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经解老和尚语录

    「今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十念必生願為大願之本。專重持名,名具萬德,此一句佛號圓滿具足一切法之功德。舉體是華嚴玄門圓明具德之義」。這話說得好,跟《華嚴》教義沒有兩樣。《無量壽經》確確實實,全經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宗是什麼宗旨。全經修行最重要的指導綱領、指導的原則,這個經教我們怎麼樣修就這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心是什麼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的,講了三句,「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是佛在經上講的。至誠心是體,是菩提心的本體;深心跟迴向發願心都是作用,深心是自受用,迴向發願心是他受用,是對人的,菩提心怎麼對人。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也講菩提心,他講的三心,第一個是直心,第二個也是講深心,第三個講大悲心。我們把經跟論合起來看就容明白,直心就是至誠心。深心,經跟論都是這樣講的,深心什麼意思古來祖師大德給我們註解,註解也容易明白,好善好德,這是深心。

     我這麼多年來跟大家講發菩提心,我把它加了幾個字,經論都說三個,我說五個,大家好懂,我用十個字,五句。菩提心的體,「真誠」。菩提心的自受用,就是深心,這很難懂,我用我們《無量壽經》經題的文字,經題上有五個字「清淨平等覺」,這就是深心。所以統統兩個字,覺上加個正字,「清淨、平等、正覺」,這是深心。後面「慈悲」是他受用,對別人要大慈大悲,對自己要清淨平等覺。體是真誠,真誠的清淨,真誠的平等,真誠的正覺,真誠的慈悲,這是菩提心。而且經題這幾個字,這幾個字真的是包羅萬象,如果以三寶來講,佛法僧三寶,清淨是僧寶,平等是法寶,正覺是佛寶,你看三寶具足;三學具足,三學是戒定慧,清淨是戒學,平等是定學,正覺是慧學,你看三寶、三學全在裡面;三個學位也在裡面,清淨是阿羅漢,平等是菩薩,覺是佛,統統在裡面。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念頭一動就跟它相應,就不離它,念念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叫發菩提心。

     這個心發了之後,如何落實給諸位說,落實就是三個根,三個根真正做到,菩提心初步落實了。初步重要,初步是你的基礎,你沒有初步,你就不會有第二步。如果這三個根做不到,那菩提心是有名無實,那不是真的。念念不捨菩提心,一向專念,你肯定成就。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部經,一句佛號,沒有一個不成就的,你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佛。修其他的法門難!難在哪裡難在斷煩惱,煩惱斷不掉。淨宗這個法門不要斷煩惱,你能把煩惱控制住就行了。煩惱控制住,這比斷煩惱容易太多了。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控制就用一向專念,我天天不離佛經,煩惱習氣不生。要怎樣念經劉素雲居士在這裡報告,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她告訴我們,她每天聽經十個小時,聽什麼經專聽《無量壽經》,她不聽別的。她手上有我講經的光碟,早年光碟,早年一片是一個小時,她還聽那個。一天聽十個小時,她十個小時不是聽十張碟,她聽一個,也就是說,這一個碟聽十遍,她是這個聽法,大概也聽了十年。

     所以我聽說她在我們這裡做報告,每天兩個小時,七天十四個小時,我們這裡有她的光碟。完了之後,深圳同修把她請到那邊去,一天叫她講八個小時,她不要講稿的。我們相信,她不需要講稿了,你看一天聽十遍,一個碟聽十遍,她聽了十年,她還要講稿嗎一天八個小時,是愈講愈有精,愈講愈歡喜。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問她往生有沒有把握她給你說,她肯定有把握。這個話不是騙人的,是真的。什麼時候往生隨時都可以往生。現在還在這個世間是什麼阿彌陀佛,她自己講的,阿彌陀佛給她的任務,去給眾生做好樣子,去表法。不然不然她就到極樂世界去了。還留在這個世間幹什麼表法的,給大家做好樣子,就是《還源觀》四德裡面的第二德,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四德裡面的第二條「威儀有則」,就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樣子。她先前也吃了苦頭,不吃苦頭人家不相信,吃了苦頭,大家相信了,得了那麼重的病,一句阿彌陀佛念好了。這是一向專念重要!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因果律武器因果报应因果关系因果图因果律佛家经典语佛家三宝佛家名言佛家经典佛家禅语佛教四大名山佛教音乐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十念必生願為大願之本,專重持名念佛,名具萬德发布于2023-06-29 1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