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颂#KARMAPA



之前课程我们谈到了弥勒,无论弥勒是不是真正存在的历史人物传统上会认为他不是真的历史人物,而是无着得到了弥勒的加持,将他的开示纪录下来而流传到人世间。不然如果说是一位天菩萨写了一部著作,然后传到了人世间,这是比较说不过去的。无论如何,弥勒是不是真的存在的历史人物,的确是有争议的。


#“讲求证据,理性”的时代来了


有些人的想法比较保守,可能觉得学者们的说法强词夺理,不尊重传统,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佛教学者们对于佛法是很有热情的,他们认真投入于佛法的研究,如果没有极大的热情,是不可能花费这样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尤其这次提到的很多日本学者,他们本身也是修行者,或是僧人,他们在佛法研究上的丰富成果,不仅很好的保存了佛法,也使得佛法得到了弘扬,这是很大的贡献。


另一方面来说,现在是讲求证据的时代,随着科学的进步,如果没有实际可以看到、摸到的证据,已经很难取信于大众。所以当我们在讲说佛教历史的时候,就应该有凭有据地去讲说,不然只是依照口述传统,例如说是某某大师的说法,就要人们相信的话,其实是很难说服别人的。


所以学者们的研究价值就在于,他们运用了符合现代、讲求证据的研究方法来阐述佛法,我觉得这对于佛教的传扬,绝对是有正面的帮助的,而且也是必须的。所以,我们的思想不能再封闭下去了,这样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在藏传佛教或藏族的社群中,很多时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每个人的生命也就几十年而已,很多事情是我们真的应该认真去投入的,但我们都没有花费时间去做真正该做的事情,反而是在宗派、人我间的嫉妒、眼红、是非等等,都是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真的是不值得,更是不应该的行为,这是藏族法友们都应该要想一想的。


我这次讲课的目的之一,是想让大家知世界上有很多佛教界的人们,正在做着符合现代弘扬佛法的事业,知道之后,希望也能鼓励到我们,反省自己现在在做的有没有跟上时代如果没有的话,是否应该要有计划开始这么去做总之,这次课程之所以提到那么多学者的研究,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在这里。


▍唯识说的集大成者——无着与世亲


接着回到之前说的《解深密经》,将这部经的唯识思想提出,并加以组织并发展起来的,是无着与世亲这两位兄弟。


▍一,无着


无着(Asangha,约310—390年)出生于北印度健驮逻国(Gandhāra)的布路沙布逻(Purusapura)。他最开始的时候,是在小乘佛教修行空观。根据真谛作的《婆薮槃豆传》的说法,无着是说一切有部;但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则说他是化地部。总之,无着并不满足小乘的修持,后来师承依止弥勒,学大乘的空观而了悟。这里说到“依止”弥勒,所以又会回到他是不是真实人物的问题上,因为从这样的说法来看,就会觉得他是一位真实人物。


#无着的著作


关于无着的著作有:
1.《大乘阿毘达磨集论》
2.《显扬圣教论颂》
3.《摄大乘论》


现在也有学者还在研究哪些是无着的著作,像是日本的横山纮一(Koitsu Yokoyama)认为有两部著作也出自无着:
1. 《顺中论》
2. 《金刚般若经论》


就像前面说过的,无着曾经修持过大乘的空观,而且还撰写了树菩萨《中论》的注释,名为《顺中论》,还针对《金刚般若经》写下了《金刚般若经论》等。透过这些著作,我们可以得知,无着的思想背景就是般若的空性思想,或者说中观的思想。


而且,他也受到《师地论》很大的影响。提出这种说法的人,当然就是认为《瑜伽师地论》是弥勒所着,并非无着所着。无着依据《瑜伽师地论》而撰写的论著有《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和《显扬圣教论颂》。


#最大贡献是《摄大乘论》


然而,他最大的贡献是著作《摄大乘论》。透过这部论著,他把以前还没有系统化的唯识思想,加以整理和组织,使唯识思想成为一个很有系统的教理,所以,《摄大乘论》是很重要的典籍。从无着奠定基础的唯识教理后,后来由他的弟弟世亲持续推动,而使唯识有了新的发展。


以上我们是用一种比较简单的说法,来介绍无着的著作。但是,学术界的看法认为《摄大乘论》有四个译本,三本汉译本,一本藏译本。经过对照四个译本之后,发现后代汉译的《摄大乘论》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瑜伽行的唯识理论,并没有出现在最古老的汉译本当中。而在四个译本当中,真谛译的《摄大乘论》和《摄大乘论释》与其他版本差别较大。


但是,从《摄大乘论》的结构来看,是一本非常有组织、架构的著作。《摄大乘论》的成书过程,应该是以大乘佛教的瑜伽,也就是瑜伽行唯识思想的理论为基础,透过将瑜伽行唯识思想进行理论系统化之后,编辑而成的著作。这一点在学术界,现在基本上没有异议,也就是说《摄大乘论》是唯识思想出现后才著作的论典。而至于作者是谁,有不同的说法,日本学者长尾雅人(Nagao Gadjin)推断,《摄大乘论》的作者很可能只有无着一人;而也有其他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是多人合作而成。


另一本无着的著作《显扬圣教论》,没有藏文译本,有中文译本。学者认为《显扬圣教论》是后人总结和修改《瑜伽师地论》后编撰的著作,而无着的《阿毘达磨集论》是以辞典或用语集合的形式,经总结和修改《瑜伽师地论》之后撰写的著作。而《摄大乘论》和这两部一样,也被视为是将瑜伽行唯识思想体系化之后,所编撰的著述,作者也是无着。尽管如此,也不能保证上述三本著作的作者无着,都是同一个历史人物。


#一人独创或集体创作


历史上是不是有无着这样一个人呢可以说他是实际存在过的。他有组织性的从许多实修者的体验当中,导出了实践的理论,并且对于这些理论做出总结和改变,他就是这样的一位特殊人物。


但是,无着的许多著作,也不见得是他或他一人所作,为什么这样说呢


实际上,现在由多人集体编集或创作书籍时,最后也只会署名其中最重要人物的名字,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也就是说,《摄大乘论》历经上百年,也可以推断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时而订正、时而修改、时而添加编辑而成,因此最后呈现出了与最初不同的各种形态,这也都是有可能的。即便如此,只要修改文献后,还保持着原来的指导思想,那么就可以说是无着的著作。


通常我们看到作者是无着,心中的画面就是:无着拿着笔,一个人在房里潜心论著,然后写完之后,这本书好像就直接传给我们一样。我们不应该这么想。因为这本书不是无着直接给我们的,上百年来经过了无数修行者的参与校订和编辑,所以现在我们手中的这部《摄大乘论》,也不能说百分之百是无着的著作,但是也不能否定是无着的著作,因为核心思想和组织架构都非常的完整。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我们应该设想的是,历代有那么多瑜伽行派的修行者,他们内心都非常的尊重和敬仰无着,因此参与了《摄大乘论》的编辑、保护、弘扬的工作,如果不是他们,我们现在也读不到这本论著,所以是应该要感恩他们的。


▍二,世亲


世亲(Vasubandhu)和无着一样,最初学习小乘佛教的说一切有部,因为他的才学优异而声名远播,但是后来被兄长无着感化而转向大乘,并且将唯识思想加以组织、集大成。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的,是有关世亲的背景内容,我这里就不多说,但我想说一下学者对世亲的研究。


#世亲其实有两人


从19世纪末开始,佛教学术界就开始研究唯识,起始点就是世亲生卒年代的研究。总之,很多学者在争论世亲年代的过程中,主要推出了公元后4世纪和5世纪两种年代的解释。在这种背景下,弗劳沃尔纳(Frauwallner)在1951年指出,透过对照两者的年代,发现有两位世亲存在,就提出了所谓的“世亲二人说”。其中“古世亲”是无着的弟弟,生活在4世纪,在他的兄长无着的影响下,从说一切有部转到大乘,也就是开启唯识那位。而另外一位“新世亲”是《具舍论》的作者,生活在5世纪,最初也是属于说一切有部,后来则倾向于经量部。
弗劳沃尔纳(Frauwallner)的“世亲二人说”受到学界的瞩目,很多人也因此赞同这种说法,因而影响广泛。他整个学说的论据,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 依据真谛译的《婆薮槃豆法师传》、玄奘着的《大唐西域记》、《布顿佛教史》和《多罗那他佛教史》等著作中,口传部分所谈到的世亲出生地。然而上述这些著作的记载多是口传历史,大部分都充满着传说的色彩。


2. 以汉译文献上所署作者名为无着的为根据。


3. 以世友的《具舍论释》等后代注释者的记述为根据。
弗劳沃尔纳(Frauwallner)推断出“古世亲”是一位历史人物,但他主要是依据口传的历史作出推断,所以上述的论据也不足以确实证明,所以很多学者不同意此说法。


日本学者平川彰(HIRAKAWA Akira)曾写道:“在印度似乎有将许多著作归于一位名人的倾向,而世亲(Vasubandhu)与世友(Vasumitra)等之名都是基于婆薮天(Vasu)信仰,所以似乎是常使用的名字。??自古也认为“世亲”有多位。”


历史上名字同为“Vasubandhu”(世亲)的人不只一位,而瑜伽行派的人会把特别有名的“Vasubandhu”(世亲),当作是主要论典的作者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就像有句话说:“藏地虽然只有巴掌大,但没有莲师没去过的地方”,无论哪里都可以看到莲师的手印、足印,或者他用过的物品等等等,当然从净观的角度,可以说莲师神通广大,当然哪儿都可以去得到,但是从很多历史的文献记录来看,他在藏地只住了18个月,应该就不可能到过藏地那么多的地方。


同样的,印度对“Vasubandhu”(世亲)这个名字,也是同样的尊敬,所以在各个著作都看得到以他为名,尤其对实修的瑜伽行者来说,对上师是非常尊敬的,所以就更会使用瑜伽行派的宗师如弥勒、无着、世亲等等这些上师名字。因此,我们应该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出于恭敬,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好指责的。


然而很多的争论,的确就是因为太着重在考察那些口传文献的说法,例如真谛译的《婆薮槃豆法师传》等等著作上世亲的年代。就像藏传佛教也是都会说某某大师这么说的,我们也不会去说这样不对,因为说不对又会觉得是对大师的不恭敬,所以口传文献之间就是容出现争议,谁都很有道理,所以谁都很难说服对方。尤其这里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印度的历史,所以不仅是不确实的口传,更加上了印度的人物、事件、年代都缺乏文献的记载,所以因而引发了争议。


#感谢阿育王,在无史时代留下石柱


我常觉得,印度的古人真的有点自私,没有为后人好好想想,他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看他们甚至连佛陀出生的日期都没有确实记录下来。佛陀在世的时候,印度当时是有很多国王的,如果当时的国王能下令大臣作记录,那现在就是很珍贵的史料。还好,我们现在还有阿育王石柱可以看,才能依此去推测佛陀的年代,如果当初阿育王没有在石柱上记录下来,说不定现在的学者,都要怀疑佛陀是不是真有其人,而又有争议了,因为现代人都说要看证据,所以我们现在真的是要很感谢阿育王。


所以,除了阿育王之外,我们其他很多佛教历史,现在都只能靠过去某某大师说的口耳相传下来的口述,但是口耳相传不像文字的精准、确实。不说其他的,有时我们回忆自己的故事时,今天跟这个人讲这样,明天跟那个人又讲那样,都会有不同的讲法了,更别说是百年前或更早的,搞不好还说出没发生过的事情,而真的发生的事情倒是都忘了说。所以,这里我要说的是,透过文字记录下来,真的很重要!


#研究方法的新发展


针对过度依据口传,进行论证的世亲年代论,学者Jaini和Schmithausen采用了论典的文献内容,进行了新的研究方法。


1958年,印度学者帕德马纳布·杰尼(Padmanabh S. Jaini)比较了《阿毘达磨具舍论》(Abhidharma-kosa)和《阿毘达磨灯论》(Abhidharma-dipa)的偈颂,指出两者之间有超过三篇偈颂不同,而《阿毘达磨灯论》(Abhidharma-dipa)还指责《阿毘达磨具舍论》(Abhidharma-kosa)是一边站在经量部(小乘)的立场上进行陈述,一边又倾向大乘思想。他发现,《具舍论》(Abhidharma-kosa)的作者Kosakara(世亲)所说的内容,已经接近了“vaitulika-sastra”的边缘(vaitulika-sastra-pravesa-dvaram)。杰尼(Jaini)还证明“vaitulya-sastra”一词符合大乘思想,并以几种不同的依据,最后总结出就是《具舍论》(Abhidharma-kosa)里面的三性(trin svabhavan)说。


杰尼(Jaini)以这样的方式,否定了弗劳沃尔纳(Frauwallner)所提出的撰写《具舍论》的第二位“新世亲”不具有大乘倾向的观点。反过来说,透过论证,杰尼(Jaini)认为写《具舍论》的“新世亲”完全具备大乘思想。因为弗劳沃尔纳(Frauwallner)认为有两个世亲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写《具舍论》的“新世亲”,不具备大乘思想,所以跟瑜伽行派的“古世亲”,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对此,后来在80年代,日本的三位学者,透过持续的研究,都认同杰尼(Jaini)的说法。《具舍论》所译的二谛说,是以三性说为基础的。从这一点来看,杰尼(Jaini)之前的推测内容是很有说服力的。


#学者证明“世亲”是一人!


在1967年,德国学者兰伯特·施米特豪森(Lambert Schmithausen)提出了世亲研究论证基础的两个指标。


1. 经量部认为:“citta”(心)、“manas”(意)、“vijnana”(识)是同类语的“单层认知流”(ein einschichitiger erkenntnisstrom)。也就是心、意、识是同义词的意思。


2. 瑜伽行派认为:“citta”(心)=“alayavijnana”(阿赖耶识),“manas”(意),“vijnana”(识)= “6 vijnanas”(六识)的“瑜伽行派认知流复合体”(der Erkenntnisstrom-Komplex der Yogacarins)。
亦即“心”是阿赖耶识,“意”是第七意识,“识”是六识。


他在这两个基础指标上,再分析被认定为是世亲著作的《具舍论》、《成业论》、《唯识二十论》及《唯识三十颂》的内容,经过他的推导、对比和分析,最后得出:可以证明这些著作的内容是以第一指标——“经量部的单层认知流”为前提展开的。换言之,这显示出这些著作出自于同一作者。他实际上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我们在这里就不仔细解释了。


那么,非常简单的来说一下“经量部的单层认知流”,在这几部著作当中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首先,《成业论》中提出了“阿赖耶识”(alayavijnana)这个概念。


然后《唯识二十论》,把“citta(心)、manas(意)、vijnanas(识)”当作同义词,同时又提出了瑜伽行派特有的词“vijnaptimatrata”(唯相)。


接着,在《唯识三十颂》中又提出“citta”(心)= “alayavijnana ”(阿赖耶识),“manas ”(意)=第七意识,“vijnana”(识)= “6 vijnanas”(六识),另外也提到“vijnaptimatrata”(唯相)的概念。


透过世亲这样的概念和思想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已经隐隐浮现出大乘瑜伽行派的思想倾向了。施米特豪森(Schmithausen)把这个事实放在充分的论据上,也就是以各部论典的偈颂进行比较分析,再技巧性的论证,最后得出结果说:《具舍论》、《成业论》、《唯识二十论》以及《唯识三十颂》为同一人所撰写,作者就是世亲。


其实,当时施米特豪森(Schmithausen)提出这种观点而进行研究的时候,原本是想透过这些文献的内容分析作为依据,来证明弗劳沃尔纳(Frauwallner)所提出的“世亲二人说”的合理性,结果却意外证明出“世亲二人说”是不合理的,并没有两位世亲。Schmithausen的论证是很有力的,可以说他的论证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就是以论典自身内容作为分析的依据,而不是透过口传的资料。这种论证方法,可以说是创新的方式,也是今天研究佛教或瑜伽行唯识思想,还在使用的重要的研究方法。


#唯识师用“经量部”语言,和有部沟通


那么,刚才说到施米特豪森(Schmithausen)的论证指标,最后得出这几部论典的内容,是以“经量部的单层认知流”为前提展开的。这样就得先搞清楚所谓的“经量部”到底是怎样的部派、在讲什么经量部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这个派别过去真的独立存在过吗


对这些疑问,给出答案的是加藤纯章(KATō Junshō)。他在1989年提出论点说:经过仔细考察《具舍论》、《顺正理论》之后指出,最初提出“经量部”(Sautrantika)一词的,其实是源自《具舍论》。一直以来都会把室利多罗视为是经量部的开端派祖师的说法,经过加藤纯章的研究,却说“经量部”这个词是出自《具舍论》。


在加藤纯章(KATō Junshō)的论文基础上,Jaini的弟子Kritzer和原田和宗(HARADA Wasō)分别又独自对“经量部”进行了考察,并分别得出结论。他们都共同认为,《具舍论》中“经量部”的内容,(几乎)全部可以在《瑜伽师地论》中找到。这个考察结果,吸引了瑜伽行唯识思想研究者为首的,包括大乘佛教成立问题在内的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这个结论所要说明的重点是:确认《具舍论》的作者世亲,对瑜伽行唯识思想熟知,而且内容包含“经量部”的思想内容,同时,还可以说经量部的思想,其实就是瑜伽行唯识思想的一部分。


日本学者佐久间秀范(SAKUMA Hidenori)在1997年的论文中提到:“『经量部”里面的内容,在《瑜伽论》中可以看到??;而《具舍论》中『经量部”里面的内容,是世亲从瑜伽行派的立场出发,对说一切有部的人所提出的意见。”这就像是对说英文的人,不能对他说藏文,同理,如果对说一切有部的人,完全用瑜伽行派的用语和思想去沟通的话,说一切有部的人是不会懂的,所以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去说。


而《唯识二十论》阐述“经量部”的意见,是为了对反瑜伽行派的思想者所讲的,甚至陈那的《观所缘缘论》,以及之后因明学也继承了经量部的立场,成为对抗“反对瑜伽行派思想”的争论基础。


这么说的话,“经量部”的思想也许就是唯识瑜伽师们,为了跟其他教派讨论时,而融合其他学派的议论所使用的一种方式。唯识思想就是从瑜伽的实践中诞生的实践理论,跟其他学派思想的立足点、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和其他学派争论的时候,如果还是站在自己的定体验去讲,也是不行的,必须要融合对方的思惟方式去讨论。


举例来说,第九世噶玛巴旺秋多杰曾说,和别人辩论的时候,可以有两种回应方式:一种是完全依照第八世法王噶玛巴米觉多杰《入中论注释》当中的噶举不共回答方式应答,第二种方式是用共同、一般用语的方式回答,虽然前种方式的回答当然比较符合自宗的见解,但是如果和其他宗派辩论自宗见解的时候,例如接受萨迦、格鲁、宁玛派的提问辩论的话,对方可能对于噶举不共的见解和用词都不懂,这时就得使用第二种一般的方式讨论,不然根本就无法沟通。


可以说瑜伽行派是为了跟有部沟通讨论,因为彼此的思想不同,要讨论就必须用共同的语言,所以他们就是用经量部的思想、语言来沟通,这就是双方能互相沟通的方式。这是学者研究出来的结论。



#学界共识:这些大论,都是世亲做的!


刚提到德国学者施米特豪森(Schmithausen),透过这种研究方法,得出了《具舍论》、《成业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全部为世亲所造的结论。80年代时,日本学者松田和信(MATSUDA Kazunobu)针对以上四部论典的内容进行分析,再加上《释轨论》和《缘起经释》,再次证明了施米特豪森(Schmithausen)推论的正确性,并断定世亲著作的顺序依序是《具舍论》、《释轨论》、《成业论》、《缘起经释》、《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而且都是同一位作者——世亲(Kosakara)。这一点已经能够得到当今研究者的普遍认同。


除此之外,日本学者松田和信(MATSUDA Kazunobu)和另外一位日本学者绔谷宪昭(HAKAMAYA Noriaki),也具体探讨了《具舍论》中出现的11处“purvacarya”(大德)的用法。这个词跟瑜伽行是很有关系的词,他们推断出《具舍论》当中“purvacary”(大德)的说法,是沿袭了瑜伽行派的思想。之后,绔谷宪昭(HAKAMAYA Noriaki)在2001年总结了“purvacary”(大德)的相关研究史说:“purvacary(大德)这个复数形式的作用,是来称呼传统瑜伽团体中特定的值得尊敬的学者们的敬语。”再加上称友的《具舍论释》中也说无着(Asanga)是“purvacary”(大德)中的一位,由此可以类推,撰著《瑜伽师地论》的成员中,名为无着(Asanga)的学者,是最值得尊敬的人物,他在历史上存在过。


一般会说无着、世亲是兄弟,但并没有办法保证他和世亲就如同口传所说的,真的是亲兄弟关系。有日本学者认为,与其说两者是兄弟,不如说是后代瑜伽行派的人把这两个人的师承关系,描绘得像是兄弟的关系。就像藏传佛教会说博朵瓦、金厄瓦和普穹瓦是“噶当三昆仲(兄弟)”,我小时候也以为他们三人是亲兄弟,其实他们也没有血缘关系,是说他们佛法上的关系,是如兄弟一般的亲切。因此,或许无着、世亲是真的兄弟,也或许他们是源自于紧密的师承,所以如兄弟一般的亲近。


#世亲的唯识著作


关于世亲有关唯识的著作有:
1. 《唯识二十论》
2. 《唯识三十颂》
3. 《大乘成业论》
4. 《大乘五蕴论》
5. 《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国佛教很重视的一部论典,加上玄奘写的《八识规矩颂》,是唯识入门的论著。《八识规矩颂》我从中文翻译成藏文,但觉得还不够满意,之后完整了再给各位。
6. 《佛性论》:是《宝性论》三品的注解,有说是世亲或不是世亲所写的争论。
7. 对《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的注释


《具舍论》跟唯识是有关系的,尤其日本佛教在学习唯识时,要先学具舍,有“具舍八年,唯识三年”之说,所以《具舍论》是很重要的!


#《唯识三十颂》,阐释唯识最完整论典


总之,世亲的特点是,先学小乘,然后转向大乘。他对弥勒和无着的论著,写下了很多的注释本,并且将以往的各种学说全部吸收后,建构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这不仅对佛教来说,而且对唯识的恩德都很大。


世亲除了学识渊博之外,天生还具备优异的组织能力,能够把各种思想进行归纳、收集和整理。中国佛教会说《唯识二十论》是驳斥他宗的论典,《唯识三十颂》是建立自宗的论典。《唯识二十论》的论点之所以非常犀利,是为了驳斥那些“视外界为实有”的学说,因此主颂跟注释都是世亲写的。


世亲在晚年的时候,写下最后的著作《唯识三十颂》,这部颂词不仅在原有的思想基础上,添加了自己的新观点,同时又在短短的三十首偈颂当中,将唯识思想组织完成。《唯识三十颂》写完后,世亲就圆寂了,所以注解是后世的论师所写,也就有了《唯识三十颂》的十大论著之说,这之后会再讲。总之,《唯识三十颂》是阐释唯识最完整的一部论。


另外,印顺导师认为,“世亲将『唯识无境』作为根本宗义,此后,这个宗派开始被称为唯识派,与中观派并举,成为大乘佛教中的两大主流学派。”所以说,大乘主要的宗派就是中观和唯识。唯识宗的开展,是世亲将“唯识无境”作为根本宗义后才开始,所以世亲有很大的恩德!


(编译注:本次课程因为口译之便,对于如弥勒、无着、世亲等古德先贤,直接称呼名号以便讨论,未加“大师”等敬称,对先贤并无不敬之意)


(此文为堪布罗卓丹杰口译初稿,未来将再提供定稿。2022年2月2日)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学,唯识,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宗性法师唯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学,唯识,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宗性法师唯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学,唯识,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宗性法师唯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学,唯识,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宗性法师唯识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2022冬季课程-唯识三十颂-第四天开示记录-学唯识必知的两位大师发布于2023-06-29 21: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