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经》新解及内丹实战1-50

2,炼丹那点事儿(新

3,炼丹那点事儿(旧21-76

4,通任督中脉奇经八脉胎息亲历

5,语音讲座

(旧炼丹系列是庚子年之前写的,今天做了比较大的修改补充,原标题怎么选择经和丹经的本子


有桩特别有趣的事情,就是和尚爱注道儒,道士爱注佛经。我翻很多有名的和尚道士,都有这方面的著述,特别能够帮助到我,所以我也分享给大家。



古代不比今时今日所处之资源共享时代,搞小众点的本子特别不容,偶尔听说有,也藏在哪个书楼里,外头见不到。


知识分子来说,太好了,我可以放心胡说八道了。比方说佛经,很多字都是音译,不是字面意,尤其语什么的,更是唐音生僻字,直接照着古代梵音拼过来的,不做任何解释。


因为佛家祖师爷认为,凡人操不了菩萨的心,照着念就无往而不利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但是好多个名道士,都按着字面意思,写注解,开讲座,普度下头稀里糊涂的芸芸众生


这就挺逗了,佛家自己不注解,道士来解。我是看过一些这样的注解,觉得匪夷所思。因为很多字是音译,不能照着字面意思解,但是道士偏就能。


道士们也是给逼得没办法,“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没说“家家太上老君,户户无量天尊,那就参与一把呗。而且同和尚们讲的不一样,更显得了菩萨真传。


然后这些讲座和教材,就被收入道藏,作为很高深的学问,流传后世。


我呢,特别高兴道士们这个爱好,因为道藏里头有些很有名头的祖师爷,在写了很多丹经之余,怡情怡性的也注个佛经,我一看他的注就知道,他是个老实人,还是个不靠谱的主。


倒不是说道士不能注解的了佛经,和尚不能注解得了道儒,天才有时候真的是多项全能。但是呢,如果瞎注解,那就说明这个人的文字作品水分还是有些大。


修行界的惯例就是熬资历,只要能有文字流传下来,几百年后,就熬成了出土文物,就特别不好分辨了。


看谁的,不看谁的,后辈们其实心里也没计较。所以,最好先了解清楚,祖师爷们的文字习惯。


比方说同样是翻译佛经,玄奘大师的本子是最严谨的,哪怕翻译的非常拗口,他也不敢照着自己的性子加减。所以,遇到读不通的句子,不妨再去翻翻玄奘大师的原译,当字典用,基本上不会有问题。


玄奘大师的翻译比较拗口,市面上通行的佛经版本,基本上没几本是他翻的。虽然名分上列古代译经师之首,但是他主持的翻译基本上都被束之高阁。


就像流行歌手和晚会歌手,各有各的天空。


佛经通行版本中,鸠摩罗什大师的比较多一点,因为他根据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做了比较大的删改,可读性较强。


这两位大师倒是没有兴趣注解道家的丹经,他们的天分已经不需要丹经来佐证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都不容易。


但是依然很多大师,还是意犹未尽,喜欢三教九流路路通。于是,和尚注丹经,道士注佛经,修不出肉身,那就著作等身。


老实人写的,总是可以跟着比划的,大不了他能力有些不济,只能带路带到五十步。很多前辈写的东西,都曾引领过我一程,心里非常感激。一程一程接棒下来,才有了今天的我。


开篇说了道士注佛经有很多任性发挥,其实和尚注的道儒经典,也是花样繁多。


我们这些后辈学人,心生彷徨,不知道拣择的时候,不妨先思考一下,这些跨学科的注解:是忠于人家的原经,还是通过曲解来抒自家胸臆。


宋代开始,科举才成为当官的一条主要通道,如果能走科举的路数,读书人八成不会去做和尚。


所以,宋代之前我们知道很多名僧学问大,往往是因为他家世不够,入不了仕途。


宋代开始,出家人的学识水平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读书人有了出路。


这个时候,看和尚注解的道儒经典就很有味道了。要么是为了圆科而不举的梦:我做读书人考不上秀才,那我做和尚,总算是异路功名,找到了展示我才华的一方舞台。


就像现在很多商业巨子,做了什么TOP50之后,就特别喜欢舞文弄墨,搞哲学搞希腊,反正搞得稀烂,也有的是捧场的人。


不过我们这个时代和古代还是有些不太一样。古代的巨商大贾或者新贵,家里会养一大票的清客。《红楼梦》里贾家就养了。


就算宝玉不会写诗,清客写了,署上他的名字还不是一样。元春省亲,黛玉就帮了一把宝玉,元春看弟弟这么样有才华,激动地老泪纵横。


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知识分子堕落呢没有传统的饭可以吃了,巨商大贾或者新贵亲自出书,不再需要清客代笔。这个时代的清客,吃饭不靠代笔,主要靠点赞和写读后感。


古代敢于给道家儒家经典做注解的和尚,都还不至于堕落,无非是水平高低。


稍微低一些的,不能通过科举求进步,于是出家,熬成个名僧后,以诸山长老的身份出来娱情,就和现如今的商业巨子差不多。都还算是可爱的人,仰望星空,总不至甘于匹夫匹妇。


还有些和尚,就不这么单纯了,他要伸张教义象之志。所以,很多时候,就把道家和儒家的经典,非常牵强的曲解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头来。


这样有政治理想的和尚,注讲的一切经书,我是不看的,不能让他们瞎在我身上实施抱负。


前几天,有朋友问起来《心经》的版本,我就笑讲给他,虽然《心经》的翻译有好几个版本,但是呢,通常都只用到玄奘法师的翻译,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那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那个本子。


我估摸玄奘大师把《心经》翻译的这么好,就为了说明,老衲不是没有那个文字和逻辑水平,只是做事情,一定要坚持理念。他其他的翻译为了坚持原意,基本上都非常拗口,但是可以做工具书使用。


所以,我看佛经,看到很费解的地方,一般就去翻翻看,有没有玄奘大师的本子,而不是去看各种注解。


我以玄奘大师为榜样,一切练气脉的文字,努力简白,真实还原。偶尔写点杂文旁征博引,也同样只是为了说明,并不是文字跟不上,而是练气脉这种东西,丁是丁卯是卯,绝不能任意发挥,坚持理念而已。


说到注解,最狠的算是《六十四》,里面很多这样的字词,原意非常清晰,不一定要看注解,比方说大部分巽卦的注解:“巽在床下”。都把“床下”翻译成床下。


易经的六十四卦是周文王写或者说,整理出来的。那个时代中国没有现在意义的床,只是一个坐具。


同样,佛家有个很有名的戒仪,叫做“八关戒”,里面也有说“不坐卧高广大床”,也一般被解释为“床”。


如果我们不看原文,而看注解,搞不好是错的,一定要看靠谱的原文,比方说玄奘大师翻译的佛经,会比后世许多人整理的注解,更加贴近佛经的本意。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阳午君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那么多人注解佛经和丹经,看谁的靠谱呢——炼丹那点事儿33(旧)发布于2021-05-08 14:27: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