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最初用功必须提起正念摄持心

如果对念佛法门非常有信心,一天到晚都在念佛号、听佛号,这样时间久了,慢慢就能不忘失所缘,甚至可以边打妄想边念佛,好好念佛的人都有这个体会。但边打妄想也边念佛不能算是什么功夫,这个地方要注意!如果一直这样用功下去,就会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非仅初学,老念佛者也会犯的。——只是口头上念佛,完全不用正念正知来摄持。


因为有些人用功呢,总觉得把眼睛一闭,或者眼打开也有,反正是放松坐在那里,但是他一放松,把心里的正念也放下了,正知就更不用说了。他就觉得念佛法门很容,就一句佛号,什么都不用了解光是用功就好,只要人很舒服地坐在那里念就行,怎样舒服他就咋样。但他不知,初用功的人正念如果不是提得很紧,日后念佛就是有口无心,就如念一二三四五六一样了,完全没有正念,甚至念着念着并不知道自己在念佛,跟无情的录音机放佛号差不多了!对最初修净土法门的行者来说,如果不是提起十二分的精来念这句佛号,很容易妄想昏沉。初修者心很难专一,妄想纷飞,又不提正念,这样子用功是不会相应的。所以一开始念佛非常要紧,必须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全神贯注地用功。


十念计数法

这个时代的人妄想特别多,跟古人相比,修行更难。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化身,他老人家针对现代人的根基教我们一个窍诀,用十念记数法,就因为我们妄想多,没有办法,只能用这个方法,念一句记一句。(初学者打坐时,不管是呼吸念佛还是十念记数,四字比较方便,当然,念力强念六字也可以。有关四字六字的问题,可参阅《四十八愿讲录》第三十四大愿。)比如说,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记着是三句,再接着三句,再接着四句,三、三、四,加在一起十句,从一数到十这样念,只数十,不多不少,周而复始。或者,就一二三四五,再一二三四五,分两次共十声这么计。但有些人正念不够,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这么计数,因为五个数的单位太短,到时他很可能不成计十个数,而成计五。计五太容易了,念着念着,说不定又不从心头过,轻易就都滑过去了。这个时候,那就一二三四五,然后六七八九十,这样分两次念完十声,应该会好一些。

这样十念计数,就会全神贯注,就能安住所缘,不容易打妄想。一直安住所缘,不会忘失,持续用功下去,才有可能把正知引出来。一旦正知现前,刹那刹那正念不失,那时才能稍微放松。最初用功就很舒服地坐在那里,心不专一,甚至忘失所缘,正念完全没有,那正知的觉察心、觉照力是不可能出现的。当然,正念跟正知本身是不能分的,我们勉强把它分开来讲以便理解。对用功者来说,只有一个心在用功,不可能在用正知、正念两个心,所以正安住所缘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安住在正知的时候。

印祖也不跟人讲什么正念正知,他就叫人老老实实念佛,就口里念,耳朵听佛号,心里面知道,这就够了。其实印祖这种讲法是非常殊胜的,相合于前面我们介绍的九住心中的最初二住心,须用四种作意中的最初励力运转作意。你要老老实实念,不要忘失所缘,最初修行要励力作意,打起十二分精神专心地念,一心地念,自然而然正知就会出来的。但是对一般人来说,最初有必要去了解正念正知、九住心这些说法,这对我们用功是有极大帮助的。但是开始用功的时候,可不要在那里自己想,哦,我现在念阿弥陀佛,这个是正知,这个是正念,边念佛还边在那里分别的话,念佛是不可能相应的。你老实念就行了,但理路必须知道,将来的路子,修行时会出现的状况必须提前弄明白。这个是讲正念正知,关于印祖的两个教言。


正念摄持心念佛

另外,摄心念佛需要注意力集中,如果很累了,或觉得枯燥乏味,或其他原因念不下去,也不是非得拼命提。这时可以结合道次第来念佛,如边思维死无常轮回苦边念佛,以悲切心(于轮回生厌离)、欢喜心(于极乐生欣求)来念佛,有很多悲怆音、欢快音的念佛音乐,可以学着念,这样去念,心马上能振奋起来,应该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作调节。一旦心收回来了,又转为都摄六根,摄心念佛。过一阵子如果摄心念佛又怎么也提不起来时,又换方法作调节。摄心念佛为主,其他种种方便作调节,这样轮番,这是念佛的一个窍诀。因为有些人,没有观修过道次第,也不大懂经教,他那句佛号没有力量,信愿不够,里面没有足够的欣厌心,这时只是一味地摄心念佛,时间长了,越念越没有味道,渐渐就懈怠了,很难一直念下去。所以需要这样作调节!
每个人根机不一样,也不能绝对说散心念佛的效果就不好。散心念佛非常方便,一有时间就应该要念的。以前有一个平兴寺的沙弥,天天在大寮里干活,可是他对念佛法门很有信心,不管做什么事,都默默地念佛号,从来没有间断过。他也没有多少专门的时间去用功,就是从早到晚干活的时候散心念佛,然后晚上一支养息是摄心念佛。也就是说,他以散心念佛为主,但是,就在一个晚上一支香的端坐摄心念佛时(堂只能心念),一次很好的不念自念出现了。可见呢,念佛人应把生死大事放在心上,时刻不要忘了这句佛号,只要肯用功,这句佛号迟早会相应的。摄心念佛易于修禅定,效果最好,应该专门抽时间修,这没得说,但其他时间散心念佛同样很重要,也不要放松。


极乐净土&净土宗&净土法门&净土五经一论&一方净土&梵天净土&佛教净土宗&净土宗祖师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念佛法门与正念正知》(三)发布于2023-12-05 20:58: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