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中国科普研究所高士其基金会理事长、辞赋家高志其在峨眉山学院举办《人类文化世界文明和合》专题讲座,峨眉山佛学院授课法师、全体学僧到场听讲。佛学院副院长法源法师主持讲座。


  讲座之始,高志其回忆父亲高士其先生对他人生的影响,并简单介绍了个人思想成长的经历。随后,围绕“文化”这一核心命题,他从人类大文化、世界文明和合及中华佛国这三个篇章来展开对整个人类文化格局尤其是精意义上(宗教)的文化展开具体深入的分析讲解。


  关于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文化的范畴极其广大,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皆属于文化。而对文化的定义通常亦是从物质、精神、非物质非精神三个层面进行定义,高志其认为应该还有第四个层面的定义:即文化的本源定义,在佛教里,此本源定义即是法性定义。从有情来讲,人皆具佛性,中国宗讲明心见性,见了性,即融入本性,融入法性,得法性光明。大文化理论不仅仅只是文化自身,文化与科学、文明、生产必然产生联系、关系。由此,他指出科学有物质科学、精神科学、本性科学、法性科学,同理,宗教、哲学、文明亦可分为物质、精神、本性、法性四大类。他重点从人类的社会制度和人类的生产方式来看文化的定义,并指出中西方文化之不同。西方文化中科技文明突出,其注重外求,以科学为重,只见枝叶,不见根源。中国传统文化则重在生命内在的求证,生命的本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文化的精神定义就是:儒、、佛。儒释道三家非对立的,他们自成体系,又和合一体,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他最后指出,法性哲学、法性宗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这样独一无二的文化即是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话语权。



图文感恩的句子经典语录张爱玲语录经典语录村上春树经典语录小王子经典语录峨眉山佛教网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佛性佛教佛法佛门空性慈悲福慧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峨眉山寺院动态】高志其在峨眉山佛学院举办专题讲座发布于2021-05-20 17:00:5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