能知道。不仅是通过佛法还要通过其他所学去“解”万事万物的原理、认识这个世界。


有解才能生行,没有解的行是没有方向的,所有做事都是行,你如果没有理解力,没有解脱烦恼的能力,做事就是自他生烦恼的过程,事做得成一半,烦恼却占了全部。


3

行证境:以行证真


由信到解,由解到行,由行到证。“行”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修行这个概念,甚至我觉得修行这个概念都不需要用。“行”这个概念就是活着的过程,就是做事的过程,只要你做事,只要你活着,都是这个“行”的过程,由这个“行”才能证真理,真理就是你平常所思所想的都是需要去证的东西。比如做事就会有烦恼,天底下烦恼最多的人是做事的人,很多做事的烦恼都来源于不做事的人,还有很多人一做事就想别人怎么说、怎么想,事实上做事的根本原理在于那个真理,而不是烦恼,知道做事的原理非常重要,你通过做事就能够证得这个理,这就是行和证的关系。华严的修行体系里面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佛法就是鼓励人去行动,各种行动都能证入真理。



4

证满境:证真圆满


“证满”就是不断进步直到圆满,成佛就是圆满的表征。我们通过做事证入真理,然后不断地圆满,圆满之后才能实施教化。从行到满、由满到教化的这个过程都是解脱境界。一般人对解脱境界的理解都是说我们只有生死烦恼而没有解脱,实际上从有了“信”开始,我们就一点一点获得解脱。《普贤行愿品》的解脱境界我们常常都说“不可说”,实际上就是可描述,可体会,然后有收获的。


(四)

不思议之处



宋代  观世音菩萨立像

---------------------

Song dynasty (960-1279)

Standing figure of Guanyin Bodhisattva

木雕 Wood

Height, 230cm



“不思议”是超出了我们理性的认识范畴,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现象的差别无限不思议。
现象的差别是是无限的。无限不是无法了解,而是说事物无限差别,正因为无限的差别才能够保证万事万物在各自的缘起中存在。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也没有五根手指长得都一样的人,但是我们在无限的差别里又看到事物的共通性,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自身,最重要的就是它有无限的差别相却又不互相障碍。只有允许有差别的他者活着,你才能够活着,活在差别里面最重要的是要与差别的事物能和谐共生、共存、共在。我们能认识到世界的无限差别相,就会对他人保持宽容。


第二个方面是世界的真理深远不思议。
所有的专业都是真理的一个表相,科学家就认识基于科学表达方式的真理,佛法也是基于佛法表达方式的真理,是基于佛法的缘起。我们经常讲只有佛法的真理最究竟,是指它超时空层面的究竟,比如空、真如、实相、无常无我业力、因果这些基本的概念。除佛法以外,还有大量的真理是基于各种不同的表相,如哲学和其他宗教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真理。从华严的世界来说,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都是通过华严这种方式表达的真理。学习佛法既要深深地认可佛所悟的是世间的究竟,也要体会到世间的真理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接受了跟我们有缘的表达方式,并不等于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


第三个方面是理事无碍不思议。
一切事物的差别相来源于他者的规定,无法自我规定,所以一切事物拥有空寂,空就是无法自我规定性。光头不一定是和尚吃素也不一定就是学佛,西方有大量的素食主义者,牛马羊天天吃草,他(它)们都不学佛。虽然差别是森罗万象,但是一切事物仍然有空寂性。差别相都是对待相,当我们有手心和手背的相的时候,就说明我们已经有了认识上的障碍。你有相的时候,你的认识就已经产生了偏差,事物的差别在本质上无相可得。


再以手为例来分析这个问题,第一是从上往下看到了手的两面,但这并不是手的相,否则手的四面都还有相,每个相都不是手自身,所以你只能规定什么是手。第二是手从何而来的问题,从哲学角度来看需要思考“你是谁”和“我是什么”两个问题。“你是谁”是基于关系的反思,你不能进行自我规定,只能针对问你问题的人来回答;“我是什么”就无法回答了, 说明你基于自身的所有认识都来源于一种关系的规定,没有“关系”的出现你是无法自我规定的。只有出现一个他者才能说你是什么,学生出现了才有老师,老师出现了才有学生,这个关系是同时出现的,所以万事万物的理和事是无碍的。


“事”就是种种关系,世界无非就是一个基于关系的世界。事物的“理”就是种种关系的说明,反思我们作为主体来发问“我是谁”时的无法自我回答,充分说明自我主体无法自我规定,那么你就需要跟他者共存,这就是理事无碍。


第四个方面是事事无碍不思议,就是世界的种种差别、种种现象彼此之间互相纠缠又互不障碍,从缘起来说,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安住于自身的缘起中又互不障碍。障碍就是苦,苦是事物不能观察到自身的缘起而跳脱出自身的缘起,然后互为障碍成为苦。事物的痛苦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一体的,我把它称之为“存在即是痛苦”,事物的无障碍的关系就是存在自身。同时,事物又彼此有互相障碍的苦,苦与存在就是手的两面,翻开一面就是基于世界的存在,没有痛苦,就是一个存在而已;翻开另外一面就是痛苦的。万事万物各有各的因缘,各自缘起的理解与万事万物之间作为一个关系的障碍关系实际上都是一体的,它就是一个手的两面。你掀开了这个潘多拉盒,掀开的到底是基于存在的、差别的缘起,还是基于一种认为这是一个痛苦的存在,这个就是不思议。


(五)

“普贤”



明代 韦陀立像

--------------

Ming dynasty (1368-1644)

Standing guardian figure of Skanda

夹紵 Jiazhu dry lacquer

Height, 128cm



每个菩萨的名字都有各自的缘起,佛法的甚深智慧就是基于缘起的观察。我以前讲过一门《佛教哲学概论》的课,开始我认为四谛是个框架,后来发现缘起才是根本的框架,佛法就是说明了缘起作为一个真理,缘起作为一个方法,缘起作为一个境界。所以在缘起里面安立种种假名,“菩萨”就是个假名来说明菩萨的功能,“普贤菩萨”就是一个菩萨的假名。



1


“普”就是德周法界,说明普贤菩萨的功德都是基于法界的功德,你所悟到的理基于法界,那你的功德就能遍法界,你所悟到的理基于某一个时空,那么你的功德只能遍这个时空。基于好好工作这件事,你是为了家里人,那么你悟到的原理基于家庭。你如果是为了国家甚至是为了人类,那么你思考则是基于国家和人类。普贤菩萨所思考是基于法界的原理,所以他的功德就能够遍法界,这就是所缘境所带来的影响,佛法有时候就是熏陶我们的所缘境。《华严经》的那些表述实际上就是所缘境,这些所缘境如同放电影一样,而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一部部活生生的电影,只不过《华严经》这部电影的内容远超出我们的思维。


2


“贤”是至顺调善。普贤最重要的含义为至顺、至调、至善,首先要顺,其次要调,然后是善。


① 至顺


首先是顺,随顺众生。普贤十大行愿的最后一个愿就是恒顺众生。随顺不是要听从众生,而是观察并随顺于众生的规律。禅宗野狐禅的公案否定了不落因果,肯定了不昧因果,不昧因果就是明了因果的规律。明白因果的规律很重要,因为你按照这个规律去行事才是真正的顺。中国孝的核心精神就是顺,顺包含着很多含义,你要基于对情感的了解,还要基于对活动规律的了解,你才能真正做到孝顺。顺不是简单的满足,顺是基于明白。学佛最重要的就是学一个明白,很多人把学佛都当成一种道德追求,学佛首先是智慧,智慧包含着道德。学佛不是简独地做个好人,学佛是先做一个明白的人,在明白的基础上做个好人。


② 至调


其次是调。观察到了规律,就要调整主体来随顺规律去教化众生。“自觉觉他”的“觉”就包含着“调”,调者调解,教化众生乃至自我教化都需要“调”。如何安住在四大,如何随顺时间、空间、运动,这些都是基于“调”。比如人跟着年龄变化而有所变化,人老腿先老,《周易》讲“易者反之动”,最容易老的地方你要多用功,腿得多用功多走走,经常不走以后就走不动了,“易者反之动”就是调。


③ 至善


然后是善。善是有利于自、有利于他,“善”是善因、善缘、善果。首先是善因,因地里面起心动念要善;其次是善缘,过程也要善;最后是善果,结果也要善。很多人理解佛教为动机主义,动机主义就是追求善心,可是好心往往办坏事。好心是不可判断的,所以要有善缘,就是从可判断的地方开始努力,创造善缘,最后还要追求善果。佛教徒非常需要对善果的追求,“因缘果”是整个过程的追求,属于整体性而非简单的动机主义。在佛法的修学中,我们以前过度地强调在起心动念处用功,但实际上不仅要在起心动念处用功,全部的过程都要用功。光有起心动念,佛教就没有前途,因为你无利于这个世界,只讲起心动念而不讲世界的修法是修行误区。所以至善需要全部过程,也就是需要善因、善缘、善果的整体性。


(六)

普贤行愿


东魏 佛三尊像

-------------

Eastern Wei dynasty (534-550)

Buddha triad

石灰岩 Limestone

Height, 132cm



1

普贤行愿总该万行


华严的澄观祖师说普贤行是一切行,意即总该万行。佛法的修学从做人开始,人的行就是佛行,人的所有过程都是佛行,通过学习《华严经》里普贤菩萨的行愿,把我们在法律、道德、世界里面种种行都纳入普贤行愿的行,这就是普贤行。


普贤行是一种在思维和愿力观照下的行,并不是有一种单独的行为叫普贤行,也不是说读了《华严经》就在修普贤行愿,而是拥有了普贤行愿的行为的时候你的行才是普贤行愿。佛法缘起里面有甚深的智慧,修行并不局限于山里,你在当下的缘起中修行就是普贤行,把眼前的缘起变成殊胜的缘起,把世间的所有行为都放入愿力体系里,那么这些行都是行愿,你的工作也将是普贤行愿。出租车司机认真地去开车,把所有的乘客都当作度化的众生,那么你的行为就很庄严,这就是普贤行;你是炒菜的、做饭的,就把做饭这个行为变得很庄严,这也是普贤行,扩而广之则所有的工作都会变得殊胜庄严。你是一位老人,你能照顾好自己,你外表虽然白发苍苍,但内心充满着光芒,能够自信、自尊、自重、自立,你能够把自己转化出来,不受老的干扰,这也是普贤行。普贤行不是有个东西要你挑,而是你安住在自己现实的缘起里并超越当前缘起的限制,把自己开放出来,这就是总该万行。


2

行布圆融


行布圆融就是至顺、至调和至善,你在所有的缘起行里面能够跟自他做到至顺、至调、至善。菩萨并不是把自己搞得特别伟大,菩萨既能注意好自己的事情,也能注意好别人的事情。义工菩萨们每天既要处理好义工的生活,还要处理好家庭、工作以及所有的生活。生活有时候一地鸡毛,这一地鸡毛就是法界,就任何当下缘起里面的时空,需要你进行至顺、至调、至善的行为,这就是普贤行。



3

行与愿


普贤行就是行愿,愿不是虚愿,愿也要分清楚,比如说理想和目标的问题,真正的理想就是愿力,但是目标不是愿力,目标是有一个时空点,是实体化了的理想。比如每天念21遍大悲好像是目标,但关键点不在21遍而在于每天,目标和理想只有一念之差。目标是你到达的那个点,很多人自我规定每天念21遍大悲咒,念完了是不是你的修行就结束了没有。21遍只是你时空中的一个缘起,你到达这个缘起的时候实际上是敞开的,21遍意味至少21遍,这里面就是目标和理想的差别。


从佛法来说,愿力不是空愿,也有底线,一定要有行动,行动就是缘起的设定。缘起的设定就是目标,它的方向是敞开的,在行愿里你的誓愿是个方向,通过行来满足这个方向,有行有愿才会有果。愿力包含着目标,也包含着理想。目标是最低限度的设立,它是开放而无上限,有愿无行就没有果,愿就无法表达出来。


普贤行愿提到愿行相符、愿行相知、愿行具足和愿行相应。愿和行最重要的相应点有两个,第一个现实是有限的,第二个愿力是无穷的。二者构成了有限的现实和无穷的愿力同存的悖论,在普贤行愿里,这就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悖论,也就是说顺、调、善都在有限和无限里面,在有限里面不会过度,在无限里面不会堕入虚无,不会空喊愿力而变成虚无。





-THE SIXTH-

如何找老师




Seated Bodhisattva in pensive pose




北齐 半跏思惟菩萨像

--------------------


Northern Qi dynasty (550-577)

Seated Bodhisattva in pensive pose

石灰岩 Limestone

Height, 66cm



(一)

广学多参

|如何找老师|


《普贤行愿品》最重要的就是行愿,行愿从广学多参而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公案告诉我们所有的学习都需要老师。一般人认为师父才是老师,实际上“老师”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们一定要把老师的范围放开,很多人都可以成为老师,不仅仅局限于学校里的老师和皈依的师父。《普贤行愿品》里的老师除了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正趣菩萨,还有一些比丘、船师、四位童子、三位童女、两位医生、八位长者、一位比丘尼、四位优婆夷、两位婆罗门、两位国王、一位外道、一位仙人、十位神明、三位其他领袖。我们找的老师就是佛教讲的“善知识”。


(二)

跟善知识学缘起法

|如何找老师|


很多人对善知识是没有界定的,认为很厉害的就是善知识,只要是师父说的都是对的,这是属于个人崇拜,是存在问题的。从缘起法而言,你的所有关系都是相关性,任何世间无论你学佛还是不学佛都是缘起法,人能够改变或学习的都是自他之间的相关性。当我作为一个师父给大家讲课,我会鼓励大家怎么看待世界,如何学佛。我要是在大学里这么讲就属于传教了,校长就要开除我了,所以我在大学讲《华严经》的哲学,用哲学的语言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这说明每个人所接触的都是跟自己有缘起的部分,学佛也只是学自己跟佛的缘起,而不是把佛当成你生活的全部。学佛不是把佛当成个人崇拜,佛是太子出家,这个我们学不了,我们只能够学跟他有缘的部分。


(三)

当个好学生才能

出现好老师

|如何找老师|


“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勿生嫌怪。”这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关于随学善知识的经典语句。很多人到处寻找上师,要找厉害的师父,最后走向了一条邪教的道路,邪教是典型的个人崇拜,必须执行师父说的。信心应该建立在缘起的观察中,但我们常把一点点缘起当成了全部。《华严经》中文殊菩萨告诫善财:“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意思是指学生要认识到作为学生的缘起。很多人对这段话理解为如果善知识有过错我们也不用管,听就好了,这是个误解。实际是说我们要学习与他有缘的部分,他与你无缘的部分跟你没关系,就让它回到其作为个体的生活当中。所以说不是你要找个好老师,而是你要当一个好学生,有好学生才能够出现好老师。


有德童子劝诫善财:“见善知识,随顺烦恼行,勿生嫌怪。”看到善知识有随顺烦恼的行为时,我们不要嫌弃和怪罪。学习是基于老师有没有为你在你学习的缘起里面负起责任,这是学习的根本。《华严经》讲亲近善知识就是“之所以成就与我者”,我们学习与自身缘起相应的部分,而不是其他。有人说你就制造出一个修学体系,让这些人永远都随顺这个体系学习,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要成长,一定要广参多闻,他要跟很多人去学习才有进步。如果说我制造出一个全能系统,这个人只要在我这个系统里面学习就获得解脱,打包票,这就违背了缘起法。


(四)

依法不依人

|如何找老师|


每个人在学习缘起法里面有两个要点,第一个是相应,第二个缘起殊胜,要制造出殊胜的缘起。一个人的学习就是要跟不同的人在一起,不论听得是否舒服,都要认真听、多听别人讲。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我们就是通过在众多的不同观点中进行抉择,建立自己的正信。信需要通过抉择来建立,就是佛法讲的“依法不依人”,强调缘起法而不是某个人。人都是有缺陷的,老师也有缺陷,你仍然要跟他学法,然后依法而往,这才是依法不依人。邪教最大的特质就是人格控制,如果有人说“我说的都是对的”,这种说法都是邪教。你可以读《华严经》也可以读《法华经》,你也可以专修法华,你也可以专修华严,那都是你自身的缘起。但是你要接受差别,你可以说华严最殊胜,但是不妨碍别人说法华最殊胜,也不妨碍别人说念佛最殊胜,不是你的殊胜最殊胜,而是所有人在自身的缘起里都有他心中的最殊胜,所以佛法的世界观是非常强大的。你需要有个更大的格局,需要有更大的观念去面对世界。


(五)

依缘起而学习缘起

|如何找老师|


从整个学习来说,在善知识的观念中,我们要重视的是依缘起而学习缘起,而不是跟某个人学习,是跟此人与我之间的法学习。《普贤行愿品》强调的善知识是一个很大的观念,具有三个含义。第一是善知识有差别,不是一个而是五十三个,而且包含了各行各业;第二个是跟不同的人学习,就有不同的缘起,你要学不同的法,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只熏陶一种东西,我们慢慢就变成宗派主义者,宗派主义者都是技术主义者,都是以某一种技术为荣耀。第三个是在善知识的观念里,强调学习要有缘起的心态,就是基于缘起的规律向老师学习。


除了信仰以外,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世界文明体系。如果没有佛教,今天的亚洲文明格局可能都是伊斯兰的天下。在整个亚洲的文明格局里面有儒家道家、佛教,后来有伊斯兰,近代有了基督教和天主教,人类有这些缘起的差别才有亚洲今天的文明。有一本书叫《观音——半个亚洲的信仰》,讲述观音菩萨从印度到中国,再到全世界的传播,现在美国也有了观音菩萨,这些都是在整个佛法的缘起里面的传播所带来的,所以《普贤行愿品》的善知识观念比较重要。


(六)

自由是整个佛法

修学的根本

|如何找老师|


善知识的观念本质上是为了塑造我们的学习,学习是基于人的创造,创造就是人要改变,那么就需要自由。自由有三个层面的诠释。


第一是身体的自由。身体能活动就是自由,你相对于死人而言是自由的,你相对于犯人而言是自由的。我昨天陪着一位坐轮椅的法师去上街,他按着电动轮椅走得比我还快,虽然按常理来讲有腿才自由,但他能够随顺轮椅也实现了自由。


第二是心性的自由,这也来源于改变。人很容易受到一种观念的影响,然后你就被一种逻辑所左右,或者依赖于某种路径而不能得到自由,所以一个人基于心性自由的学习是很重要的。这个仍然要从广学多闻里面获得心性的改变。


第三是基于缘起的自由。所有的缘起都是时空的规定,也是时空的活动,你在活动里面从身体的自由到心性的自由,你创造的就是缘起的自由。自由是整个佛法学习的根本,学佛就是要解脱,解脱就是自由在境界上的表达,解脱实际上就是实现自由。在整个佛法的学习里面,自由来源于对缘起的观察,我们基于缘起的观察实现了关系的创造。我们通常称这个缘起为随缘,随缘不是随对方,而是随你和他的关系。随缘里面包含着主体性,真正的随缘就是自由。



-THE END-

小结



华严整体讲了五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第一、差别即平等。
以前你会觉得大家最好都一样,事实上差别最重要。


第二、部分即整体。
你不仅要熏陶出框架,还要重视细节。细节很好,但框架不好,那就是混乱;框架很好却没有细节,就会显得很空洞;这就是部分即整体所包含的智慧。


第三、现实即可能。
这代表着你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任何一个现实都是束缚,你要观察到可能性,就不应该在现实里面沉沦。安住不是沉沦,安住是符合现实空间的运动。《金刚经》说“未来心不可得”,这是说你在未来所设定的那个点即目标是不可得的,但你的运动朝向是一种未来,因为未来是一种运动的趋势,它是开放的,这就是现实即可能。


第四,有限即无限,也就是隐即显的问题。
华严观就是人类的一种哲学,包含着平等、整体、自由的哲学,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价值,是我们在学佛过程中熏陶出来的价值,而这些价值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佛在两千多年前说了《华严经》,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学习,就是因为这些思想和观念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人说佛法适用于老年人,这是因为没有理解佛法的深奥。如果他拥有平等、整体和自由的观念,他就是人类的导师,就是一个精神层面很高的人。大家读完华严就要拥有这些观念,学会去教化他人。


第五、事事无碍。
华严贡献给现实最大的智慧是“事事无碍”的观念,事事就是矛盾,佛教徒的心胸特别广大,心中能装下矛盾。学佛不是要让世界变成平静,世界一定都是动态的,动态的一定都是矛盾的。回想自己的一生,你跟任何人都有矛盾,但是你不能和人有是非。只要和你有关系的都是一种矛盾的关系,我们要关系和谐,但是和谐的前提是有矛盾,没矛盾就不需要和谐。《普贤行愿品》讲至顺、至调、至善,这就是佛法的本质。我们常说学佛修行修一颗平静的心,但是世界上没有平静的心,平静的心都是死人的心和无心,心是动荡起伏才是正常的,这才是世界的真实相。佛法要我们修一颗宁静的心,宁静既非平静也非安静,宁静是一种动态,是符合规律的运动的心,否则是烦恼的心。起心动念并不是烦恼,佛法强调的是正知正念,就是要动念头,你不动念头就不会念《华严经》,不动念头的心是一个无记心。(全文完)



北齐 双半跏思惟菩萨像

-------------------------

Northern Qi dynasty, 550-577

Two bodhisattvas in a

Semi-meditation posture

大理石 Marble

Height, 42cm







觉者境界|君子气象|隐士风度|文人情怀



缘起时,

我在茫茫人海中,看见你;

缘灭时,

我看见你,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圣凯法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发布于2022-01-21 21:40: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