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破了对色身的身见,破了第六意识妄想 破了第七识执着(恒执第八识见分为“我”)。而无我(对我相的执着),第七识再次出来,就会形成生身


一个菩萨因解如幻而成之如幻现起的意生身,净化、替代了中阴基础,也就是说通过有素的修,中阴身的基础被净化了,那么,作为中阴身寻求父母因缘而受生的假设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菩萨可通过念力微细相续之意生身,不再受分段生死,这就意味着,行者完全有可能在五浊恶世短暂的一生(与分段生死相比)中成就无上菩提


中阴身阶段,一旦没有了粗重物质形成的载体可以寄托,又由于中阴身意识的力量活着时的很多倍,没有了物质身体的障碍,其念头一动,业风就以很大的势力,驱使中阴身到处飘泊,又由于中阴身形成后,习气会慢慢强大,当习气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业力的牵引就越来越强烈,当意识之力已经不能维持意生身(中阴身)的形象作为“我”的载体时,中阴身就会寻找因缘投胎


所谓的轮回只是业力在转移,业力不会随着死亡而消亡,但也没有一个固定的个体在轮回。业力不会随着死亡而消亡即不断,但没有一个固定的个体在轮回即不常,也就是说,生命是不断不常的。当种子功能以习惯势力(历劫熏染积累的业力惯性)推动一组业力进入一个新的身体,这期生命就又开始造作善恶等业,死亡后,过去的宿业与此生的业力混合而再次寻找新的身体,这就是生命的轮回


具有习气的幻化身也具有肉身的一切感官作用,由于没有了粗重物质身体的障碍,也具有通变化,其妙用大小与行者的慧力(觉悟程度)与愿力大小有关,由于其携带了习气惯性,所以行者此过程的修行是自利利他的过程,菩萨通过训练无碍大悲心圆满菩提心清净自心,用处方显,在业力还灭以前,业力不可能不启用,不念戒定慧就念贪嗔痴,菩萨训练大悲心,启用就是慈悲,这个是圆满的关键。


明了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即诸法实相空性,属智慧,即不见空与不空的中实相),了知诸法如幻,因解如幻而得无量妙用,因此转化身心而彻底变化气质。由此,自发而出无量的色相能力,并生起无功用行之意识身,如莲花盛开般迅疾如意。但此境界亦如梦如幻,如镜花水月般映现。说它真有,却非四大所造之物。说它没有,却又犹如四大所造般真能现出。此如幻之意识身具足一切庄严,如意地向十方上下放射美妙光色,光到意到,随意现形。由于通达自性具足法尔如是之原本功能,了知种种妙华庄严的境界,当体即空而不执著,故能随意化身入一切刹度生,妙法庄严而自在无碍。这是八地菩萨的觉法自性性意生身。


如来本心不生不灭。不依任何条件而生,故不被任何有为所约束。它不受所谓的善恶约束,也无时空、方所限制,它不假借任何媒介,故无所缘。它以菩提心现存,它的住处即是法界,故其空明、遍布一切有情心中,法界无尽缘起皆如来本心妙用。此无量光显现却无实体,因无实体故,无碍地现前。它犹如镜子映像,无染、清晰、洞察,它静止、清明,也无任何禅定对象。虽无法表达,却稳定、无修饰,故一切生生不已的精彩绽放无不是它映现。它无生,故自然解脱


假如我们修行,还有个知的境界在,认为清清明明就是道,这就是无明妄想。因为还有个知见存在,有个认知清净的境界存在,这个所谓的知,要确立能知、所知的知见,是能所宛然的。而悟道是能所双亡,这一知也空了,连这个所知的境界也空了,见到这个才是见道。


修行人悟到一知,是在打死其分别事识(将其格式化)以后,指认其悟到一知,并导引其反过来用一知看着一切,犹如警察般对一切保持明明了了而不迎不拒,这样反过来用这个知看着一切的一知,就被导引到具有恒审思量的第七意识自证分了,而微妙地作意保持用一知看着一切而不迎不拒,便是第七意识自证分与证自证分的共同作用。即便不懂唯识常识的,一旦导引其悟入一知而反过来用一知看着一切,不迎不拒,也自然返回第七意识一知状态了。一旦会用一知了,就不会丢了,因为其不是第六意识,非恒而不审,而是恒审俱足了。


用一知做功夫,不迎不拒就会自然往回返,到了根尘脱落、能所双亡,无生法忍现前,亲证无生法忍,而返回时,一知微妙念佛再起,意生身就成就了。


行者无论是否开悟,着意是必须的。过去修行人,有的禅定能一定几百年,而定中却一无所知,如窥基大师前世,定到身体都不能用了,他本想入定等本师下生而助本师弘法的,却到了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发现他了,才唤其出定,为什么会这样呢定中没有作意,如果我们修行大定,若欲保持明明了了,必须作意,也就是留疑情(微妙念佛)。这个疑情,是疑而不疑,是微妙一知(大定前最后的微妙一知就是出定时生起的一知)。因为有人问过这个问题,这里就答复了。修持禅定着意在开悟前是拴猴子的紧箍,开悟后是便是空性启用了,是修持意生身(真空妙有)的手法。假若不明法理,打坐还是内守幽闲,好像清清明明的什么都没有,过去大德说是默照邪禅,佛说还是法尘分别影事。


如果做功夫真能保持一知和所缘,一定不变而恒一,观成以后,身心俱忘,明了一切如幻,再把这个所缘空掉,就是空观。此空非空相,而是万缘放下的真空。功夫至此,再翻过来,要空就空,要有就有。放之则弥合十方,收之则了无踪影,此即空有双融,如幻现起。在修证上就是法、报、化三身成就的原理,如幻却变化无量。此即菩萨因解如幻故,三摩地自在。


所有修行法门都是从止观下手,止观就是定慧。初修如此入手而求证无生法忍,成就后的妙用,都是止观双运定慧等持的境界。


佛法修行,起点就是终点,最初的一念也是最后的一念。其中妙理,请修行人三思。


意生身,就犹如人们心意识的作用,当心意识产生幻想时,可以自在生起,无碍穿越。因为意识能记忆以前的经验,意识便可以生而无生地相续流注不断,可以生起幻想。人们由于被粗重身体所困,生前的意识并不能自在来去,除非在梦里。到了死亡后的中阴身,由于摆脱了粗重色身的约束,其意生身(中阴身)便可以随业风到处漂泊,一个中阴身如果在那个阶段听闻佛法,凭借穿越能力往生净土,便可以破天荒地得到解脱。因为在中阴期间,心已经不再受到上一世肉身的限制,所以受生到不同境界的机会是无限的。但由于其并没有在有生之年接受过有素的训练,意识狂乱、到处攀援,所以依然意识不到自己正处的状态可以得到解脱。这就犹如梦境中的人一样,在梦中经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境界,但其并不会意识到真在梦中,甚至会因为梦境的境界而大动情绪,甚至醒来后还要延续梦里的情绪,慢慢才能平静下来。


如幻意生身是第七识意根所生之身,因为第七识所化的意生身还是作意所成,只是佛性本体所起的妙用,不可执著。一个人死的时候,首先会经历法性的现前,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认证,就将破天荒地证得法身佛,错过这个阶段就进入无法自主的中阴身了。


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由于亲证无生,见道坚固而不退转,所以名为第八不动地或不退转地。就能现种类具足的意生身了,不仅是人身而已,要现什么就能现什么。意识本来是无形无质的,不被身体的形相所约束,而成为一身主宰的源泉。菩萨得到如幻意生身的境界,能在弹指之间具足一切神通妙用。犹如人们的意识作用,一切境界都不能障碍它。所以八地以上的菩萨,可以随着自己本来的大悲愿力所忆念的境界,而普度一切众生。由于以上相用,八地以上的菩萨作为有情死后形成中阴身的基础已经净化,舍了虫身,而不再有分段生死,虽还有生死,但分段生死已了,这就意味着他不再有中阴身,可以不再受生。通过努力,他完全可以在一生中成就无上菩提。


十地菩萨即佛的意生身,就已经不凭借作意了,因为圆满菩提的觉者,一切境界本自具足,法尔如是,自在现起。所以十地菩萨的意生身是种类俱生无着意生身,随机应化而普度一切。


立志修行解脱者,必须彻底了解心识真际的道理,真正做到离心、意、识而亲自证得无生法忍,然后转识成智,得意生身的神通妙用。当然,大千世界一切事物,皆是意识所生,意识根源于如来藏识,在转识成智前,意识与如来藏识所现起的种子功能都是业力所现,一切犹如梦幻泡影。但犹如梦幻泡影的一切事物,皆是如来藏识的全体大机大用。如来藏识的种子功能是非断非常的,转识成智后,虽然种子的熏习染污转变了,但功能依然如故,无生而生生不巳。故也犹如人们在凡夫的境界一样,可以随缘和合而生。但转识以后的菩萨们是随愿力而生,虽然功能用处不同,转处不同,自性是不变的。

大乘佛法佛法僧佛法无边小乘佛法

大乘佛法佛法僧佛法无边小乘佛法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绝密】你的另一个身体意生身发布于2023-06-28 16: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