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有正反两个力量:有生,有克。生克阴阳方面的说法,在学术思想上,则为祸福相倚,正与反,是与非,成与败,利与害,善与恶,一切都是相对的,互相生克。
    如姜太公流传下来的经典阴符经》里面说“恩生于害”这句话,举例来说,像父亲儿子,儿子挨打很痛,这是“害”,但目的在把孩子教育成人,这就是“恩生于害”。领导人对部下亦是如此。这句话的意义很深。中国乡下人有句老话,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
    帮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难中救济一下,他永远感激,但帮助太多了,他永不满足。往往对好朋友,自己付出了很大的恩惠,而结果反对自己的,正是那些得过你的恩惠的人,所以做领导的人,对这点特别要注意。一个人的失败,往往失败在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身上。
    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这种人并不一定是存心害对他有恩的人,像拿破仑在两个人的心目中,被认为他不配当英雄,一是他自己的太太,一个是他的一个老朋友,因为太亲近,相处太久了,就有不同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会做出一些有害的事来。这都是恩与害,往往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恩生于害”这句话很重要。而它的原理,亦即来自生克的法则,生人者也克人,恩与害,两个对立相存,没有绝对的一方。现在青年人谈恋爱也知道,爱得愈深,恨得也愈深,这也就是“恩生于害”的原理,也是生克的法则。
  • 我的经验告诉你,对孩子们不要这样溺爱,举一个小的例子给你听。从古代到现在,徽商对文化、工商业发展的贡献,可说是第一位。安徽的人不止对经济财经的发展有贡献,对中国文化也有贡献,尤其是安徽的妇女。我常讲中国文化能够维系五千年,是靠家里有一个好太太、有个贤妻良母,不是靠我们男人。现在我简单跟你讲一个例子,就是安徽妇女的贞节牌坊。贞节牌坊以前在中国是了不起的,现在留下来的在安徽最多,家庭中的妇女为中国文化挑起了担子。
    安徽朋友告诉我,安徽人很辛苦啊,对自己出身很感慨。你注意听,重点在这里:“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古代的孩子是这样,父母对孩子用心培养,忍心把十二、三岁的孩子送出来当学徒,绝没有像我们现在父母对孩子这样溺爱。我们当年也是这样。像我十九岁离开家,十年后抗战胜利才短期回家,以后至今再没有回去过啊!也没有靠兄弟父母朋友的帮忙,都是自己站起来的。
    一个孩子要自立,只要希望他有一口饭吃,不要做坏事,出来做什么事业是他的本事与命运你看安徽的朋友,十二三岁就去做学徒了,跟着学商,到外地发展;长到十七八岁或二十岁回来,家里给他订婚了,旧时订婚男女不必见面的。讨了老婆,过个一两年又出来了,出来七八年,甚至十来年才回去一趟。所以安徽的男人对这些好太太都非常感激,老了为她修个贞节牌坊。
    我也是十八九岁自己混出来的,我不是伟人,你看那些伟人们都是自己站起来的,没有什么教育,都是自学出来的。我再一次跟你们讲,不要只是望子成、望女成凤。现在讲爱的教育,中国古文有一句话,“恩里生害”,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恩情,可是“恩里生害”,爱孩子爱得太多了,反过来是害他不能自立了,站不起来了。


万法唯识一切唯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唯识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恩生于害”,这句话的意义很深!发布于2023-06-27 09: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