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唯识

 

四、烦恼
烦是扰的意思,恼是乱的意思。烦恼就是烦扰恼乱众生身心,使之迷惑、苦恼,不得寂静的作用。实际上泛指与佛教所主张的寂静状态相对的一切思想活动和欲求情绪,被认为是众生痛苦的直接根源,生死轮回的总原因。烦恼也被称为“惑”,是迷惑的心。烦恼又分为“根本烦恼”和下面即将讲到的“随烦恼”,因与前面讲述的“善心所”相对,故称为“恶心所”。有的佛典把处于潜在状态尚未发生作用的烦恼叫做“随眠”,正在发生作用的烦恼叫做“缠”。烦恼共有六种:
贪:于三有果报,能生三有的惑业,深生爱乐耽著为性,能障碍无贪生起诸苦为业。贪就是贪欲、贪爱,对于众生自身及其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产生爱乐耽著,对财、色、名、食等贪求无厌。
嗔:于苦苦、坏苦、行苦和共此三苦的惑业生起嗔恚(凶狠)为性,能障碍无嗔,使身心烦躁不安,起诸恶行为业。嗔就是憎恨、凶狠,是仇恨可恶的境界和损害他人的心理。
痴:于一切法若事若理,迷暗而不如实知见为性,能障碍无痴,为杂染(惑业)生起所依为业。痴就是愚痴愚昧无知,对于一切事理愚痴迷暗,不了解真相,也称为“无明”(对了解事理的真实称为“明”)。
贪、嗔、痴名“三不善根”,又名“三毒”。毒者,毒害也。谓贪、嗔、痴皆能破坏出世善心,故名为“毒”:(1)贪毒,引取之心,名之为贪,若以迷心对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是名贪毒;(2)嗔毒,忿怨之心,名之为嗔,若以迷心对一切逆情之境,使起忿怨,是名嗔毒;(3)痴毒,迷惑之心,名之为痴,若于一切事理之法,无所明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是名痴毒。一切不善的染法都根入而生,在藏传佛教的造像中,大魔的口中有一轮回转轮,上面画有象征贪的鸽(鸠)、嗔的蛇、痴的猪,由此而推动众生的生死轮回。
慢: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为性,能障不慢,生起清苦为业。窥基大师说:“有慢的人,于四谛理的三宝功德不谦而由此生死轮转,受诸苦果。”这是针对是否信仰佛教说的,实际上,妄自尊大的人,随时都与他人计较短长,其本身就是痛苦的。
“慢”还有七种、九种之分别。“九慢”和“七慢”的内容基本相同,现将“七慢”略述于下:
(1)慢:对于劣于自己的人说自己胜,对于和自己相等的人说只和自己差不多。
(2)过慢:对于和自己相等的人说自己胜,对胜过自己的则说自己和他差不多。
(3)慢过慢:对胜过自己的人,说自己胜。
(4)我慢:不认识“我”是五蕴的暂时和合,而认为是实我。
(5)增上慢:尚未证得果位而自以为证得了果位。
(6)卑慢:和功德远远超过自己的人相比,认为自己也相差无几。
(7)邪慢:自己实际没有功德,而认为自己有功德。
疑:于诸谛理(四谛等理)产生怀疑为性,能障碍不疑的善品生起为业。这是对佛教产生怀疑而说的,实际上疑是心存疑义的心理活动。
恶见:亦称不正见,于诸谛理不能正确理解,颠倒分别为性,能障碍正见生起,招受诸苦为业。实际上指违背佛教义理的错误思想,就是邪知邪见,否定因果法则,妄执有、无、断、常、人、我等谬见。恶见共有五种。
(1)萨迦耶见:这是梵文音译,音译为“我见”或“身见”。“萨”是败坏的意思,“迦耶”是和合的意思。这就是说,“五蕴”、“四大”的和合积聚之身,本来是无常败坏之物,而执之为“一”,为“常”,为“遍”,为有一实在之“主宰”,故名“我见”或“身见”。
(2)边执见:简称“边见”,即片面极端的见解。这又分为两种:一是“常见”(“有见”),以“我”为常住不变;二是“断见”,以为“我”死后断灭,可以不受果报。
(3)邪见:就是指我们常有知见不正,甚至毁灭伦常,拨无因果,诽谤圣贤,不信正法,都叫做“邪见”。
(4)见取见:前面的“见”是指“我见”、“边见”、“邪见”,“取”就是“取著”、“执著”的意思,即是对“我见”、“边见”、“邪见”坚持是对的,是超圣的,最上的,深在“见”上“取著”,故亦名“非果计果”。
(5)戒禁取见:指将错误的戒律法规当做可以引导达到涅槃的正确戒律。“戒”就是“杀、盗、淫、妄”之类的戒律,“禁”就是禁绝“饮、赌博、吸烟”之类,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很好的,然而坏在一个“取”字上。“取”即“无明”执著,意思是说这种人虽然持戒守禁,但他的知见不正,执著过甚,例如古印度外道,他们持牛戒、狗戒,食草食粪,行种种无益之苦行。故亦名“非因计因”。他们的这种执著以为是“最上”,是“殊胜”,是“微妙”,这就叫做“戒禁取见”。
贪、嗔、痴、慢、疑和恶见的身、边、邪、见、戒等五见,共十种合称为“十使”。贪、嗔、痴、慢、疑为“五钝使”,恶见的身、边、邪、见、戒等为“五利使”。“钝”如“刀背”,“利”如“刀口”,这里有两种说法:一是前五种较后五种造业较“钝”,断的时候又要在“修道位”才断,所以叫做“钝”;二是后五种比前五种较“利”,断的时候在“见道位”时就可以顿断,所以叫“利”。
五、随烦恼
随烦恼是随“根本烦恼”而取名,是随“根本烦恼”而起的心理动态。“根本烦恼”如树之枝干,故又称随烦恼为“枝末烦恼”,也称“随惑”。又分“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共二十个。
忿:对现前不满的事情,发生愤怒为性,能障碍不愤,执杖斗殴为业。忿就是暴怒,对于现前逆境,愤慨交怀,暴怒不已,脾气发起来,轻则用口骂人,重则展手打人,是由嗔心所引起的忿怒心。
恨:结怨不舍为性,能障碍不恨,身心热恼不宁为业,是由嗔心所引起的怨恨心理作用。
恼:由忿恨为先,新仇旧恨同时出现,凶狠自戾不能自制为性,能障碍不恼,发出凶鄙语言,伤害他人为业。恼就是恼恨恼怒,是恼乱和恼害,所谓心烦意乱,自恼恼人,由忿恨引起的内心恼怒,就是一般所说的“越想越气愤”。
上述三个心所,是不善心逐渐加深的嗔相,故都为嗔心所一分所摄。
覆:自己所作难于见人的事情,恐人知道,有失名利、深深隐藏为性,能障不覆,常生恼悔为业。“覆”就是这种隐瞒遮护自己的错误和罪恶的心理,由贪、痴二心所二分所摄。
诳:为获取名利,无有德而诈现有德为性,能障碍不诳,依靠不正当方式生活为业。就是诈骗,指贪图私利而欺骗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贪心所一分所摄。
谄:投机取巧、逢迎献媚、迷惑他人为性,能障碍不谄,不堪教诲为业。指矫揉造作,阿谀曲媚,奴颜婢膝,拍马屁,以掩饰自己的过错和达到自身名利目的的思想和行为,为贪、痴二心所二分所摄。
骄:于自己的才、貌、名、利、能力、出身等不善对待,骄傲放纵,深生贪著为性,能障碍不骄,生起杂染为业。这种依持自己的长处,骄矜自持,倨傲凌人的心理活动为骄。有的学者认为,贪心一分所摄,有的讲慢心所一分所摄,笔者认为贪、慢二心所二分所摄。
害:无悲愍之心,损恼有情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于他人为业。就是损害他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为嗔心所一分所摄。
嫉:竞名争宠,谋取权利,嫉妒他人为性,能障不嫉,常患忧戚为业。对他人的长处和成功产生嫉妒的心理,妒贤、妒能、妒财、妒色,为贪、嗔二心所二分所摄。
悭:沉醉资财,垄断知识,秘不惠人为性,能障碍不悭,鄙陋积蓄为业。对于财物和知识的吝啬心理,于财、法不肯布施于他。贪心所一分所摄。
上述这十种烦恼叫做“小随烦恼”,唯与第六意识相应,是随根本烦恼而起的枝末烦恼,现起的时候,都是各起各的,范围较狭。并且他们的形象都很粗猛,所以叫做“小随烦恼”。
无惭:无视自己所受的教育,不敬有德,拒闻善言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是“惭”的反面,就是不顾自己所受的教育的人格尊严,甘心去做有罪恶的事,也不怕对不住自己和社会,不顾羞耻。
无愧:不顾社会舆论批评,崇拜坏人坏事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就是不怕责罚和讥诮,甘心去做不道德的事情,肆无忌惮地作诸恶事,毫无对不起他人之心。
“无惭”是对自己而言,“无愧”是对他人而说,两者的区别就在这一点,都是随逐根本烦恼而起的枝末烦恼,同时因其遍于不善之心,凡作一切恶事,都是“无惭”、“无愧”的人,因范围较“小随烦恼”大,故名“中随烦恼”。
不信:于实德能(参看信心所条),不能忍可信乐,其心秽浊为性,能障碍净心生起,为懈怠所依为业。是信的反面,于事实真理,三宝功德,善恶因果,生化有情等,均皆怀疑。为疑心所一分所摄。
懈怠:于应修善事,应断恶行,由于懒惰,不能修断为性,能障精进生起,增长一切染法为业。就是修善断恶不努力、懒惰。
放逸:于染法不能防,于善法不能修,恣纵放荡为性,能障碍不放逸,增恶损善为业。放是放荡,逸是纵逸,对于贪、嗔、痴、懈怠等任性行为,不能自克,放浪形骸,纵情享受,故名“放逸”。依懈怠和三不善根假立,非别有体。
昏沉:于所观境昏暗沉重,不堪任受为性,能障碍“轻安”和生起智慧为业。就是昏沉蒙昧的精状态。
掉举:由于攀缘贪欲等,于所观境不能寂静而住为性,能障碍行舍和定生起为业。就是轻躁浮动的心理作用。
失念:于所缘善等诸法,不能明记为性,能障碍正念,生起散乱为业。就是忘失正念,心向外驰,但并不是把心念都失掉了,而是邪念多,正念少,对于所经历的事和所修的善法不能明记在心,故叫“失念”。
不正知:于所观境错谬邪解(邪分别)为性,能障碍正知,多作身语等恶事为业。就是知见不正,即种种错误的见解和看法,拨无因果,颠倒是非,为痴和恶慧等二分所摄。
散乱:于所缘境令心流散飘荡为性,能障碍正定,生起恶想为业。散是分散,乱是扰乱,就是心猿意马,不能摄心于所观境,阻碍禅定生起,散乱令心一念缘多境,掉举令心一境起多念,这是二者的区别。
以上八个为“大随烦恼”,它遍于一切染心,亦是随逐根本烦恼生起的枝末烦恼,其性质沉重,相应范围较广,所以称为“大随烦恼”。不但“作恶”时有这八个心所,就是有覆无记,也不能离开它们。要了解这个道理,先要明一切法的“体性”,它分为四种:善性、不善性、有覆无记性、无覆无记性(体性为不善、不恶而称无记,无记有两种:一是有覆无记,惑障之极微弱者,隐覆圣道,称为“有覆”,非感苦果之恶性,为“无记”,又称“染无记”,如俱生之我见。二是无覆无记,即离惑障之无记法,又名“净无记”,宿世业力所感之五蕴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小随、中随、大随之所以有不同,可以用下表说明:
自类俱起——小随烦恼
遍不善性——中随烦恼
有覆无记——大随烦恼
六、不定
也称“不定地法”,因其善恶性质不定,需取决于同何种心理发生联系而后定,故名“不定”,唯与第六意识相应,计有睡眠、恶作、寻、伺四个心所,故亦称“四不定”。
睡眠:亦名“梦”。身体乏力,心极暗昧为性,能障碍观生起为业。若是休息而眠,勤修善法,这属于善。设若懒惰懈怠不知精进,令心昏昧,这属于恶。睡眠有说为思、想二分所摄,亦有说为痴一分所摄。
恶作:亦名“悔”。追悔已作或未作善、不善等事为性,能障碍止生起为业。“悔”因能“事善、悔善”,亦能“事恶、悔恶”、“事善悔恶”、“事恶悔善”等,故亦属不定的心理活动,由念、思二分所摄。
寻:寻求。于意所缘境粗显为性,以身心安、不安住为业,就是对事理的粗略思考作用。
伺:伺察。于意所缘境精细为性,以身心安、不安住为业,就是对事理的精细观察作用。
以上两心所,其实都是以内的“思维”作用在思考、分析、研究问题时,由想、思心所引生的心理动态,只不过粗细不同罢了。
以上五十一个心所,恒与心王相应生起。至八个心王,每次相应几个心所,要把握它们生起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唯识学概论》,弘学著。)
 
 
 

 

 

 

 
相关阅读

什么是心所(一)
????

唯识的起源

末那识阿赖耶识

什么是唯识

 

 

 

 

声明:公众号图片文字素材均来自网络,仅作交流学习使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烦请告知删除。谢谢。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学,唯识,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宗性法师唯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学,唯识,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宗性法师唯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学,唯识,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宗性法师唯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学,唯识,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宗性法师唯识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什么是心所(二)发布于2023-06-29 2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