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与人的日常生活最为接近的教文化。禅宗文化不是禅宗,不是佛教本身,而是一种由禅学思想所支撑的文化形态。如果说禅宗是如何通过修行解脱成佛佛法宗派,禅学则早已成为一种人生哲学,一种生活智慧,一种修心品读慧能所留下的禅宗经典坛经》,领悟禅宗文化,有助于让人关照自我的内心深处,寻觅心灵宁静淡定,成就自然的、智慧的、高远的人生境界。
一、认识自己
慧能所谈之佛法,不离人的“自性”。何谓自性慧能有一个比喻:“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坏。”(《坛经·疑问品》)人的肉身好比一座城池,眼耳鼻舌是这座城池的外大门,人的意念是内门,人心是这种城池的土地,自性就是在心地之上的、主宰这个城池的帝王。有自性,身心俱存,城池运转良好。自性消失,就没有主宰,身与心也就坏了,城池自然不存。
自性存在于身心之中,虽无形地存在,却在幕后操控一切。受五祖弘忍的点拨,慧能悟道:“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坛经·行由品》)自性是清净无染的、无生无灭的、无需证明的、不可动摇的、能生万法的。这个自性就是佛性。这意味着,佛性就在众生内心深处,就是清净的、智慧的人的本性
本性“世人性本清净”,只不过清净自性可能会被遮蔽,受到外在环境的迷惑而无法见到。“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坛经·般若品》)“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青,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坛经·忏悔品》)障重邪见、浮云妄念覆盖了自性,人只需要移走内心的邪见、浮云,使日月之光重现,让自性明朗。“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疑问品》)人不需要向外去求佛,执着于读经拜佛,只需要识别出自己的本性,找到自己的这个自性,就能够即刻成佛。
佛性在自性中,要见自己的本性,就必须依靠自己,这就是要“自性自度”。《坛经》中记载了一段对话,很有意思。说弘忍送慧能过河,弘忍让慧能上船,自己把橹划船,慧能则坚持要自己摇橹。弘忍说,“合是吾渡汝”。慧能回答:“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慧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坛经·疑问品》)
这段对话当然不是意在强调弘忍与慧能师徒情深,而旨在说明,慧能禅的特色,就是要依靠自己觉悟、识见自我本性的修行方式。外力只起一种辅助作用,靠自己向内识见自性则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求人不如求己,要自见清净本性,要自修,要自悟,要自解,要自行,要自成佛道,这是慧能禅法所推崇的修行方法。
慧能对“自性自度”有专门的阐述:“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坛经·忏悔品》)这种自性自度,就是要让人摆脱邪恶、愚痴、迷妄、烦恼等观念的纠缠,让自己不被外在环境所牵制,实现更为洒脱、更清净无染的人生境界。
慧能自性学说对每一个现代人的价值,就在于它让人不断地反思自己,或者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名言来说,让人“认识你自己”。仿照中国传统文化中“格物致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说法,我们也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慧能禅学思想:“知己者佛”。学会发现自我,不让自己迷失在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中,迷失在自己越来越无法满足的欲望中,迷失在逐渐生成的执迷观念中,要依靠自我的经常反思来更理性、更透彻、更智慧地看待自己和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找到自己应该追求的东西,提升自己生活的境界。
 
二、修心为基
自性之迷,根源于心“动”,心的“思量”,心起贪念、妄念、邪念、恶念、痴念等念头。如何识自本性,要诉诸修其自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坛经·行由品》)“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坛经·般若品》)只有用“心”,从“心”着手,才能得以见识本性而成佛。修心,见性,成佛,就是慧能禅学的根本逻辑。修佛、修禅也就是修心,这就把圣的佛性、难以说清的自性,变成了心性,把出世的修行拉回到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关照上。慧能有偈语云:“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坛经·顿渐品》)。识自本性,让戒、慧、定的自性出现,就变得不再神秘,只要心地无非、无痴、无乱就可以实现,只要修心就够了。
慧能禅学所推崇之心,首先是“善心”。慧能讲“皈依”,讲得是善心的修行。“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坛经·忏悔品》)杜绝邪迷心、诳妄心、恶毒心、嫉妒心、谗佞心、轻人心等不“善”之心,就可以见性。
慧能禅学所推崇之心,还是“大心”。对佛教常识有所了解的话,都知道“摩诃般若波罗蜜”,“摩诃”为“大”的意思,“般若”为“智慧”的意思,“波罗蜜”即“到彼岸”,有终极、彻底之意。“摩诃般若波罗蜜”也就是“终极的大智慧之法”。慧能在解释“摩诃”时有新的见解:“何名摩诃摩诃者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入、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坛经·般若品》)形容摩诃之大,慧能用的是心量广大。他把心大说成是能含万物的虚空,强调的无疑是要人心胸宽广,对他人他物要有宽容、包容的博大情怀。
慧能禅学所修之心,还是“清净心”。什么叫坐禅慧能的解释是,“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坛经·坐禅品》)坐禅就是心念不起、自性不动,不是身体在“坐”,而是内心在“坐”,不是身体静下来,而是内心静下来。什么叫禅定呢“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坛经·坐禅品》)禅定因此就是说内心不随外在环境而起涟漪,能保持不乱、淡定,这也就是清净心的修行之道。
慧能禅学所修之心,终归是“自然心”。慧能听闻《金刚经》里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心即开悟。这句话说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执着,任念头自然生起、自然落下。慧能发挥了这一思想,指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坛经·付嘱品》)心中没有动和静、生和灭、去和来、是和非、住和往的区别,这种境界看似高不可攀,其实用在人的生活态度上,就是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这与老庄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逍遥境界颇为相似。宋代慧开禅师的一首诗偈,能很好地表征慧能的这种“自然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菜根谭》里也有两句话,异曲同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是一个不懈调心的时代。慧能禅学恰恰是“修心之学”,它让人拥有善心,遇事心净,心胸宽广,自然而然,让人的内心不思恶、不慌乱、不狭隘,不拘羁,在静心养性中追求淡定、坦然、随意、超脱,淡看风云变幻,拥有一颗平常心,无疑有它的时代价值。
 
三、除却执迷
清净本心因执迷不能显现。修心之道,关键在于除却执迷,以达无碍自由之境。“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坛经·般若品》)在慧能看来,执迷有两个方面,“外迷著相,内迷著空。”(《坛经·机缘品》)从人的日常生活来理解,外迷著相,即为执迷于对外在事物的“有”,总是想不断地去占有,去拥有更多的东西。内迷著空,即为执迷于对内的“无”,似乎看开了,一切都无所谓,没有什么好去奋斗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得了。
所谓破除执迷,归根结底,就是破除“外迷”和“内迷”。“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坛经·机缘品》)开佛之见,就是有了佛的智慧,它要求做到“于相离相”、“于空离空”,首先就要看“空”。不要太注重身外之物的“有”,就是人们常说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那么多干什么也不执迷于“空”,万念俱灰,心如槁木,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看成虚妄不实。两者都做到,即内外不迷。慧能提出了破除执迷的一套系统的方法:“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坛经·定慧品》)
先看无相为体。“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坛经·定慧品》)“无相”不是否定外在事物的真实性,而是要“于相而离相”,它承认一切外在事物的存在,但又超越一切外在的形形色色事物的诱惑,这种无相,能保证自性本体的清净,就是以无相为体。慧能还谈到了“一相三昧”的修行方法,能够很好说明这种态度,“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坛经·付嘱品》)这其实就是一种人对待外在事物的态度问题,人要看到外在事物,又能够离开它,做到不取不舍,不受它的迷惑,不沉浸于占有它的观念之中而不能自拔。
再看无念为宗。“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坛经·般若品》)如果能够看到外界环境而产生意念,心又不对这种意念产生执着,就叫无念。无念不是念绝,不是让人没有念想,让人不起心念,心念绝灭,因为没有任何念想,这同样是为念所束缚。无念是要“于念而不念”,起念而不执着于念,不执着于已经产生的心念。“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坛经·定慧品》)这其实是一种人对待自己已有观念的态度,是让人不要受原来的观念所缚,对已经生成的观念不留恋,对之后的意念任其自然显现,以防自己的观念成为自己生活的障碍。
再看无住为本。“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坛经·定慧品》)即是说,要对于世间的一切善恶、好坏,以及冤家亲人朋友,在言语上发生攻击、刺伤、欺骗、争执之时,都将其看作空幻,不去思索报复伤害。在不断产生的心念中,将之前的事情一概忘却。如果人对于过去、现在、将来的心念,不断地持续,那就是自我束缚。如果能自然地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念念之间毫不执着,就能做到没有任何的束缚,这就是以无住为本。
可以说,“无相”强调的是让人摆脱外在事物的执迷,“无念”强调的是让人摆脱对自己已生心念的执迷,“无住”则是让人摆脱精神上、思想上的沉重包袱,这三个方面正好构成破除执迷的整体方法。归根结底,慧能的“三无”就是让人不为占有外在事物所劳累,不为外界环境所影响,不为内在观念所牵制,让人达到心无牵挂、毫无拘束、自由自在、自然无为的生活状态。

 

 

四、不拘形式
慧能禅学强调直指人心,诉诸内心解脱,反对人过于依赖布施出家、读经、坐禅等这些修行方式。因为对它们的依赖,也是一种执迷,会使人不能够随心所欲,而是自加拘束,给人的自由超脱带来新的障碍。推崇随意的修行之道,打破外在形式的拘羁,就成为慧能禅学的追求。
不执着于布施。《坛经》中有记载,当初菩提达摩遇见梁武帝,梁武帝问:“他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有何功德”达摩却说,“实无功德。”韶州刺史感到不解,就问慧能,为何达摩会如此回答。慧能说,“功德必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坛经·疑问品》),如果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不是内心的觉悟,就还是没有什么功德。“成道非由施钱”(《坛经·疑问品》),通过捐钱不能求功德,要求功德必须修心,对功利地作佛事的人来说,慧能的话无疑是一个善意地提醒。
不执着于出家。慧能也不主张修行一定要出家,清净其心是不分何地的,在家一样修行,“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修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坛经·疑问品》)如果想修行,在家也可以,不一定非要出家。
不执着于念经。有一个弟子叫法达,念诵法华经》三千部,不知经文宗旨和旨趣,慧能给他一个偈语,“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坛经·机缘品》)佛经服务于人的内心修行,只渴求诵经,就是被佛经转。法达悟出其中道理来了一赞,“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坛经·机缘品》)慧能反对读死经,强调要领略其意,要口诵心行。“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坛经·般若品》)
不执着于坐禅。想得道必须坐禅习定,没有人不通过禅定而解脱的,对这种说法,慧能的回答是“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坛经·护法品》)。他认为,“住心观净,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坛经·顿渐品》)执着于坐禅,那是有病的行为,长期坐而不卧,对身体没有好处,对悟道也没有裨益。他有一首偈语,“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坛经·顿渐品》)为了坐禅而坐禅,只是折腾人的身体,不符合自然的生活。
布施、出家、念经、坐禅都是为修心见性,本身不是目的。如果拘泥于其中,恰恰忘掉修行的本色。慧能禅学追求的是随顺自然,来去自如,只要不为外物所奴役,生活得洒脱、自然,哪里都是禅。所谓“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是道场”。也正如慧能弟子永嘉玄觉禅师的《证道歌》所言:“自从识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自然。”生活中处处皆禅,这种自然而然的修禅方式,其妙处值得现代人去体会。
 
五、开发悟性
顿悟成佛,这是慧能禅学的标签。众生和佛的区别在慧能看来,就在于是迷还是悟,他不止一次地强调:“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坛经·般若品》)“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坛经·付嘱品》)“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品》)
什么样的状态,或者说什么样的感觉,才是慧能所说的顿悟呢有一个故事,讲禅宗顿悟说的缘起。相传在灵山法会上,众人都等着释迦牟尼说法,只见他拿出一朵花。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何意,唯有摩诃迦叶微笑起来。释迦牟尼于是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世尊拈花,迦叶微笑。释迦牟尼于是就“教外别传”,给摩诃迦叶“微妙法门”。禅宗由此开始,摩诃迦叶成为西方禅宗初祖。
禅宗的顿悟在迦叶的微笑上体现出来,它不能用语言表达,不依赖于文字,只能够意会,是微妙的心有灵犀,是倏然的心领神会,是执迷的瞬间打破,是那种拨开云雾见日月的感觉。“闻其顿教,不假外修,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一切邪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坛经·定慧品》)
顿悟是与渐修对应的,慧能和神秀众所周知的两个偈语,有助于我们理解两者的区别。神秀作渴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坛经·行由品》)虽然在五组弘忍看来,还未入门,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来言,确实是必要的。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要保证身心不被尘埃所侵染,就要经常反思,最近是不是太悲观了,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是不是占有欲太强了。
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坛经·行由品》)这句话确实有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它告诉我们,你已经被外物所迷,可这些过剩的外物,相对于你的真正的生活来说,并无意义,反倒给你的生活带来累赘。看淡身外之物,看透生活的本质,必须重新思考所应追求的目标
顿悟和渐修,都是修心见性之方法,两者并不排斥。慧能没有完全反对渐修,认为“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坛经·定慧品》)顿悟和渐修只是假名,渐修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渐悟的过程,是通过长期的修行而发现自心与自性,顿悟则是在人生的瞬间发现自心与自性。
可以这样看,渐修是人通过理性不断反思而悟出人生的道理,顿悟则是通过悟性的开启悟出人生的道理。渐修注重的是人的理性反思,顿悟强调的是人的悟性。人不仅需要理性,也需要悟性。人需要理性来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思考社会,但人不可能完全理性化,人反而可能会陷入理性的逻辑之中。悟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更需要我们去开发出来。
我们说,文学是感性之女,科学是理性之子,哲学是悟性之神。慧能禅学强调顿悟,正是要激发出人的悟性。顿悟比理性思考能给人更多的妙趣,在面对用理性无法解决的困惑时,可能这个悟性更容让我们化繁为简。它有助于人穿透观念中的迷雾,激发出人的想象力,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
 
六、切勿轻人
慧能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主张众生平等,告诫着每个人都要不分差别地看待他人,不可轻视他人,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坛经》记载着慧能拜见弘忍时的一段著名的对话:祖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行由品》)
獦獠是当时对岭南人的一种侮称,指以行猎为生的、未开化的、无知识的蛮夷。弘忍看到从岭南风尘仆仆来的慧能,问他要求何物慧能的回答确实惊人,就是来作佛的,其他的什么也不求。弘忍可能本来就对岭南人抱有偏见,也可能是要故意考验慧能,说一个岭南人,还是獦獠,怎么能够成佛呢慧能则以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来对答,显示出对佛法禅机的超高领悟能力。就是这一妙答深得弘忍的器重,认为慧能有慧根,禀赋极高。
之后,弘忍通过征集偈语来决定传谁衣钵,不识字的慧能,请官职为别驾、名叫张日用的人代写偈语。别驾说,他也能作偈语,其事稀有。慧能的回答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欲学无上菩提,不能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坛经·行由品》)要学道,不能轻于初学者,不能轻人,要认识到“下下人”与“上上人”本身并无差别。
如果人与人之间要是有差别的话,慧能认为那只是在迷悟程度方面的差别。“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坛经·般若品》)但这种愚人与智人并无本质的区别,通过心悟,就会将这种差别弥合。“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坛经·般若品》)
要修功德,就必须从内心中以平等无二地态度对待他人。“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坛经·疑问品》)修功德之人,心中不会产生轻视,而是奉行普遍恭敬内心,如果心中轻视他人,不能断灭自我的执见,自然无功,自我心性虚妄不实,就是没有功德。
这种可贵的众生平等思想,用在日常生活上,要求每个人都遵循行善报恩、礼让等道德规范。在“般若品”中有一偈语,其中有几句:“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坛经·般若品》)在“疑问品”中也有一偈语,说道:“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暄。”(《坛经·疑问品》)
本来,佛教传统教义就讲止恶行善,诸恶不做,众善奉行。慧能禅学则将这种教义与儒家思想联系起来,将人的佛性化与人的道德化联系起来,注重个体的道德意念,要求人成为道德主体,把出家修行变成了修正自己的行为举止,很好地起到了劝人行善的作用。
在竞争激烈、负荷过重、功利盛行、物欲至上、浮躁喧嚣的现代社会,抚慰关照人的心灵变得日益重要,慧能的《坛经》及其所引领的禅宗文化的价值也再一次凸显出来。领悟禅学的真谛,给现代人的启示在于,人生在世,多多观心,寻求清净,除却执迷,淡看风云,平等待人,悠然自得,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

 

刘德华—《悟》(电影新少林寺主题曲))

坛经,禅学,人生智慧,禅宗文化,禅宗坛经,禅学,人生智慧,禅宗文化,禅宗坛经,禅学,人生智慧,禅宗文化,禅宗坛经,禅学,人生智慧,禅宗文化,禅宗坛经,禅学,人生智慧,禅宗文化,禅宗坛经,禅学,人生智慧,禅宗文化,禅宗坛经,禅学,人生智慧,禅宗文化,禅宗坛经,禅学,人生智慧,禅宗文化,禅宗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悦读】《坛经》禅学与人生智慧发布于2021-05-09 09: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