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归元图》出自《性命圭旨
弟兄八个一人痴,独有一个最伶俐。
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家中作主依。
伶俐者,即第六意识也。此识为五贼(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之主司(主管),乃轮回之种子。三界凡夫,无一人不遭此沉溺。故圆觉真经云:先断无始轮回根本者,断此意识也;
痴者,指第七传送识而言。
末那识恒执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而“恒审思量”之。末那为第六意识所依之根,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又。第七末那识无别体相,妄起染心,障蔽无漏圣法,恒不间断,是为不共无明,故痴。)
 
主依者,即第八阿赖耶识是也。此识谓之总报主。投胎时是他先来,舍身时是他后去,故曰:去后来先作主公。
(此识能含藏一切根、身、器、界、种子、习气,为染净诸法依托的地方。)
轩辕称九鼎、如来标八识、太极无极
境属风即五识、六识属波、七识属浪、八识属心海。
【可参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中世尊说的偈言: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
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八识者,皆属无明色身己土(指天干五行的配属关系。)事。外起九识,名日白净识,不属无名,不落因果,不假修证,不受一尘。故宗门谓日:实际理地,离一切相,建化门中,不舍一法,具足一切。实而言之,以上八个识属渐,第九识属顿。何则?然色身幻化,不假修证。法身无相,犹虚空,故不假修为。今以图象会意,拣妄明真,勿令认贼为子。”
对于唯识中的八识,我们都很熟悉,但上图为什么要立第九识(白净识)?那是因为第八识有染、净之分,有漏为染,无漏为净。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个含义:
一、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
二、又烦恼使人漏落于三恶,也叫做漏。
所以,有烦恼之法都叫做有漏法,而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
前七识不分染、净,因为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为本识,其余七识都叫做“转识”,因为都是由第八识所转生的。第八识既然不是转识,因此就单独分开为二了:染、净,再加上前面七识,就成了九个识。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有什么经论,能证明有第九识呢?(经:为如来之金口说法,法华经、涅槃经等。论:为菩萨的祖述,唯识论、俱舍论等。)
回答:有的。楞伽经》说:颂云:“由虚妄分别,是则有识生。八九识种种,如海泉波浪。
意思是说,由于众生心中还有虚妄和分别的想法,所以就产生的五根识、意识(第六识)、末那识(第七识)、阿赖耶识(第八识)和第九识,就好像大海之所以会产生有高、有低、有大、有小等不同类型的波浪,主要是取决于虚空中的‘风力’的大与小。
同样道理,五根识、意识(第六识)、末那识(第七识)、阿赖耶识(第八识)和第九识的清净程度(即修行果位,也是取决于分别之心的轻与重。执着和分别之心越轻,心中就越清净,反之,执着和分别之心越重,心中就越不清净、越多妄想、烦恼等恶业
另外,《金刚三昧经》说:尔时无住菩萨而白言:尊者(智、德都受人尊重的人)!以何利转,而转众生一切情识(八识)入唵摩罗(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汉译为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为九识中的第九识,亦即佛的清净识。)
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十界众生本性之觉),而转诸识,入唵摩罗。何以故?一切众生,本觉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觉诸情识,空寂无生。何以故?决定本性,本无有动。”(空:无诸相,寂:无起灭。无生:涅槃的真理,无生灭。因而观无生的道理,以破生灭的烦恼。)
 
上面引用的经论,就证明有第九识(白净识)的存在。

万法唯识一切唯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唯识学八识归元图,八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恒审思量,楞伽经,白净识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稀有难得的八识归元图。发布于2023-06-27 12: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