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成唯识论》卷二第53页,这一段关于阿赖耶识理,这个要特别地注意,同我们的修持有密切的关系。上次我们讲到一切种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东方西方哲学要讨论的,人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那么,这是东西方哲学几千年来没有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哪一家都不能够下一个定论。
大致上我们晓得,在东方,尤其在中国,有三派的意见。一派是主张人性天生就是善的,坏是变坏的。尤其是道家儒家、乃至印度过来的家,甚至于说世界上一切的宗教,都认为人性是善的,坏是变坏的。
乃至现代所谓西方宗教——这个话有个问题啊,五大教的教主都是东方人,没有西方人,不过在西方流行而已。那么,我们勉强根据现在的习惯来说,凡是宗教的哲学,认为人性都是善的,坏、恶是后天学坏了。譬如说,像流行的基督教,老基督教——天主教,天主教就是基督教,老的基督教的道理就是天主教。认为天生的人性也是善的,后来吃苹果吃坏了,哈哈。那么,是被魔诱惑坏了。假定说,人性本身没有恶,魔鬼怎么会引诱得坏可见那个恶也是天生存在的。
在中国呢,孟子到了战国的时候,对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一直流传了几千年,孟子主张人性善。根据孔子,中国文化上古传统,“人之初,性本善。”恶是后面的诱惑。相反的,与孟子差不多同时的荀子,认为人性天生是恶的,是坏的,善是后天的教育,要改正这个恶,把它拉过来,转成善。这是两大派正反的意见,都属于儒家,荀子也是儒家。此外就是介乎两家之间的告子,在《孟子》里见到,人性无所谓是善、无所谓恶,人性像一个没有定型的东西,碰到什么环境就变成什么样子,是染污来的,开始没有什么善与恶。那么,这种观念是否对也是一个问题。换句话说:原始的人性非善非恶,甚至照阳明的哲学,认为是无善无恶——这无善无恶两个问题,两个字下的定义很严重,可以说王阳明的大意下错了。勉强说,人性开始是非善非恶,至于善恶都是后天的形成。
为什么我们现在提到这个问题看佛学唯识学的观念……唯识学的观念当然代表了整个佛法的形而上道的根本。但是,它分析的精详,参究的清楚,那是始终逃不过唯识的范围。所以,唯识是宗、华严密宗、中观境界一切的根本。见地不真,所修行的都是错的因此在《楞严经》上佛也说到,“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所谓这个因地,包括了法身——法身就是动机,它同见地——见地就是观点,现在的观念就是观点。一个观点形成、执着了,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几乎是永远没有办法可以破除的。我们现在讨论的《成唯识论》正是提到这个人性的善恶问题。
 
诸有漏种。与异熟识体无别故。无记性摄。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诸无漏种。非异熟识性所摄故。因果俱是善性摄故。唯名为善。)(跳过未讲)
上次提到“二十二根”的问题,正是讲到这里,就是53页倒转第三行,“若尔。”假定是这样,“何故决择分说。二十二根。一切皆有异熟种子。皆异熟生。”二十二根的问题就是非常麻烦了。这个根就是我们普通讲,这个人学佛修道有没有根器——这个根就是这个根,“器”不是空气的气,器具的器。用一个普通的名词就是根性,明心见性的那个性。
这个根性就是一个人,生命的自来,他的个性的成长,都有他的天才,前生的业果带来的。佛学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的。
那么,大乘的佛学《经》,也就是唯识宗的主要大经,也就是禅宗达摩祖师吩咐的,学禅以《楞伽经》来印心的这部大经,所提到人性的根本有五乘根性,所谓声闻缘觉、佛等等,乃至人、天,外道的根性三命通会巫咸撮要天的根性。几乎说,根性不够,就是那块材料不够,你要把他塑造成功,学佛,不可能的。也可能啊,那要经过很多的劫数修持。
《楞伽经》提到了五种根性,根性者也就是定业,所以佛能通一切智,知万法之源,而不能转这个定业。但是,定业就是一个时机,譬如说我们这一生的这一切是多生累劫的根性。这个根性是什么呢业力形成的,就是上两次所讲的异熟、等流的果报而来的
所以,现在我们普通讲某一个孩子是天才——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天才,那个坏人叫坏天才,好人是好天才,个个都是天才儿童,天才的分类不同。你说这个家伙是个白痴,他是白痴的天才,他的业力带来的,根性不同。
这里所讲的“二十二根”本身,后面(还)有提到,目前所提到的二十二根没办法在黑板上多写,耽误时间,大概报一下: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普通佛学所讲的六根,就是我们生理的机能。
那么为什么先提出来这六根呢我们同样一个人,都是眼睛,都是耳朵,聪明不同。所以中国字为什么叫聪明耳聪,耳朵的反应,听力透过音声,脑经反应的灵敏度各有不同,所以好的谓之聪;眼睛,同样的眼睛,看一个的东西,每一个人对这个东西,颜色也好、影像也好各有不同。尤其现在学科学的人很清楚,一般的人看一个东西,没有一个形状是相同的,因为有远视、近视、散光、色盲种种的程度……所以,前面的六根为什么不同是多生累劫的业力影响的结果。这是六根。
第七,女根、男根。所谓女根、男根是男女的本身,我们有了这个生命——实际上这个是从身根里头分类出来的,有男女根、命根。那么在戒律上,这两根属于生理机能,男女的生殖器部份。男根、女根也不同,各人的业力不同。
那么,再加上命根不同,寿命的长短,健康与不健康等等。
还有苦根、乐根,有些人天生乐观的,有些人天生是愁苦相。像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众生,天生愁苦相的多,平常看他——就是我经常跟诸位同学开玩笑:我们的人,每一天都是讨债的面孔,你看,没有看到一个喜欢的面孔,为什么如此苦恼众生,就反映在这个面孔上,看到的都是苦恼相。
所以,修持到能够使脸上的细胞转化了,看到的都是喜面,所谓慈悲喜舍,就是他修行的功德已经不同了。就是说他的苦乐忧喜之根有所转变。等等,现在报告到这里。
“二十二根”详细的,本论后面有,将来要特别讨论到的,每一根都有详细的分析。
现在讲“何故”,就是说,本论提出来一个假设的问题,为什么理由“决择分”——“决择分”是《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提出来的讨论。这一部分说,“二十二根。一切皆有异熟种子,皆异熟生”,这“二十二根”的来源,都是从前生带来的果报。
我们普通叫果报,唯识不承认,专有的一个名字叫异熟。什么叫异熟,我们已经讲过的:异时而熟、异缘而熟、异地而熟。
“异熟而生”,譬如说我们在座的,大家坐在这里同样是人,可是有不同,男人女人老人年轻人,每一个人的眼睛、耳朵,所有的都不同。过去多生累劫的因缘异熟,异时异地而导致因缘成就而变成我们这样的一个业报之身的形象。
他说,假设是这样,何以弥勒菩萨在“决择分”里说“二十二根”都是“异熟”所生呢
 
虽名异熟。而非无记。依异熟故。名异熟种。”我们现在提到,我们的生命、身体等等一切的遭遇,是多生累劫前生带来的报应,是业报之身,在这里受报的。为什么我不知道,既然不知道,记不得了,就说明三性里头,善性、恶性、无记性——但是无记不能算是中性,这个千万注意啊!佛学同一般的分析、同一般哲学的不同在这里。
刚才我们开始的报告,东方文化讨论到,人性只有善恶的两面,佛学有三面在讨论,善与恶,有一个不善不恶的,那个属于无记,就是愚痴,等于半白痴的,记不住。我们平常也是这样,要么记得,要么不记,不记这就是心理状况。
所以我们大家看书,有许多人不喜欢念书的,看不进去,甚至读了记不得,就是他无记性的业报。所以,说五通里头有宿命通,多生累劫,过去、未来一切事能够知道,就是无记性的这个无明的业报去掉了,恢复了自性光明自然会通了宿命通,这是自然而通的
换句话说,我们一个人脑子很笨,容忘记事,就是偏重于无记。那么,我们过去的果报,所作所为不知道,这一生的遭遇是无记而来。他说:这个异熟并不是完全无记,这是我们现在被无明盖住了,所以前生的事情不知道,因此我们人性里的无记性占据了一个很大的力量
比方我们昨天的事,今天有时候忘记了;去年的事,今天叫你写回忆录,很详细地写出来当时的现状,你做不到。因为我们这个异熟果报,有无记的这个业果存在。所以很重要。
有许多人学佛打坐修禅,坐起来想求到“无念为宗。”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想,以为就是禅,对不起,呵,那是无记这样修下去,它生累劫的果报是堕入畜牲道,哪一种啊就是黑老兄,黑毛,也有白的了,好像外国进口的也有白猪了,就堕到这个境界去了。那么现生的果报是脑子越来越不肯用,当然是越来越忘记所以,修頑空定的统统落到无记以为道,非常严重!因为见地不清,认识不清楚
业果报应并“非无记”,因为它是异熟、等流的因果而来,所以叫做“异熟种”子,异熟种子而来。
 
异性相依。如眼等识。或无漏种。由熏习力。转变成熟。立异熟名。非无记性所摄异熟。”所以,我们多生累劫,一个人的个性、脾气的好坏,主观的我见或者等等都是异熟而来。“异性”这个不是自性的性,是性质,不是讲本性那个功能。因为多生累劫变异以后……我们的生命是变化而生。
对了,这里要补充一句话,上两次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讨论阿赖耶识的能变的道理,能变与所变。真正的佛法看一切宇宙万有,包括一切的众生皆是变相。所谓变相即是虚幻的,没有一个实际的,没有个实际的我,也没有一个实际的人,也没有一个实际的物理世界。那么,所有的都是异熟的能变之相而已。因为它是能变的,所以无常,没有一个永恒的存在因此密宗有修大神变的法门,乃至有修普贤如来的幻网法门,就是根据这个理论而建立其修法。这是补充上一次的。
那么,现在就是因为讲到“异性”这两个字引出来。异性不是我们普通用来把男女分开的,普通叫做异性,不是这个意思啊,不要搞错了。
就是变异性,“异性相依”,变异了的性质互相为因果。譬如说“眼等识”,我们的眼睛,每个人都有眼睛,只要六根不坏的人就有眼睛。六根坏了的瞎子,乃至没有眼睛的瞎子也有眼识,没有眼根,眼识的功能还是有。所以瞎子也看得见,看见什么看见前面永远是黑洞洞的,黑朦朦的,只看见黑的一片;不过黑里头还是有光影,你不要认为瞎子不像我们这样,他的眼识没有变,只是因为他的异熟果报没有这个眼根。现在讲,每个人有眼睛,眼识所引起的看东西无漏果,或者“无漏种”,无漏种是得了道的,证得了道的罗汉六根不漏。虽然用眼睛看一切世间,皆是幻化,见而不见;虽然听声音,都听到,乃至比凡夫听得还清楚,一切不漏,因此所谓无漏。
那么,无漏种性它是如何来的呢由多生累劫熏习来的,熏习的力量,熏习修持的力量“转变成熟”,所以证得大阿罗汉的无漏果。因为修行,是现生来熏习,现生来熏习它,把坏的种性转变了,熏习成善良的一面,证得无漏果位
所以,在唯识的道理,没有说切断了哪样东西,切断了妄念而成道,那是不合逻辑的小乘有些观念认为断惑证真,是断除了烦恼,才能够证得菩提,是不通之论因为烦恼的种性与菩提的种性两不可断,不是断不断的,因为它是等流异熟的
那么,烦恼是所谓转变,转烦恼为菩提。所以六祖也提到,怎么样一转呢“转其名而不转其实。”本质是这个东西,由黑暗面转成光明面。
断除烦恼而证得菩提,那是小乘的外道见解。如果烦恼真断得了的话,那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缺了一角,缺了烦恼那个种子,所以在因明的逻辑上是绝对不通的。
因此,禅宗的有些惯语用的,“断去烦恼从今定,执着真如也是闲。”这是同这个道理完全一样的。
所以他说,大阿罗汉“无漏种。由熏习力。转变成熟”,建立了一个异熟之名,所谓果报是异熟的这个名相是这样来的。知道了就是,不要执着,一知,不执着。
但是,这个异熟并非是无记,无记硬是一种心理的状况,业果的状况。譬如有人天生下来就是笨,你现在给他说了,他会忘记了。譬如说佛经上的证明,譬如《楞严经》上佛的一位大弟子,叫什么我也无记了,叫周利槃特迦,非常笨,当他出家的时候,佛教他---佛因为知道他的根性,什么都没有教他,只教他念一个“扫把”,扫地的扫把。他念了“扫”字忘记了“把”,念了“把”忘记了“扫”,就是这样无记。但是,因为他这一生因缘成熟了,狠狠地努力用功,最后还是神通第一,了不起的神通!乃至还救了世尊,救了老师释迦牟尼佛几次的灾难,成为大阿罗汉。因为他最笨的修持,到了最后把无记的业果去掉,所以他有所成就。这是举例子来说。
所以说,这个大阿罗汉熏修成就无漏种性,“非无记性所摄异熟”,是这个道理。
 
此中有义。”这个里头有个道理。
一切种子皆本性有。不从熏生。”现在另转了一个方向。我们刚才讨论到东西方哲学,乃至包括一切宗教哲学,人类,不止人类,一切众生皆是佛,都有佛性。为什么呢任何一切种性他自己本性种子里头具备一切。
例如讲我们中国,大家最崇拜的禅宗六祖,六祖真正的大彻大悟是后来五更入室,他的老师五祖亲自给他说《金刚经》,再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时候豁然大悟。所以他说了几句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具足了一切,具足一切凡夫法,也具足了一切圣人法,是本自具足。因此又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等等,说了好几句。现在我们不是讲禅宗,是讲唯识,只引用他一句。
因为自性里头“一切种子皆本性有”,自然而有,“不从熏生”,并不是因为你修了才修起来。说我现在开始修行,慢慢修成功,盖房子一样;如果是这样的话,修就成功,不修就坏了,那不叫佛法,那是有为法,自性是无为的,所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形而上的本体本来就具足一切。所以“一切种子皆本性有。不从熏生”,不是后天熏习而来的。
由熏习力。但可增长。”那么,一切种性既然自性里头有,那我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不修好不好,每个人都是佛了不可能。因为它一切种子具备,有善的、有恶的,我们现在被恶的无明、无记、恶性盖住了,必须要回转,经过修持的熏习力量——不过修持是干什么呢,是恢复我们自己本来是佛的那个自性的菩提种子的增长。现在我们的菩提种性受了盖覆,修行的道理在这里,“但可增长”。
 
那么他举例子说,“如契经说。”什么是“契经”我们现在是一本论,是弥勒菩萨以下,包括无著、天亲等等十大家的大论师的修行经验所集中的,所以,它所根据的还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经。那么,“契经”就是佛经。
佛经说:“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这句好几本经上都有,《华严经》、《解深密经》上都提到。比方像我们在中国讲禅的,一般修行最流行的《楞严经》也提到,不过《楞严经》提得简单。
佛说:我们一切的妄想业力“如恶叉聚”,就是三根筷子搭拢来一个架子,靠三只的力量就那么撑着。靠哪一只每一只都出了力,每一只都不着力,就是这么一个三叉的东西。
三缘和合而有色相。欲界、色界、无色界,比较清明的一段都具足。“有种种界”,就是十八界,眼耳鼻舌身,包括色声味触法等等,各种界相自性具备。但是因缘凑合而生,假有的,“如恶叉聚。法尔而有”。这个“法尔”很妙,佛学的翻译
我们讲到佛学的研究,站在哲学的学理上,佛学是批驳了自然外道,因为印度有一派的外道主张:一切宇宙万有是自然而来的。这个自然就是我们现代科学观念的自然科学的自然。但是,到了中国以后,有一帮学佛的人,观念学理没有搞清楚,把老子所讲的自然也打进了印度哲学的这个自然,这是错误的,这个不对的。老子所讲的自然,不是物理世界观念的那个自然
那么,我们许多翻译的经典鸠摩罗什法师以下,都借用《老子》、《庄子》,乃至四书五经里头的名词而建立了中国佛学的系统。但是有一个很少借用——自然。不敢借用,因为同印度的自然外道这个名称有些相同。因此他们创造了个名词叫“法尔”。法尔是什么没有办法解释,勉强用土话来说: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样子就是这个样子。鼻子怎么对着嘴哎,法尔如此,就是这个样子。
实际上就是自然,但不是自然外道,也不是科学上的那个自然,这是个名相。“法尔而有”,是本来如此。
那么现在加以解释:“界即种子差别名故。”只有一句话,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具备了种种“界”。什么界哪些界刚才我们提到,粗的有三界,还有种种界。现在他解释,所谓佛说的“界”就是指我们人、一切众生的共有自性里头的一切种子的差别名相,这个“界”是个名词而已,各种差别的名相,各种种子。这是这一段的解释。
 
 
。”他又引用。“契经说。”佛经又讲。“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他说,佛说的,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各种的界相就是我们学的八万四千法门,乃至菩萨道、罗汉道、声闻道等等一切法的根本的所依。这是佛说的。那么,他又加以解释,“无始时来界”,这个界是什么
界是因义。”所谓“界”,就是一切众生的根本第一因,哲学上所谓的第一因,生命来源最初的那个第一因。
第一因是我们中国文化翻译西方哲学上的名词。过去都晓得的,宗教家讲世界是上帝造的,或者神造的,主造的,就是有一个神来造这个世界。时代向后来进步了,把这个神的外衣、宗教的外衣剥掉了,在哲学上不用什么神啊、主啊,就是有一个第一因,第一因就是一个名称。那么,第一因这个名词的翻译,讲西方哲学理论用到中国的名言,这个名言——但是第一因的出现,也是从佛学上借用的,几千年以前就有这个名称。这是随便给诸位解释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趋势。
现在又引用“瑜伽亦说。诸种子体。无始时来性虽本有。而由染净新所熏发。”现在引用的不是佛说的经典,是弥勒菩萨说的大论。
唯识学叫大论,唯识学五经十三论,首先一部论就是《瑜伽师地论》,一切的修行……后期的佛学,不管是禅、密、一切等等,真要修行,不通《瑜伽师地论》,几乎是一百个,有九十九都错误了,所以《瑜伽师地论》有如此的重要。《瑜伽师地论》分十七地而说明由程序修持证果的经过。
现在他引用《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过,“诸种子体”,一切种子它的自体,无始以来本性虽然具备的有。譬如说我们这个虚空里本有电,可是我们的手现在这么摆动不会触电,假定我们两个东西碰到一摩擦,就是虚空里面,自己也会触电,可以死亡。这个自性里头的体具备了一切种子。虽然本来有,像这个电一样——这是比方,种子不是电,这是讲物理世界做比方。但是,这些种子潜伏在那里,善的、恶的、无记的都没有动。
“而由染净新所熏发”,经过后天的——所谓后天不是讲这一生了,一切众生在生命的轮回中的移动转动,都属于后天。由后天的染污,“染”就是指恶法。
那么在戒律上不叫做染业——染在别的经上叫染业,是恶法,戒律上不叫做染业叫黑业;净业在戒律上就叫做白业,恢复自性的光明清白。实际上染、净就是指善、恶。
他说,一切种子本性虽然自有,然而由于染净善恶两法,“新所熏发”,新新地加以修持,加以引发它的功能。自身功能本来具备,不加以引发不能出来。比方像物理世界的原子、电子的功能是本有的,你不加以引发出不来。
我们经常说笑话,世界上有人看到苹果落地,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明了地心吸力,使整个人类的文明因他的这个发现而改变了,这不能不说伟大。但是呀,苹果几千万亿年来,天天落地,我们只晓得落地就可以吃,吃了变大粪,没有发现说苹果落地,因此了解地心有个吸力。可是牛顿他有新的发明吗没有发明。就是他当时的灵感智慧的启发,引发了宇宙故有的道理。这个原理永远是存在的,千秋万代它本来存在,(是)他发现了。
像我们自性功能的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有许多人学佛修禅,到了证得菩提——譬如像释迦牟尼佛,修行了十二年,最后天亮了,打坐在那里,他抬头一看东方的明星,见明星而悟道。天快要亮了,东方一颗最亮的星,太阳快要出来时,有一颗最亮的星存在,特别亮的,那一颗每一个月都不同,所代表的星叫明星。一看,悟了,并没有新的发现,还是本性法尔如此。所以,“新所熏发” ,悟个什么不是星星,也不是自己,找出了本来而已。
 
诸有情类。无始时来。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种子皆悉具足。”这是修行最重要的,要懂得。我们人性自性具足了一切法,可是一切凡夫平常并不具足,有缺点,要成了佛,一切种性皆具足。“诸有情类”——一切众生从“无始时来”,到什么时候才具足呢证得涅槃。
涅槃不是死亡哦,所以明心见性,真的大彻大悟,就是入“般涅槃”,证入涅槃境界。“般”就是证入,这是翻音。那么我们现在国语念成bān,如果照唐音念bō,就是证入这个境界,证入涅槃自性
涅槃不是死亡,圆满、清静、清寂、了不可得、无量无边、无形相等等很多的名称,没有办法翻译,因此只好翻音。那么,证入涅槃的“入”字也不敢翻,有入就有出,所谓“般涅槃”是不来也不出,不出也不入,谓之“般涅槃”。
换句话说,一切众生自性所具备的一切种性,到什么时候自己才找回来原来是那么富有的!我们并不贫穷,非常富有,可现在非常贫穷。要到成佛的时候,大彻大悟,证得涅槃的时候,“一切种子皆悉具足”,只有这个时候具足了一切种。
 
不般涅槃法者。便阙三种菩提种子。”至少凡夫境界很明显有三种的种性——因为自性里头一切皆具备呀,可是当我们没成道以前,有三样就不具备,很大的三样,什么呢声闻种子没有,我们本来有啊,假使找出来自己的声闻种子就证得阿罗汉了;我们没有证得阿罗汉,假使我们这一秒钟证得了阿罗汉,声闻种子发现了。还有缘觉种性、成佛种性,这两样还欠缺。所以凡夫(缺)三种:声闻、缘觉、成佛,这三种的菩提种性都欠缺。
除了成佛都具备,所以佛也叫做大阿罗汉,也可以示现成罗汉,也可以示现成缘觉,也可以示现成大菩萨。
所以“不般涅槃法者。便阙三种菩提种子”。
这等于我们介绍中阴身——上次……对了,我忘记了,落在无记中,对不起诸位,上次已经讲过。所以有一次专门插进来讲生与死,怎么投生,怎么死掉……人这个生与死是怎么样的过程,我一直忘记了,现在才想起。讲到生死来去的问题,中阴救度的问题。
譬如我们人死了,经常说灵魂——普通叫灵魂,没有灵魂,佛学叫中有身,这个生命完了,另外一个生命在六道中还没有得到,这个中间存在的阶段,也叫做中阴,也叫做中有身。中有身一切地方能够去,两个地方不能去:一个是菩提道场不能到,一个是不能经过产门——所谓产门啊,就是母亲要生产的地方。那么有人问,为什么中阴身这两处不能去这很简单嘛,中阴身一进入产门就投胎了;中阴身如果能够进入菩提道场,就成佛了嘛,那不叫做中阴身了,是这个道理。所以呀,没有成佛以前,一切种性里头缺了三种菩提种子。(好,我们先休息。)

 

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南师,唯识,禅宗,华严,密宗,中观,瑜伽师地论,楞严经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南师|唯识是禅宗、华严、密宗、中观境界一切的根本,见地不真,所修行的都是错的发布于2021-05-12 10: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