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淨行品#法行人#信行人#我执

"▲ 蓝字关注“





“法行人”与“信行人”

“念具足”的念指的是意念,做一件事时要有总体观,能提得起来也要能贯彻。念在运作时,智慧会告诉它,对状况要有一种选择,一般人对生命的认知往往不够深入,充其量只是一种生活,当那天静下来,去思考为何要如此忙碌时,会产生很大的恐慌,一碰到恐慌,可能会逃避不去想它,如此,就没有智慧。

有时对周遭朋友的死,会感受到无常的冲击,这时,你要深入去面对它,去思考无常是什么?生活中的挫折烦恼从何而来?如何消灭?这就牵涉到四圣谛:苦、集、灭、。集是指苦的来源,对幻境执着才有苦,贪、瞋、痴皆源自于此,将虚无当真实就会产生痛苦。而痛苦在某种状况下往往又不是以痛苦的形态出现,而是隐藏在快乐或享受中,苦只是个符号。例如我们执着要拥有一栋房子,当你得到时又怕失去它;得到时,表面上是享乐,但却隐含着失去它的苦,所以,苦只是以隐含的形式出现而已。

你对生命的实质有此认识,对生活的苦有这般了解以后,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苦不再继续下去,使生命的无常能获得妥善的解脱,就要靠智慧了。能具足这方面的智慧,就知道如何行,因为你要找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八万四千法门如何选取一门贯彻到底,如何在菩提道上行无所畏,就要具备“定力”、“魄力”、“毅力”、“耐力”四种条件,方能行之无畏。

想要所行无障碍,必须有善知识的指导,除非有一种天生就具足的人,具备超乎常人的素质,对生命有敏锐的观察力,在生活上又具有积极的创造力,两者结合起来,在生命的洪流中要超越与突破,自己可以主宰。有了观察力,他的念、慧能具足;有了创造力,他的行、他的无畏就能具足,剩下来就是觉悟的部分。

要是能依据经典再将这两种能力结合,就是觉悟具足了,也就达到“普贤愿力”的境界。

可是这种天生就是修行的人,到什么时候才会修行呢?这种人往往在一般人生中一定很能干、独立性强,非得在社会上遭受挫折、打击,才会反省思考人生,这就是他的人生转折点。要是有缘,进入门,修行就开始了,以所具有的洞察力与创造力,绝对可以好好修行。一旦投入修行,念力、慧力、行力、无畏力、觉悟力统统都能具足,这种人我们称为“法行人”,自己依法而修行的人。

另外一种是“信行人”,要做一个成功的信行人,要依止善知识修学,并全部接受他的教导,不要到处攀缘。要能接受师父摧毁自己的人格,其目的在摧毁自我,帮你破我执,这才是你的善知识,你的师父。

是故,此十具足为入佛门必备的条件,欲行菩萨行,完成菩提道,应努力培养并使之早日具足。

-海雲繼夢和上《華嚴經?淨行品》

************************************************

認識真實的生命、感受生命的存在,
找尋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海雲和上開示


 如何自我成长?
 依止善知识的重要:马尔巴的故事
 不能自我肯定,你的心灵年龄不能成长

安忍不動如大地

靜慮深密如密藏

聆聽· 欣賞· 接納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法行人”与“信行人”发布于2024-03-10 15: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