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淨行品#智慧#觉悟#出世间智慧

"▲ 蓝字关注“





世间智慧和出世间智慧
(十种智慧之“胜慧、第一慧” )

了解修行以后所要达到的境界与目标,觉行圆满以后的境界又是什么呢?就是大方广的境界,也就是十种智慧浓缩起来的意义,现在分别来探讨。

第一个是“胜慧”,乃殊胜的智慧。殊胜相对于不殊胜,也就是用来区别世间智慧和出世间智慧。世间智慧是针对世间法,对任何事件的记忆和运用,所以说是一种世故的教育。只要能记得多,运用得快就是聪明之人。但是这种聪明智慧,不是我们所讲的出世间的智慧,因出世间的智慧是很殊胜的,是一种觉悟的智慧,觉悟能使我们出离三界,免除生死轮回,这才叫做“胜慧”。但是出世间的智能有很多的层次,“胜慧”相对于世间智慧来讲是很殊胜的,但在出世间里,他的层次是最基本的。

再来是“第一慧”,第一慧又比胜慧高一等,换句话说,“胜慧”是属罗汉的智慧,“第一慧”就是辟支的智慧,“最上慧”是菩萨的智慧,“最胜慧”是佛的智慧。其内容简单的说,“胜慧”是对苦、集、灭、的了知。“第一慧”是对十二因缘法的了知。“最上慧”是对六度万行的了知。“最胜慧”就是佛的智慧。前面三种都各有区别,最后佛的智慧则是一切的综合。

“胜慧”所了知的苦、集、灭、道是从世尊那儿听闻而来,所以又称“声闻慧”。“第一慧”,为什么叫“第一”呢?就是不需要别人讲,因印度人修行,很重视沉思,中国翻译为沉思,日本人则译成“冥思”,我则认为应可翻成“行思”,因为思考本身也是修行,也是在调整我们的观念,其本身即是一个行的活动。在沉思的时候,对于不正确的观念要修正过来,所以本身就有修行的意思。

“第一慧”又叫缘觉慧,或者叫独觉慧,是辟支佛所修行的。自己不断的沉思冥想,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由自己发现一套真理,悟出世界起源,我们现在讲的十二因缘,最早的记录有九个因缘、十个因缘,或六个因缘,这都是独觉所思考出来的,现在分成十二种是比较微细了。这完全是经过自己的智慧,不用听他人讲,独自思考这宇宙人生的道理而摸索出的一套理论,是独自觉悟的智能,即独觉慧。

声闻的智慧,是直接听从世尊的开示,直接成就,这样的心思路程很短,必须很敏锐,方能悟道。所以阿罗汉是很敏锐的,一讲苦、集、灭、道,他就开悟了。但是由于心路历程短,一说即开悟,开悟后反而不知如何再精进,于是便想及早了生脱死。

阿罗汉了生脱死的方式和我们不同,我们世间人自杀大多是在造业,阿罗汉则是让自己慢慢的饿死,这要有非常坚定的意志才行,但这种苦其实并不痛苦,因为会退心的人半途就跑了,而真正证得阿罗汉的人,因为觉得这个世间的人与他无缘,而他是一个已解脱的人,可以不重视这些世俗所要求的,既觉得无缘了,就可以入灭。入灭的方法有很多种,一直不吃东西静静的坐着是一种,我们叫做“入定”,这与饿死是不同的,入定是坐着以后就完全不知人事,什么时候出来不知道,但这色身是可以再请出来的。

玄奘大师西域取经时,曾叫阿罗汉出定,就是后来的窥基大师。现在恒山有位法师,他入定时是明朝末年,到现在三百多年,每隔三十年开塔一次,头发垂地,指甲可绕肚子三圈,所以开塔后要修剪头发、指甲,到现在仍是如此;地藏菩萨每隔六十年开塔一次,指甲、头发都是要整理的。各位一定不敢相信,这并不是死了,而是入定呀!

地藏菩萨就在九华山,希望我们大家有这个缘,发愿去看看,六十年开塔一次,看那一位大德发心,把整个塔拆掉,将地藏菩萨请出来,全身整理一番,整理好袈裟披上,再请重建新塔。这些是在说明一位修行者本身用心的情况,罗汉用心敏锐,但心路历程短;而独觉心路历程长,却很独立,不需要他人讲。

-海雲繼夢和上《淨行品》


 从六度万行导归到智慧的本体
 觉悟的法(佛法)它不在内,也不在外

 信解两方面都要具足,才能成就真正的智慧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世间智慧和出世间智慧发布于2024-03-10 15: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