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立秋日,山风习习,花木繁欣,于一寺中,遇一联,曰:
 
万缘放下,身心何等自在
一念回光烦恼皆成菩提
 
仿欣然有会,便记下于脑海之中。万缘经过,放下不记挂心间,身心自然就自在了;明明是烦恼的事情,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转瞬就成了开悟的菩提。
 


人生匆匆,有什么缘,是不能放下的呢又有何烦恼,是不能解脱的呢然而,生活在当下的许多人,种种念想,万般营求,有着太多的欲望没有实现,有着无数牵挂之事没有完成;在无情的天灾人祸面前,力不从心、烦恼重重;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焦虑浮躁、心事纵横;于是乎,源于西方的心理治疗、心理调适机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心理调适”一词,是指通过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认知、情绪、意志、意向等心理活动进行调整,以保持或回复正常状态。既可自行进行,亦可用于帮助他人,有着预防、恢复和激发的功能。细想来,中国化了的佛教宗,其哲理内涵与修行体验,或可为当代人的心理调适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智慧依据。

 
“禅”,是“禅那”的略语,汉译有思维修、静虑等意义。“中国禅宗,是一种文化理想,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是一种生命哲学、生活艺术心灵超越法。”其为解救人生的苦难而产生,也在化解人生的苦难中发展,形成了一套人生价值哲学体系,可为人们的心理调适提供智慧依据。

 
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为心理调适提供健全的自我意识
 
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由心开始,良好的主体是身心康泰的前提,有了健全的人格,才能正确地处理各种关系,融入自然、社会和集体。
 
禅宗提倡心灵沟通,要求会心体悟。禅宗认为,每个人都是佛,只是自己不知晓。
 

一次,大珠慧海到江西参马祖时,马祖问他:“你从哪里来”
慧海说:“我从越州大云寺来。”
马祖说:“来这里做什么”
慧海说:“我来求佛法。”
马祖说:“放着自家宝藏不珍惜,抛弃自家宝藏到处乱走干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你来求什么佛法呢”
慧海问:“什么是自己的宝藏呢”
马祖说 :“现在问我的这个,就是你自家宝藏。”

 
禅宗强调,心是人的本质,苦乐、得失、迷悟,皆在自心,人的堕落、辉煌,都源于自心。这个心,即是本真之心。据传,释迦牟尼佛传法时曾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所谓“正法眼藏”,就是指禅宗教义。它在心性修持上提倡单刀直入,径直指向当下、现实的人心,体验清净本心
 
禅宗认为,修禅成佛,就是见性成佛,是向自己的内心去体认。佛法就在心中,涅槃就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之中,理想即在现实生活之中。六祖慧能大师言:“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在慧能看来,佛是众生内在心性的人格体现,是本心的觉悟者,并不是外在于众生的、具有无边法力的人格

 
可以说,禅修即是心性的修持。如达摩祖师、慧可禅师、憎璨禅师重视坐禅守心,信禅师、弘忍禅师重视心心念佛;六祖慧能大师提倡自证于心、自悟本性。石头希迁及其门下衍化出的曹洞、云门和法眼三宗,重视一切尽由心造的心论,认为人的自心是圆满的,只要心地自然,就会佛法遍在,一切现成。  
 
如此说来,禅修是将自己的心调御纯正,不做无谓的算计猜想,乃至化烦恼为菩提。人的苦难,往往是来自我们那颗心。修行的主要功课,是心的调伏。学禅的目的,是通过观照内心,成为自身的主人。这种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是对人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个体的重视,充满人本主义的光辉,能对每个个体产生激励的力量

 

即境是佛、触境皆如的修行境界为心理调适提供豁达旷远的精神内涵
 
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禅宗有“法身无象,应物而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的说法,认为人人皆有佛性宇宙万物都是佛性的体现,既然佛并无固定的形象,在大自然的具体呈现中,便能领悟到佛的存在。禅宗强调“即境是佛”、“触境皆如”,追求的空灵境界,关注主体的完善,能使人进入心理和谐的状态。
 

唐朝画家周昉画过一幅水月观音——众生误以为有个恒久不变的自己,常以自我主观立场看待事物,于是就有了好坏顺逆,心中常常受现境影响而波动。水月观音画中,即是观音菩萨独坐于水边,观水中月,望见潭面不因月影穿过而波动。隐喻世间的一切情境有如月影,而心似潭面,勿被当下的情境影响,引起种种波动。
 
禅宗追求适意的人生哲学与恬淡的审美情趣,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照体验,在这观照体验中达到物我同一,使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和谐、豁达、旷远的境界,在心理调适方面,对缓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随缘任运、超然无碍的“平常心”精神为心理调适提供文化参照
 
禅宗反对舍弃现实生活去寻求体悟,而是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坛经》),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超越意义,实现理想精神境界,这种随缘、超然的精神可为心理调适提供借鉴。

 
“饥则吃饭,困则打眠,寒则向火,热则乘凉。”(《密庵语录》)禅宗注重个体的直觉体验和自性灵照,主张由心悟道,肯定只要认知本心,在行止坐卧中皆可悟道成佛,把对宇宙人生的感悟置于生命本真之中,在平凡中收获启迪。学僧问大珠慧海说:“师父,应该如何努力于道的修习”
 
大珠慧海说:“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学僧说:“一般人不是这样做吗”大珠慧海说:“不不不!一般人吃的时候心里有一千个欲望,睡的时候在解开一万个结。”多少人于清晨,不是在摆不脱、数不清的困惑迷茫中醒来呢何不把一切束缚抛开,用本真的性情去生活,因为,平常心是道。

 
对“平常心是道”,马祖道一曾这样阐释:“道莫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凡圣。”据此引申,平常心是宠辱不惊的平和安宁之心,是临危不惧的泰然自若之心,是摆脱了浮躁后的从容不迫之心,是告别了斤斤计较的宽厚博爱之心,是能够长久地领悟心体、超然无碍的宁静淡泊之心。
 
禅宗追求一种本自天然的修行生活。“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禅的这种纯任自然、不加造作的修行生活,从入世中看到出世,于现实人生中成就正觉,垂范了“一不积财,二不积怨,行也方便,睡也安然”的自然人生态度。

 
自然有寒暑变异,无可回避;人生也有圆缺,不可抗逆。面对世事无常,时时保有一颗平常的心,让外境随我心转。因此,要感受生活的快乐,只是一个心境的问题。善待生活、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善待自我,保有平常心,才能获得生命的新意,才能对生活有一种全新的把握。

 
自觉觉他、自度度人的度化思想为心理调适提供高尚的道德理论
 
禅宗不仅追求个人的自在解脱,而且强调广结善缘、帮助他人达到开悟的境界,在烦恼中得到解脱。

 

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矛盾,一直激发着人们内心的不安与痛苦。了脱生死大事,是佛教也是禅宗的最基本目的之一。《禅门师资承袭图》称:“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一个人若了悟诸法如梦如幻、如露如电,从而忘却自身,超越生命,也就不存在生命与万物的对立了。禅宗通过对时间现境化的体证,将“小我”融入“大我”,融入宇宙生命。于是,一朝风月涵摄了万古长空,电光石火包容着亘古永恒。如此,对时间的焦虑得以克服。
 

《颂古》卷九载:马祖道一生病之时,僧人前往探问,马祖说:“日面佛,月面佛。”禅僧颂云:“东街柳色拖烟翠,西巷桃华相映红。左顾右盼看不足,一时分付与春风。”日面是红彤彤的朱砂镜,月面是晶亮亮的白玉盘。虽然此景此生皆难得,但他并不是落寞哀怨、悲伤感叹,而是分分秒秒安详自在、全心全意地融入眼前的景致,欣赏它的美丽与生机,以自然之眼观自然之景,将天然图画赋予春风,使生命境界升华到光风霁月的澄明之境。对此,禅宗总是借助艺术的观点来实践人生,采取旷达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不计利害得失、忘乎物我、泯灭主客,从而使自我与宇宙合而为一,并在这一审美境界里使生命得到解脱与升华。

 
禅宗的度化思想基础是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把宗教的高尚归还给人生的平凡,而又在对成佛的向往中,提升了人生的价值,二者相辉相映。禅宗用般若智慧去度化众生,藉由人的觉悟,使生命沿着正向的轨道运动,最终超越自身、超越生命,从自心中发现佛性与光明,完成高层次的升华转变。
 
由此可见,在化解矛盾的禅修过程中,禅宗帮助人们宣泄情感、缓解痛苦;在心理调节的过程中,禅宗帮助人们稳定心绪、平衡心态;在实现证悟理想的过程中,禅宗帮助人们安住当下、愉悦生活;在尊重和审视宇宙万物的过程中,禅宗帮助人们提高审美意境、觉悟自心,促使人们把这难得的人生发挥到极致;在确立人的内在与佛性的终极合一过程中,禅宗帮助人们体悟我与宇宙同在,心即是佛……
 
综上所述,禅宗的修持方法、生活态度、超脱情怀,对于当代人的心理调适有着不可否认的正向价值。其通过心理、认知、观念等范畴,强化心的作用,排除种种妄念,为人们的内心和谐提供摆脱痛苦的智慧与宣泄的途径,为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搭建宽广的桥梁,对提高当代人的人文素养与人生境界起着巨大的作用。

福无空耗,功不唐捐
点滴善行,功德无量
''释本性老师" 二维码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开元志业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禅学新论|一念回光,烦恼皆成菩提——禅宗文化与当代人的心理调适发布于2021-05-09 0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