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发心

 

自皈依 当愿众生

 体解大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祈请宗喀巴大师加持

 

皈依业果多思惟

把思惟五欲胜利的力量用来思惟佛法

 
 
 

 

2021.04.28

 
 
 

上期回顾

 

 

 

 

【具慧】相似法:假定你没有力量简择、分别观察,来辨别他对、不对,这个力量。对的叫正道,这个是善说;另外恶的,他不一定说开起口来跟你吵架骂你,不是的,叫相似法,叫似道。说得好像,但是坏了。

获得正解而非随顺自己的胃口:佛法的有没有,要靠有没有师承正解这个内容。我们现在的随自聪辩翻了几部经,觉得懂了没有错,正好这个配自己的胃口。完了!所以你一定要辨别得清楚,你没有这个能力的话,不行、不行!

佛法的不分别:佛法里面叫我们不要分别是什么很简单,今天最严格的要求之下,你了不动心。

【广大希求】人,这个东西的特质是什么他有自己的好乐心、取舍心,没有这个好乐心、取舍心,尽管你好的那个佛法,你对着这个墙壁上面画贴一张图,你给他说得再好的,他听完了以后,了不相干。

还要希求之心,这个希求之心,还要广大。因为这个地方,说的是什么无上大法,你有小的希求,就得到小的结果;有大的希求,你就得到大的结果。

 

 
 

本期内容

 

 

 

 

 

一、科判

 

 

 

二、原文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开说为五。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此四顺缘谓具慧解,弃舍违缘谓正直住。 

 

三、消文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开说为五。

《四百论广释》中,还加上恭敬法和法师及属意二相,说为五相。

 

四、思维

 

要点:能依学者之除了正住、具慧、希求以外,还需要敬法跟法师,还要属意,属意就是一心贯注。我们还应该要有大希求法的心。 

思考题: 

1.为什么除了“正住、具慧、希求”三个条件之外,在后面的解释当中又加上“敬法法师”和“属意”两个条件 

2.为什么常师父说:“但是对这个便利,实在有很多地方,不大同意”

 

五、听闻开示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
那么,这个四百论的解释当中,除了讲这个三样东西以外,还说敬法跟法师,还要属意,属意就是一心贯注。
【「开说为五。」】
那为什么这个前面他不讲,只讲三样而解释当中又加上我们要了解在古代那些人,他那个根器的非常利,这凡是根器利的人,他求的时候,那个很多这种情况,他都是自然而然的先决条件,所以不必讲,这是原因,是这个。
譬如像以前我们很多千里万里去求师,得到了一点,那有他有不恭敬的,他不大会;得到了一点,那里有轻轻松松摆在那里,不会。他全部精贯注在那里,什么都不要,这样。
所以现在这个地方,有很多人希望样样给人家便利,我也赞叹随喜。但是我对这个便利,实在有很多地方,不大同意。
我常常听见古人这个求法的精神---「一梦漫言」,他找到最后找到了这个老和尚,要求他剃度了。然后呢,旁边的人非常赞叹,这个人真了不起,所以他如果剃度的话,衣钵之资都我来出。因为看他很发心。
以前古人的话,这衣钵旁边马上有人要发心说供养他。这个老和尚怎么说不要,你让他样样坐享其成,不行,让他自己去讨饭。要我们想一想,这是你不成全他吗所以你们好好看看这古人的传记,都是这个样子。
我们现在样样现成送到你手上。就送到你手上,他根本不在乎,真正的法器,你什么都没有,他自然会爬得上;反过来,你样样送了他,反而害了他。这我深深的感觉到。
可是我不强调说,像我们养成功的习惯的话,你要过份的磨折,这是不要的。但是处处给人家太多方便,方便出下流。
这我自己的始终有一个印象,我到这个印度去求学,那是前年,自己已经快六十岁。但是一旦听到了这个法,我心里实在不能自已,去过了两次。这个印度,你们在座的说不定有人去过,如果是跟着团体去,还感觉不出来,如果自己一个人去的话,印度这个地方,实在是遍地荆棘。印度人你是难弄得很,我自己跑得去。
我记得最后一次去的时候,还妙呢,我自己觉得我已经去了两趟,那地方蛮熟,我所以晓得他们怎么骗你的这种事情。他通常都是用种种的地方骗你,下了飞机以后,进去了。然后跑出去,他那个车子,马上拦上来,先要买票,都是公家的。平常你从这地方跑得去,只要很少一点钱,他那个公家总归要的你加了很多,那你也没有办法,你只好让他加。然后呢,他就拦住你,你要住旅馆吗这样。是,他平常一定把最贵的旅馆,让你去,逼着你去住,然后呢,贵的钱,他可以分上一份!因为我已经去过了,晓得有那些人,所以我说:这个我不用你找,我自己找。你讲嘛,你要哪一个他说这里旅馆要先订,我当时不晓得,他就给我去打起电话来;这个不通,那个不通,通通客满,实际上根本不满。我后来晓得,那一点办法都没有了,然后找车子等等。
你到了那个时候,人在屋檐下是不得不低头。这好了,好了,没有办法啦!这样。我晓得那家真正的旅馆,很好的旅馆,一天只要花八十个卢比;后来他就给我找了一个非常,已经花了很大的气力,最后找了一家四百五十个卢比,他说乘他的人情,我就没有办法。好!好!去。然后呢,他弄了一个车子,这个车子也是个老爷车。在没有去的时候,听见人家印度还有一种人,他也是一个,就是说这个特别的这种怪教,他们要杀人,他们那杀人的方式,不是我们这样,他是个宗教的一种概念。他怎么办呢反正你在这地方,他用种种的方式好待你,好待你了以后,然后你信赖他的人了,然后他们就把你杀掉,你的钱嘛分掉,衣服嘛分掉,乃至于肉要吃掉,这么个搞法,就这样。
所以我事前先看了这个公案,想想。那一天晚上坐了一个车子上面,印度的飞机都是半夜三更,他一直在荒郊里绕转。我心里忽然之间起了一个动念,万一碰见那个教头的话,这就完了,这下我这身里边还带了很多钱,要供养这个老师的,求这个东西。这样跟他乒乒乓乓,弄了一夜。你不晓得这个是多少辛苦,跑到那个地方去,然后处处地方反正你就没办法,只好骗他。
最后第二天,自己到了火车站,我可以找到那个旅馆去,但是我有行李,我就下来叫一个计程车。叫了计程车他问到那里去我说到那个地方去。不行。为什么不行啊他说戒严。你说有这种事情当然他一看你就晓得外地的人,这印度正在乱,实际上戒不戒,根本莫名其妙。后来我想,他们为什么要老这样找你麻烦呢他就是这样的,他,你只要譬如说带到那家去,然后呢这地方价钱特别贵,你带去的时候,这个你有你的一份,这样弄!把你就弄得晕头脑胀。然后跑到那里去坐那个车子,他那个车子,有火车、有汽车。真正坐那个汽车,算起来不多,只有五百多公里。要我们这里,譬如说五百多公里的话,相当于台北到高雄,大概五、六个钟头到了,慢一点的话,七、八个钟头也到了。结果,五百多公里,开了十四个钟头,那个路上面就像什么那个路坏,又是灰尘。然后这样的受尽了这个苦难。比起古人来的话,那真天堂一样。
我那两个小时,不是两个小时,只有不到这个几个小时,港一下把你送到印度。要我们以前的话,香港到印度的话,至少要跑上好几年!然后呢冰天雪地,像玄奘大师等等,乃至于像法显大师,去的人多少人,冻死的一大半。这飞机上面还样样东西,有毛巾,送给你吃的,还觉得自己苦不堪言,这样。
但是正因为如此跑到那个地方去的话,你心里面就比较虔诚一点。然后,到了那边,我跟你们说了,外面刮大风,里面刮小风;然后呢,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但是自己我们不会,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大家同学全部贯注在这里,漏了、漏了,马上移开来了。要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噘起了个嘴巴,天热了嘛,这个电扇也不好;这样,天冷的话,这个风也不好,这空气也不好,脑筋里一天到晚一直转的,不晓得转些什么。所以在这地方,我随便一提。
这我之所以不大赞成,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你样样给他,样样奉到,饭送到嘴巴上面,他还嫌,送到你嘴巴上面的还没胃口,最好我欢喜吃辣椒,就辣椒;欢喜吃那个加点酱油,就是这种味道。我在这个地方,不是过份的说这种笑话,或者不是过份的刺激大家。我只是说,因为这是我们平常习性所在,我确实加重这个语气,希望大家在这个地方警愓一下。这是我很不得已的一番用心,务请大家原谅。
所以,我们这个地方应该有什么要有大希求,希求什么希求法。你没有这个大希求的话,你自然会这个放不下,那个放不下,会这样。

 

六、要点提示

这个四百论的解释当中,除了讲这个三样东西以外,还说敬法跟法师,还要属意,属意就是一心贯注。 

【为什么这个前面他不讲,只讲三样而解释当中又加上】古代那些人,他那个根器的非常利,这凡是根器利的人,他求的时候,那个很多这种情况,他都是自然而然的先决条件,所以不必讲。

【我们的现行】我们现在样样现成送到你手上。就送到你手上,他根本不在乎,真正的法器,你什么都没有,他自然会爬得上;反过来,你样样送了他,反而害了他。

【方便出下流】我不强调说,像我们养成功的习惯的话,

你要过份的磨折,这是不要的。但是处处给人家太多方便,方便出下流。 

大德与我们求法的区别】比起古人来,(现在物质生活)那真天堂一样。我那两个小时,不是两个小时,只有不到这个几个小时,从香港一下把你送到印度。要以前的话,香港到印度,至少要跑上好几年!然后呢冰天雪地,像玄奘大师等等,乃至于像法显大师,去的多少人,冻死的一大半。这飞机上面还样样东西,有毛巾,送给你吃的,还觉得自己苦不堪言。

到了那边,我跟你们说了,外面刮大风,里面刮小风;然后呢,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但是自己我们不会,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大家同学全部贯注在这里,漏了、漏了,马上移开来了。

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噘起了个嘴巴,天热了嘛,这个电扇也不好;这样,天冷的话,这个风也不好,这空气也不好,脑筋里一天到晚一直转的,不晓得转些什么。

之所以不大赞成,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你样样给他,样样奉到,饭送到嘴巴上面,他还嫌,送到你嘴巴上面的还没胃口,最好我欢喜吃辣椒,就辣椒;欢喜吃那个加点酱油,就是这种味道。

我们这个地方应该有什么要有大希求,希求什么希求你没有这个大希求的话,你自然会这个放不下,那个放不下,会这样。 

 

 
 

知识问答

 

 

 

 

网友:师父,培养弟子相应该怎么做是不是所有善知识的话都听,不要有自己的见解和疑惑对不是自己师父的出家人面前如何自称合适如何及时发现自己内心的傲慢想改变慢心,可是往往很多时候慢心生起时,自己没发现自己有傲慢心。该怎么发现并防止骄慢心弟子诚心想解决这些问题。

善知识:培养弟子相,最核心的一点是培养对佛法的希求心。若缺失了这一点,依师很容变成情绪上的依赖或机械的听话,而这些并不是依师的真正意义。谦下之心要在同行之间培养,不是只有在善知识面前才愿意谦虚,那绝不是真正的谦虚。降伏慢心,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不断向上提升的愿望。

 

网友:师父,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佛经中提到一心不乱,在修行过程中,怎么才能真正做到一心不乱呢

善知识:一心不乱,是修行中“定”的功夫。定是“心缘一境”,把念头定在某一个境界中,不跑到别的地方去。修行佛法,要达到的是“正定”,即念头要集中在正见上;而修定的目的在定境中深入思维,以粉碎邪见执著,恢复本心清明智慧。

明白了定的涵义和目的,就知道,首先要通过闻思建立正知见,通过持戒规范身语意、断除粗重的烦恼恶业,才能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开始修定。修行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法类之间互为辅助,不是脱离其他,单独修定或修慧可以得到的。

 

网友:师父,我总是很难升起恭敬心,是因为慢心太重吗

善知识:对佛法体会越多,对三宝、众生的恭敬越多。难以生起恭敬心,因为自己的修行还不够,没有真正体会到佛法的内涵和价值。

 

网友:请问,经常不能集中精神听佛法怎么办

善知识:多去寺庙干活。

 

网友:请问大师,怎样才能专心做一件事情

善知识:关键是明白自己为何做这件事。其次,要令生活规律、身心安稳,才能慢慢培养专注的心。

 

网友:法师,学习时不能精力集中,效率很低,让我很苦恼,请问应该如何对治呢

善知识:散漫的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专注的习惯也需要慢慢培养,从小处开始。

 
 
 
善知识法语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外缘。

内因是暇满人身,这是我们能够修行的主因。我们今生今世六根具足,头脑灵敏,又能够发心学佛,能够听闻到正法,因此要珍惜宝贵的光阴,珍惜这种种殊胜难得的修道因缘。外缘就是有好的师长、好的同行、好的修行道场,这些都是修行的助缘。如果不能体会到善知识、同参道友和外在环境对我们的帮助,就会常常遇到障碍,容易产生各种毛病,很难顺利修行。所以,我们要珍惜难得的暇满人身,珍惜良好的修行助缘,把握这改善生命品质的殊胜因缘,走好修学佛道的每一步。

其次,应该认清三个毛病。一是最初发心太过猛烈、二是修行当中彷徨不定、三是稍有成绩便高慢自大。

真正的修行,必须遵循四项步骤。

比如说,我们要制造一把好的剑。首先要选择好的铜、铁等原材料。第二步就是对原材料的冶炼、陶铸让剑的毛坯显露出来。第三步,经过一番的敲打、淬火、磨光,将粗糙的剑坯琢磨成闪闪发亮的剑。第四步,还要将打造好的剑埋在土里。等到把剑上咄咄逼人的气焰去掉,再从土里拿出来。这时候,一把锋利的好剑就形成了。手持这把利剑,便可以削铁如泥、所向披靡了。

修行也是如此。我们要把自己锻炼成能断烦恼的法器,第一步要培育好根基。根基不够就会时时遇到障碍,处处存在困难,就不堪成法器,不能成大器。所以,要多忏悔,多集资粮,让业障渐渐减少,善根逐步增长,培养清净信心,培育良好的根基第二步,有了良好的根基,还要仰仗师长的教授、教诫,依靠同行的鼓励、帮助,加上自身不懈的努力,深入经律论藏,思维善恶因果,树立起对佛法的正见。第三步,虽然具备了正确的见解,但缺乏具体的实践,需要面对顺逆各种境界时的历练经历了一番长时间的身心磨练,不断规范言行举止,逐渐清除内心尘垢,让三业清净,三学增上。第四步,虽然修行上有了一些心得,但不能骄傲自满,得少为足,认为仅此便可应对自他身心种种烦恼,而是应该继续精勤修学,让自己的修行工夫纯正、熟练。这时候,能断烦恼的法器就炼成了,我们也就拥有非常猛利、非常深广的智慧,能够洞察种种幻相,应对种种境界,调服种种烦恼,成就种种胜利。

佛学佛,修行成佛,这是每一位佛弟子应有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只要我们具备两种条件,认清三个毛病,遵循四项步骤,一定能够紧随佛陀的身影,践履佛陀的大道,光大佛陀的事业

 

 

 

END
 

总回向

愿此殊胜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尽除一切罪障
共成无上菩提
 

来源 / 日常闻思整理

图片 / 网络

往期回顾:

广论听闻096 | [第三单元][经论第三单元] 亲近善士》能依学者之相》具慧、希求

广论听闻095 | [第三单元]亲近善士》能依学者之相》正住(2)

广论听闻094 | [第三单元]亲近善士》能依学者之相》正住(1)

 

六爻占卜链接,欣赏法语抄录。

如果人不懂得因果

 

 

 

常亲师法友

精进闻思俢

广论,学佛,善知识,法师广论,学佛,善知识,法师广论,学佛,善知识,法师广论,学佛,善知识,法师广论,学佛,善知识,法师广论,学佛,善知识,法师广论,学佛,善知识,法师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广论听闻097[第三单元]亲近善士》能依学者之相》敬法法师、一心贯注发布于2021-05-08 18: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