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疏钞·教起所因十义》略讲

法师



3慈云忏主苦乐十种对应


折摄二门,或者说欣厌心这种修法净土大德的著述有非常广的开显。《疏钞》后面也讲了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引用慈云忏主的教言,这是的人都知的,也就是宋朝天台宗大德慈云遵式大师把此土彼土分成难十种苦乐做对应:

第一个,此土也就是我们娑婆世界,有不值诸佛的苦,因为释迦佛已经灭度了;但是极乐世界花开见佛,亲见阿弥陀佛很方便的。此土有不闻佛陀讲法之苦;而极乐不仅佛陀经常讲法,而且水鸟树林时时宣扬妙法这个世界有恶友、种种怨家债主的障碍;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唯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此土有群魔扰乱苦;而极乐世界没有魔王,唯有诸佛护念。 这个世界轮回不息,但是极乐世界永脱轮回,它没有这里的六道、三恶趣之类的。虽然《无量寿经》讲到人天,但那个人天是假名安立,并不是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了生死的人天。这个世界有三恶趣无量的痛苦;极乐世界连恶趣之名都听不到。这个世界有种种尘缘障道,修道非常难,障碍很多,比如为了谋生,就无法去修道,没有时间修道;而极乐世界一切受用自然,没有这些情况。这个世界寿命短促;而到了极乐世界,寿命是无穷的。这个世界修行容易退堕;而在极乐世界,永远都不会退,只有往上进的。这个世界修道尘劫难成;极乐世界一生成佛,因为寿命无穷的缘故。

或者再以八苦作个对比。

生苦。我们这个世界有生苦,在娘胎当中其实是非常痛苦的,出生的时候更是命若悬丝,只是我们不记得了。但极乐世界唯一莲花化身,所以没有生苦。

老苦。这个世界的人会渐渐地衰老,人老了以后变得非常难堪,种种的病出现了,又脏又臭,人人都不想搭理你,这种老苦是难以忍受的。但是在极乐世界没有我们这边四季的差别,不可能有老苦,就像文殊师利菩萨莲花生大师、益西措嘉佛母等一样,永远是青春韶华相。

病苦,我们这个世界有种种的病,但是极乐世界没有分段生死的缘故,自然没有病苦。

死苦,我们这个世界最后终有死亡,而极乐世界寿命无量,没有死亡,没有死苦。

爱别离苦。所爱之人,偏偏很难聚合在一起,偶然相逢,而离别又是很痛苦的。但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没有父母妻子、亲眷等,与人唯以道义相交,并无情念相炽,当然没有爱别离苦。

这个世界冤家往往要聚头,不是冤家不会首,因为业力的缘故,肯定会有怨憎会苦。极乐世界唯有诸上善人共会一处,所以也就没有第六怨憎会苦。

我们这个世界有求不得苦。你想要什么东西往往不能如你所愿,但极乐世界只要动一个念头,百味美食就在眼前,吃了以后也不用洗,食具自然而然就化去了。自然袈裟、衣服等也都是随意而至,动个念头就来了,所以没有求不得苦。

我们这个世界有五阴炽盛苦,身心在烦恼当中煎熬;但是极乐世界众生都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身心都在清凉当中,而且他们能以智慧观照身心,本来没有我可得,所以也就没有五阴炽盛苦。

4《念佛直指》对折摄二门的开显


另外,再大概讲一下《净土十要》中妙叶禅师的《念佛直指》对二门的介绍。妙叶禅师说:“正观二土,苦乐净秽。”娑婆世界是痛苦的,极乐世界是快乐的,一个是清净的,一个是垢污的,这样了知,“于其境上,生二种心,以为方便。”就是于苦、乐二境(二土)分别生起欣求心及厌离心,必须以此作为方便,如果没有这二心,就不可能生西方


下面妙叶大师就说,什么是二心呢,先讲厌离心,“于此娑婆生厌离故,则能随顺释迦所说折门。”对世间轮回生起厌离心,就跟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折门相应了。“于彼极乐生欣乐故,则能随顺弥陀所示摄门”,对极乐世界的功德生起欣乐心,跟阿弥陀佛的摄门也就相应了。“以此二门精进修行,念佛三昧必定成就”,以二门摄持来精进念佛,肯定能得到念佛三昧,所以这二门非常重要。


厌离心就是观察世间痛苦充满,没有一个真正可爱乐处。三恶趣中,地狱猛火日夜燃烧,饿、旁生所受的苦也是无法忍受;还有,阿修罗这种嗔心,到处斗争,无时不在热恼中;人道也是一样,哪怕物质社会再发达,苦苦不很明显,但坏苦还是免不了,精世界的空虚更是越往后越严重,到哪里都很难找到一个真正安乐的地方。


“根尘与八苦交煎,因果共四生升坠。时有寒暑,境是沙泥。昼夜推迁,无常不住。”这些都是轮回苦、死无常的法门

然后是摄门。娑婆世界这样痛苦,那对极乐世界就容易起欣求心——就好像你屁股后面有大火来烧你,火都快烧眉毛的时候,那肯定赶快跑,跑到一个安乐的地方去——这是必然的道理。释迦牟尼佛就好像在后面烧一把火一样,你只有拼命跑,跑到极乐世界去。而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用手拉着你,把你拉走。所以阿弥陀佛以摄门来摄受,详细跟我们介绍极乐的依正庄严,没有寒暑交替、昼夜差别,以及生老病死,而是受用七宝池、八功德水,纯男无女,莲花化生这些。一个是往前推,一个往里面拉,只要按照折摄二门去行持,就有这么不可思议的力量,不想去也由不得你了,不想往生也是不可能的。欣厌心修得好,那是必定往生!


就如印光大师说的:“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不管白天黑夜,你的念头,都是客居此土,心恋彼方,所思所想所梦,都是极乐,你已经不复是此世界中人了。难道还用得着要看效验,才知道能不能往生吗?

妙叶禅师还教诫我们,现在居于这个世界念佛的时候应该怎样想。对世间一切声色五欲都要做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因为就是这些让我们不能出离,沉溺轮回不得解脱;对世间宝物做苦具想、饮食脓血想、衣服铁皮想、眷属罗刹想,经常这样思维,自然而然对这个世界就会起厌离心。当然还要对极乐世界、对阿弥陀佛做慈父想、慈母想、接引想、津梁想。经常这样作意,那危机到来的时候,你念一句阿弥陀佛,肯定马上就会感应,佛陀马上来救护你,加持你。所以这种种想的观察修是非常重要的。
接着妙叶禅师把二门的理论再介绍了一下。“若于此折门不能修行,厌离不深,则娑婆业系不脱。”如果你折门这个地方成问题了,对轮回不去好好观察无常、痛苦的本性,这样你厌离心就不会深切,那你想要脱离世间是很难的。“若于彼摄门不能修行,欣乐不切,则极乐胜境难跻。”如果不在摄门上好好观察思维,那你的欣求心就不会深切,这样你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也是很难的。

所以呢,“是以行人欲生净土,成就念佛三昧。当齐修二门,为发行最初一步也。”折门、摄门,或者厌离心、欣求心最初就要修,不然你修念佛法门不能得力。


“若不修此二门,虽了观慧之旨,但成虚解。”如果不修持这二门,虽然有观慧,非常高妙的见解啊,都成虚解,都没用的。妙叶禅师甚至在这里讲,你就是有最高的见解,比如有天台、华严圆教乃至禅宗的见解,也没有用。如果理上很高,但事修不跟上的话,那个理也是空谈,也是虚解,并不能落到实处。所以天台宗讲圆教修法的时候,就是要修五悔,在忏悔业障上用功。事相上虔诚地极力去修,才会跟最高妙的见解相应。事、理不能分离,必须圆融一致,离开事修谈理,就跟画饼充饥一样,理也成为空谈了。所以,这二门虽然浅近,却是不容忽视的。



5

极乐净土&净土宗&净土法门&净土五经一论&一方净土&梵天净土&佛教净土宗&净土宗祖师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疏钞十义》略讲(十二)发布于2023-12-05 21:02: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