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正法念处经》云:“听法功德,于一切功德,最胜最上。“


2021年8月14日至21日,结夏安居最后一旬里,法师带领大众于大圣五台山文殊寺学习涅槃前的重要教言——诸比丘之七不退法。


法语甘霖,沐浴身心;字字殷切,悲智深长。大众聚集一处,或思考,或欢喜,或赞叹,至深夜而不觉。


而今,我们将相关文字辑录成集,陆续发布。愿屏幕前的您,能于此聆正声、思佛德、入妙理、趣菩提,共得法喜。



佛陀在第四十四年的安居之后,来到王舍城灵鹫山,在灵鹫山上对着禹舍大臣宣说了“诸王之七不退法”,对声闻比丘们宣说了“诸比丘之不退法”。


随后,佛陀从王舍城灵鹫山离开,慢慢地到达庵摩罗园。庵摩罗园就是当时贵族们可以休息的地方,佛陀在庵摩罗园中宣说了戒、定、慧。



上图:圣地——灵鹫山


佛陀晚年住于王舍城灵鹫山时,摩揭陀王阿阇世想征伐邻国跋祗国,派大臣禹舍征询佛的意见,佛陀因此宣说了“诸王之七不退法”。


禹舍走后,佛陀向王舍城附近的比丘们宣说六组“诸比丘之七不退法”。依此“七不退法”,可令僧团兴盛而不衰退。


上图:圣地——灵鹫山佛陀说法台


此后,佛陀在灵鹫山多次说法,然后离开王舍城,带着众弟子开始最后的游化。


“七不退法”今见于南传巴利文《大般涅槃经》最后的《诸佛入般涅槃论》。


南传巴利文《大般涅槃经》,收录于南传佛教三藏的《长部》(Dīgha Nikāya)之《大品》(Maha-Vagga),是记录佛陀入般涅槃前一年里的行历、教化以及涅槃前后情况最详细的一部经典

七不退法——第四组(上)


第一,念觉支

第二,择法觉支

第三,精进觉支

第四,喜觉支

第五:轻安觉支

第六:定觉支

第七舍觉支


第四组七不退法,实际上就是七觉支。


在三十七品里,七觉支是很高的修法了。它属于道的位——见道位。在见道前还有资粮道、加行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

注:

三十七道品: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1)四念住(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2)四正断(四正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3)足(四如意足):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

(4)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5)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6)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7)八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



所以实际上在生活中一般讲不到七觉支,这是佛陀对弟子培育、调教到了一定分上才能讲的。因为这个“觉”不是普通的觉,这是相应于道的觉,是内在佛性的智慧的觉,这属于无漏法的觉。不是说点一根你闻到了,你的鼻子的觉,或者看到一朵红色的花,你的眼睛的觉,它不是这个觉,不是世间有漏的法。这个觉是指凡夫内在的佛性觉醒了,我们本有的心地觉醒了,这是符合于道的特质的。


所以这个觉分成七个,从佛经,从论典,从祖师大德开示里,我就金刚经原文金刚经全文金刚经读诵金刚经译文,我也在悟这个问题。这个觉,首先觉是本体。这个觉也能够支持着七种作用,就是说,觉跟这七支是相互为因果、相互为助道的——既可以在念,可以在择法,可以在精进、喜、轻安、定、舍中去巩固这个觉;也可以在这个觉中去实行,去落实在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和舍的日常的或者修行的状态中。


在经过这七种觉支互为增上巩固之后,在对道的觉的巩固之后,进而也可以升华到八正道。这里面,七支觉更偏重在修法的状态。当这个庞大了、觉坚固了,它就会呈现在我们的八正道中: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



那经过前面的资粮道、加行道,到这里见道,见道你才能修。所以祖师说:“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后面又加了一句,“遍观修道者,拨火觅浮沤。”他说,现在的人,道都没有见到,你在那里找啥在错误里面,把错误当真的。“遍观修道者,拨火觅浮沤”,浮沤就是水泡子,到火里找水泡,哪里火里会有水泡呀!


所以这个因一定要正,方法要正。从现实的来讲,在座的白天这么辛勤地劳作,是不是资粮道是不是加行道就是呀。有了这个资粮道、加行道,我们再来学这个见道的七觉支,就特别地相应。如果跑到大街上,招一群人来讲七觉支行不行不行的。这个是道,资粮也没有、加行也没有,根本不知道讲什么的。


那我们长老在讲七觉支的时候,主要还是按照小乘的安那般那法,就是观出入息法。这个实际上比较简单,但是具体去行的时候又很伟大。


就像上次我们讲第三组七不退法的时候,已经从七觉支里择出一个“择法觉支”来讲了,就这一个你们就知道分量了。这都是口诀,这个能证罗汉道的。这个择法觉支,这个法,法是成佛的妈妈、成就圣果的正因,你能择出来就是不得了的呀,所以确实有它的殊胜的。


所以就是我们佛弟子,要去普遍地恭敬一切佛陀所讲的教法。你不要看这小乘法,我们要惭愧。就《地藏经》的一小段,我们脑子就转不过了。要再按照果地的说,比如“一念三千”,比如“如所有智”、“尽所有智”,我们凡夫哪里可能?



菩萨的我们也谈不上,赞叹都没办法赞叹。菩萨所证悟的境界,你怎么想象所以有时候,确确实实我觉得,从我嘴里讲的小乘法,那个“小”绝不是贬低祂,这只是一个称呼。在我们的心里是非常地恭敬的,这是我们的皈依处,这是非常甚深、殊胜的。


第四组七不退法的内容,“佛陀提到的第四组七不退法有哪些内容呢佛陀列举出来的是七觉支,从念觉支一直到第七项的舍觉支。凡是具备七觉支的出家者,保持兴盛而不会衰退。七觉支的‘觉支’,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意思。诸经当中有解释有很多,其中有一些的解释是我们值得记录的。这个‘觉’(boddhi),觉的意思是从烦恼中睡眠的人醒觉过来。”


长老在这里,并没有用“见道”这两个字,而是“烦恼中睡眠的人觉醒过来”。实际上还是指什么还是指见道的人。所以很多经论都是直接就讲,觉是指见道的。见道前面还有资粮道、加行道。


注:

五种道者,即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


其中,资粮道分为三品,称上品资粮道、中品资粮道、下品资粮道。加行道分四位,称为加行道暖位、加行道顶位、加行道忍位,加行道世第一法位。


“有关修七觉支的部分,佛陀在《大念处经》(Mahāsatipa??hāna Sutta)当中有详细的说明。”这里说,修行者“凡是具备七觉支者是不会衰退的”。


那么在我们修行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是凡夫,我们也修这个七觉支法,我们可不可以修啊我们可以修。但是凡夫如果修七觉支法的话,他的成果实际上是相应于、成就于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就像我们白天修福,修资粮、修加行,晚上我们听七觉支法,也会成为我们修行的资粮和加行。


那对于圣者而言,他真正地是见道的。因为从资粮道位、加行道位,加行道位又分暖位、顶位,再是忍位,安住在这种法忍的状态,然后世第一法位,再接下来就可以到七觉支的这个见道位。



所以比如说我们家人里修行有素的,他有可能会成就小乘的见道。为什么叫小乘的见道小乘的见道跟大乘菩萨的见道又不一样。所以圣者里面如果是菩萨的在修的话,他能够达到一地菩萨的断除见惑而现前的见道。


也就是说,同样修这个七觉支法,由于我们自己的根性的缘故,可能我们修七觉支只是增进资粮和加行,那对于有些修行有素的人来说,有可能他可以证入加行中的暖位、顶位、忍位到世第一位,然后见道。


所以长老在这里反复地强调,佛陀在这里面讲的七觉支,如果我们按照这些修行的话,修行是不会衰退的。



第一,念觉支


“我们在一天当中,自己的心很难专注于自己的出息入息,在自己的出息入息当下建立了自己的正念的话,代表这个人具备念觉支。”


长老在这里用的是安那般那法,观出入息,这是上座部佛法比较普遍奉行的。从入门级,居士也好,出家者也好,这是普遍修行的一种方法。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这个里面引申之后就会越来越深,一门深入。


这个法为什么这么普遍就是因为你静下来,观照着自己的呼吸,吸气、出气,当你能观照自己的出气入息时,这时候代表你具备了这种正念。这个正念里面,像这个念觉支,它是既包括了止的禅法,也包括了观的禅法的。


我们汉传佛教,出家人、在家人大多都是念弥陀佛,哪怕到禅堂了,他都是提醒你,“念佛是谁”那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得只要不散乱,正念着,知道自己在念佛,观照着自己在念佛,一边自己念,一边不散乱于念,佛教专门就有一个念佛的名词叫“念兹在兹”,这也是具足了念觉支的。



第二,择法觉支

“我们不断地在专注自己的出息入息过程当中,自己内心会明白:原来出息入息是风界,风界属于触所缘,触到我们的鼻肉”,这就开始深入了。一开始是观着出息入息的,再观,那个心再微细一点,出和入的那个息,所谓的息,它是不是一个气流在四大里属于什么属于风大。


那你怎么会感觉到这个风大呢你的鼻子怎么会感觉到出息入息实际上是这个风界跟你的鼻的触,这种因缘才让你具足了这个念觉支。所以这时候更细致下去的时候,实际上就把念觉支放大了,就把念觉支变得透明了,就把念觉支变得细腻了。这个念就变成了一种明晰有力的法,你安住在这个觉的法当中了,就是择法觉支。


“所以自己的心也不断地专注。专注的心是在找名法”,专注的这颗心,这个能观的东西是什么这个能观的是四大吗是五蕴吗都不是的。


这个时候就开始发生了神奇的改变。我们凡夫都活在肉体里,活在糊涂里,活在愚昧里。这个时候就把我们从愚昧的状态,从混沌的状态,从所谓的这个“我”里面剥离出来。


什么是我是身上的体温是我,还是身上的水大是我还是身里的风大是我还是这个身体的肌肉的这个地大是我



实际上这个“我”是非常粗大的混沌的一个概念,就是这么一个混沌的概念,才让我们徒生徒死。生也没有意义,死也没有意义,就流浪生死。所以这个时候,就把我们“我”这里面的觉性,我们的佛性,就让祂显发出来了。


所以,这个择法觉支就是通过这个法,实际上把这个觉也择起来了。


这个“支”,不仅是分支,也是法和觉之间相互支撑的一个意思。通过觉,能够修法,通过法,能够支撑这个觉。所以这个“支”不仅仅有支分的含义,也有支持、相互之间显发的这个意思。


这个“支”往往我们不注意它。它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相互的双向的纽带。你有觉就会修法,你修法就会增加觉,它是相互增益的。这个时候的观,它就会独立地从愚昧混沌的状态里明显出来。


“而风界是所谓的色法”,这个时候就有什么好处当观作为名法存在的时候;


当你所观的那个境,出入息,这个风是作为一个色法的时候——水火风是不是色法地水火风是色法。请问地水火风是有漏法还是无漏法它是有漏法;


当这个能够抉择、能够观照、能产生名法的慧观的体存在,看着这个风界的色法的时候:


请问,是不是把我们从这个生死轮回的、五蕴四大的里面给超拔出来了



每个人生了必定死,什么方式死、什么时候死不知道,也就是这个决定是无常法、是痛苦法。如果我们迷惑,我们不能够从这个三界火宅里跳出来的话,我们就是殉葬品。你以为你是“我”啊“我”,你只要有“我”就有苦,我执越大苦越深重。这个几乎就是定论的,那怎么样从这个风界色法当中,把它剥离出来所以这个名法、这个观慧就特别重要。


“随着各位在专注出息入息的时候,自己的内心当中自己的意识里面分辨明白名法与色法的情况之下,这个修行者就具备了择法觉支。”这时候里面有没有观慧有没有见道的觉这个觉是生灭法吗这个觉是有漏法吗这个觉是染污法吗都不是。这个觉就是不生不灭法,这个觉就是大平等法、大清净法、无漏法、无染浊法。


请问如果我们得到这个觉支,可不可以沿着这个择法觉支的“楼梯”爬出火宅就可以了。


那如果这两个觉支我们知道了,再看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章》就特别容明白。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大佛顶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我们长老,他是用了安那般那的出入息的观。那请问这里是什么观这是通过耳朵,耳朵闻声。请问闻声,我们普通人都会吧但是我们普通人的闻,跟观音菩萨教我们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普通人是听声音,就迷失在声里,观音菩萨听到声音,马上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既不落在这个闻的尘中,也不落在耳根这个工具里,既不皈依如尘埃一样生灭的闻尘,也不皈依耳根。那皈依什么呢皈依能听能闻的这个佛性。


就好像安那般那这个修法当中观出入息一样,就看那个风大,然后那个触,这就从我的鼻根里,上升到名法,生起能观之慧体。然后当生起了明观的慧体,就像升起了一轮佛性的太阳一样,再照着这个色法,风大属于色法,有漏法。一个有漏法能照透它,就能把我们全身的四大,都给照透。


所以一个修行有素的人,就是观一个出入息,就能从里面抉择出慧观,这个名法,然后通过风大的色,就能知这个色法是有常法还是无常法,是有漏法还是无漏法,就马上抉择出来。请问,除了色法是这样,色、受、想、行、识,是不是亦复如是亦复如是,地水火风空也亦复如是。这就从我们所谓的牢笼里面,业报身里就脱出来了。



所以我们跟大家学习分享了安那般那的这个用功,再来看其他的,比如说有六根念佛,念兹在兹,忆佛念佛,可不可以在意根里发生这个也可以依此类推的。所以从鼻根、从眼根、从耳根、从舌根、从身根、从意根,从六根中都可以找到入手处,都可以一门直入。所谓“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就是一个结打开之后,整个所有结都开了,这就是很神奇。


那我们这样子听法,是不是越来越觉得有自信对于修行,对于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是不是越来越有信心你说了生脱死,是不是很真实的一桩事情了生脱死是真实的,不是所谓的主观的迷信。它也不仅仅是哲学的思辨,它是具有宗教的实践和产生实践的体验的。


中华民族的文化,我们有了身心灵的体验,这才会产生一种信仰,这个才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来处。它不是自欺欺人,它是对真理实践之后的,那种稳操胜券的笃定。这种自信是坚定的。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去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这种博大,没有摸到超越生死轮回、超越低维空间的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这条路,你没有走在这条路上,没有体验到这个,你是产生不了自信的。


安那般那是「安那般那·沙第(AnaPana Sati)」之缩语,「安那」者为出息意,「般那」者为入息意,「沙第」者译为守意。安那般那即计数入息或出息之次数,以收摄心于一境,使身、心止息。此为除散乱、入正定之修法。


安那般那是释迦牟尼佛教儿子罗睺罗尊者修行的法门,尊者因此法门得证阿罗汉果。


世尊告曰:“如是,罗云,若有比丘乐于闲静无人之处,便正身正意,结跏跌坐,无他异念,系意鼻头,出息长知息长,入息长亦知息长;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时有息亦复知有,有时无息亦复知无。若息从心出亦复知从心出,若息从心入亦复知从心入。如是,罗云,能修行安般者,则无愁忧恼乱之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


——《增一阿含经·安般品第十七》


安那般那在中国天台宗发展成为“六妙法门”。光大元年(567)至太建七年(575),天台宗四祖智者大师于金陵瓦官寺讲说“六妙法门”,历时八年。


“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迳。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



法界次第初门》之六妙门:


数息门

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行者为修无漏真法,先须调心入定,欲界粗散难摄,非数不治,故须善调身息,从一至十,则粗乱静息,心神停住,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妙门也。


随息门

细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为随。行者虽因数息心住而禅定未发,若犹存数则心有起念之失,故须放数修随。心依于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皆悉知之。若心安明净,因是则诸禅自发,故以随为门也。


止门

息心静虑,名之为止。行者虽因随息心安明净,而定犹未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澄渟安隐,莫若于止,故舍随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虑,心无波动,则诸禅定自然开发,故以止为门。


观门

分别推析之心名为观。行者虽因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住定心,则有无明味著之乖,故须推寻检析所证禅定。是中多用实观四念处也。若观心分明,则知五众虚诳,破四颠倒及我等十六知见。颠倒既无,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


还门

转心反照,名之为还。行者虽修观照,而真明未发,若计有我能观析破于颠倒,则计我之惑,还附观而生,同于外道,故云是诸外道计著,观空智慧,不得解脱。若觉此患,即当转心反照能观之心。若知能观之心虚诳无实,即附观执我之倒自亡。因是无漏方便自然而朗,故以还为门。


净门

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名之为净。行者修还之时,虽能破观之倒,若真明未发,而住无能所,即是受念,故令心智秽浊觉知,此已不住不著,泯然清净,因此真明开发,即断三界结使,证三乘道。故云,其清净得一心者,则万邪灭矣。以净为门,意在此也。



——缅甸三藏法师东达拉长老讲解

曾国兴居士翻译

三参法师于五台山古文殊寺

安居期间领众学习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二维码关注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修行的妙法,就在呼吸中——七不退法第四组(上)发布于2022-02-23 13: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