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六祖坛经》系列


读懂《六祖坛经》系列(七)


本篇主题:了解一下,家的“功德”与“福德”,都有哪些不同?



事实上,很多人、包括很多佛门之内的人,都会很容就将“福德”误认为“功德”;其实,差之千里,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达摩祖师梁武帝不欢而散的根本原因。在佛家,功德至少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功德意义”,才算“真功德”。



一、方向上:“功德”向内,“福德”向外;


1、“功德”向内?


总是以“无我”为归宿,方向向内,在“自性”的树根上作功夫


其主要方向,就是要空掉、清理、清净这个“我”;是遇到问题后的“向内”的忏悔、反省,是深入经藏,听闻戒、定、慧三学佛法,并在此基础上的闻、思、修;把现实当中的,一切之不利结果归结为自己的事;不断调整的,是自己的身、口、意习气性格、心识,与外在的环境、他人无关。所以,纵观历史上的高僧大德,或者当今的很多典型的成功人士,抑或是公司、团队,一定是擅长“慎独”,能够安于孤单寂静,会自己默默独自做“内功”的人;绝不会停留“外在之相”上,执着其高低、长短、大小、多少,或贪图人多、热闹、繁华,或喜吃、喝、玩、乐,饱口腹六根之欲,或或牢骚满腹、怨天尤人。


说白了,没有功夫,就没有“功德”。



2、“福德”向外?


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方向向外,在其他大树的“树叶”上求果实、求现成、找依靠;


而“福德”呢,则是与“功德”完全相反;会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我”有哪些福报,有哪些好运气,有哪些资产、财产,自己喜欢什么吃的,什么穿的都是沾沾自喜、欣欣然;并把自己的前途、希望、美好期许都寄托在外部的寺庙佛像师父身上,甚至寄托在很多面子风光、异象、瑞相等外部因素上;其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习气,习惯和性格都是如此;比如,当下时兴的为求名求利而发心的烧祈福、求佛保佑、供养放生唐卡佛光等等;



二、时间上:“功德”永恒,“福德”短暂;


1、功德”: 持久稳定,随时随地,随缘调用,乃至生生世世;


“功德”,需要佛弟子放下一切外缘,必须能够甘守清净、孤单,必须能够远离外部世界的一切诱惑,能够一个人面对自己,安住下来做功夫;像精进地深入解读一门佛经,持续地深入“定”打坐训练,持续地“念佛”,持续的拜忏,持续地抄经、行脚等等;对于艺术家,则是持之以恒的书画、琴艺等艺术创作等等,即能够持续地在一件事上做持久的功夫;所以,“功德”全在自己一颗发心,不受外部条件限制,无论何时何地,天南地北;日日夜夜,风风雨雨;吃喝拉撒睡,行、住、坐、卧,均可以一门深入,假以时日,即有可预期的“功德”之功也。


2、“福德”: 所有的“福报”、“福德”都是无常短暂,如昙花一现,过往云烟,此生带不走;


必须依赖外部的条件和机缘,少了一个缘分,就远离“福报”;比如,只有当我们有着一定的闲暇时间,在一定的地点,遇到了有缘的介绍人后,我们或许有福报参加佛家的法会禅七、放生活动;或者是恰逢我们人生的挫折和低谷时,产生了迷茫和反思时,我们才会触发“拜佛”甚至“出家”的念头;或者是当自己遇到了满意的寺庙和师父,才会触发布施供养和随喜的冲动。但这些“外在福报”的获得必须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条件下才会有,自己不可把握,不可预测,总是断断续续,不会长久!




三、因果上:“功德”是因,“福德”是果;


“功德”是”在“因地”上,必须依托大乘般若智慧,从每一个“因”的种子做起,长期一门深入地做深耕细作的功夫,在世俗人眼中似乎总是充满着艰辛与磨难,比如几年上万公里的“三步一拜”,比如玄奘法师的“西行取经”、译经,比如禅堂里的克期取证等等;


而“福德”是在“果地”上,是自己前世或自己前半生的“功德”之果,比如我们现代家庭中的小孩子,都是“福德”多多,都有着充裕的家庭条件,甚至家族继承的资产,但是他们的后半生呢,往往就是富不过三代,悲守穷庐、多不接世,皆因自己有前世的“福德”,而不修今世的“功德”。而像我们众所周知的“佛法僧三宝、寺庙场、僧衣僧具”等等,也都是释迦牟尼佛留给佛弟子的“福报资产”,而“功德”却属于释迦牟尼佛,我们大家只是在“佛果”上享有“福报”而已;曾经有一首偈子,就很形象地描述了“功德”与“福德”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1:“功德”?


必须以大乘般若智慧为核心引导,有了般若智慧,就会逐步具备觉知“因果现象”的能力,在“因”的萌芽阶段就会有提前量,就可以提前调整;在大的方向上就永远不会跑偏,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总是能够遇到最适合的外缘、贵人,总能掌握最恰当的火候,总能找到最为关键的点,最终四两拨千斤,皆大欢喜。所以,像这种以“大乘般若智慧”为基础,持续地做功夫,才会产生“真功德”!。


2:“福德”?


总是坐享其成,总是在“透支”着以前的“功德”之果;但由于缺乏般若智慧的引导,就很容易就深陷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六道轮回"里,即“恶性循环”之中,而自己又往往浑然不觉;说白了,就是容易退转、容易放弃、容易破罐子破摔;比如,我们自己的身边就有着很多虔诚的师兄,多年下来,参禅、问道、布施、供养、随喜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是自己就有禅修会所,拥有自己的佛堂;对出家师父们呢,也是万分地虔诚,也频繁地参与各类的佛事、慈善活动,非常的有福报;但就是一段时间下来,其性格习气依旧,命运依旧、苦痛依旧、一身病态依旧!一个人时,还要独自面对病痛、黑暗、恐惧、孤独、甚至是生死抉择。所以,有福报而不修行的人,经常是收效甚微,在佛弟子圈子里很多年了,都会是老样子,皆因只有外在的”福德”,而无向内的“自性功德”。




四、最终的标准:取决于“转识成智”的程度;


无论“福德”与“功德”,其根源都是“大乘般若智慧”;这个,才是“转识成智”的第一核心。



1、所有的“福德”,都是“识相”,充满垃圾污染;


我人的凡夫“心识”,无始劫以来已经被严重染污;我们的心识看重什么,你就会在什么上关注对焦;因此,只求财、求命、求福报的人,眼里只会有大量的名相、头衔;殊不知,这些“外相”在真行者眼中,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经过长期地,一门深入地做功夫熏习修行,有了向“大乘般若智慧”转化的明显改观时,才能称为有“功德”;而“福德”之人,即便“福报”再大,也只能说修行上比其他人具备了更加便利、更加优越、更加充足的资粮条件;但若不修行,轮回心识依旧,“功德”上依然等于零。



2、所有的“功德”,都是“智相”,充满清净光明


只有通过长期地亲近三宝,长期地“闻、思、修”佛法才会有;也就是说,“功德”是在深入经藏、严持戒律和大爱慈悲的长期实践中,独自修来的;若不作功夫,则万万不能;一旦我们的心识,能长期稳定地得到佛家”戒、定、慧“三学地熏习,我们这颗已经被污染的“凡夫心识”,才会逐步向佛之“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相应地得到转化而清净;这种转变后的“大乘般若智慧相”,将会伴随着我们一生,甚至生生世世地跳出生死“轮回”,受用不尽,而且越积越多。



五:“功德”和“福德”,缺一不可!


“福德”是我们赖以修行获得“功德”的资粮储备,就像我们要远行,出发前要有足够的盘缠资粮;我们在寺庙的布施,对师父的供养,如法的放生,对众生的慈悲、感恩回向都是我们获得“功德”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功德”,才是积累“福德”资粮的最终目的。


最后,我们看看佛陀是如何看待“功德”与“福德”的呢?



1、佛陀的开示


摘录一:《金刚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既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笔者注:


在全篇《金刚经》中,鸠摩罗什法师在翻译时,特意将“福德”和“功德”区别翻译;而这一段更是特意强调:“是福德,既非福德性”,这里的“福德性”其实才是“真功德”;意思是说:这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珍宝,拿来布施给人,这其中的福报一定是大得不得了吧?就好比我们现代人,有个大富翁,花了多少个亿元,捐建了一座辉煌壮观的寺庙,但是呢,这些可都比不上为以“大乘般若智慧”为核心,“闻思修”受持,并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



2、六祖大师的开示?


我们大家都知道,梁武帝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为虔诚无比的皇帝,梁武帝自以为自己多年来的“建寺度僧,布施、放生、供养”应该是“功德无量”了;可是,达摩祖师告诉他:“实无功德可言!”同样的问题,《六祖坛经》中的韦刺史也是疑惑不解,六祖大师则告诉他:


摘录二:《六祖坛经-决疑品》


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求福中。


笔者注:这里需要注意,六祖的大师对武帝只求“福德”、不修“功德”的做法,是说的非常重的,曰“武帝心邪”。



摘录三:《六祖坛经-决疑品》


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摘录四:《六祖坛经-决疑品》


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功德”与“福德”别。



3、“功德”和“福德”,缺一不可;


“福德”,是“前世功德”的积累;而未来之“功德”,也需要“今世福德”之缘;


可是呢,我们大家的凡夫心识又是“有漏”的,就像个大漏斗;意即:如果“今生”、“当下”的我们,没有戒定慧功夫的持续修持,以前的所积累的功德就像所储备的“粮库”,用一次少一次,越漏越少;福报缘分过后,反而依旧还在“轮回”之中,越陷越深,不得解脱。为何呢,“魔高一丈,道高一尺”;我们六道轮回中人,辛辛苦苦做功夫地向上攀爬一尺都很难,但是如果向下滑坡,破罐子破摔,后退一丈容易得很;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大家没有佛缘,就无法亲近真正的大乘三宝,就无法亲近真正的善知识;那么你的身边、你的圈子里,注定是大量的恶道众生,而你又毫无分辨能力;此时,谈“转识成智”,何其难也。


笔者以为,很多佛经结尾经常出现的词汇:“信奉受持”或者“受持读诵”,就很是关键;其中的“受持”,实际上暗含着佛家修行的真谛,“受”,即为读懂了、明白了、认同了,你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而“持”呢,就是“接受”之后的,按照佛的真实意趣,持之以恒做功夫。我们看实际上我们曾经经历的所有的“失败”、所有的“苦果”、所有的“不幸”,以及所有的“修行退转”,要么是因为压根儿就没有“受”,要么压根儿就没有“持”。所以,愿天下所有的有缘人,广积“福德”资粮,长作修持功夫,最终获取佛家无上光明的“真功德”。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佛家的“功德”与“福德”?(七)发布于2024-02-23 12:05: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