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上图片观看精彩视频(45分钟):

《天台宗纲要》学记第二十三课





欲提毗卢之正印,深达诸佛之真源,天台法脉,不可不明。


天台宗成立于陈隋之际,因实际开创者智者大师住锡于天台山,故称天台宗。


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正依佛经,以《大智度论》为指南,以《中论》为助成,以《大般涅槃经》为扶疏,以《大品般若经》为观法,引《维摩诘经》、《仁王般若经》、《菩萨璎珞本业经》等经以增信。


一代高僧悟公上人,是教内著名的天台宗法师,曾在天台国清寺追随台宗座主静权大师十年,研习天台教观,深解意趣,止观双运戒定慧三学皆得教内大德赞许,一生以法华之圆顿摄受众生


2018年,适值智者大师诞辰1480周年之际,慧日寺住持传喜法师秉悟公上人之教诲,教弘天台,行归净土,与慧日禅寺僧众一百余人共同研习静权法师著述的《天台宗纲要》。


2021年,正逢悟公上人诞辰100周年。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天台宗纲要》系列视频,溯天台之法脉,忆上人之德海,一起走进佛陀的一代时教!



 《天台宗纲要 》学记  

——第二十三课


第二章、通教

(五)六即


6、究竟即

(六)十乘观法

第一、观境

第二、真正发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第四、破法遍



藏教虽说有菩萨,其实是没有菩萨的,既不断见、思烦恼,岂能历三阿僧祗劫,不会迷失退堕呢藏教的菩萨,其实本是别、圆二教的菩萨,为化二乘,方便应现,并不是真有不断惑的菩萨。


藏教的菩萨,实际上是别、圆二教的菩萨方便应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在藏教里,苦集灭是实打实的苦集灭道,苦就是苦,集就是集,灭就是灭,道就是道。到了通教,苦集灭道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苦当体即空,集当体即空,灭和道也当体即空。大乘佛教有一句话,叫“巧把尘劳为佛事”,这是什么境界请问藏教的人行不行不行的,但圆教就可以。


请问娑婆世界应该有佛教吗不是。娑婆世界没有这个因,这是佛菩萨愿力。那藏教是不是也是从诸佛菩萨本怀里所现出来的为了接引钝根的众生,才显现了藏教的理论。所以不是真实地有藏教的,《法华经》里佛陀说,“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从根本上,从实际理地上,从《法华经》开权显实的角度上,连藏教也是佛所化现的。


妙法莲华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如其志乐小法,深著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众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还。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随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隐!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快得安隐!”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想。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惓,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六、究竟即


过菩萨地,便入佛地。用誓愿力,扶习润生,生阎浮提中,八相成道:l、从兜率天下、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转法轮、8、入涅槃。


佛要来阎浮提,八相成道里面第一相就是“从兜率天下”。“从兜率天下”里又包含了选择父母、辞别天人这些内容。如果说入胎为果的话,佛在兜率天这个阶段就是因,祂要观察、抉择。请问选择的对象需不需要因缘也是需要因缘的,具足种种美德,然后过去也发过大愿。所以在《悲华经》里就讲到佛父、佛母祂们的愿。


佛要来这个世间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这要多大的力量!什么样的人才能承载,能做佛的爸爸妈妈呢这是不容的,都是过去发了菩提心愿,累劫修行、积聚了极厚重的功德


《悲华经》 

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尔时会中有一梵志,名相具足,作是言:“善大丈夫,若于来世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为菩萨时在在生处,我当为汝常作侍使,恒以慈心奉给所须。至一生时,复当作父。汝成佛已作大檀越,亦当授我无上道记。”时有海,名曰调意,复作是言:“善大丈夫,从今已往在在之处,乃至一生,愿我常当为汝作母。汝成佛已,亦当授我无上道记。”时有水神,复作是言:“从今已往,所在之处乃至一生,愿我常当作汝乳母。汝成佛已,亦当授我无上道记。”有二帝释,一名善念,二名宝念,复作是言:“善大丈夫,汝成佛已,我等当作智慧、神足声闻弟子。”复有帝释名善见足,作如是言:“大悲,从今已往在在之处,乃至一生常为汝子。”有须弥山神名善乐华,复作是言:“大悲,汝乃至一生常为汝妇。成佛道已,亦当授我无上道记。”复有阿修罗王名胸臆行,复作是言:“大悲,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为菩萨时,乃至一生于其中间,我当为汝僮仆给使,奉诸所安。汝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转正法轮,我初解法,得于实果服甘露味,乃至得断一切烦恼成罗汉。”




藏、通二教,虽说有佛果,其实是没有佛果的。藏、通二教的佛果,其实本是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为化二乘,示现成佛。佛是常住涅槃而不舍生死的,岂有像藏、通二教所说究竟灰身泯智的佛果呢

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迷惑的。很多人都认为佛不在了,佛涅槃了,荼毗了,佛舍利在那里。但实际上我们读《金光明最胜王经》,这部经一上来就说,佛没有舍利。为什么佛没有舍利请问什么火能烧到佛佛有涅槃吗


请问佛陀在不在在。为什么在我们说在,除了我们自己的悟性之外,这主要来自于圆教的智慧。


佛所住的涅槃本来就是不舍生死的,不舍众生,不离开这个世界。如果说菩萨都在工作,请问佛有没有在工作也在工作,只不过佛的圆满,我们这些不圆满的人看不到。但实际上,我们慢慢慢慢还是会产生信心。佛是在的,虽然我们肉眼看不见,但佛没有隐瞒过我们。所以藏通别圆越往后越殊胜,越不是我们分别意识的境界,只能靠信心去明白。


佛法越往上,理越殊胜,所以因殊胜,果也殊胜,愿力也殊胜。哪怕再简单的法,也都是从殊胜的果里来的,叫倒驾慈航、垂迹人间。哪怕接引众生,佛菩萨也是用自己殊胜的果为众生往生之因,往后都是这样成就的。所以佛陀说,以后修行,众生业越来越重,就是靠佛果地的威德。但是我们一方面乘着佛的果地的威德力,一方面还是要努力地去净化自己的业障



(六)十乘观法

第一、观境

观察六道众生的五阴(色、受、想、行、识)、十二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入、味入、触入、法入),都是因缘所生,本来是空,犹如幻化,非有而有。这样,观察所观的境界,如幻如化;又须了知能观境界的心识,也是如幻如化。于是,能观所观,都成为如幻如化。既知能观所观,都如幻化,便能令烦恼很快地断除,智慧很快地增长。


通教观六根、十二入、十八界当体即空,静权大师这里问我们:我们能不能修这样的观法呢如果说能修,那不免自欺欺人,但如果说不能修,这也是辜负己灵。就是说,我们不要当自己果然具足了这样的真本事,但也不要拒绝,要发心来修。


这个发心是正因,有能修的本事是果。我们不要认为自己有这样的果,就好像变成了圣人似的,但也不要辜负自己的佛性,这个因还是可以修的。就像极乐世界,虽然我们造不了极乐世界,但是我愿意去,就是这个道理。


通教的观法已经是很难的了,因为这属于三界里的利根众生所修。我们连藏教的钝根都比不上。但请问法是不是一定的不是一定的。所以八教里面除了藏、通、别、圆之外,还有顿、渐、秘密、不定,所以静权大师说,我们也不要自暴自弃。



第二、真正发心


不假叫做真,不邪叫做正。通教是三乘共行的,所以不言发菩提心,但言真正发心。真能观生死涅槃犹如幻化,既不贪著,亦无执滞,不求名闻利养,穷达、凶、生死,都不能歆动其心,这样,方可以算做真正。


这里还不叫菩提心,叫“真正发心”。真正发心就是自己可以出生死;发菩提心是救众生出生死。帮众生出生死,前提是自己能够出生死,要真修实证。这里静权长老就问我们:我们的因地真不真正不正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止是止息妄念,妄念止息,散乱的毛病就没有了;观是观照诸法,诸法明显,昏沉的毛病也就没有了。通教的止观,是如空如幻的止观。用如空如幻的止观,对治如空如幻的昏散,于是,就能发起如空如幻的智慧,破除如空如幻的烦恼。


凡夫的心,之所以不能深入佛海,就是因为昏沉和散乱这两大障碍,因此须修止观来对治。止是止非法,观是观正法,以正法智为观。比如以通教的智慧观照诸法,这个诸法是不是空无自性的所以通教的止观是如空如幻的止观,用如空如幻的止观对治如空如幻的昏散。



第四、破法遍


所破的是见、思惑,能破的是智慧。以如空如幻的智慧,来破如空如幻的见、思惑,虽能破所破,都如空如幻,然亦非无能破所破。如幻如化,并不就是没有,譬如善幻人所变的东西,确有此物,蜃楼海市,亦真有所见。智慧烦恼,虽都如幻如化,而幻化智慧,不可不生,幻化烦恼,不可不破!


所以修行要一边具大刚骨,一边如幻如化,否则的话怎么破魔力藏教钝根的人,哪怕就是证得声闻缘觉的,都觉得他的实有性很难破,更何况不修道的凡夫凡夫就是有我的。


虽然在如幻如化中,还是要把求解脱目标行在对人间要有贡献、对社会也要有贡献上。智慧要如幻如化,但追求果还是要行在因中。



《大智度论》 

树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经】过诸魔事。

【论】魔有四种:一者、烦恼魔,二者、阴魔,三者、死魔,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是诸菩萨得菩萨道故,破烦恼魔;得法性身故,破阴魔;得道、得法性身故,破死魔;常一心故,一切处心不著故,入不动三昧故,破他化自在天子魔。以是故,说过诸魔事。

复次,是般若波罗蜜觉魔品中,佛自说魔业、魔事,是魔业、魔事尽已过故,是名已过魔事。

复次,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如诸烦恼、结、使,欲、缚、取、缠,阴、界、入,魔王、魔民、魔人,如是等尽名为魔。

问曰:何处说欲缚等诸结使名魔

答曰:杂藏经中,佛说偈语魔王:“欲是汝初军,忧愁军第二,饥渴军第三,爱军在第四,

第五眠睡军,怖畏军第六,疑为第七军,含毒军第八,

第九军利养,著虚妄名闻,第十军自高,轻慢于他人。

汝军等如是,一切世间人,及诸一切天,无能破之者。

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军,如坏瓶没水。

一心修智慧,以度于一切;我弟子精进,常念修智慧,

随顺如法行,必得至涅槃。汝虽不欲放,到汝不到处!

是时魔王闻,愁忧即灭去;是魔恶部党,亦复没不现!”

是名诸结使魔。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修行,既如幻如化,又具大刚骨发布于2022-02-23 12: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