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经解老和尚语录

     在中國大乘教裡有個例子,菩薩會不會應化在世間會。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身分一暴露馬上就走,真的,那不是假的;身分暴露還沒走,妖言惑眾,這假的不是真的。印光大師當年在世,有人說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老人家極口否認,嚴重警告。那是一個小孩,不信的,初中學生,夢中夢到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告訴她,大勢至菩薩最近在你們這裡講經,叫她去聽。她說大勢至是哪一個印光法師。所以全家人歡歡喜喜去見印光法師,把夢一講,被印光法師臭罵一頓,以後你再說,不准你進門,再不敢說了。到印光法師圓寂,她寫了一篇文字,這篇文字在《印光大師永思錄》裡頭,真的,不是假的。觀音菩薩告訴她,印光法師住世好像還有四年,真的四年之後他就走了,所以才把這個事情說出來。中國古時候真有,布袋和尚五代後梁時候人,住在浙江奉化雪竇寺,這是個傳奇人物,因為沒有人知他的俗家情形,沒有人知道。只看到有這麼一個和尚,常常在外面化緣,拿一個大口袋,別人供養,他也不分、也不看,有供養往口袋裡一丟背著就走,所以人家叫他布袋和尚,他的法名沒人曉得,布袋和尚。往生的時候告訴大家,他是彌勒菩薩再來,說了人家就走,真走了。所以中國人塑彌勒菩薩像都塑他的像,塑布袋和尚像,他真有本事!天台山國清寺,你看寒山、拾得、豐干,豐干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身分被拆穿,走了。寒山、拾得是走到山上,別人很多人看他向他禮拜,那個山就裂開,他走進去,山又合起來,再也看不到。豐干和尚是阿彌陀佛,身分暴露之後就無影無蹤,不知道到哪去了。古人有這個例子,取信於後世。

     應化身真的是常有,千百億化身,一尊佛、一尊菩薩無數的化身。所以你見到他,要像大乘教裡所說,不能認為他有,也不能認為他無,你的心永遠保持清淨,你的心永遠保持恭敬,就對了。為什麼佛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怎樣恭敬阿彌陀佛,怎樣恭敬觀音菩薩,你就用同樣的恭敬心恭敬一切眾生,為什麼他們都是!你說再來人,哪個不是再來人佛國裡頭來是再來人,餓道出來也是再來人,人人都是再來人,有什麼希奇從哪一道再來的。現在真正關鍵,重要的是我們不失正念,就是二六時中你的佛號不間斷,就不失,佛號一斷叫失念,正念失掉。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我們把攀緣心收回來,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淨念的淨是清淨的淨,沒有懷疑、沒有夾雜這是淨,相繼是不間斷。永遠保持淨念相繼,這是正念,淨宗的正念。什麼樣境界現前,《金剛經》上說的一句話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為外境所干擾,這就對了。所以什麼樣的佛菩薩境界現前,都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善境界、好境界,你的心沒有被它轉動,這是好境界。如果你要是「我看到,我的功夫好,你們都不如我,我見到佛了,你們修行還沒見到」,這自以為了不起,你上當了,你已經被魔轉了。

     所以我們的初祖慧遠大師,晉朝時候,他老人家帶領著一百二十三個志同道合,統統都是修淨土的,都求往生的,以虎溪為界,不出這個界線,發願在那個地方往生。真的,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往生,真了不起!往生當然有先後,遠公大師往生的時候看到阿彌陀佛,看到先往生的念佛堂那些同修,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他。告訴大眾:阿彌陀佛來接我,我今天要往生。又跟大家講,西方極樂世界,他在山上這段時間當中,過去見過三次,這是第四次,沒跟人講過。別人問他: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他說跟經典上講的完全一樣。諸位曉得,那個時候的經典就是《無量壽經》,遠公大師開念佛堂就依靠這一本經。為什麼《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還沒翻出來,應該是傳到中國來了,還沒有翻成中文,所以他只依靠《無量壽經》。祖師給我們示的榜樣就對了,看到再好的境界不說,自己心裡如如不動,加功用行,這是好境界。你的功夫到相當程度,佛菩薩示個境界是什麼來考驗考驗你,你如如不動,提升了;你要是一動心,馬上下降,你還禁不起考驗,你這一關沒有及格。所以《楞嚴經》上這兩句話很重要!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因果律武器因果报应因果关系因果图因果律佛家经典语佛家三宝佛家名言佛家经典佛家禅语佛教四大名山佛教音乐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什麼樣境界現前,「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為外境所干擾,這就對了发布于2023-06-29 14:52: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