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我们将首先游览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分布于该区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像和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

八点我们乘车出发,首先游览城边两公里的北山石刻。刚出发就看见大足区政府大楼。

早高峰,路上车子不少

前往北山的道路

大足北山石刻游客中心,我们到达时是上午八点半,景区九点半开门迎客,所以胡导游首先带我们先游览北山摩崖造像多宝塔

游客中心停车场还很空

大家登山游览多宝塔

路边的山岩

多宝塔的入口

最后一段台阶比较陡

北山摩崖造像多宝塔出现在我们眼前

大足北山多宝塔,中国佛塔。位于重庆市大足城北之北山上。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塔内外均有精美丰富的雕刻,且雕工十分精细。塔通高30余米,外观为八角十三层,内部为七层

塔的第一层有很多精美丰富的雕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山摩崖造像多宝塔

多宝塔旁边高大的黄葛树

多宝塔对面的三佛殿

三佛殿后面的观音殿

一处边门

结束多宝塔的游览后开始下山

北山,也就是古岗山,共计290龛窟

入口处门楼上书“龙岗山”

从龙岗山这边看我们刚才游览的多宝塔

继续登高

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石刻位于大足区城北2公里的北山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山摩崖造像

唐僖宗治下的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韦君靖任昌元(今重庆荣昌县)令。面对蜀中藩镇征战,“四海波腾,三川沸腾”的晚唐局势,他招募义兵抑强扶弱,保境安民,雄踞昌州。不久,蜀中发生著名的“三川”之战。韦君靖奉命出征,无役不从,立下战功,于是步步荣升,在唐昭宗大顺元年(公元890年)累官升任昌州刺史及充昌、普、渝、合(今大足、安岳、重庆、合川)四州都指挥、静南军使,兼御史大夫,成为统领四州虎视川东的封建领主。韦君靖也受到几乎被历代大唐君主奉为国教的佛教思想影响,想在附近的龙岗山崖壁上凿刻佛教人物故事,弘扬佛法,以为善事,从而减少自己过去屠杀生灵的罪愆。于是,他便在北方难民中招募颇有造诣的画师工匠,由他个人出资,主持刻佛。在开建永昌寨4个月后,选定了公元892年5月的一个黄道日,开始陆续凿刻“毗沙门天王”和“千手观音”。毗沙门天王像被军旅视为保护,可得“神力”,因而就特别受到韦君靖重视,将其雕刻在北山佛湾之首,希借助天王的“神力”为自己助威壮胆,以巩固其统治一方的地位。他要求工匠务必“凿出金仙,现千手眼之威神,具八十种之相好”,首开北山石刻艺术的先河。 

韦君靖在北山发出第一声清脆的凿佛声后,过了282年,一个年轻的石刻继任者用他毕生的精力为大足石刻日后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青年就是宝顶山当地人氏赵智凤。公元1159年,赵智凤出生在大足宝顶山的贫苦家庭,在当时浓厚的人文环境影响下,小智凤5岁出家,16岁时,为了坚定自己求佛方向,他决定前往在成都的弥牟镇本尊院学法,受密宗“柳本尊遗教,专诚精恳,而学以成”。3年之后,回到大足,开始了长达70年的传法造像生涯,最终在宝顶山建成中国佛教密宗史上仅有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场。声势之盛,倾动朝野。在道场内雕刻了许多故事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石刻精品,如华严三圣、千手观音、牧牛图、释迦涅槃圣迹图等。

在大足这块土地上,历史走过的三百多年间,颇有意思:一个显赫的高官为自己巩固地盘祈福神助;一个普通的僧人为他人解脱、洗心安魂而弘扬佛法,救苦救难。二人地位、处境、心态、目的虽然不同,但无意间的这一举动,对大足石刻最终成为中国的辉煌、世界的辉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足石刻的最精细和最具价值的石刻在北山石刻,所以游大足石刻有“北山看门道、宝顶看热闹”之说。下图是“毗沙门天王像”被军旅视为保护神

千手观音龛

释迦说法龛

三世佛龛

走入前一层石刻造像的后面

文革中北山摩崖造像中的许多宝贵石刻被红卫兵破坏,令人心痛

我们南京栖霞寺的千佛岩文革中佛头都被破坏,这里也不例外,许多精美的石刻都被铲平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

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叶页(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在石刻造像区的中间地带有一座“孝经亭”

旁边有杨尚昆题字:龙岗石刻 国家瑰宝

“孝经亭”内部结构

古文孝经碑位于北山长廊北段之首,编为第103号。《孝经》是孔子论证“孝”的一篇文章,其流布过程中分古、今两种版本。古文孝经自南北朝时就少流传,唐代玄宗李隆基御注孝经颁行天下十八章,并刻于太学,即今西安石台孝经,又称今文孝经。二十二章古文孝经几于失传。在此发现孔子所作古文孝经碑文,堪为一大奇迹。1945年,大足石刻考察团杨家骆、顾颉刚等专家考察北山时,认为“环宇间仅此一刻。”


在北山石刻中段,摩崖刻有北宋范祖禹撰写的《古文孝经》。该碑与《赵懿简公神道碑》(又称《蔡京碑》)同窟,分刻于龛内、龛外左右崖壁,由6块石面组成,通编为103号(下图)。碑上文字楷书竖刻,由龛左至龛右,共66行,每行满行的有28字,字径8厘米,行距6厘米,字距3厘米,共计1819字。今碑漶蚀202字,校补143字,实存1617字

赵懿简公神道碑,编为第104号。1163-1169年 南宋孝宗年间。通高300,宽137,厚33厘米。碑原立于陕西周至墓地,由宋代著名史学家范祖禹撰文,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书并篆额。此碑为赵氏后裔复刻,为书法艺术之珍品

有专业考证说北山石刻多来自平头百姓,所以显得杂乱没有章法,细品却不难发现朴实、自然的龛雕,在浓浓的生活气息里的朝代痕迹:出自唐,不失“盛唐遗风”:丰腴与秀美兼具,华丽与朴素共存;出自宋,人物雕像纤美有度:璎珞蔽体、飘带满身。遥想何等匠心,细致到衣袂纹饰,竟无一不是刻下的虔诚

细细品赏国之瑰宝

宋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

宋  数珠手观音龛   被称作“最妩媚的观音”

宋 水月观音龛

民国34年,大足县长也在此刻了一个碑

多层石刻

栩栩如生

唐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    被称作晚唐最精美的作品

孔雀明王窟

宋   弥勒下生经变相

北山石刻造像现在已经都搭上架子,顶处铺盖着一片一片的青瓦,犹如给这些活生生的雕像建造的行宫一样,这些国宝得以受到很好的保护

唐末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

五代 观音地藏龛

药师净土变相龛

在北山石刻参观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将要离开这里,前往大足的宝顶山石刻

游客的出口处,不少石刻工艺品在向游客出售。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仲肇舒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贵州北重庆游(12):重庆大足北山石刻发布于2021-05-12 11: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