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关注。发过的内容归纳为:复讲目录、精华专题、学净原创,各有几个子目录

一、二遍没用。我看东西,标准是三十遍

    老人言︱希望有同学浓缩,放在微信传播

    希望后人 会集我讲的科注
收听。文字版请往下翻眼根耳根同时起作用。(本集还有190-2)

  尊敬的诸位同修慈悲:大家晚上好,弥陀


  今天,惭愧末学第190次学习复讲净老和尚的《二O一四净土大经科注》,对应的是老和尚讲经的第409集的部分和第410、411集和第412集的部分,报告过程中,如果有错误或者疏漏之处,恳请诸位同修慈悲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

  首先,我们一起来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诸众中尊。(三遍)

  上次,我们学习了【心得开明第三十四】的经文:【游步三界。无所罣碍。开示。度未度者。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至心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精进勤苦。须臾间耳。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城中。于五百岁受诸厄也。弥勒白言。受佛明诲。专精修学。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下面学习
409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四O九集
409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这一品经文,广明浊世恶苦。浊是染污,不干净。恶是五恶,杀盗淫妄。苦是五痛、五烧。世尊劝我们舍恶行善,离苦得乐。这八个字,盛世要学、要行,乱世更要学、更要行。《净影疏》说:五戒所防的,是杀、盗、邪淫、妄语、饮酒这五恶。造了这五恶,现世,就要接受法律处分,身体遭受厄难,这叫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叫做五烧。烧是活活的烧死,特别是地狱所现的是一片火海,到处都有火。比如犯邪淫的罪,要抱铜柱,这个铜柱用火烧红,让罪人去抱,到时候就晓得苦了。五恶是恶因,五痛是花报,五烧是果报。比如杀人是死罪,我们这个世间的处分是现世报,也叫花报,这是五痛。将来堕到地狱,那是果报,用烧来形容。又《嘉祥疏》里头解释五恶说:为什么只说明这五个因为世人喜欢造杀盗淫妄酒,所以要特别把它彰显出来,讲清楚讲明白。所以佛的戒律好!戒律是救命的,不是坏事。前面的杀盗淫妄是性罪,造作本身就是罪;饮酒本身没有罪,叫遮罪。酒喝多了,容犯杀盗淫妄,清醒的时候不会做,所以把酒列进去。
 
  科题是正宗分的第二大部分,「果德圆满」的第五大科,「对显净秽诫劝」,这一大科的经文,包括三十二品到四十二品。这里面分两科,第一科,「诫」,包括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里面又分两小科,第二小科,「诫」,包括三十五品到三十七品。这里面分两大段,第一大段,「浊世恶苦」,就是第三十五品的内容,分五段,第一段,「赞无恶成德」,经文是: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
 
  『端心正意』,指正心诚意,好好保护自己的善念,绝没有伤害别人的念头,远离三毒,不思邪恶。邪恶就是十恶,杀、盗、淫,身恶;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口恶;贪、瞋、痴是意恶。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细心观察,绝大多数人都犯了五戒十善。社会不祥,动乱不安,原因就在此地。儒家教我们做人的根本,从格物、致知下手。格物是什么意思朱夫子讲这个格是研究,物是万物,对万物要深入研究,了解它的事实真相,这个说法错了阳明用这个方法格物,研究到最后吐血了,答案还不能现前。司马光用佛法来解释格物,这个格是格斗物是欲望,跟欲望打仗。要把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打倒,打赢了就叫做罗汉。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人不能没有,但是适可而止,我们有多余的,要帮助一些穷苦的人,最好是欠缺一点,不要太满足,如果满足,罪业就现出来了。要淡然处之,生活清淡一点好,身心健康就是宝。没有忧虑,没有操心的,没有贪欲的念头,没有瞋恨,对一切人事物没有对立,意才诚,用真诚心待人接物。意诚,心就正,心不偏不邪,心要清净,心要平等,心要觉悟。
 
  又义寂法师说:直趣菩提叫做「端心」,不求余事叫做「正意」。这个意思更深。因为只有趣菩提才称为「端心」,余无所求才叫做「正意」。菩提是智慧,是觉悟。佛门里头,学教的人,求大开圆解;修的人,目的是明心见性念佛的人,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我们修净土,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头没有别的,只有阿弥陀佛。我们对于世出世间法一无所求,所向往的,不是世间功名富贵,是极乐世界,一心一意求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往生,我们的意就正了,我们的心就端了
 
  能这样端正身心,自然不为众恶』,纵然有缘,也不会干这些事情,所以说甚为大德』。「大德」是德之至,就是说一个人的德行圆满,达到至高无上孔子释迦牟尼佛达到了最高峰。孔子生在平民之家,代表平民可以成圣人。释迦牟尼佛生在帝王之家,身为太子,他明白了富贵不是真正的乐,所以他十九岁出家,放弃王位的继承权,出去做一个苦行僧,他有真乐,国王比不上。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模范。我们读书要明理,学佛要像佛,学儒要像孔子,自行化他,给社会大众做个好样子,这就是积大功累大德。
410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四一O集
410
  下面是「浊世恶苦」的第二段,「征释所以」,经文是:
 
  【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
 
  世尊自问自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十方诸佛刹土的众生,行善的多,造恶的少,容易教化。『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嘉祥疏》说:他方诸佛刹土里面,殊胜的缘多,这个胜缘就是圣贤教化,佛法兴旺,容易成就。同时,人的善根福德强胜,大家喜欢行善,所以作善容易。而娑婆世界,这两种缘都缺乏。我们这个世间确实圣贤教化得少。为什么会少都是众生业力所感众生好善,感应圣贤来教化众生不善,所感来的都是妖魔怪,帮助大家作恶中国历史里头每个朝代都有盛世出现,就是凭教化,教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所以中国古圣先贤多!那是我们的祖宗懂得教育,教育成功的原因是他们自己做到,自己做表率,学的人听到了、看到了,父母老师、世人是这样教我的,所以他能信。
 
  「开化」就是佛开导教化。如果众生恶多善少,就很难教化,给他讲,他不听,他不能接受。为什么佛所讲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他没有看到过,只是在佛经上读到。他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所感受到的,都是杀盗淫妄,五逆十恶到处都是。所以经文说『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剧」是巨大,不是小苦,是大苦。人人都造五恶,都把五戒十善丢掉了,这个世间就多灾多难!现在的社会,虽然没有殊胜的缘,如果我们真正肯发心做出好榜样,断恶修善从自己做起,从我们家庭做起,不怕吃亏,不怕上当。从因果定律上来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人最后一定是好报。当前好报最明显的,自己活得很幸福、很快乐,这个快乐是从不做亏心事来的,从伦常道德当中来的,真快乐。如果不相信,随顺世间,人云亦云,生活就很苦,家庭没有幸福,社会动乱。佛门弟子也不例外,说到没做到,就不能化民成俗。
 
  下面是「浊世恶苦」的第三段,「令舍恶得福」,经文是:
 
  【我今于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
 
  『我今于此作佛』,此是指我们地球。释迦牟尼佛降生在地球上,为我们做示现,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令舍五恶』,不作杀盗淫妄酒这五种恶,现前就能够『去五痛』,『离五烧』,五痛是这一生的痛苦,五烧是来生的果报。世尊教化众生,『降化其意,令持五善』。「意」是念头,不善的念头要制服住,然后五戒十善就很容易做到。《嘉祥疏》说:「降化其意」,是悕心入道,这个悕是愿的意思,愿心入道,令持五善,顺教修行世尊教给我们五善,我们要随顺佛陀教诲修行,修正错误的行为
 
  净影大师和嘉祥大师都认为,五善就是五戒。学佛无论在家出家,从三皈五戒学起。皈是回头,三皈就是教我们从三个方向回头,皈依觉正净,用佛法僧做代表,佛法僧称为三宝。第一,皈依佛,佛代表觉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依靠佛;第二,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纯正没有虚妄,法用经典做代表,经典是我们修行的依靠;第三,皈依僧,僧是依照经法修行的人,是依照佛陀教诲修行的人,是我们的榜样,他学佛在我们之前,是我们的好老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这叫皈依三宝。我们学了之后,要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依教奉行,决定得好处。
 
  下一句经文,『获其福德』。「福德」是善行及所得的福利,善行是因,心善、言善、行善,福德是果报,有因有果。《嘉祥疏》说:「获其福德者,举远近二果,成其行也。」近果,如《净影疏》说:「由持五戒,于现在世,身安无苦。」我们这一生努力学习五戒十善,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在动乱的时代,无论在什么地方居住,我们身也是安的,没有苦。我们没有希求,三餐能吃饱,穿着能保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就够了。每天学习经教,念阿弥陀佛,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很快乐。这是近果。远果,是得生极乐,定证涅槃,这是真正的大福报。如《净影疏》说:「后生弥陀,终得涅槃。」五戒十善带给我们现世安乐,身后往生,所以说「获其福德」。
 
  下面是「浊世恶苦」的第四段,「违教成五恶」,分三小段,第一小段,「征数」,经文是:
 
  【何等为五。】
 
  哪五种
 
  下面是「违教成五恶」的第二小段,「别释」,分五大点,第一大点,「杀」,又分五点,第一点,「共造杀业」,经文是:
 
  【其一者。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剋kè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噉dàn。】
 
  在诸恶之中,首标杀生恶。韩国法相宗的祖师太贤法师说:「世间所畏,死苦为穷,损他之中,无过夺命。」穷是极的意思。世间众生最怕的是死,人最爱惜的是命损害别人之中,最严重的就是要人的命。所以杀害众生,最为大恶,尤其是在战争时候,太容易发生了。喜欢杀生的人,常常作恶梦,常常有惊慌、恐怖,这是现报;来世是三途果报。不但是佛教,其他宗教戒杀人。所有宗教终极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爱,没有教人杀生的,都劝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所以宗教可以团结,宗教应当回归教育,应当互相学习,才不至于发生宗教冲突。
 
  杀人还有一个方面是自杀。现在这个时代,连小学生都有自杀的,他感觉生不如死,很反常。佛法戒律里头不能杀人,也不能自杀。我们活得很痛苦,那是自己的业报死不能解决问题。佛告诉我们,自杀更苦自杀的人不能投胎中阴身每七天就要自杀一次,吊死的人每七天就吊一次,服毒的人每七天就服一次毒。凡是有自杀念头的人,就有很多找替身的鬼在等他。这些鬼没有替身不能投胎,他们有小通,知道谁有自杀的念头,他们就在旁边等着,想尽办法帮助他自杀。他自杀之后,也一样要找替身。自杀是自害,找替身是害人,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把问题搞得越来越复杂。所以佛门的大戒,第一条就是不杀生,包括不能自杀。
 
  经文中先明杀恶。经文说:『强者伏弱,转相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噉。』「伏」是降伏,「剋」跟克相同,就是克、杀的意思。《会疏》说:「强者伏弱」,能杀者为强,所杀者为弱。人和畜生都一样。现在这个社会,天天都有杀人的新闻。最可怕的是恐怖战争,恐怖分子多半利用宗教,不定什么时候,不定什么处所,无缘无故杀人,跟被杀的人无冤无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用宗教教育解决。许多宗教信徒非常虔诚,会背经典,但是对于宗教的教义并不知道,不懂里面是什么意思,所以要靠教育。《会疏》解释「转相剋贼」的意思:剋是制胜、杀害,贼是贼害。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全神贯注要吃螳螂,没想到猎人也在等着它,所以叫「转相」。又憬兴法师说:「剋」是杀,「贼」是害。「残害」,是凶残伤害。「杀伤」,是杀生致死或伤害其身体。「吞噉」,「噉」是吞、吃的意思,多半是指肉食。蛇能吞蛙,蛙食蚯蚓,所以说「迭相吞噉」。
 
  以上这几句经文,说明杀生恶,杀生造作重大的过失。佛说得好,「欲免世间刀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刀兵劫是指战争,互相残杀,这是人与人之间最严重的大恶食肉就是战争果报的根源,众生还离不开吃,这个灾难就不能避免。现在的餐馆、酒店,酒席里面放的全是众生的尸体!没有学佛的人迷惑颠倒,看不出来,以为那是美味;我们学佛之后那点良心出来了,看到那是动物的死尸,这还能下咽吗还敢去动筷子吗旁边人看到了,说我们迷信,说我们有福不知道享,他们认为那是口福。我们今天知道,那是口造业!《楞严经》上佛说得很好,吃它半斤将来要还它八两。我们吃的时候是口福,将来还债的时候丝毫不爽,欠命的要还命,欠债的要还钱,纵然过了无量劫因缘聚会的时候果报就现前。人如果想到果报,决定不敢干这个坏事了。老和尚小时候,打猎打了三年。学佛之后,读了《地藏经》才知道可怕,忏悔,吃长素,不敢再犯这个戒了。不但持戒,还经常放生捐助医药费给穷人,弥补年轻时候无知造的罪业。
411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四一一集
411
  下面是「杀」的第二点,「恶业殃罚」,经文是:
 
  【不知为善。后受殃罚。故有穷乞。孤独。聋盲。喑痖。痴恶。尪wāng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
 
  『不知为善』,乃至『不肯为善』,都是表造恶的过失。很多时候不是他真不肯为善,是他不能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禁不起诱惑,看到作恶他也想去做。因为广为不善,造的恶多,又杀害生命,所以受穷乞、孤独、聋盲、喑痖、痴恶、尪狂的果报人生真的是有命运,谚语有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我们一生的行业是缘,过去生中所造的善恶是因。过去生中造恶我们这一生努力行善,断恶修善虽然有恶因,没有缘,果报就不会现前过去生中造作不善,现在又造不善,因缘具足,果报就现前。但是,教得好还是能回头的,所以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只要肯回头,肯改过,都还有救;不肯回头,不肯改过,那就没办法了。
 
  第一个恶报,『穷乞』。「穷」是贫穷。「乞」是乞丐,讨饭度日的人。贫穷到极处就沦为乞丐。我们见过一些乞丐年岁不是很大,却每天在外面讨饭,为什么健康的人会沦落到这个地步可以工作,为什么不工作不肯好好读书,好吃懒做。穷乞的原因,是过去生中不肯行财布施世间发财的人过去修了财布施那是因,这一生他经营哪个行业那是缘因遇到缘,果报就现前,所以他的事业做得很成功,拥有很多财富我们有缘,没有因,过去生中没有修这一生当中补还来得及。老和尚说,他老人家自己过去造的罪业重,学佛之前不知道行善,从来也没有行善的念头,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是业障深重,自己的生活都过得很勉强,哪有力量去帮助人哪有钱布施章嘉大师说,一毛钱有没有有。一块钱有没有也还可以。就从一毛一块修起,常存布施的心,遇到缘随分随力,都是无量功德,因为只有这么多钱了,一块钱是全部的财产,全部拿出来了,这功德很大
 
  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劝人学佛,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布施的功德可大了!他要是真听懂了,真的念佛往生,他往生是我们劝的,是我们对他的法布施,他已经得到果报,他会感恩我们,报答我们,在我们临命终时,我们要是热心求生净土他会跟在阿弥陀佛身边接引我们往生。老和尚说,自己过去生中,三种布施大概只有法布施,还有一点聪明智慧;没有财布施,贫穷;没有无畏布施,短命。所以在学佛的前面一个阶段,五十岁之前很困难,他老人家到处讲经,修法布施的同时财布施,大众供养的钱就用来印经,印经里面三种布施都有,完全是赠送,钱从十方来,还归十方去,大家都欢喜。

 (本集还有190-2,恭请大家关注微信 。)

大乘无量寿经 全文及读诵【分段便于背诵

浓缩复讲 分品总目录

↓ 在框内滑动翻看

          概要(十门开启|玄义)

    前九门: 教起因缘 本经体性 一经宗趣 方便力用 

    所被根机 藏教所摄 部类差别 译会校释 总释名题
    十门开启的前九门  001-027集

       (十)正释经文

  壹、序  分(第一 至 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027-034集

    德遵普贤第二 034-057集

    大教缘起第三 057-066集

  贰、正宗分(第四 至 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067-076集
    至心精进第五 076-082集
    发大誓愿第六 083-104集
    必成正觉第七 105-110集
    积功累德第八 111-121集
    圆满成就第九 122-126集
    皆愿作佛第十 127集
    国界严净第十一 128-131集
    光明遍照第十二 132-134集
    寿众无量第十三 135集
    宝树遍国第十四 136集
    菩提道场第十五 137-139集
    堂舍楼观第十六 140集
    泉池功德第十七 141-144集

    超世希有第十八 145集

    受用具足第十九 146集

    德风华雨第二十 147集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148集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149-150集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151-152集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153-163集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164-165集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166-168集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169集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170集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171集
    菩萨修持第三十 172-177集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178-181集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182-185集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186-187集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188-189集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正在复讲中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叁、流通分(第四十三 至 第四十八品)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受菩提记第四十四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
    勤修坚持第四十六
    福慧始闻第四十七
    闻经获益第四十八


以下为未分品的总目录
001-009    010-020    021-030
031-040    041-050    051-060
061-070   071-080    081-090
091-100   101-110    111-120
121-130   131-140    141-150
151-160   161-170    171-180


      惭愧末学每一集都准备近20个小时,把老和尚的精华内容浓缩成三分之一左右。有缘同修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多听几遍精华内容,到长时熏修的效果,恭请同修们慈悲指正。

      如果您喜欢,恭请转发,利益更多有缘同修,无限感恩,阿弥陀佛
下载音频到内存卡,插入播经机,就可完整、循环播放

大经科注复讲至第十品(学习报告地址已过期重发)

大经科注浓缩复讲第11至20品 下载地址
义工登记表 校对利益殊胜 欢迎参与
惭愧末学原创系列
学习报告(多人听了殊胜往生)
(原地址失效。新的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rGBz-kFF3I5r0uc8ud4w3A 提取码: mc4c

2021新春贺词

视频拜年

五毒俱全 三次病危,“坏女人”新生记

念佛人面对恶缘的十种想法 看完就不生气
用佛法可以写高分作文 父女谈心录1
临终劝导词、中阴身开导词 附录音
重要!念佛人十条临终交代事项

往生靠信愿。
老和尚:真往生的记录要当作佛经看,增长信心和愿心
末学的母亲三次见佛、预知时至、全身柔软、异满室、莲花随行、舍利留念、托梦告知,末学有幸全程记录,并制作成视频。多位菩萨受到先母事迹的鼓舞,也发起真信切愿,念佛真正往生恭请师兄们多观看多转发功德无量 

↓ 在框内滑动翻看

三次见佛,预知时至,罗佑招居士殊胜往生纪实 视频

罗佑招居士殊胜往生纪实(一万字文稿)有小视频
现代往生传:杨母罗佑招(800字文言文
     罗佑招老菩萨普度众生 系列纪实
之一: 黄春涛居士闯过三次阴境!妻子看见观世音菩萨拉着他上升
之二: 全身柔软 头顶独温 托梦告知,张明弘居士往生纪实
之三: 头顶独温 现金身男相 托梦告知,金惠珍老居士往生纪实
之四 女儿梦见父亲带她参观金身佛菩萨,俞同兴老居士往生纪实 有小视频
之五: 七日檀香 三次见佛 临终仍发愿 俞根保老居士往生纪实 视频
之六: 外孙女梦见她回来介绍极乐世界 莫月英老居士往生纪实 有小视频
之七:儿子见到七彩观音 金身托梦 韩桂英老居士殊胜往生纪实


老和尚慈祥微笑照片集锦视频

老和尚三种速度念佛

《老和尚的身教》

老和尚重要开示节选

↓ 在框内滑动翻看

一门深入 长时熏修,是修学成功的秘诀(合集)

一切法得成于忍(36个链接 合集)

念经不行,不听经不明理。只听一遍就听懂,你是再来人

听经,量不必多,要重复,遍数要多

2019.3.3开示:好的事、坏的事,随它去吧!

念佛一辈子,最后不能往生,是教理没有下功夫

念佛也要有一点看破放下的功夫,否则不能往生

念佛拜佛读经,要每天跟佛交卷

学佛不善学的十二个误区。要善听善思善言善行

喜欢批评是损德。要原谅别人,不要原谅自己

《往生》的意思

用这种心住世,没有一个不往生的

为什么真正求往生的人不多受苦受难受得不够

感谢逆境恶缘,送我们往生

阿弥陀佛接引的全是流浪汉

证明真往生,一是临终说佛来接引,二是托梦告知

守住四个标准,这样学讲经,你是踏在我的肩膀



祖师大德重要开示
如法护持往生︱临终三大要 饬终须知(合集)
助念万不可收红包、收东西
四月初一到十五,做任何事的功德增加十万倍,佛决不诳语
老和尚极其赞叹的 幻住问答

对《大藏经》很熟悉!

官方发布UFO影片!老和尚:我亲眼看到两次飞碟

刘德华新歌:《今生要回家》一起念阿弥陀佛

往生菩萨集锦
当代(大约1980年之后)
山高水长!李炳南老居士的传奇人生和殊胜往生纪实 有视频

三次到极乐世界 回来宣传 陈玉栋居士极殊胜往生纪实 视频

魏国兴居士预知时至,千人见证坐着往生 视频
亲口说佛来了!“我要震动全法界!” 张杏才居士殊胜往生纪实
预知时至 异香满室 老和尚俗家慈母马太夫人殊胜往生纪实
爷爷坐着金色的花下来了 侯大立居士殊胜往生纪实
三次见佛 预知时至,张宝珠老居士殊胜往生纪实 有小视频

近现代(大约1840-1980年)
印祖亲自编审 夏莲居之母潘太夫人端坐往生
晒蜡烛的持律法师预知时至,种种祥瑞︱影尘回忆录
参禅的大弟子 念佛的锅漏匠 绕佛的大公鸡
修无法师 郑锡宾及其弟弟 张氏︱预知时至往生



说明:惭愧末学打算收集、整理殊胜往生的菩萨,制作成精品,供养一切有缘同修。祈请有缘同修参与收集、整理,《义工登记表》请往上翻。无限感恩,阿弥陀佛
本 永无广告,永不盈利,
只为积累往生资粮
,同生极乐,阿弥陀佛!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2014大经科注浓缩复讲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第190-1集浊世恶苦1︱2014大经科注浓缩复讲发布于2021-05-08 19:03: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