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注》核心讲记

前言
第一篇不虚作住持功德
一、释题
㈠昙鸾大师与《往生论注》
㈡《往生论》
㈢不虚作住持功德
㈣引文
二、正释
㈠本愿成就
1.示名
2.释义
⑴正释文义
⑵结释深义
⑶本愿力
㈡本愿不虚作
1.虚作之相
⑴世间人虚作
人虚作
2.不虚作住持
⑴依佛愿力
⑵愿与力相依相成
⑶愿与力不徒然虚设
凡夫顿超十地
2.弥陀本愿救度通摄博地凡夫
⑴问
⑵答
3.果报高妙
⑴寂灭平等
⑵四德三无想
⑶未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身等法等
㈣别于通途之教
1.通途设问方便接引
⑴通途三祇百劫
净土乘愿横超
⑶时众疑难
⑷方便接引
2.特别设问显超越之理
3.引第二十二愿彰显佛力
⑴不共别途
⑵净宗教
⑶横超诸地
4.五果门皆是弥陀愿力回向
㈤好坚树喻
1.比喻
2.合喻
三、结劝
1.总结
2.用比喻说明增上缘
⑴比喻
⑵合喻
3.优婆离入定
4.佛世六群比丘的威仪
四、问答
1.
.
.
.
.
第二篇缘佛愿力速成佛
一、释题
㈠引文
㈡五念门
㈢五果门
二、问答决疑
㈠问
㈡答
1.举论直答
2.别释深义
⑴标增上缘
⑵正释深义
⑶缘佛愿力
附录
一、《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之文
二、不虚作住持功德讲义
三、《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之文
四、缘佛愿力速成佛讲义
五、《往生论注》重点
㈠《往生论注》大意
㈡《往生论注》重点

前言

《往生论注》系注解天亲菩萨《往生论》之书,乃净土宗奠基祖师昙鸾大师之著述,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册。

由于《往生论注》是净土宗发展的源流,因而《往生论》亦被定为净土宗正依经论,所谓三经一论

通篇《论注》,文笔简练畅达,释义精妙入微,词旨无不上善,形俱称极美,格调甚高,几乎与经并称。自古教著,少可媲美,堪称是中国净土宗史上第一奇书。

印光大师特为盛赞昙鸾大师而言:天亲菩萨《往生论》,净宗之要典也,世罕流通。昙鸾法师之《注》,文畅达而义深邃,洵足开人正智,起人正信,乃净业学人之大导师,惜中国久已失传。清末杨仁山居士请于东瀛,刻以流通。又言:昙鸾法师撰《注》详释,直将弥陀誓愿,天亲衷怀,彻底圆彰,和盘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无碍辩,何克臻此。

《往生论》文约义丰,旨归难晓,幸有昙鸾大师为之注释,发挥其幽关,光阐其微意,显明净土宗二道、自他二力、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不断烦恼涅槃等净土宗根本义,由此奠定净土宗教理的根本基础,足以成为开宗立教的宗师

当然,善导大师固是净土宗之集大成者,然而开端则完全起始于昙鸾大师,所以从历史来说,昙鸾大师可谓是中国净土宗之开山鼻祖。因此,可以这样说,净土行人若不了解《往生论注》,便不易正确掌握净土宗教理,而难以正确修持净土法门

本《核心讲记》为二○○七年至二○○八年间,于净土宗台北念佛会就《论注》中二主题的详细阐述:

㈠不虚作住持功德;

㈡缘佛愿力速成佛。

不虚作住持功德阿弥陀佛八种功德的最后一种,也是天亲菩萨《往生论》偈颂当中最重要的一首: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缘佛愿力速成佛系解说《往生论注》的最后结论核求其本释,鸾祖举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证明往生、成佛、度生,若往若还,皆缘阿弥陀佛本愿力;发千古未发之玄言,立万世不易之至宗,尽开一大法门之秘藏,直示五苦众生以渡船,其功德巍巍,慈恩浩浩。

深愿有缘读此书者,同生稀有之难遭,同仰鸾祖之释义,同信弥陀之本愿,同称佛名,同生净土,广度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

释慧净 谨识

201311

第一篇不虚作住持功德

一、释题

《往生论注》是净土宗的奠基祖师——昙鸾大师的著作,内容是解释天亲菩萨所写的《往生论》。

《往生论注》于净土宗,占有根本性的重要地位,可说净土法门有否依据《往生论注》,其净土思想会有很大的差别,甚至纯与不纯的差异。

㈠昙鸾大师与《往生论注》

昙鸾大师生于中国南北朝时代,是当时有名的高僧,他继承树菩萨《易行品》及天亲菩萨《往生论》的思想而撰《往生论注》。南朝梁国天子尊其为鸾菩萨,北魏皇帝称其为神鸾

昙鸾大师所写的这部《往生论注》,文笔精练,文风朴实,一言一句清晰简明,要言不繁;所说的教理精深博大,所引用的譬喻典故精彩动人,内容深入浅出,真所谓文约而义丰,词简而理明。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将弥陀本愿、他力思想彻底圆彰,和盘托出;上承龙树、天亲易行道的精髓,下启道绰、善导净土宗的宏规,使弥陀救度之法永传不灭,众生念佛之声到处可闻。因此,古来的祖师大德都极推崇《往生论注》,将之视同一部菩萨的论。

㈡《往生论》

《往生论》包括偈颂(共二十四行九十六句)与长行,是以诗偈的体裁及散文的形式所构成的一部书。内容主要描述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流露出作者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以及愿与所有众生往生净土的诚挚心情。

这三种庄严是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佛庄严、圣众(菩萨)庄严。依报庄严有十七种,佛庄严有八种,菩萨庄严有四种,这就是三严二十九种三严二十九种构成整个极乐世界的庄严功德。

㈢不虚作住持功德

不虚作住持功德是阿弥陀佛八种功德的最后一种,也是天亲菩萨偈颂当中最重要的一首,共四句二十个字: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这首偈颂很简短,但意义却非常重大,是净土法门大根大本的地方。

以下所摘选的昙鸾大师几段文,主要是在解释《往生论》的不虚作住持功德以及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住持是什么意思

,不异不灭。,不散不失。

是不异不灭。异,就是变质、改变了,不一样了;灭,就是灭亡、消失、不存在了。

就是不散开。如果散开了,就不是持,甚至到最后消失了,就完全不是持了。

住持就是永远不改变本来的样子,也永远不消灭,不逝去。不管现在、未来,乃至无尽的永远,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改变,这叫;不管现在、未来,乃至无尽的永远,都不会散开,不会消失,这叫

我们想想看,这个世间有什么东西是能够住持的呢人也好,物也好,有形的、无形的,精神界、物质界,草木、山河、大地、宇宙星辰,通通都不能够住持。

㈣引文

《往生论》言:

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

《往生论注》释言:

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者,盖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也。

今当略示虚作之相不能住持,用显彼不虚作住持之义。人有辍餐养士,或衅起舟中;积金盈库,而不免饿死:如斯之事,触目皆是。得非作得,在非守在,皆由虚妄业作,不能住持也。

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往生论》言: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往生论注》释言:

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寂灭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萨所证寂灭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

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龙树菩萨、婆薮槃头菩萨辈愿生彼者,当为此耳。

问曰:案《十地经》,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勋,经多劫数,然后乃得。此云何见阿弥陀佛时,毕竟与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耶

答曰: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耳。

问曰:若不即等,复何待言菩萨但登初地,以渐增进,自然当与佛等,何假言与上地菩萨等

答曰: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是故须言毕竟平等

复次《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

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

譬如有树,名曰好坚。是树地生,百岁乃具。一日长高百丈,日日如此。计百岁之长,岂类修松耶!见松生长,日不过寸;闻彼好坚,何能不疑即同有人闻释迦如来罗汉于一听,制无生于终朝,谓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闻此《论》事,亦当不信。夫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谓之不然,亦其宜也。

二、正释

㈠本愿成就偈

《往生论》言:

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

1.示名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首偈语完全根据《无量寿经》(简称《大经》)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而来的。描述的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功能,所以也可以说是本愿成就偈

2.释义

正释文义

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因此第十八愿的功能就完全展现了。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说明阿弥陀佛本愿不可思议的威神力量,使得众生闻名欲往生。因为是偈文的形式,所以只简略地以闻名欲往生五个字来表达。闻名欲往生的意思是:听闻了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来龙去脉,了解阿弥陀佛是将这句名号给众生称念、让众生往生,令众生只要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十个,十个都能往生;百个,百个都能往生;千个,千个都能往生。任何人只要愿意称名,都能往生,而且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所以,《大经》说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天亲菩萨的偈语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意思是一样的,只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明。

即信知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个如果单单从《往生论》来看,会觉得这是菩萨境界的观察、观想,必须要入定。可是如果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来讲,就不是菩萨境界入定的,而是凡夫信受第十八愿弥陀救度的闻信、观知、信知的,也就是昙鸾大师所解释的但以信佛因缘,乘佛愿力观知闻信的

经过昙鸾大师的解释之后,《往生论》的真义、真精神才彻底展现出来。否则,千古以来,《往生论》恐怕将永被埋没。如果没有《往生论注》,我们很难理解《往生论》,会认为《往生论》是菩萨的境界,跟我们毫不相干,不能为我们凡夫所受用。所以,《往生论注》一开头就把难行道和易行道点出来,指出一切凡夫都能够依靠易行道;而所谓易行道,就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如乘船,只要上了船,就能毫不费力,轻松、安乐,时间一到就到达目的地,真正的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结释深义

弥陀成佛,众生往生,蕴在此一偈中。

阿弥陀佛能够成佛,众生能够往生,无量功能完全蕴含在这首偈语中。阿弥陀佛不是为了自己成佛而成佛,也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成佛,他完完全全是为了让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而成佛的。如果不是为了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他就不成佛。如果十方众生念佛却不能往生,他也不能成佛;即使成佛也不能成为像阿弥陀佛这样的一尊佛。众生念佛即得往生,往生之后就能具足功德大宝海。所以,弥陀成佛与众生往生,因因果果都蕴含在这首偈语里。

本愿力

往生成佛的根本

昙鸾大师注释《往生论》,重要的地方都用本愿力来解释。譬如开宗明义的地方就引用龙树菩萨《易行品》之文——“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来说明自力与他力。什么是易行道呢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这就是他力,就是易行道。就是拣除其他,独一无二。信佛因缘,不是信其他佛之救度,而是唯信阿弥陀佛之救度。所谓因缘,是指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力。所以《往生论注》一开始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作为开场白,同时也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作为结论。

是什么原因使十方众生能够快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快速获得无上正等正觉呢在《往生论注》结尾的地方,昙鸾大师简明扼要地作出结论说: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推求其根本,阿弥陀佛的本身就是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量是众生成佛的增上缘。所以昙鸾大师进一步说: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昙鸾大师接着举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来证明。这三愿是四十八愿中最重要的愿,因为第十八愿是往生的根本愿,第十一愿是第十八愿往生之后的果——证入灭度,第二十二愿是第十一愿的用。这三愿构成众生往生、成佛、度众生的因果,所以昙鸾大师这部《往生论注》,关键的地方都以本愿力来阐释、展现。包括现在要讨论的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也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来解释。

根本愿即第十八愿

本愿,有广、略、要。

本愿力这三个字有特别的意义,本愿是分别作解释的。这一点后面会另加说明。简单来讲,本愿有广”“”“广就是总指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是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结论之处所举出的三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就是四十八愿当中的根本愿,也就是第十八愿。四十八愿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第十八愿,只要有第十八愿,广也好,也好,通通都涵盖在当中了。

遇无空过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这个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

此土遇本愿,得往生益;彼土见弥陀,得成佛益。

,有娑婆世界的遇,有极乐世界的遇。娑婆世界的遇就是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这叫作此土遇到本愿救度。只要有娑婆世界的遇,自然就会有极乐世界的遇。

,一般是指观察、观想、观照,属意业上的思维,但这里是指明了、信受——对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不可思议本愿力量信受不疑、依教奉行,也就是信受奉行的意思。

本愿力就是第十八愿的力量。第十八愿言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也就是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既然第十八愿的内容是这样,那我们只要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岂不就是遇到本愿力了!既然遇到本愿力了,就必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必定能够见到阿弥陀佛。这也就是天亲菩萨所讲的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这一段后面会解释),简单讲就是获得成佛的利益。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遇到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能够快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满足就是具足、拥有、获得,与功德大宝海成为一体。功德大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思,就是无上涅槃,无上涅槃才是所有功德的大宝。大宝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所以用海来形容。

净土法门非常易行,易行的同时又是殊胜的。殊胜在哪里在于能让我们获得成佛的利益,而且不必经过品位阶级,不必经过一劫二劫,也不必经过一地、二地、三地,而是超劫超地。如果不是这样,就不是。所以天亲菩萨在这首偈语里说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如果易行而不殊胜,就不是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念佛即乘本愿力

《观经疏》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句法语也是在说明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的内涵。望佛本愿的内涵、目的,也在于令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是遇到了本愿力,必定不会徒然空过,必定能够快速获得功德大宝海、具足功德大宝海,与功德大宝海一体不离:这是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的总结论。

善导大师在《法事赞》中也说: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无为涅槃界无为涅槃就是没有上下、高低、品位、阶级,也没有你我、彼此、冤亲、好坏的对待;烦恼、见思二惑、尘沙无明通通断尽,离诸戏论,永无障碍,所以叫作无为涅槃。这里的涅槃是指无上涅槃的意思,同时也是阿弥陀佛的报佛、报土的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要往生到这样的境界,必须符应涅槃的才能进入,随缘杂善与涅槃的果是不相符应的。所谓随缘杂善,就是指众生随着自己所接触到的或是所喜好的,而去修的种种行法。如果以这些来回向,是没有办法进入阿弥陀佛无为涅槃的报土的。

故使如来选要法,因此阿弥陀佛、释迦如来就为我们筛选进入无为涅槃的唯一因——念弥陀名号。而且唯有念弥陀名号是往生的正因,此外没有第二个正因。它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教念弥陀专复专

弥陀的正报和依报是一体的,天亲菩萨是以三严二十九种功德的架构来形容极乐世界。但是依报也好,佛也好,菩萨也好,这三种都是涅槃的境界,要进入涅槃境界,必须具足涅槃的因。所以我们必须专念弥陀名号,以弥陀名号为因,才能进入涅槃的果报之地。

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1.菩萨四种庄严

下之菩萨四种庄严功德,皆此别相,亦即是功德大宝海中之波澜、作用。

,是指《往生论注》中的报生三昧之文段: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也。这就是菩萨四种庄严功德。

往生极乐世界就能获得功德大宝海,证悟无上涅槃。菩萨四种庄严功德就是功德大宝海的波澜。我们到极乐世界,是成就什么在那里做什么天亲菩萨都有说明,昙鸾大师也都有解释,在《往生论注》下卷以及上卷都有叙述。这四种庄严功德就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之后所具备的功能、作用,是我们所获得的功德大宝海的波澜,亦即是无上涅槃的一种作用。

天亲菩萨的说明、昙鸾大师的解释真的太精彩了!令人读后不知不觉身心涌出法喜。

2.花开见佛

《大经》明信佛智之文: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若有众生,亦即不管是圣人、凡夫,出家众、在家众,善人、恶人,不管有智慧、没智慧,有学问、没学问,也不管有修行、没修行,只要他明信佛智,乃至佛的胜智,也就是明信弥陀的五种智慧——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什么叫明信佛智就是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信受不疑,也就是对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对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信受不疑。如果要深观或修行到某一境界才算明信佛智,我们凡夫永远不可能做到。因为即使声闻缘觉、菩萨都不能望佛的项背,所谓唯佛独明了,二乘非所测,何况我们博地凡夫呢这样我们怎么有办法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呢所以这里的明信佛智” 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作诸功德,信心回向作诸功德就是专称弥陀佛名信心回向就是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这样的众生就能够往生弥陀净土,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往生报土、自然化生、跏趺而坐,刹那之间、须臾之顷就能够当下化生,不仅身相光明跟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一样,内心的智慧功德也跟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一样,具足成就,无二无别。

这就是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的一种功能。

3.极乐依正

《大经》圣众果报之文: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这段文在说明依报功德与正报功德。

依报功德——“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次于无为泥洹之道就是无为涅槃的意思。善导大师所说的极乐无为涅槃界就是从这一段经文而来的。

正报功德——极乐世界也有声闻、菩萨、天人这些称谓、名相,可是虽有高下不同的名称,他们不论内相或外相却都是平等的:内相——“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外相——“咸同一类,形无异状。内相是无上的,外相也是无上的。既然如此,何以还要分为声闻、菩萨、天人呢这里解释说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为了随顺其他世界,所以才有声闻、菩萨、天人这些名称,不然极乐世界哪有声闻、菩萨、天人呢。极乐世界既然是涅槃的境界,就没有差别相,没有对待感,没有彼此、人我,不然就不能称为涅槃了。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颜貌端正表示有容貌,有容貌就应该有形体。既然有形体,不是人的形体就是天的形体,但是又不像人或天的形体。有容貌,有形体,可是非天非人,微细不粗,妙不可测,所以没办法去想象是什么样的容貌,是超越天跟人,可说是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这个就是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的现象。

4.菩萨为此愿生

龙树、天亲愿生,为此故。

此是众生往生因果。

龙树菩萨、天亲菩萨之所以愿生极乐世界,就是因为有这么殊胜的利益。

㈡本愿不虚作

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者,盖是阿弥陀如来本愿力也。

,大概,总而言之。

也就是说,还有更多,不只这些,不过大概、总而言之来讲。

就是说,阿弥陀佛不虚作住持功德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来讲的。由于有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使得凡遇到本愿力的众生都不会空过,点点滴滴都拥有,点点滴滴都功不唐捐。

1.虚作之相

今当略示虚作之相不能住持,用显彼不虚作住持之义。

为了显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能够绝对住持,昙鸾大师先用虚作”——不能够住持,来显示阿弥陀佛的不虚作”——绝对能够住持。

世间人虚作

典故

人有辍餐养士,或衅起舟中。

这一段是有典故的。战国时代孟尝君有三千养士,养士就是自己的幕僚、谋士。这里是根据《吴越春秋》以及《吕氏春秋》摘其重点来讲的:

《吴越春秋》(卷二)、《吕氏春秋》(卷十一)言(取意):吴国国王欲杀卫国庆忌,惧其势大。有忠臣要离献苦肉计,自愿吴王切其右臂,并杀其妻,使其假投庆忌,终得庆忌信任,成为养士。庆忌听要离言,乘船攻吴。要离于船中乘隙谋杀庆忌。

吴国的国王想要杀卫国的庆忌,可是又惧怕庆忌的势力强大,没办法攻打。吴国有一位大臣名叫要离,对吴王非常忠心。要离献了一个苦肉计,自愿吴王把他的右手切掉,并且杀掉他的妻子。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为了取信于庆忌,吴王是个无道昏君,不但陷害我,斩了我的手臂,还杀了我的妻子,现在我不得不离开吴国来投靠你。结果庆忌就信任他了,收留他作为养士,这就是辍餐养士。把自己要吃的、要用的减少下来,让他吃,让他用。最后庆忌听了要离的话,乘船去攻打吴国。其实要离真的是来投靠他的吗不是,他是另有目的的,他就利用在船中的机会谋杀了庆忌,这叫辍餐养士,或衅起舟中。所谓,不是每个养士都会来谋杀自己,但有可能会这样,表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无常。自己辍餐来养他,他不以自己为恩,反而以自己为仇,可说是世事无常。

积金盈库,而不免饿死。

《前汉书》九十三卷言(取意):邓通佞臣,蒙文帝宠,官至大夫。或时文帝命相者相通之运,言当饿死。帝怜之言:能富通者在朕。遂赐通蜀国铜山,得自铸钱,号曰邓氏钱,满天下。然文帝崩,景帝立,恨通阿先帝,尽收铜山及邓钱,邓终饿死。

这是汉朝的典故。汉文帝非常宠信邓通,有一天,汉文帝请来相命的人帮邓通相命,相命的人就说邓通将来会饿死。汉文帝很怜悯地对邓通说:能够让你富贵的,就是朕啊。所以汉文帝就把蜀国的铜山赏赐给邓通,并允许他自己铸铜钱流布,即所谓邓氏钱。可是世事无常,文帝驾崩之后,景帝登位,景帝看不惯邓通一直巴结他的父亲,所以就把铜山以及邓通所制的钱全部收回,且罢掉邓通的官职,结果邓通就成为贫贱之人,最后就饿死了。这就是虽然积金盈库,可是最后不免饿死,也表示一切都是无常的。

这也显示人世所做的最后都是白做、虚作,是不能住持的。

如斯之事,触目皆是。

到处所看的,无非如此。

得非作得,在非守在。

得非作得”——虽有所得,而不受用,指庆忌事。

在非守在”——虽有所在,终不能守,指邓通事。

虽然自己拥有了,但是最后还是不能让自己守用。

皆由虚妄业作,不能住持也。

虚妄业不能住持——人天因果,虚伪颠倒有漏业。

人世间不论任何善因、善果,都是有漏的,因为它们都是虚伪的、颠倒的。

古语

人生必读》《昔时贤文》都有许多古人名言佳句以及劝世格言,像无不破之家,无不败之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父母恩深终须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也有劝人向善的,如坏事劝人休莫作,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些句子,让人树立无常观、善恶观,同时也在说明世事都是虚伪的、有漏的,最后都会成空。

无不破之家,无不败之国,自古以来维持最久的就是周朝,建国八百年。皇子皇孙往往为了皇位而骨肉相残,反而不如一般老百姓能够父慈子孝、家庭和乐。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人生到最后,无不是如此。再怎样恩爱百年,不是丈夫先离世,就是太太先离世,夫妻能够同年同日生、又能同年同日往生的,几乎没有,能够生生世世同连理的,又少之又少。

父母恩深终须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这其实也是在说明人生的实相,家也好,国也好,无不是如此。

世间都是虚妄业,无论精神界、物质界,内与外都不能住持:这是指世俗社会的实际现象。

以佛法上来讲,佛陀就曾开示四不久保”——“常必无常,富贵不久,会合必离,生者必死

另外,像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些句子如果偶尔思维一下,就能涤荡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世间恩怨不会那么计较、不平、不满,情绪也能够平抚下来。想到人生最后也是空手一双,随业去见阎罗王,就不应该计较,反而要做一些功德,好带一些功德去。

当然,这是就一般人来讲的。就我们修学净土法门来讲,凡事应该以弥陀之心为心,以弥陀之行为行,就像《宗风·俗谛》所说的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道人虚作

《涅槃经》言: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这段经文讲得更加彻底。

梵天就是色界的初天。一个人修行,下辈子能够再生为人就非常不容易了,何况是生天,更何况生到色界天!色界天是能够入定到初禅乃至四禅的。近二十年来,出家众当中修行能够入定的,我还不曾见过。当然,二十几年前有广钦老和尚,除了广钦老和尚,很少听过。

非想非非想天是无色界天最高的一层天,寿命八万四千大劫。

只要能够入定的话,就有神通,最起码是出入墙壁无所障碍,而且能够知道过去、未来。但即使是修行达到这个地步,还是虚妄业作,还是不能住持释迦牟尼佛说,命终还是随业流转,还是会堕落在三恶道——地狱饿、畜生。可以说,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三恶道就在眼前;即使能够生在天界,还是不离三恶道。所以凡夫所作都是不能住持,都是虚妄业

2.不虚作住持

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依佛愿力

四十八愿”“自在神力”——因地本愿力,果上威神力。《大经》言威神力故,本愿力故

所谓不虚作住持,就是依据法藏菩萨在因地所发的四十八愿,以及阿弥陀佛成佛以来的果上自在神力。四十八愿是因地的本愿力,自在神力是果上的威神力,也就是《大经》所讲的威神力故,本愿力故

愿与力相依相成

本愿力三字,释为本愿本愿者,因地本愿,者,果上威神力。愿与力二者相依,而成不虚作住持之功用。

成就——愿以成力,力以就愿:因地虽起本愿,果上若不成佛,因地本愿亦成徒然;又果上虽成佛,若无因地本愿,亦无果上自在神力。因此,因地本愿与果上神力互相成就。故以因地本愿成就果上神力,以果上神力成就因地本愿。

愿以成力,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如果没有发下四十八愿的话,怎么能够完成果上不可思议的弥陀威神力量呢他如果没有发下四十八愿,即使成佛了,也没有阿弥陀佛这种力量;必须要有四十八愿,才能够成为四十八愿的这种果上之力,所以说愿以成力。他的这种力,是他的愿所成的。

力以就愿,他的力也是完成这个愿、成就这个愿的。也就是说,既然有了果上的威神力,他的力量就能够达成他四十八愿每一愿每一愿的愿望;如果他的力量没办法达成每一愿的愿望,就表示这个力量不是真正的威神力,所以愿跟力是互相成就的。

愿与力不徒然虚设

所以昙鸾大师说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因为愿不空、不白废,所成就的力当然也不虚假,果上不可思议的威神力,跟因地所发的四十八愿是吻合的,始终都没有差失,所以叫作成就

以上是解释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㈢凡夫顿超十地

1.引文天亲菩萨《往生论》言: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这段法语很短,一般人看了不容易了解,但是经过昙鸾大师的精彩解释后,就非常易读易懂,而且令人法喜无量。

此段论文在解释佛八种功德中第八不虚作住持功德观佛本愿力等四句偈文。

页)之释,约有二义:

一、当来生极乐,见弥陀佛,则无堕二乘及入恶道等之患。此约文相。

二、现在如实信行之人,永出生死,必得佛果。此约文意。此二义皆是观佛之利益,此观知之意,与闻法信受奉行同义。

大家如果参考《往生论注》上卷(《圣教集》268页)的解释,就能更清楚,就能对净土法门的胜易进一步了解,而且有法喜。

即见彼佛”——往生当处,见弥陀佛,故曰即见。见弥陀佛,则由弥陀佛(有前面所明八种功德)因地愿力、果上威神力故,获得下文报生三昧所说菩萨四种功德及所引《大经》二十二愿超证诸地直至补处,随时还相回向,倒驾慈航,行普贤行,此皆不虚作住持功德之力用。

即见彼佛,众生遇到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而往生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叫作往生当处,见弥陀佛。阿弥陀佛有八种功德,因地的愿力和果上的威神力,所以往生者能够获得昙鸾大师在报生三昧所解释的菩萨四种功德的作用。这四种功德的作用也就是下面大师所引用第二十二愿的功能,亦即还相回向,倒驾慈航,行普贤行,这就是不虚作住持功德的力用。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未证净心菩萨这种菩萨是怎样的身份呢

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诸菩萨也。

只要见到阿弥陀佛,还没有证到净心的菩萨——初地到七地之间的菩萨,就能够毕竟得证平等法身。

平等法身又是什么身份呢

平等法身者,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所谓平等法身,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萨。

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就立刻能够提升境界,未证净心的菩萨能立刻证到平等法身,跟净心菩萨无异;且未证净心菩萨能够获得与净心菩萨、上地诸菩萨同样的寂灭平等。

这就是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净心菩萨”——八地菩萨。虽第九地、第十地亦名净心菩萨,今明未证净心菩萨,见佛即至八地,故净心名约八地也。

上地诸菩萨,八地至等觉;下地,七地以下菩萨。

所谓上地诸菩萨,是八地以上、一直到等觉;下地菩萨是七地以下的菩萨。

法性生身

在《往生论注》中,昙鸾大师将平等法身解释为法性生身。什么是法性生身呢《大智度论》云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

无生法忍,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意思就是说,八地菩萨证悟无生法忍,也就是证悟到了平等寂灭真理,断尽了所有烦恼,而且离开了分段生死,不过还是留有烦恼习气而受变异生死,所以有这个字。但是他能够自在显化度众生,或显化大身,或显化小身;或在此显现,或在彼显现,隐显自在。如果他连烦恼习气都没有了,他就完全跟佛一样,不受法性生身。

2.弥陀本愿救度通摄博地凡夫

问:若依论文,未证净心菩萨,指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若如此者,永不摄地前及博地凡夫耶

意思是未证净心的菩萨是指初地以上、七地以下的菩萨,如果依据《往生论》所说,是不是初地以下,包括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以及一般三毒具足的凡夫,阿弥陀佛就不救了呢

未净心”“净心是对待之言

答:不然!《往生论》为显示未证净心菩萨若往生,即时与净心菩萨、上地诸菩萨平等,永无自力退堕之难,故就净心未净心对待,显示以明。若论弥陀本愿力之救度,通摄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咸摄此未证净心菩萨一句之中。

答:从结论来讲,完全不是这样的。以圣道法门的次第来讲,一个人从发心修行,累积福德、智慧两种资粮,降伏烦恼,生生世世都不退转,这样经过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够到达初地;又经过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够到达七地。但是,到达七地有可能会退堕,所以称为未净心菩萨;如果到八地,就永远不会退堕,因此称为净心菩萨。可是如果依靠弥陀的愿力,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即时跟净心菩萨以及上地诸菩萨平等无别,一定会成佛而永无退堕之难。所以天亲菩萨才以 “未净心净心来作为对待显示。不过,修习净土法门的人就没有这种问题存在,所以接下来说论弥陀本愿力之救度,通摄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

地前凡夫有什么差别呢菩萨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五十二阶位。地上是指十地,属于圣者的阶位;地前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属于三贤位,也称为内凡位;十信称为外凡位(不管内凡外凡,都已经离开了生死轮回);外凡以下还有生死轮回,是属博地凡夫,所以说通摄一切地前及凡夫往生,咸摄此未证净心菩萨一句之中

《安乐集》言十方人天

接下来引《安乐集》作为证明:

故《安乐集》(卷下)(《圣教集》439页)云:《净土论》(意)云: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净心菩萨即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忍故,更不退转。由此文可知,七地乃至初地以前及博地凡夫,所有人天往生者,即时同八地菩萨,且证第九、第十地之寂灭平等身,此则生极乐,皆至菩萨极位(十地、等觉,只是开合之异)。

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在《安乐集》中,道绰大师体会天亲菩萨的本意,直接用十方人天来说明,使后来的人能够直接了解《往生论》的意思。十方人天当然包括未净心菩萨,也包括外凡、内凡以及一般的博地凡夫。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不只未证净心的菩萨到极乐世界立即跟净心菩萨无二,即使内凡、外凡乃至一般博地凡夫,也是和未证净心菩萨一样。毕竟同得寂灭忍故,更不退转,而且也跟上地菩萨一样。所谓寂灭忍就是八地以上,包含十地、等觉。

由此文可知,七地乃至初地以前及博地凡夫,所有人天往生者,即时同八地菩萨,且证第九、第十地之寂灭平等身,净土宗将凡夫分为内凡位、外凡位、博地三类,即三贤位称内凡,十信位称外凡,以下称博地。这里的博地薄地的意思是一样的。

薄地详细的解释是:卑贱、下劣之位,指下贱之凡夫位。的含义,意思是凡夫是居于种种烦恼、痛苦逼迫之位,所以称为薄地有广博之意,因为凡夫之位数量广多,所以又称为博地

此则生极乐,皆至菩萨极位(十地、等觉,只是开合之异),依第十八愿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往生弥陀净土的话,通通到达寂灭平等的地位,也就是等觉之位。十地等觉只是开合的不同,他们是一体的。好像手,握起来是一个拳头,打开来就是手掌,拳头和手掌虽然形状不同,但是同一只手。

《往生论注》言天人大众

故此段论文乃显明《大经》第二十二愿成就之相,亦即必至补处随意修普贤行。故此论文之后,便是菩萨四种功德,故《往生论注》释此论文,亦取四种功德之义,以显明安乐菩萨行普贤行之相(四功德、三无想)。

故此段论文,乃显明《大经》第二十二愿成就之相,亦即必至补处随意修普贤行’”,这段文主要在显明《大经》第二十二愿的成就相。二十二愿的成就相在说明什么呢在说明两件事:第一是必至补处,第二是随意修普贤行

故此论文之后,便是菩萨四种功德故此论文是指《往生论》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这段论文。这段论文之后,接着就是说明菩萨的四种功德。

故《往生论注》释此论文,亦取四种功德之义,以显明安乐菩萨行普贤行之相(四功德、三无想),所以《往生论注》解释这段论文时,也采取菩萨的四种功德来显明极乐世界的菩萨行普贤行之相。这一段内容是: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也。这一段其实就是菩萨的四种功德,昙鸾大师将它引用在这里,用以解释菩萨的报生三昧

又,此《往生论注》上卷四种菩萨功德之中,第三无余供佛菩萨、声闻、天人大众,故知通摄下凡

这一段再次解说未证净心菩萨是包含一般的凡夫。

这里是引用《往生论注》上卷四种菩萨功德之中的第三无余供佛德是故愿言:我成佛时,愿我国土一切菩萨、声闻、天人大众,遍至十方一切诸佛大会处所,雨天乐、天华、天衣、天,以巧妙辩辞,供养赞叹诸佛功德。由这一段法语也可以知道弥陀本愿力之救度是通摄一切下劣凡夫。

《庄严经》言所有众生

又,《庄严经》第二十二愿之文言: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故知通摄所有众生

这里是以经印经。《大经》的第二十二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从愿文来看,好像是单指他方佛土三贤十圣的诸菩萨众,而不是指一般众生;可是如果就《庄严经》第二十二愿之文来看的话,就不是这样了。《庄严经》第二十二愿之文是指所有众生,包含内凡、外凡及博地凡夫。

《庄严经》跟《大经》是同本异译,同样在说明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修行成佛的因果,以及众生往生成佛的因果,同样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内容。《庄严经》中第二十二愿的内容是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这段文虽然比较简短,但跟《大经》第二十二愿的意义是相同的。

以上这段问答,主要是在解除我们对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是不是未证净心菩萨才能达到毕竟得证平等法身的境界,而一般凡夫不能拥有这个功能的疑惑。

3.果报高妙

寂灭平等

寂灭平等者,即此法身菩萨所证寂灭平等之法也。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寂灭,《大智度论》(卷七十四)云:寂灭者,不增不减,不高不下,灭诸烦恼戏论,不动不坏,无所障碍。意谓:法性真理,在佛不增,在生不减;在悟不高,在迷不下。灭诸烦恼,离诸戏论,常住无碍。见思断尽故,无彼我之念故。

所谓寂灭,就是处于一种空性的状态。什么是空性的状态呢以我们可以理解的譬喻来说,当静坐念佛时,突然间感觉只有这句佛号,没有其他的念头,心处于一种心一境性,始终都是这句佛号,除了这句佛号以外,没有其他的念头,杂念当下都停息、灭除了,这几乎就近似寂灭的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之下,没有贪欲、瞋恚与无明(愚痴),没有是非、善恶,没有冤亲、爱憎、顺逆、喜怒,时刻都是心气平和、动静一如,不管有没有什么境界,都是如如不动,就像一般所讲的八风吹不动,因为不觉得有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即使有境界,也只不过像镜子一样,物来即现,物去即无;不管是什么东西或什么颜色,镜子都毫不改变它,那就是寂灭的状态。

寂灭平等是八地以上诸菩萨所同证的平等理体,此理体即《往生论》所谓净心、平等法身、寂灭平等法性,是一体异名,其体无别,也是一切众生的本性。所谓本性、佛性、法性、真心真如、实相、一真法界,虽然名相不同,但内容是一样的,都同样是指心性,就是寂灭的本体。即使成佛了,这个心性也没有增加;还没成佛,心性也没有减少,只因被妄想杂念盖住,而现在只是恢复本来的样子。所以说寂灭者,不增不减,不高不下

什么叫戏论呢就是没有意义、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的言论。戏论又分二种戏论、三种戏论、九种戏论,但主要是指和真理相违背的言论。

在寂灭的状态当中,既没有烦恼,也离诸戏论,不变动,不消失,永远都是自在无碍的,这就是寂灭。所以说寂灭者,不增不减,不高不下,灭诸烦恼戏论,不动不坏,无所障碍

见思断尽故,无彼我之念故见思就是见惑、思惑。对四谛的真理不了解,叫见惑;有贪、瞋、痴、慢等烦恼,叫思惑。如果证悟真理,又断除了贪瞋痴慢的烦恼,称为见思断尽。一个见思断尽的人,就没有你我、冤亲、善恶、顺逆、爱憎、喜怒、苦乐等种种彼我对待。这是一种证悟的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且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现在只是就文字上、学理上来解说,但是再怎么解说,跟实际上的境界完全是两码事,犹如天地之别。

如果真正证悟到那个境界,就会有《往生论》所讲的四种菩萨功德显现出来。我们连一张纸都看不过去,何况一念、一处、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种种示现、种种度化呢

以得此寂灭等四句——身法互显,配释论文。初二句释论文之平等法身,后二句释论文之寂灭平等法,能证之身与所证之法互名。所证理平等故,能证智亦平等;能证智平等故,所证理亦平等。寂灭平等,体一不二,但分能所。例如修定善人,名定善机;定机所修之法,名定善法。

得此寂灭四句是指讲义中的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身法互显,配释论文是指平等法身是指寂灭平等法。证悟到寂灭平等法就称为平等法身,这里是就身就法” 来互相显示,搭配解释《往生论》的法语。前面两句以得此寂灭平等法故,名为平等法身是在解释《往生论》的平等法身;后面两句以平等法身菩萨所得故,名为寂灭平等法是在解释《往生论》的寂灭平等法

能证之身与所证之法互名,能证之身就是平等法身,所证之法就是寂灭平等法,因为证得这个法,才名为这种身;能够名为这种身,是因为他证到这个法,所以能称为平等法身菩萨,就表示他已经证到了八地以上的寂灭平等法了。

所证理平等故,能证智亦平等;能证智平等故,所证理亦平等。寂灭与平等,体一不二,但分能所,因为证悟到了平等、寂灭的真理,因此能证悟的智慧也是平等的;因为能证的智慧平等之故,因此所证的真理也是平等。寂灭跟平等,平等跟寂灭,它们的体是一样的,只是分为能所而已。证悟到了真理的境界,能证、所证,内、外是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八地以上已经离开了肉体、离开了分段生死,证得平等法身。

此菩萨得报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报生三昧”——《大品般若经》(卷六,发趣品)言: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八地中,复具足五法。何等五知上下诸根;净佛世界;入如幻三昧;常入三昧;随众生所应善根受身。此五法中,第四常入三昧即是报生三昧,故此经释言云何菩萨常入三昧,菩萨得报生三昧故

依此经说,八地菩萨所入定有二种,初入如幻三昧,次常入报生三昧。

三昧是梵语,意思是等持”“正定,也是刚才讲的心一境性,离开心中的浮沉而得平等安详;,将心专止于一境,而不散乱,心一境性。

报生三昧是怎样的三昧呢《大品般若经》言: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八地中,复具足五法。哪五种法呢第一,知上下诸根;第二,净佛世界;第三,如幻三昧;第四,常入三昧;第五,随众生所应善根受身。由此可知,八地菩萨具足的五种法里面就有两种三昧——“如幻三昧常入三昧常入三昧就是报生三昧,因为经中有解释:云何菩萨常入三昧,菩萨得报生三昧故。

《大智度论》五十卷云:常入三昧者,菩萨得如幻等三昧,所役心能有所作;今转身得报生三昧,如人见色,不用心力。住是三昧中,度众生安稳,胜于如幻三昧,自然成事,无所役用。如人求财,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这一段是解释如幻三昧报生三昧(常入三昧)的不同。

如幻三昧也能够变化种种的宫殿、楼阁、树木、花园,甚至山河大地、饮食歌舞等来度脱教化众生,可是必须所役心能有所作,要运心造作而入定。

如果得到报生三昧,就不用心役。好像我们睁开眼睛就能够看东西,不假借其他功用,不必靠其他帮助。

住是三昧中,度众生安稳,胜于如幻三昧,自然成事,无所役用安住报生三昧的菩萨,能够安稳自在地度化众生,远远胜于如幻三昧,自自然然,不假种种的功用。

如人求财,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好像求财,一般人必须要每天上班,靠劳力得到薪水;少数人因为父辈的关系,留下财产给他,不须靠劳力赚得。

凡得一切法有二:一生得,二加行得。

一、生得——亦名果报得,其人因业所感果报,自然得之。如眼见色,耳闻声;鸟飞空,鱼游水。

二、加行得——初未得此法,后修习方得此法,如学习书画等得之。

生得就是生下来自然就拥有,所以生得就是果报得。就像我们生下来,眼睛自然就能够看东西,耳朵自然就能够听声音,不用学习。如果是生在天界的话,不必修定,自然就有五种神通。如果是生在畜生道,飞禽不必学习,一生下来就会飞;可是如果是走兽,它再怎样学习也飞不起来。果报如果是鱼,它天生就会游泳,鸭也是天生就会游泳;可是如果是鸡的话,再怎么学也不会游泳。这就是生得(果报得),任运自然,不假造作。

加行得就是必须经过学习、锻炼才能够拥有的,如果不经学习就永远不会有。

常入三昧如幻三昧也是这样,一个是生得,一个是加行得

以三昧神力等句——此下之批注,甚为巧妙精彩。本来论文素明弥陀之不虚作住持功德,此功德者,乃令往生人皆得八地以上之平等法身,此即显明佛德之中自然兼明菩萨之德。《往生论注》欲明此佛德与菩萨德,乃采菩萨四种功德以明之。

天亲菩萨《往生论》这段文字,是在显明阿弥陀佛能使往生的人都达到八地以上的平等法身,并即时拥有四种菩萨的功能,用以显现阿弥陀佛的不虚作住持功德。所以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就以菩萨的四种功德来显示。

也就是说,必须使往生者能够快速拥有这四种菩萨的功德,快速达到八地以上,乃至等觉,达到第二十二愿所讲的两种功能——一生补处、还相回向,才能够显示出阿弥陀佛的不虚作住持功德

如果阿弥陀佛这种功德还没有成就的话,天亲菩萨说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等于白讲了。所以昙鸾大师在解释不虚作住持功德的时候,就引用菩萨四种功德来解释。

四德三无想

总释

哪四种功德呢

以三昧神力”——用报生之三昧神力。

一处——不动遍至德;一念——一念遍至德;种种——无余供佛德;能于——遍示三宝德。

《往生论注》所讲的以三昧神力就是报生三昧的威神力。一处就是1.不动遍至德;一念2.一念遍至德;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3.无余供佛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4.遍示三宝问:这就是四德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1.无往来想、2.供养想、3.度脱想就是三无想:所以就是四德三无想

别释

1.四德

四德三无想完整的说明见于《往生论注》(《圣教集》316~318页)。

不动遍至德

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就是这里所解释的不动遍至德”——以三昧神力,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种种供养一切诸佛。

一念遍至德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这就是一念遍至德,能一处、一念、一时遍十方世界。

无余供佛德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就是无余供佛德,种种供养一切诸佛,及诸佛大会众海。

遍示三宝德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就是遍示三宝德,能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

三无想

虽然菩萨以种种显化,上供诸佛,下化众生,来来去去,可是对证悟到寂灭平等法的法身菩萨来讲,是没有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的,这就是三无想

因此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这就是菩萨的四德三无想

如果大家要详细了解的话,可以参考《往生论注》(《圣教集》270~274页及316~318页)。

菩萨得报生三昧(常入三昧),以三昧的威神力拥有这四德三无想,这是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立即拥有的,所以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又很亲切的。

未净心菩萨与上地菩萨身等法等

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以上、七地以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

这一段《往生论注》文也很容易了解。

若百若千,初地住百佛国,二地住千佛国,如是地地倍增,故言若百千万亿

初地的菩萨能够化身到一百个佛国,同时能够一处、一念、一时到一百个没有佛法僧的地方去显现佛法僧,或者去供养一切诸佛。二地的菩萨就能够住千佛国,也就是说,每升高一地,能够住的佛国就增加到十倍之多,地地倍增,因此说若百千万亿

要须作心,就作心、不作心,辨未证净心、已证净心之异。

所谓作心,就是造作分别之心,是属于有功用定。虽然初地以上、七地以还的菩萨也能够化身佛国,施作佛事,但必须要作心入三昧才有办法。不像得报生三昧的菩萨,因为常在三昧当中,所以不用作心,就能够任运自然、不假造作化身佛国。

这里是就作心不作心来辨别未证净心和已证净心的差别。

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

未证净心的菩萨如果愿生安乐净土,就能够见到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的时候,就能够与上地(八地)诸菩萨(九地、十地、等觉)毕竟身等法等。身等就是平等法身,法等就是寂灭平等法

龙树菩萨、婆薮槃头菩萨(天亲菩萨)辈愿生彼者,当为此耳。

龙树菩萨是证到初地,婆薮槃头菩萨是证到十回向,差初地一级。也就是说,龙树菩萨和婆薮槃头菩萨都还没有到达净心。所以他们之愿生极乐世界,是为了快速得到净心菩萨而求生极乐世界。

㈣别于通途之教

1.通途设问方便接引

接下来,昙鸾大师自设问答:

问曰:案《十地经》,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勋,经多劫数,然后乃得。此云何见阿弥陀佛时,毕竟与上地诸菩萨身等法等耶

答曰: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耳。

案《十地经》之问答决疑,此以渐难顿

《十地经》者,即是《华严·十地品》,印度自古别行,天亲造论,名《十地经论》十二卷,菩提留支译。此《十地经》说明自力修行,从初地至十地渐进次第之相。《仁王经》《璎珞经》等,皆属渐教之经典

这则问答是以圣道教理的渐教来疑难顿教的教理。

通途三祇百劫

《十地经》是《华严经》的《十地品》。《十地品》为什么称为《十地经》呢因为《华严经》文文句句都是经文,所以称为《十地经》,也因为《十地品》自古以来在印度都有另外流通,就像《普门品》是《法华经》的一品,但自古以来这一品也是另外流通的。天亲菩萨为《十地经》造论,名为《十地经论》,总共有十二卷,跟《往生论》一样,也是菩提留支所翻译的。

此《十地经》说明自力修行,从初地至十地渐进次第之相。《仁王经》《璎珞经》等,皆属渐教之经典,也就是说,从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十地;从一大阿僧祇劫,到二大阿僧祇劫,到三大阿僧祇劫,都是经劫经地,所以叫作十地渐进次第之相。因此《往生论注》设问案《十地经》,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勋,经多劫数,然后乃得,依照菩萨进趣的品位阶级,逐渐有无量的功勋,经过多劫的时间最后才得到那个果位,这里为什么说见到了阿弥陀佛之后就毕竟与上地的诸菩萨身等法等呢

此系圣道门自力难行道,以修行六度万行为宗,有诸、久、堕之苦,如陆道步行。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

这是龙树菩萨的判教。龙树菩萨判一代佛法为难行道易行道难行道是以修六度万行为宗旨,它的特点是诸、久、堕就是要修种种的法门,就是要经历三祇百劫,就是有可能会退堕下来,落入二乘或是七地沉空难。难行道如同陆路步行,所以是辛苦的法门。

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自力法门要降伏烦恼,生生不退地累积福慧资粮,到达初地要一大阿僧祇劫;初地到七地又一大阿僧祇劫;八地到十地又一大阿僧祇劫:这就是三大阿僧祇劫,这叫作三祇修福慧

到了登地的时候,为了修佛的方便法门,累积相当的功行,又要经过一百劫,所以说百劫种相好。这就是菩萨进趣阶级,渐有无量功勋;经多劫数,然后乃得

净土乘愿横超

弥陀本愿救度是净土门他力易行道,以信受本愿称名为宗,有一、速、必之乐,如水道乘船。

龙树菩萨所判的易行道,就是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所谓阿弥陀佛本愿如是。本愿救度的法门是以称名为宗,有一、速、必之乐。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所谓念我称名自归,只要专一称名,当下就入必定,所以说一、速、必。龙树菩萨说这种法门如同乘船,比较安乐。

所谓: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这是清朝省庵大师所讲的。不需要经过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但凭六字万德洪名,就能够出离三界六道的轮回而证悟八地以上寂灭的法性生身。

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这是印光大师所讲的。不要怀疑、惊讶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能够超越十地(不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应该知道这六字万德洪名的功德涵盖声闻、缘觉、菩萨,直至等觉。

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这是蕅益大师所讲的。六字万德洪名是真正的一真法界,具足一真法界的功德。只要我们依靠这六字洪名,不须方便,自然横超,不必经过初地、二地、三地、四地这样的竖出,从凡夫横超、横越,直接到达等觉,这叫不须方便自横超。所以,六字洪名是真正的法界功德。

时众疑难

昙鸾大师之时,他师执《十地》《璎珞》《仁王》等历劫修行、渐次成佛之法,疑难净土三经一论等念佛往生见佛、顿同上地之道。故今以彼疑难,设此问题,以通别二义回答,以通为先,别为后。为先者以共许之义诱引,终入正义之善巧也。

为什么昙鸾大师要设立这样的问答呢因为在昙鸾大师那个时代,其他法门的学者执著《十地经》《璎珞经》《仁王经》等历劫修行、渐次成佛的法门,并以此来疑难以净土三经一论为根据,念佛往生见佛就能够快速同上地菩萨一样的净土法门,所以昙鸾大师就以这样的疑难,假设这种问题,以通别二义回答。

方便接引

这两个问答,第一个是通途的问题,第二个是特别的问题。将一般的问答摆在前面,这样一般人能够理解信受,容易接引;将特别的问答摆在后面,是因为一般人不太相信,就像《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所以,先将容易理解的让他们理解,然后再引导进入真实的法义。也就是说,前面的问答是方便接引的,后面的回答才是真正的教理。

回答说: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也就是说,在这里所谓的毕竟,并不是当下就跟八地菩萨以上的相等,只是说他不失此等,所以说。也就是说,他一旦往生,就永远不退堕,假以时日,总有一天会跟八地以上相等。就好像生在皇宫为太子,总有一天会当皇帝,终究跟一般的老百姓不同,甚至跟文武百官不同,甚至跟宰相不同,他一出生就高超文武百官,甚至高超宰相之上;虽然他现在不是皇帝,但是总有一天会当皇帝,所以说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

这里,昙鸾大师是用一般所能够理解、相信的来回答。当然,往生极乐世界是当下即等,而不是不失此等,昙鸾大师先这样回答,是为了方便接引,真正所要回答的教理是在后面。

毕竟者,未言即等——本段论文,有二处毕竟。显示虽非即时等,终得齐等。

本段论文,有二处毕竟,第一处是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第二处是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2.特别设问显超越之理

问曰:若不即等,复何待言菩萨但登初地,以渐增进,自然当与佛等,何假言与上地菩萨等

这个设问是说,如果不是当下相等的话,就不用说了,因为菩萨只要登上初地,随着时间一步一步前进,自然就能跟佛相等,何况跟上地菩萨等。

答曰: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是故须言毕竟平等

问题就在这里。菩萨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的话,恐怕到七地时就进入大寂灭,就不能再前进了,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

那时候如果没有十方诸佛神力来鼓励,他一旦进入大寂灭、舍佛道,就跟二乘——声闻、缘觉没有差别了。可是如果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这个问题,因此必须要说毕竟平等

得大寂灭

得大寂灭(七地沉空难),《大智度论》(卷十)云:如七住菩萨,观诸法空无所有,不生不灭;如是观已,于一切世界中心不著,欲放舍六波罗蜜入涅槃。譬如人梦中作筏,渡大河水,手足疲劳,生患厌想。在中流中梦觉已,自念言:何许有河而可渡者是时,勤心都放。菩萨亦如是,立七住中,得无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槃。尔时十方诸佛,皆放光明,照菩萨身,以右手摩其头,语言:善男子,勿生此心,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汝虽知空,众生不解,汝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莫入涅槃!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三十二业。汝今始得一无生法门,莫便大喜。是时菩萨,闻诸佛教诲,还生本心,行波罗蜜,以度众生。

这段是说明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这里所说的七住菩萨,非贤位七住菩萨,而是圣位七地菩萨。(十地亦称十住。《华严经·十地品》,鸠摩罗什异译本为《十住经》。)七住菩萨欲放舍六波罗蜜入涅槃,这里所说的涅槃就是沉空,也就是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七地沉空难。一般说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有菩提可求,有众生可度,可是他在这里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就跟二乘没有差别了。

在这里十方诸佛劝导他的有四件事:第一是汝当念汝本愿,欲度众生;第二是汝虽知空,众生不解,汝当集诸功德,教化众生,莫入涅槃;第三是 “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三十二业;第四是汝今始得一无生法门,莫便大喜。这时候菩萨听到佛的教诲,就回复到原来的发心,而继续行六度波罗蜜,上求菩提,下度众生,就不会有七地沉空之难了。这也就是天亲菩萨所强调未证净心菩萨求生极乐世界的重要性。

第一段的回答是说,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必定人人皆能到达等觉,乃至成佛。虽然彼此之间会有时间的长短之别,但都不会有七地得大寂灭的灾难,所以 “毕竟到达。(灾难是形容一种危险性,恐怕入七地沉空之大寂灭。)但这样还没有直接显明超越的道理,接下来引用第二十二愿的经文,才真正显示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力的伟大、不可思议:不但能够到达,而且是当下超越劫数,不需经过任何时间。

3.引第二十二愿彰显佛力

复次《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

不共别途

前释者共他通途之义,以引他人;今释不共别途之义,以向自宗。大师常用此法,通义为先,别义为后。

复次,为显别义,故置复次之言。

前释者共他通途之义,以引他人,第一段的答和一般通途、圣道门的教理相同,目的是为了引导修圣道门的人进入净土门,修方便渐门者进入顿门。如果和净土门(他力易行道)来比较的话,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禅、密、律都还是属于渐的法门。

今释不共别途之义,以向自宗,现在引用第二十二愿愿文解释,是和一般通途法门不同的,是属于特别法门的教理,所以说不共别途

净宗教判

关于法门之区别,龙树菩萨是用易行道、难行道来分判,昙鸾大师是用他力、自力来分判,道绰大师是用圣道门、净土门来分判,近代印光大师则是用通途、别途来分判。

圣道、自力就是通途法门;靠他力,靠弥陀愿力,当生往生证果的法门叫作别途。作这样分判的目的是为了以向自宗,引导学习圣道法门的人进入净土宗的法门。

横超诸地

大师常用此法,通义为先,别义为后。复次,为显别义,故置复次之言。为了凸显别途的教理,所以加上复次两个字,表示接下来这一段和前一段是不一样的。

此下所以引用第二十二愿之文为证者,显示所解释之论文所言见弥陀者,至净心菩萨、上地菩萨,非止八地到十地而已,而是到达等觉之一生补处菩萨位,并且亦非如圣道门所言之渐渐转进,乃是横超诸地,直至极位,此乃是本愿力、速满足之弥陀不可思议自在威神之力。

这段文在解释为什么昙鸾大师要引用第二十二愿来证明天亲菩萨《往生论》所讲的,见阿弥陀佛就能使未净心的菩萨立即跟八地以上的净心菩萨相等——不只是八地到十地而已,是到达等觉之一生补处菩萨位。因为第二十二愿一开始就说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显示只要往生,不只是到八地、九地、十地,而且是到达等觉菩萨的一生补处。

并且亦非如圣道门所言之渐渐转进,虽然说必定到达等觉,但是在时间上是不是需要经过一劫二劫三劫在阶位上是否也要经过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八地、九地、十地呢现在引用第二十二愿就可以证明,不是如圣道门所说的要渐渐转进,而是横超诸地,直至极位。因为第二十二愿经文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就可以显示是超越性的,是横超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八地、九地、十地,是当下直接到达极位。菩萨的极位就是等觉。

此乃是本愿力、速满足之弥陀不可思议自在威神之力,能够这么快速到达等觉果位,并不是我们的力量,而完全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所谓弥陀不可思议的自在威神之力

第二十二愿内容说,一旦往生,当下都是一生补处;而且当下都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往生论》说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本愿力的不可思议威神之力作用到底有多大速满足到底如何快速第二十二愿就能显示、说明。由于有第二十二愿,天亲菩萨才会说出这首偈语,昙鸾大师也是体会到天亲菩萨写这首偈语的来由,所以就引二十二愿来做解释。

4.五果门皆是弥陀愿力回向

(可参阅第二篇《缘佛愿力速成佛》)

又此《往生论注》下卷之末,第十一、二十二两愿连引,显示本论所说五果门之益,全是弥陀本愿力所回向。谓前四门者,现生住正定聚,当来证无上涅槃,此是第十一愿所成就;第五门还相利他,是第二十二愿所成就。故五果门皆是弥陀愿力所回向。

另外,在《往生论注》下卷之末,也就是整部《往生论注》最后的结论,昙鸾大师也以问答的方式阐释天亲菩萨所说的修五念门五果门,就能够 “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是靠自己的力量还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呢这则问答引三个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来证明。

五果门的说明在《往生论》(《圣教集》225~226页)。(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入第二门者: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是名入第四门。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从文面来看,好像是要五念门成就才能获得五果门。但经过昙鸾大师的解释,我们才晓得《往生论》背后的含义,是在显示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能够让我们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因此天亲菩萨所讲的五果门,其实就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然后回向给我们的。

退一步来说,如果五果门不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十方众生,尤其是博地凡夫就要绝望了。因为不能达成五果门,就不能往生极乐;不能往生极乐,就不可能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如果是这样的话,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速满足的本愿威神之力又在哪里

所以,有了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天亲菩萨《往生论》的真精神才被显露出来,发出灿烂的光辉。

净土法门的真精神

昙鸾大师在结论的地方引用四十八愿当中的三个愿来证明,让我们能够真正、彻底地了解净土法门的真精神所在,也让我们彻底信受:唯有净土法门能够救度我们出离三界六道,往生极乐,快速成佛。

因此,这个问答是《往生论》和《往生论注》的结论,是净土宗大纲大要的地方。所以《往生论注》对净土一宗的建立,有非常大的功劳。

第十一愿成就前四门

谓前四门者,现生住正定聚,意思是说五果门的前四门显示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人,由于有阿弥陀佛的回向,让我们现生在娑婆世界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住正定聚的身份;既然现在已经住正定聚,当来往生之后即证无上涅槃。

现生住正定聚,当来证无上涅槃,这有什么根据

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第十一愿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当然他的愿也已成就,因此我们也就能获得这个愿的利益。

第十一愿当中有两个愿事:第一就是住正定聚,第二就是必至灭度。这两种利益是到极乐世界之后才能获得,还是现在就能获得从昙鸾大师的问答解释中就可以了解,我们现生在娑婆世界当中,还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就能预先获得其中之一——“住正定聚;而必至灭度”——必定进入涅槃,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才能获得的。

所以,我们现在就已经获得正定聚了。正定聚也叫作不退转。昙鸾大师有一句话说不断烦恼得涅槃分,意思是说,在往生极乐世界之前,无量贪瞋痴、尘沙烦恼罪业还没有断除时,就已获得终必成就涅槃的身份。所谓涅槃分,就是指住正定聚;完全的必至灭度往生后就能够获得。

第二十二愿成就第五门

第五门还相利他,是第二十二愿所成就,也就是第二十二愿所讲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还来娑婆以及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这叫还相回向,所以说还相利他是第二十二愿所成就。

故五果门皆是弥陀愿力所回向,所以五果门都不是我们所能修得的,通通都是阿弥陀佛所完成而回向给我们的。就来讲,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就来讲,阿弥陀佛于十劫前就已经全部完成了,所以我们既无能力修,也不必修。

从果向因之菩萨

又第十一愿之后引第二十二愿,显示第二十二愿所誓之一生补处之菩萨,既已获得第十一愿所誓必至灭度之益,则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乃是从果向因之假现因位之菩萨,并非因位菩萨。

昙鸾大师引用这三愿,在第十一愿之后,接着引用第二十二愿,显示第二十二愿所讲的一生补处菩萨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度化无量众生,是从果向因而方便示现的因地菩萨,并不是真正的因地菩萨。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一生补处的身份,当然是一种方便的示现,并不是因地的菩萨在修普贤行。这是昙鸾大师引用二十二愿的目的。

净土源于阿弥陀如来本愿

《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言”——《往生论注》卷末所引三愿,但云愿言,然此所以具标者,为对比前后所举《十地经》等所说释迦如来一应化道也。

比较前面,昙鸾大师在这一段回答中用较长的文字来说明,目的是为了对比前后所举《十地经》等所说释迦如来一应化道

前后是指哪里呢就是指第一问。第一问是举出《十地经》来问难,所以昙鸾大师在这一段之后也举出十地阶次以为对比,说明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功德以及《十地经》所说的释迦如来一应化道之施设。往生之后就快速进入一生补处,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这是阿弥陀如来的本愿。而第一问所引《十地经》的十地阶位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的一应化道。把阿弥陀如来的佛名特别列出来,是为了跟后面释迦如来的佛名对比。阿弥陀如来的本愿是横超的,释迦如来在娑婆世界所显示的十地阶位的法门,跟阿弥陀如来的本愿是不一样的。所以,昙鸾大师在这里就不厌其烦地举出《无量寿经》中,阿弥陀如来本愿这几个字。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祖师著作的一文一句都有其前后关系,都有其原因、目的。我们看这些著作,必须了解这一点,看出这些关键地方。如果含糊看过,不但埋没了祖师著作的本意,也看不到祖师所要说的核心、重点。

问者既以《十地经》为轨立难,故答以不止《十地》,《仁王》《璎珞》等诸经亦说十地渐进阶次,此皆是释迦如来于此阎浮提之一应化身教化之道

问者就是第一问,第一问是以《十地经》的内容为标准来设立问题,指责不可能有横超的道理,所以这里就一层一层来回答,说不只是《十地经》,《仁王经》《璎珞经》等也讲十地渐进的阶次。这些十地渐进阶次的教理,都是释迦牟尼佛在阎浮提的应化身所教化。

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娑婆世界是应化身,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是报身,报身的教化和应化身的教化当然是不一样的。

《仁王经》全称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共有两卷,收录在《大正藏》第八册;有两个版本,一是由鸠摩罗什三藏所翻译,一是由不空三藏所翻译。《璎珞经》全称《菩萨璎珞本业经》,也是两卷,收录在《大正藏》第二十四册。《仁王经》和《璎珞经》同样都在说明菩萨发心、立愿、修行,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生生增上不退,在这些过程中所要经历的阶位。《仁王经》说有五十一个阶位,《璎珞经》说有五十二个阶位,大体上是一致的。所以凡是谈菩萨修行进阶的位次,不是引用《仁王经》就是引用《璎珞经》,但是后来都是以《璎珞经》为标准,因为《璎珞经》谈得比较完整。

今《往生论》所说,乃是《大经》所明弥陀本愿力,能令遇者速疾满足功德大宝海。以彼难此,非理所宜,为显此意,故具言阿弥陀如来本愿

为什么要完整说出阿弥陀如来本愿呢因为《往生论》所说的,是《大经》所显明的弥陀本愿力。

这个本愿力能够令愿生弥陀净土的人往生净土之后,遇到弥陀就能速疾满足功德大宝海。所以《大经》所讲的,和《仁王经》《璎珞经》《十地经》所讲的教理本来就是不相同的。既然教理不相同,就不应以自力、圣道、难行、渐进的教理,来评断、指责他力、易行、圆顿的净土法门。

5.依第二十二愿证极乐菩萨不从一地至一地

接下来是对第二十二愿愿文的解释。

第二十二愿愿文乃明两件事:第一是一生补处,第二是还相利他成就。

十方众生

第二十二愿说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是专指极乐世界以外已经证入十住以上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的三贤十地的菩萨,还是也包含其他众生呢

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大乘义章》言:偏名大乘众生为菩萨,意谓:虽凡夫人天,若学大乘法者,皆名菩萨。

从《大乘义章》这段法语来看,诸菩萨众并非专指证得果位的菩萨,即使贪瞋痴丝毫未断的人天凡夫,如果他是学大乘法的,通通可以名为菩萨

大乘法就是发菩提心,修学四摄、三学、六度的法门。发菩提心就是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然后要修三学(戒、定、慧),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自利利他。自利的目的就是为了利他,利他必须要有善巧方便。所谓善巧方便,就是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具备这四摄法才能使对方产生好感,接近佛法。

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庄严经》言所有众生,即是第十八愿十方众生之意。

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如果以《庄严经》的经文来看,就是所有众生,不只是超凡入圣的阿罗汉,或是登地的菩萨众,即使是具足烦恼的人天凡夫也都包含在其中。

所有众生,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十方众生,圣凡善恶、男女老少、在家出家通通包含在内。也可以说,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就是诸菩萨众。为什么如《易行品》所言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称名自归”“入必定的人,等同这里的诸菩萨众,因为他必定往生,必定获得一生补处的果位。因中说果,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就是这里所讲的诸菩萨众。就像《阿弥陀经》所讲的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意思是凡是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人都可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即使他是十恶五逆,但能回心称名,也被称为善男子、善女人。从他的过去来看他是恶人,可是现在他已经回转过来,专持弥陀名号,就必定往生,所以就称赞他为善男子、善女人。

五浊恶世的凡夫,多是恶男子、恶女人,就如《观经》下品往生的众生。下品往生的众生犯种种罪行,一辈子没有行善积德,直到临终才依善知识的教诲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立刻现前来迎接他,并且赞叹他为善男子。因此,愿生极乐、专称佛名的人都可以说是菩萨众。

必至补处

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究竟就是穷尽的意思,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就是穷尽菩萨的果位,也就是等觉菩萨。意思是说,到了极乐世界,当下就进入一生补处。

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八字是第二十二愿之体,显示一旦往生极乐,咸皆超出诸地,得一生补处,皆补佛位。而下面七句是显示还相回向,超越十地,游化十方,示现八相成道。

第二十二愿总共有十四句一百零四个字,核心就是这八个字——“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显示众生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当下都超出诸地,不须经过一地一地的阶位,也不须经过一地一地的时间。

得一生补处,皆补佛位,补佛位的地方叫作补处,往生之后不隔第二生,当生就补佛位,叫作一生补处。凡是往生极乐世界都是一生补处,没有二生、三生或百生、千生补处的,因为往生极乐世界就远离了六道的生死,离开了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当下都是无量寿,不生不灭。

《宝网经》说二生乃至千生补处。今简余生,而言一生。

《宝网经》一卷,在《大正藏》第十四册。这部经中说,要经过二生、十生,乃至千生之后,才能进入补处。《大经》阿弥陀佛的本愿当中,举出极乐世界都是一生就进入补处位,不必经过多生,因此说今简余生,而言一生,是为了分别其他经典、法门。

自利利他

下面七句是指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这七句是显示还相回向,显示往生后到十方世界去游方度众,示现八相成道。由于已经进入一生补处了,所以才能安心、彻底地显现还相回向的愿心功行。

八相成道是等觉菩萨示现成佛过程的八种现象。八相是指天相、下生相、出生相、在家相、出家相、成道相、转法轮相、涅槃相。在《大经》中,释迦牟尼佛就示现八相成道,显示那些菩萨将来也都必然跟释尊一样示现八相成道,来宣扬弥陀本愿救度的法门。

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众生往生,皆至补处,故理当补佛处;但除有众生,由其本愿故,不欲速成佛,欲在下位游方,供佛度生。

往生极乐世界的每一位众生,都必然、自然进入一生补佛的位置,除非他有大愿要到十方世界去广度众生而显现为菩萨的身份,所以说除有众生,由其本愿故,不欲速成佛,欲在下位游方,供佛度生

往生极乐世界都必须到他方国土候补佛位,因为极乐世界是报土,阿弥陀佛是报佛。所谓报佛,就是有始无终,有开始成为报身佛的时间,可是却没有涅槃的时候。同样,报土也是有始无终的。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如果往生到极乐世界,要等阿弥陀佛涅槃才补他的佛位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到十方世界去补佛位。

《庄严经》言:所有众生,令生我刹。若有大愿,未欲成佛,为菩萨者,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这段经文与《大经》第二十二愿的经文虽然文字不同,但内容是一样的。由这一段来解释《大经》第二十二愿文,让人很容易了解。

为众生故被弘誓铠”——誓心难坏,如似被铠。

为了度化十方众生,誓愿要非常坚定,不会退转,不会动摇,就像战士披上铠甲一样。铠甲是铁片所做,不易被刀、枪、剑破坏。往生之后,再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的愿力自然就不会动摇、不会退转,如同战士披了铠甲。如果不先往生极乐世界,在十方国土往往都是会退转的。

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此一句略明二利,下四句广示二利。

积累德本属自利之行,如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之意。

度脱一切属利他之行,自利之行亦为利他。

德本是指三学、六度,所有的功德通通涵盖在德本里面。积累德本是自利,度脱一切是利他。

此一句略明二利,下四句广示二利,这一句是简略说明自利利他的二利,下面的四句——“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是广泛显示自利利他二利。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为十方众生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是自利,度脱一切属于利他。自利的目的就是为了利他。为了要利他,必须要圆满自利。如果不能圆满自利的话,就不能成就利他。

《大经》说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阿弥陀佛求清白之法,目的是为了惠施给众生,使众生也能获得往生成佛的利益。又说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都是在显示利他之行。所以我们往生极乐之后再回到十方世界,自自然然就有这些功德来利益众生。

游诸佛国等,此四句重述上言二利之行。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总举二利之行。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总的举出自利利他。游诸佛国在于自利,修菩萨行在于利他。

供养十方诸佛如来,重示自利之行。

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就像《阿弥陀经》所讲的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极乐世界的众生,每天早晨都能于一时、一念到十方国土供养诸佛,早之前就回到极乐世界,吃早餐,然后经行。

我们现在要供养十方诸佛,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已灭,弥勒佛还没下生,我们无从供养,所以我们没有这种亲自供佛的福报。但是一旦到了极乐世界,就能非常自然、非常自在地供养十方诸佛。

开化恒沙无量众生,重示利他之行。修自利之行,皆为利他故,此文总成利他之义。

使立无上正真之道,令众生成就无上正觉。

至此述毕上言一生补处之愿事,及还相回向、游方度生之愿事。

开化就是引导别人进入成佛之道,最后成佛。

无上正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使立无上正真之道就是使对方也能够证入正觉,成就正等正觉。没有行善积德的,引导他行善积德;已经行善积德的,引导他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观念,然后引导他学佛;已修圣道门的,就引导他修净土法门:这就是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自他圆满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结上言一生补处之愿事。者,超劫超地,直至等觉之一生补处。

也读xíng,读hèng是当名词来讲,读xíng是当动词来讲。当名词来讲是指法,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常伦就是一般的、自力圣道门的修行过程与阶位,也就是指《十地经》《仁王经》《璎珞经》所讲的,要从一地、二地至八地、九地、十地,依阶位逐步前进,不可能一下子就横越过去。《大经》所讲的是超出常伦诸地,跟一般圣道门所谈的是不一样的。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结上言一生补处之愿事,由于是超出常伦诸地,所以才能当下一生补处,这里是做一个结论。

“‘者,超劫超地,直至等觉之一生补处超劫就是超越时间。一般来说,从初发心开始生生增上不退,要到达初地,必须一大阿僧祇劫;二地到七地,又要一大阿僧祇劫;八地到等觉,又要一大阿僧祇劫。可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是不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所以是超劫。不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所以叫作超地,直接进入等觉的一生补处。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结上言还相回向之愿事。从净土倒驾慈航还到娑婆苦海,乃至十方世界,以广度群萌,乃属普贤大悲行,故言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此是从果向因之示现相,非从因向果之修行相。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结上言还相回向之愿事,从除其本愿正真之道这七句,都是在说明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修习普贤之德就是从净土倒驾慈航还到娑婆苦海,乃至十方世界,以广度群萌,乃属普贤大悲行,故言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此是从果向因之示现相,非从因向果之修行相。这一段意思是说,虽然有所谓的修习普贤之德,可是他是果位的示现相,不是因位的修行相。因为他已经是横超常伦诸地之行,是一生补处、倒驾慈航而来的。

案此经推”——“者考验,者寻穷。

就是考验、考察、证明;就是推寻。从《大经》四十八愿的第二十二愿,考察它的内容,了解它的内容,然后来推寻,这叫作案此经推

验此《大经》第二十二愿之文,寻穷彼国菩萨之事,可无次第渐进之义,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故。然曰或可者,虽经文已详明顿超即证非渐进之理,而圣人语不迫切,亦是对机之善巧也

案此经推可以知道,凡是往生极乐净土的众生,都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这跟《十地经》《仁王经》《璎珞经》截然不同。可是昙鸾大师在这里说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或可,有或许、不是百分之百之意。虽然经文已经显明是顿超即证,不是渐进,但是所谓圣人语不迫切,总是从容不迫,不咄咄逼人,都是用一种谦和的态度来引导对方。

所以,就整部《往生论注》来看,昙鸾大师都是温柔敦厚、语气和缓的,就像善导大师在《法事赞》所显现的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本来极乐世界是无为涅槃的境界,随缘杂善欲求往生,因果不相应,是不能往生的;但是善导大师不直接这样讲,善导大师是说恐难生。昙鸾大师虽然在这里用或可,可是下面的话所表明的就不是或可了,而是直接了当的。昙鸾大师的风格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

善导《往生礼赞》(《圣教集》906页)言: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这首偈语的前面还有一首,就是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这两首偈语都被引用在净土宗念佛会所编印的《超荐仪轨》当中,作为唱念的《赞佛偈》。一般《赞佛偈》的内容是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等八句,这是北宋择瑛法师所写的。我们是以善导大师思想为主的,有善导大师的赞偈,就尽量引用善导大师的赞偈。

善导大师在这里说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这首偈语很清楚地显示。因——专称弥陀佛名,果——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当下花开见佛闻法,十地愿行功果当下自自然然彰显出来,而不必假借任何加行功夫

到彼华开闻妙法,到了极乐世界,当下花开,当下听闻弥陀说法,六根面对极乐世界的六尘,当下都能悟道。好像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树下举头望明星的时候,就彻底大悟,所以说夜睹明星,彻底大悟是在一刹那之间的。当然,释迦牟尼佛是经过六年的苦行;推寻过去,他是从兜率陀天下降而来,示现八相成道,是有他因地的过程,不断累积,直至瓜熟蒂落。我们没有经过释迦牟尼佛这些过程,可是阿弥陀佛已经完成我们成佛的功德,把这些功德送给我们——在哪里通通包含在六字名号中,所以这六字名号是弥陀成佛之果,以此果觉功德赐与十方众生,使之往生成佛。所以净土法门不是从因向果的法门,而是从果向因的法门,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六方如来舒舌证六方如来就是十方如来,就是宇宙之中的十方恒沙诸佛如来。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举出十方诸佛有四个纵令释迦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后定生彼国者,即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何以故同体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圣教集》651页)也就是说,即使只有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劝导一切善恶凡夫,这一辈子只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要夹杂其他法门,舍命以后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十方诸佛也都同样在赞叹这个法门,劝导众生修这个法门,证明只要专念就必定往生彼国。为什么同赞、同劝、同证呢因为同体大悲” 故。所谓佛佛道同。《华严经》说:一切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占察经》说: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可知一佛即一切佛,同体无二。因此,一佛所化就是一切佛所化,一切佛所化就是一佛所化。释迦牟尼佛这样化导,等同十方一切诸佛也这样化导。所以说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善导大师《般舟赞》言:

微尘故业随智灭,不觉转入真如门;

大小僧祇恒沙劫,亦如弹指须臾间。

微尘故业随智灭,显示随智灭业。我们无量劫来所累积的种种罪业非常多,所谓微尘故业,多如大地微尘。这些多如大地微尘的故业,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就会转识成智;一旦转识成智,它们就通通消灭了。就好像百千万亿劫的黑暗从来没有光明过;可是一旦光来,暗立刻就消除了,是一刹那间的事情,并不会因为黑暗已经那么久了,即使光来了也要渐渐地明亮——不是这样的。同样,我们那么多数不尽、算不完的微尘故业,也是当下随智而灭的。

不觉转入真如门,显示任运入真不觉无作、自然二意,就是不需任何的造作、修行,离觉观之作意,不用寻思等加行,是无作、自然转入真如门。真如就是一真法界、真如实相、第一义谛,就是佛的果位。前面是消除业障,这里是开显佛的真如智慧功德。

大小僧祇恒沙劫,亦如弹指须臾间,显示时分无碍大小僧祇恒沙劫就是大劫、小劫、阿僧祇劫、恒河沙数劫。阿僧祇就是无央数,没办法想象、计算的;恒沙就更多了。亦如弹指须臾间,本来须要经过小劫、大劫、恒河沙劫才能累积的功德,我们弹指之间就具备了。所以,到了极乐世界都是超越性的,一旦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显现真如实相之佛智的时候,都是证入不生不灭的;既然是不生不灭,哪还有大劫、小劫、恒沙劫呢不生不灭就是动静一如、不增不减、无有来去的。在时间上,长时和短时都是自在无碍相融相入的,也就是一念摄劫,劫摄一念,一念之间能够涵盖大小恒沙劫,大小恒沙劫能够融入一念当中;最初的一念就已经包含前际后际,前际后际都在一念当中。

极乐世界的正报、依报都是没有变异的,都是常住的。既然是常住的,哪有变异、生灭、来去、增减呢

以世间人来讲,受苦时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欢乐时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所谓苦则以短为长,乐则以长为短。又如入定的人,在禅定当中,心是寂静的,甚至是寂灭的、不起心动念的,即使经过了十年、百年、千年,对他来讲等同没有时间,一刹那而已。

顿超之理言

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

释迦牟尼佛方便教化

以下分明判断渐次之说。

接下来,昙鸾大师就很清楚地决断渐次顿超的道理。这一段的语气就显得斩钉截铁,毫不模糊。

释迦者对弥陀,阎浮提对他方净土(意在安乐),应化身对法报身。道者,教化之道。

这是解释释迦牟尼佛是在娑婆世界显现应化身来教化三乘根机的众生,跟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以报身来成就往生者,在化导上是不一样的。

1.娑婆圣道为方便渐教

谓问者所引之《十地经》等,说十地渐进阶级次第,乃释迦出兴于娑婆世界,对五浊恶机所施设之一种应化身教化之方便耳,故非通方实义,如此对比。

意思是说,这只是释迦牟尼佛在这娑婆世界针对五浊恶机所施设的一种方便教化,并不是十方世界全都这样,所以做这种对比。

例如《往生论注》上卷(《圣教集》256页)解释大义门功德云:见有国土,由国浊故,分一说三。是故愿言:使我国土,皆是大乘一味

因为十方国土有五浊之故,因此必须将一乘之法分为三乘来教化引导。阿弥陀佛因为看到其他佛土这样,所以就发愿建设一个没有五浊的世界,使其国土的众生都进入一乘,也就是佛乘的阶位,所以说是大乘一味

《往生论注》也有进一步说明:《法华经》言释迦牟尼如来以出五浊世故,分一为三。净土既非五浊,无三乘明矣。极乐世界是净土,既然是净土,不是五浊恶世,就可以显明没有三乘(声闻、缘觉、菩萨),都是大乘一乘。所以,往生极乐世界当然就不是声闻、缘觉,也不须经过菩萨这些阶位。

十地阶次之言,自含《仁王经》《璎珞经》等。

圣道门者,对机之说,为渐教,为方便。

净土门者,称性之说,为顿教,为真实。

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所开示的《十地经》《仁王经》《璎珞经》这些教理,是属于圣道门,是针对娑婆世界五浊根机所说的渐教。就是方便、迂回的意思,要经过转折,不直接。净土门是称性之说,是由阿弥陀佛的本心所流露出来的,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是顿教,是真实。

善导大师于《般舟赞》以《璎珞经》总摄圣道诸经为渐教,以《观经》《弥陀经》等说为顿教菩萨藏。其言曰

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这段偈语说得很清楚,把圣道门和净土门说为渐与顿、方便与真实。

《璎珞经》所说的是五十二阶位,一级一级地逐渐增上,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逐渐到达等觉。善导大师以《璎珞经》来含括圣道门的一切教法——其中当然也包括《十地经》《仁王经》,以及《华严经》的华严宗,《法华经》的天台宗

华严宗和天台宗被称为极圆最顿,虽然教理上如此,可是功行上却不是一生成就、当下圆满;理上顿悟,事上要渐修,还要经过一辈子又一辈子、一劫又一劫。这样跟净土法门比较起来,又是渐教,不是顿教。

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璎珞经》中说要经过一万劫才证入不退。这在道绰大师《安乐集》中也有引用(《圣教集》422页):然修道之身,相续不绝,径一万劫,始证不退位。”“据《菩萨璎珞经》,具辨入道行位法尔,故名难行道。又,但以一劫之中受身生死,尚不可数知,况一万劫中徒受痛烧。若能明信佛经,愿生净土,随寿长短,一形即至,位阶不退,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诸佛子等,何不思量,不舍难求易也道绰大师说,依照《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要经过一万劫才能证到不退的果位,我们凡夫在娑婆世界都是烦恼深重,而且信念无根,如同轻毛,随风东飘西飘的,岂只是一万劫的时间。而且在这一万劫当中,忽尔地狱,忽尔饿鬼,忽尔畜生,忽尔人间,在六道里面浮沉,岂不痛苦吗如果能明信净土三经所讲,只要专称弥陀佛名,这辈子不管寿命长、寿命短,往生之后就进入不退了,当下跨越了一万劫的时间与功行。知道了这个道理,为什么不舍难行、取易行,修净土法门呢

万劫修功证不退,有所谓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如果以别教(《菩萨璎珞本业经》)来讲的话,位不退是初住到七住,行不退是八住到十回向,初地以上才是念不退。以这样说来,要到达不退转,岂不是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

2.智者大师只登五品——降伏见惑

在《印光大师文钞》中,印光大师就举出天台宗开宗祖师智者大师临终的示现,来说明修行证果的困难。

《印光大师文钞》说,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临终的时候有弟子问大师证入何种果位,智者大师回答说:我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但登五品。智者大师说,如果我不盖庙建寺、讲经说法、领众修行的话,必定会达到清净六根的地位。所谓清净六根就是圆教十信位。断了见惑就是初信,断了思惑就是七信,断了尘沙惑就是十信位七信位相当于阿罗汉境界,已经断除三界生死轮回,具足六种神通。

智者大师说,如果他不领众修行,一定会证入十信位。因为领众修行,讲经说法,又盖道场,又应付众生,所以不但没办法到达净六根的阶位,甚至连初果断见惑都还没有达到,只是登五品。所谓登五品,就是降伏五住烦恼,还没有断除见惑。这么一差,可说是天差地别。如果净六根的话,不但是阿罗汉,而且断除尘沙惑;不但不轮回,而且能断一品无明而证一分法性,进入法身菩萨阶位。但是现在不但完全没有,连小乘的初果也还没有。既然如此,岂不是还在三界六道里面:这是智者大师本人最后的盖棺定论。

智者大师被赞叹为释迦牟尼佛的化身,所谓东土释迦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是皇帝给他的封号。他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而且禅定功深。

有关智者大师和佛门护法蓝菩萨有一段典故。

佛门里面有韦陀菩萨和伽蓝菩萨,伽蓝菩萨是佛门护法神。这位伽蓝菩萨是谁呢就是关公三国时代的关云长(民间关圣帝君)怎么会成为佛门的护法神呢这个典故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智者大师那里来的。

智者大师有一天在荆州玉泉山打坐入定,定中看到一位将军骑着白马、拿着大刀在喊还我头来!因为关公是遭人陷害,首级被砍掉的。关公一生光明磊落,即使杀人也是光明正大;可是自己却被人谋杀,所以他气愤在心,即使死了还要讨回他的头。智者大师在定中就开导他,大意是说:这个能喊还我头来的人,岂不是他本身就有头,何必头上安头而且你过五关斩六将,杀了这么多人,谁来还他们的头呢这么一说,关公就很惊讶,当下领悟,就接受智者大师的劝化,皈依佛门,发愿要护持佛教,作为佛教的护法:这是关公成为佛教护法的来源。

有关关公成为佛门护法神的说法有两种,大致上不离这一范围。

智者大师辩才无碍,不但深入《法华经》,也一生演讲《法华经》。当时讲经不像我们现在,有桌子,有数据,有黑板、投影机,当时都是开大座讲经,要将经文背在脑海中,发挥的内容,引用的典故、譬喻也都是从脑海中自然去发挥、引用、引证,没有编讲稿、资料的。所以当时智者大师就是盘腿坐在法座上讲,下面的人就静坐着听。时间久了,下面的人要上净房或临时有事,就来来去去,可是智者大师一直坐在那里讲。《妙法莲华经》的字,足足讲了九十天,以九十天的时间去发挥字的意义:这就是九旬谈妙的由来。

这样的智者大师,说他自己只是登五品而已,何况其他人,何况末法时代的现代人!现在有人印证别人开悟,且达几住菩萨,如果这些是真的话,岂不是他们所证让智者大师望尘莫及!

所以,我们现在学佛,尤其是学净土法门,不要好奇。心好玄奇将会因无知而迷失或被骗。

顿中之顿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相对而言,《观经》《阿弥陀经》《大经》这三部净土正依经典所说的,就是顿教菩萨藏,不是渐教声闻藏,是大乘成佛的法门。圣教分二藏:声闻藏,菩萨藏。菩萨藏有渐教,有顿教,这里的菩萨藏是属于顿教里面的菩萨藏。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玄义分》中用问答的方式来彰显这个法门,《玄义分》言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意即顿教菩萨藏

北宋时代有一位元照大师,他是修律宗的,也兼修净土,而且是专念弥陀,回向净土。在他所写的《阿弥陀经义疏》里就说:念佛法门不简愚智,不择豪贱,不论久近,不选善恶,唯取决誓猛信,临终恶相十念往生,此乃具缚凡愚,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谓一切世间甚难信也。他在解释《阿弥陀经》,解释到释迦牟尼佛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的时候就说,念佛法门为什么难信呢因为它不管愚痴还是智慧、富贵还是贫贱,也不管行善还是积恶,时间久还是时间短,从根器上、善恶上都不管,临终恶相已经显现了才念佛十声,这样都能往生,可见这个念佛法门是具缚凡夫、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是能够使具足贪瞋痴的具缚凡夫,甚至使屠宰、卖的下劣众生刹那之间超越的法门,所以是世间难信之法。

这么容易,又这么高超,能够当下救度贪瞋痴的凡夫,甚至救度杀牛、杀猪、杀鸡的下劣罪人。这样的法门,不但凡夫信不来,声闻、缘觉也信不来,甚至菩萨也难以理解。因此,只要你决定相信这个法门,这些功德就是你的了。

相信什么呢相信即使临终恶相现前,乃至十念都能够当下往生,超越十地阶位而快速成佛。

法然上人在《大经释》(《法然上人全集》说:天台、真言皆名顿教,然彼断惑证理故,犹是渐教也。天台宗、真言宗,乃至禅宗、华严宗,都说是顿教;可是它们必须断除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才能成佛,如果从这一点来讲,它们还算是渐教,不是顿教。

明未断惑凡夫,直出过三界长夜者,偏是此教(净土法门),故以此教为顿中之顿也。蕅益大师也说净土法门是佛法中了义中最了义,圆顿中极圆顿。元照大师也说这个法门是圆顿一乘,纯一无杂

可见,净土法门是依第二十二愿所讲的,初到极乐便至等觉,不历僧祇,即得佛果;不需经过漫长的劫数,不须经过一地一地的阶位,就如天亲菩萨在《往生论》所讲的,见阿弥陀佛就能快速圆满功德大宝海。

3.菩萨阶次是教化方便

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

这一点前面也解释过。简单来讲,就是通途法门的修行必须按部就班,一地又一地,一地又一地,从初地到十地,需要二大阿僧祇劫的时间,这种十地阶次是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应身教化的一种方便。

释迦牟尼佛示现在娑婆世界是应身,不是报身。

阿弥陀佛的真实救度

1.净秽不同

他方净土何必如此

他方净土就不一定需要这样。也就是说,他方净土是有超越性的,不必经过初地、二地、三地等等,也不须经过长久的时间。

弥陀是报佛,所以《大阿弥陀经》言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大经》言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王,是十方诸佛所不能比较的。极乐是报土,《大经》言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可知弥陀净土:佛是诸佛王,土是超诸土。

他方净土既然都有超劫、超地的不思议功能,何况弥陀净土!

弥陀的功德能令众生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在没有断除烦恼,贪瞋痴依然存在的当下,就已拥有涅槃的成分;一旦到了极乐世界,就拥有涅槃的全部。可说是未破无明,入佛报土,并且入佛境界,同佛受用

一般法门要破一分无明才能证一分法性,从初住至等觉共有四十一分无明,所以要无明分分破,法性分分证。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可以使众生在无明还未断除的当下,就进入佛的报土。进入佛的报土都是十地以上的境界,所谓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同佛受用就是心同、相同,相貌跟弥陀一样是无量相(无量光明的相貌),寿命跟阿弥陀佛一样是无量寿(无量光明的寿命),当然内心的智慧、慈悲、神通也都一样。所以说他方净土何必如此,更何况弥陀净土呢!

2.不可思议

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

五不思议”——《往生论注》中提到五不思议有三处:页)言: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

第二处,下卷释十七种庄严功德力言: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第三处,今文是也。

《往生论注》提到五种不思议的地方有三处。第一处是举出五种不思议中最不可思议的,也就是佛法最不可思议。这里只举出五种不思议中的其中一种,同时举例来说明佛法最不可思议的原因。

佛法有种种不可思议,这里只举出一种,就是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声闻只求自我了脱,没有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无上道心,一旦证入声闻果(最高是阿罗汉),就进入涅槃,不可能有上求菩提的心。可是佛的力量能够使声闻发起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心,这一点,可说是佛法最不可思议之处。

第二个地方,完整地举出五种不可思议,但没有加以解释,也没有引用例子来说明。

第三个提到五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现在这里,举出五种不可思议之中的佛法最不可思议,同时说明最不可思议的原因: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意思是说,佛法的最不可思议,是能够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当下就入一生补处,不须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八地、九地、十地,一直到等觉,举出这一点来说明佛法的不可思议。

前面解释毕竟的含义,昙鸾大师一开始方便性地说: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也就是说,所谓毕竟,并不是说当下就跟上地菩萨相等,只是从时间上来讲不失此等。所以,他是不会退转的。也因为不会退转,总有一天会到达净心菩萨的境界。这里是未来即等的渐进,而不是当下即等的顿超。

可是到说明佛法最不可思议的时候,就说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直接点明是当下超越的。如果有人认为没有超越的道理,表示他还不明了这个法门,不明了佛法的不可思议。

当然,这还不是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之处。如果菩萨往生极乐世界而超劫、超地,或许有那个可能,因为他本身已经是断无明、证法性的法身菩萨,到了极乐世界,在那种环境中功行一日千里,是有可能的。可是一般的善恶凡夫,不但无明没有破,而且连尘沙惑乃至见思二惑都没有降伏,也能够脱离三界轮回,往生极乐世界进入报土,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就如刚才所讲的未破无明入佛报土,不断烦恼得涅槃分:这才是阿弥陀佛最不可思议之所在!

经典上说,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是超世愿,而且这些愿也已经达成。阿弥陀佛的愿之所以名为超世愿,就在于极乐世界是报土,而且这个报土是五乘齐入,此愿唯有弥陀所独发,是十方诸佛所没有的。

因此,弥陀之愿称为超世愿。

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法中弥陀本愿最不可思议。本愿超世故,佛中之王故,光中极尊故,诸佛不及故。故佛法最不可思议者,乃指弥陀本愿力也。以其能令往生之人顿超常伦诸地之行,不经劫,不经地,直至一生补处故也。

这一段是在说明,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是最不可思议的;而佛法之中最不可思议的,又是弥陀的本愿,可以说是不思议中的不思议。为什么这里举出四故:一、本愿超世故;二、佛中之王故;三、光中极尊故;四、诸佛不及故。

超世的意思是超越十方诸佛,是十方诸佛所未有。也因为弥陀因地愿行超越十方诸佛,因此果地所成的南无阿弥陀佛成为诸佛中之王,而弥陀的威神光明、智慧神力是光中极尊,为诸佛所不能比,因诸佛不及故。

故佛法最不可思议者,乃指弥陀本愿力,这也就是天亲菩萨所说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是指什么在于能够使五乘众生、圣凡善恶,一旦往生极乐都能超出常伦诸地之行,都能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而未必先要断见思二惑、尘沙惑,然后无明分分断、法性分分证。因为只要乘佛本愿力,一旦往生极乐,无明不断而自断,法性不证而自证,这就是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之所在。

功德海就是指佛,只有佛的功德才如大海,广无边,深无底。

3.超越之理

以其能令往生之人顿超常伦诸地之行,不经劫,不经地,直至一生补处故也,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说,一旦往生极乐世界,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因为有超越之理,所以当下就入一生补处;如果没有超越之理,就不能当下进入一生补处。

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

此文字为眼。

这一段文字,字是眼目。也就是说,如果认为菩萨必须从一地到一地,表示他不了解这个道理。由此反显,未必一定从一地至一地,这就已说明他方净土是有超越之理的。

《十地经》所言者,阎浮提应化身对机教化之道;净土三经所言者,安乐净土超出常伦之妙益。

何以此土渐进位阶,例难彼土超出之妙位耶

十地阶次是释迦牟尼佛在阎浮提对机教化的一种方法,他方净土未必如此,净土三经就显明了安乐净土超出常伦诸地的不可思议利益。所以不可以用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教化的方法来责问极乐世界横超的妙法。

何况佛法不思议中,弥陀本愿最不可思议,岂无超越之理!其人以有碍之识,测量无碍佛智不思议,言无超越之理者,未敢详也,亦即其人尚未审详明了此超越之理也。

以凡夫的常识,或以有限的教理、认知来推量阿弥陀佛无障碍、不可思议的佛智,而说没有超越之理,未敢详也亦即其人尚未审详明了此超越之理也,可见对方的言论是不了解这个法门,才有这种言论;如果他了解这个法门,就不会有这种言论了。

㈤好坚树喻

1.比喻

譬如有树,名曰好坚。是树地生,百岁乃具。一日长高百丈,日日如此。计百岁之长,岂类修松耶!见松生长,日不过寸;闻彼好坚,何能不疑

这段比喻很容易理解,不过也不能以常识去衡量,必须是仰信地去接受。

譬如有一种树,名叫好坚树。这种好坚树跟一般的树有什么不同呢大有不同。是树地生,百岁乃具,这种树生出地面的时候,已在地下蕴育了一百岁,所以一旦生出来,就一日长高百丈,一天生长一百丈高,每天都是这样。计百岁之长,岂类修松耶!如果算它一百岁所生长的高度,怎么可以用一般的松树来模拟呢

好坚树一天就能长高一百丈,一百丈已经要抬头仰望了,可以当下看到它不断向上生长的情形,一百岁就长到三百六十五万丈高。一般的松树,再高也只不过几丈而已。见松生长,日不过寸,我们看松树的生长,一天不超过一寸,顶多几公分高而已;闻彼好坚,何能不疑,现在听说有这种好坚树,又未亲眼目睹,怎么可能不怀疑呢一般人一定会对此打个问号。

昙鸾大师这个比喻,是出自哪里呢

《大智度论》(卷十)云:譬如有树,名为好坚。

是树在地中百岁,枝叶具足,一日出生高百丈。是树出已,欲求大树以荫其身。是时林中有神,语好坚言:世中无大汝者,诸树皆当在汝荫中。佛亦如是,无量阿僧祇劫,在菩萨地中生,一日于菩提树下金刚座处坐,实知一切诸法相,得成佛道。

好坚树在地里一百岁,它的枝叶都已经具足了才长出来,所以才能够一日出生高百丈。好坚树出生之后,想找寻大树来庇荫,这时候林中有神就对它说: “好坚树啊,这个世上所有的树木没有比你更高大的,它们都在你的树荫当中。佛陀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苦行六年之后坐在菩提树下,有一天晚上夜睹明星大彻大悟,立刻证入实智,当下成佛。看起来好像是当下成佛,其实不然。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生世世、无量阿僧祇劫以来,已经累积菩萨六度万行,而且已到达了等觉的果位,所以此世一修行就能够入妙觉,得成佛道。所谓成功,不是成功的那一天才成功的,是在成功之前早就不计时日、持续精进累积成功的条件,一旦所有的条件具足,即当下成功,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往生极乐世界当下就能证入等觉菩萨,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当然不是靠我们自己过去世无量劫来累积菩萨六度万行,完全是因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兆载永劫以来就为十方众生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将全部的功德累积在六字名号当中,然后全部白白地送给我们。所以我们是因称念弥陀的万德洪名、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当下进入一生补处。也就是说,因为我们是依靠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而到极乐世界,也因为我们拥有了万德洪名,就等同我们在无量阿僧祇劫当中已经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才能够一往生极乐世界就跟释迦牟尼佛坐金刚座一样得成佛道。这是靠佛力,不是靠自力。如果要靠自力,那是不可能的。

净土法门是他力信仰,而且是完全他力、绝对他力。即使是上根利器,能够广修六度万行,在阿弥陀佛面前也要低下头来,不以这六度万行来回向,而完全以阿弥陀佛的功德为自己的功德,以他为自,舍自归他。

就好像再亮的灯光,在太阳底下也顿时暗淡无光,因为灯光再亮也不可能比太阳光还亮,而且既然在太阳底下了,也不需要它的亮度。

因为是绝对他力的信仰,所以专称弥陀佛名是有相的称名,而不是无相的念佛,至于观想佛像就更不用讲,也不须要。所以,我们就只专称弥陀佛名,不须假借其他方便。

在这个娑婆世界,又值末法时代,有一些弘法者本身知见就已经不正了,又到处为人印证,无知的人就会因好奇而前往亲近。

所以,净土法门如果做不到不好玄奇而平实化,不求高深而平常化,往往就会走向岔路。

不过,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因为一般人总是喜好高深,贪好玄奇,如果对教理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没有经历过多种的摸索体验,彻底觉悟自身是卑微渺小、无能为力的事实,往往都会由本门退转而走向他途。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莲池一隅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往生论注》核心讲记(一)发布于2021-05-08 19:21: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