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祝邓州红楼诗词大赛圆满成功!




 

《葬花吟》是世界名著《红楼梦》中的主题歌之一,是青春女性在封建礼教屠刀下的一曲既伤痛又愤怒的悲歌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诗的开头借景抒情,哭花被摧残,无人过问,无人同情,无人怜悯,哭世界之冷酷,人情之势利。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借景抒情,见落花飘零,无所归宿,联想自己寄人篱下,愁绪满怀,无处倾诉,无人怜惜,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字字血,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两句诗是《葬花吟》全诗的诗眼,是这首诗主题的点睛,也是这首诗的灵魂

 读《红楼梦》,不能“望文生义”,必须透过文字的表面意思去领悟其本质的含义。

“风刀霜剑”,是比喻,喻压迫者封建专制势力。“严相逼”,是封建专制势力对青春女性残酷地,不间断地,无休止地,压迫,伤害,屠杀。        

 


林黛玉热爱自由,人格独立,不和封建统治阶级同流合污。她追求的爱情——宝黛爱情是人间最美好的自由爱情。在专制的封建社会,是绝对不容许她的独立品格和爱情观的。

宝黛爱情的悲剧乃至林黛玉命运的悲剧,其至伤心至痛倍受折磨的是悲剧的过程。

《红楼梦》的爱情悲剧,人们几乎都看重它的结果,对林黛玉、尤三姐、司棋之死,都寄于伤心、悲痛,有痴情者,甚至为她们的悲剧而绝命;而对于她们爱情的过程,往往只见其表面的甜蜜,而忽视其至伤至痛的实质。以宝黛爱情为例——黛玉死了,宝玉因受骗而至痛,读者大恸不已。而对他们的爱情过程,人们多津津乐于“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等爱情之乐的场面,而他们在爱情过程中所受到的种种折磨,则不甚关注;或虽关注,只着眼于他们二人之间的不睦争吵,极少注意到受外部干扰侵犯压迫而带给他们的种种至伤至痛。

其实,宝黛爱情的悲剧,至伤至痛最倍受折磨的是悲剧的过程。

宝黛爱情是封建社会中最纯真的自由恋爱,这种爱情是封建礼教之大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制度之大敌,是大男子主义之大敌。因此,宝黛爱情从它发生的第一天开始,当他们面向明朗的爱情阳光之时,背后便有阴暗的敌眼在窥视着,在仇恨着,在阴谋着,一旦有了机会,便要扼杀它,摧毁它。敌眼在哪里?在王夫人,在贾元春,在薛姨妈母女,在她们的走狗花袭人。她们这一夥,构成了一个幽灵,封建礼教的幽灵,在宝黛爱情的周围徘徊,跟踪,侦察,等待,寻找,制造消灭这一爱情的时机。这一幽灵跟踪在宝黛爱情的身边,形影不离,干扰事件屡屡,最主要的有:

第26回:初晚,黛玉爱心爱意来看宝玉;宝钗早在宝玉处串门,晴雯因恼恨宝钗而生气,黛玉来敲门时,晴雯因赌气而不知道是敲门者是黛玉,就不开门。黛玉不觉怔在门外,又闻“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细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越发动了气,“独立墙角边花荫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无处诉苦,由此导致哭花葬花而发《葬花吟》。

《葬花吟》,林黛玉哭自己命运的不幸,哭自己爱情的不自由,哭自己的爱情和生命终有一天要被毁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意识到封建礼教的魔日日在迫害着她,想眼中能有多少泪啊,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日子是多么痛苦啊!意识到她追求的爱情必定是短命的。

是的啊!封建礼教的魔鬼时时跟踪着破坏着宝黛爱情——

贾元春端午节送的礼物,宝钗和宝玉是一样的,送黛玉的却和三春姐妹相同,降了一等。这意味着元春心中已经内定宝钗为未来的宝二奶奶,暗示“金玉良缘”将取代“木石前盟”。此举真相宝玉并不知就里,还问袭人:“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 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其实,袭人已心知肚明。敏感的林黛玉却悟到了其中奥秘,由此拿宝玉当出气筒:“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 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由此引出二人不断地争吵,给美好的爱情不断添加负面的阴影。



最厉害的一次是王夫人发动的大观园抄家,迫害晴雯一伙丫环,把晴雯当作林黛玉的替身而迫害致死。由此而让宝玉大恸而作《芙蓉女儿诔》,大叫“茜纱窗下,卿本无缘;黄土陇中,君何薄命”,明悼晴雯,实哭黛玉。意味着定黛爱情将彻底毁灭。

封建礼教的幽灵,一连串的干扰破坏宝黛爱情,让林黛玉心里时时不安,深怕幽灵夺去了她的心上人,毁灭了他们的爱情梦,由此而引发对心上人的不放心,而和宝玉不断地争吵,不断地流泪,不断地哭诉吟诗作词,不断地伤痛。

薛宝钗贾宝玉金玉良缘的音乐大响之时,林黛玉焚毁诗稿死去。那刹那间的痛苦解脱了她的终生不幸,那死之前漫长的悲剧过程,留给贾宝玉慢慢回忆,慢慢吟唱:“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宝黛爱情悲剧,“过程”的长痛极大地超过了“结果”的短痛。其他,如尤三姐、司棋、香菱等等的悲剧,无不这样。这,就是《红楼梦》!

最终的结果是微不足道的,过程就是一切。爱情悲剧有过程和结果两个情节。人们都最看重悲剧的结果,其实,就当事人来说,悲剧过程之痛,是最折磨人的;而结果嘛,不论是哪种形式,不就是刹那间的毁灭吗?短痛何如长痛?



曹雪芹的好友明义的《题红诗》第十八首: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明义认为,《葬花词》是一首咏叹黛玉病逝早殇的吊唁诗,也就是林黛玉爱情被毁灭的全过程的谶言诗。是的。《葬花吟》虽然出现在第27回,却是宝黛爱情悲剧过程的谶言诗,是这个过程的集中表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两句诗,是这个悲剧过程的高度概括。每一个追求自由的人,尤其是女人,在专制社会中,每天都处在恶势力的压迫下过日子。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笔否定,对专制主义的严正抗议。

《葬花吟》不仅表现了林黛玉在自由爱情被毁灭过程中的至伤至痛,而且,更重要的还表现了林黛玉在这个过程中的至洁至傲的独立品格。“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我林黛玉一生纯洁,死也纯洁,决不允许自己和肮脏的封建势力妥协。这两句诗表现了林黛玉至洁至傲最可贵的独立品格,是《葬花吟》全诗的又一诗眼,是这首诗主题的又一点睛。

林黛玉的“洁”,集中表现在“不教污淖陷渠沟”上。在她眼中,封建官场,封建势力盘踞的地方,最污浊,最肮脏。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优秀品格,按照自己的意志为人,决不和封建统治阶级合作,宁可玉碎,绝不瓦全。

林黛玉的“洁”,还表现在按照自由的意志寻觅爱情。贾宝玉和自己志同道合,便一心一意爱贾宝玉,保持自己和贾宝玉爱情的贞洁。林黛玉生前为绛珠仙草时,曾蒙受过童子的灌溉而成人。神瑛童子下凡为人,她也下凡爱他,用还泪报他灌溉之恩。这是林黛玉爱情纯洁的表现。

林黛玉的“洁”,还表现在她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如待人接物真诚而不虚伪,对侍女紫鹃的纯洁友情,等等。

在专制社会中,自由的思维、独到的情感、独立的思考,就是洁,就是傲,就很难有生存和表现的权利,等待着它们的往往是被压制被摧残、被嘲笑、被无情地践踏。《葬花吟》抒发的就是这种思想感情

林黛玉的“洁”,不和统治阶级合作,鄙视贵族男人统治的社会,这,也就是“傲”。她的《问菊诗》:“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挺立的花枝傲然面对尘世,虽被歧视却依然高傲地开放,这和《葬花吟》“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的含义,异曲同工。

千百年的专制社会,是贵族男人在统治。林黛玉的“傲”,首先是看不起鄙视封建统治阶级中的男人。她的名言“臭男人”,三个字击倒封建社会的最高主宰帝王——第十五回,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水溶,水溶将前日圣上亲赐的鹡鸰香念珠一串递与宝玉。后来,宝玉将这一宝物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在林黛玉心目中,皇上是“臭男人”。可见她心气之高傲。



林黛玉敢骂皇帝是“臭男人”,对其他贵族统治阶级男人之鄙视,就不必说了。

林黛玉的“傲”,还表现在鄙视依附封建统治阶级奴才们。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给林黛玉。黛玉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再看了一看,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对周瑞家的这种封建奴才,极端鄙夷。

须知,这宫花是王夫人、薛姨妈叫送的。鄙夷周瑞家的,就等于鄙夷王夫人、薛姨妈。“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女人的命运就像这落花,被狂风吹落,被恶势力摧残之时,有谁来同情呢?这是用“柳丝榆荚”借喻封建顺民们,对他们的冷酷无情的鄙夷和批判。

《葬花吟》最能体现林黛玉的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的光辉品格。《红楼梦》的时代,史称“康乾盛世”。正当顺民们高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清皇帝万万岁”的口号之时,曹雪芹却借了林黛玉之口,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之诗,给这个歌舞升平的盛世投去一枪。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寂寞杀人,春寒杀人,冷雨杀人,邪恶杀人,专制主义杀人。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脑春。”春天是爱情的季节。然而,“三月春风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白居诗)爱情是美丽的。因有了宝哥哥的爱情,林妹妹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里,才有了笑容,才有了傲气。然而,爱情又是一把自杀的刀子,它带给林妹妹的,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啊!

“原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幻想,到处都有(是)观音菩萨的“紧箍”,自由的天地是没有的。因此,“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摆在一切争自由的人,尤其是女人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毁灭!

龌龊的环境使林黛玉无法生存下去。她也在寻找:“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谁说林黛玉弱不禁风?她,“质本洁来还洁去”;她,的品格就像潇湘馆前的千竿绿竹,形虽细小,质却坚忍不拔,傲然挺立;为了人的尊严而死,为了纯洁的爱情而死,死得有骨气,有价值。

林黛玉是具有独立特立品格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借喻。


 




【往期精彩推荐】


红学动态】“中国·邓州市红学会二高中第三届《红楼梦》(薛宝钗)读书竞赛大会”第二次筹备会召开


忍耻知恩刘姥姥


许映明|邓州红学掠影——小地方诞生大红学!


李生占|读刊感怀


郝新超|体谅人情宝姐姐




红学研究经典名著红学家红学专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至伤至痛至洁至傲的《葬花吟》发布于2021-06-01 20:54: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