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第七十六跟七十七这两小节,总共四句话:


【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


这都是一般人认为是小事情,微不足,最容犯的过失,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知道节俭。在经教里面教导我们「食存五观」,每天吃饭用的时候,都要有观想。观想的内容,就是让我们知道爱惜物力人力,生起感恩的意念,一丝一缕,一一饭,得来都相当不容易,要知道农夫、工人他们的辛劳,我们才得到日常生活当中的便利。今天虽然是科技发达,人工大大的节省,利用机械来种植,产量增加了,可是还是一样要懂得节俭。节俭是美德,节俭是性德,我们看看诸佛菩萨,看看许许多多宗教圣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安贫乐道。他们为什麽要做这样的示现,我们要多想想,要细心去体会,有此必要吗冷静的观察思惟,我们就晓得,他不是为自己,是为苦难众生。科技纵然高度的发达,众生还是敌不过业力。每一个人,说实在话,如果不能够转迷成悟,一生都是被命运所拘束,就如同法国预言家所说的,人逃不过命运的主宰,人的一生都是受命运的安排,好像演戏照着剧本来演。


有几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够改造自己命运的那是每一个宗教的真正修行人。修行人不管是哪个宗教,总而言之,都是教你断贪瞋痴,都是教你念念行行为一切众生造福。真正修行人,必定欢喜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样子,这在佛法里面讲叫「真实功德」。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能不节俭,日常生活一饮一啄懂得节俭,他为社会大众服务就决定不会浪费,决定知道爱社会、爱众生,帮助他们惜福、培福、造福。众生得福,修行证果的人欢喜。众生在受苦受难,他们看到难过,但是也无可奈何,为什麽一切众生一生的际遇都是自作自受。诸佛菩萨大圣大贤们能够帮忙的,是教学、是指导。有智慧的人、有福德的人遇到了,他能够依教奉行,能信能解能行,这个人命运就转过来了;不肯相信,不肯依教奉行,转不过来。会转的人,从念头上转,永远保持一个善念,这个人是真正会修行。眼不见邪色,尽可能的避免;耳不闻恶声;口,世尊在《无量寿经》上教我们修学的原则,「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我们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业障深重从什麽地方看我们的念恶,古人常讲「意恶」,从来没有把人看作好人,这个就是意恶。看到的都是别人的过失,听到的,你传说的,皆是是非长短,我们不晓得这是大恶。再仔细观察,他们那些修行人,为什麽能作菩萨、能作佛实在讲就是六祖惠能大师讲的一句话,「不见世间过」,这一句话我们要把它当作座右铭,真正放在心上,认真学习,「不见世间过」,我们就会成就。纵然世间人有过失,过失是他的,与我有什麽相干我要把他的过失放在我的心里,就是我的过失了,为什麽做这种傻事情


学佛四十八年,在佛法里得到一点利益,也就是从这个地方得到的。别人毁谤我、侮辱我,有人来告诉我,我不听,「不必说了,我都知道,不要再讲了」;甚至於文字拿来给我,我把它丢到字纸篓里;还有人送录像带给我,我把这个录像带退回去,我不听,我不看。为什麽心里面永远保持人最好的印象,这样我们自己心才善,绝不容许心地里有丝毫恶印象落下去。我知道阿赖耶识落的恶印象,将来果报是在恶处,我为什麽这麽做别人毁谤我,我绝不毁谤别人,我对别人赞叹;别人侮辱我,我感谢他替我消灾,替我消业障,感恩都来不及了,怎麽会有丝毫恶念、恶意我懂得我们的修学方向、目标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天天培养这个。喜欢听这些是非人我,喜欢打听这些事情,这五种心破坏了。谁破坏的不是别人能破坏的,自己破坏自己,你怎麽能怪人家我懂得守护,别人破坏,我一概拒绝。有人来给我说:「法师,某人说你的坏话」,我能够不听,我能够用其他的话把他岔掉,不让他再说下去,这是什麽这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觉。不会的人,伤害自己,听到别人说,「某人说你坏话。」「你说,你说给我听。」听完之後,我想办法报复他。你看看,这是造作罪业。人家传来的话,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不加思索,不加考虑,全盘接受,你说这个人愚痴不愚痴毁弃自己的道心,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佛法,轻易的毁弃掉了。魔来破坏,魔的能力也不过就这麽大,你要不接受,他一点能力都没有。你欢喜接受,你跟他合作,他的能力才显示出来。你不跟他合作,不听他的,不理会他,魔的法力再高,对你也无能为力。这一点世尊在八相成道降魔,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样子。我们为什麽不记得为什麽不学习所以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境界现前,想一想佛遇到这个境界,他怎麽处理的我们向佛学,不能向魔学。


诸佛如来永远生活在慈悲之中,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是无私无条件的爱心,真诚的爱心,清净平等的爱心,爱护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决定没有一丝毫分别执着,念念为别人利益着想,为别人福德着想。自己能忍受,忍受就示现的忍辱波罗蜜。佛是最完美而没有缺陷的德行,都在经教之中。我们每天读的《无量寿经》,我说过很多很多遍,能够把《无量寿经》上的教诲,依教奉行,百分之百做到了,这个人就是无量寿佛,就是弥陀佛。能做到一半,虽做不到圆满,这个人真正是极乐世界的菩萨,决定得生净土。他要不生净土,愿意在娑婆世界广度众生,一定也得阿弥陀佛威加持,这个一定的道理。佛力加持是好事情,自己如果不具足戒定慧,佛力纵然加持,还是一样会退转,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知道。你真诚心发心的时候,得佛力加持;这个心退了的时候,佛加持的力量也不见了。必须我们自己有一分的功德,佛就加持一分;我们有十分的功德,佛就加持十分。什麽时候我们的功德消失了,佛力的加持同时消失。


功德相当不容易保持,佛在经上多次给我们警惕,「火烧功德林」,不同福德,福德能保得住,功德很不容易保住。功德是什麽功德是戒定慧。你破戒,功德没有了;你心一散乱,定就没有了;一迷惑、愚痴,慧就没有了,功德不容易保持。福德能保得住,三善道可以享福,三恶道里除了地狱之外,饿、畜生里还是能享福。但是要记住,福德不能帮助你超越三界,不能帮助你修行证果,所以我们修行人,锁定自己的目标是戒定慧三学。戒学是什麽守法、守规矩,而不是死在戒条之中。《无量寿经》从翻开,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字字句句都是世尊对我们的教诫,我们能信能解能行,就是持戒。三学里头戒学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我们把佛陀的教诲,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叫持戒。在这个同时能保持自己心地清净、平等,这是修定。《金刚经》上讲修定的原则要懂,「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个话要用我们现在白话说,就是「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是修定。


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见色闻声马上着相,这一着相定没有了;不但定没有了,心里面生起烦恼,喜怒哀乐、七情五欲随之生起,戒没有了,全都破掉了。所以你的戒定慧被外面境界干扰破掉了,外面境界叫魔,魔境。如果外面境界不能破坏你,你坚持戒定慧三学,外面境界是佛。所以佛境界跟魔境界是一,不是二。你用戒定慧的心面对外面境界是佛境界,你用贪瞋痴对外面境界,外面境界是魔境界,所以佛跟魔从哪里来的是从你心里面生的。一念觉,都是佛境界;一念迷,佛也是魔,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真正才能够做到至善,真正做到爱人爱物,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那个善心生起来了,善念天天增长。对於陷害我们的人,我感恩,消我的业障,成就我忍辱波罗蜜,成就我禅定波罗蜜,成就我般若波罗蜜,六度全了,也成就了持戒波罗蜜,也成就了布施波罗蜜。怎麽布施无畏布施,他侮辱我、毁谤我、陷害我,我以感恩的心对待他,他不恐怖,他不报复我。否则的话,他天天提心吊胆,「这个人将来要报复」,他心不安。没有报复,反而有感恩,这叫无畏布施,六度圆满了。这是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勉励诸位同修的,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起心动念,无一不具足六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的心行,这个人是菩萨。菩萨待人接物,永远是慈悲,永远没有伤害,绝不『劳扰众生』,用现在的话说,决定不找众生的麻烦。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因果律武器因果报应因果关系因果图因果律佛家经典禅语佛家三宝佛家名言佛家经典佛家禅语佛教四大名山佛教音乐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感应篇142】能够依教奉行,能信能解能行,这个人命运就转过来了发布于2023-06-29 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