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是中华文明的腹地。6.18日的邓州之行,对我而言是一次寻访之旅。

 

当晨曦照亮火车车厢的时候,我醒了。从徐州出发,经过一夜的行程,我已经到达河南腹地。窗外广袤的土地上,全被绿色覆盖,农田、青山、溪流,都在眼前闪过。曾几何时,这里万马嘶鸣,刀光剑影。曾几何时,这里奇才叠出,运筹帷幄。在智慧的考量中,一代英豪各领风骚,尽显风流

 

南阳到了。望着高楼林立的南阳城,心中颇多感慨。躬耕陇亩,隆中对策,诸葛武侯的才智越过一千多年的光阴,依然熠熠生辉。

 

中午时分,抵达邓州。都是心仪已久的朋友,相顾一视,莞尔一笑,一切皆在不言中。

 

在邓州三天,心中留存的皆是满满的温馨和感动。

 

郝新超秘书长那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谈吐,明快而富有亲和力的组织与感染力,很快地感染了每一位与会者。时玉飞副秘书长那朴实的笑容,简单的话语,把一切都安排得井然有序。

 

应邀而来的几位评委老师更为大赛增加了厚重的学术含量。评委们高屋建瓴般的评论,为莘莘学子们指明了研红之路。孙伟科的精邃,朱永奎的热情,董志新的广博,刘永良的坦诚,张惠的温润,五位评委风格各异,点评个个精彩,为大赛掀起了一个个高潮

 

正反两队的选手们则各展才华,辩出了典雅的宝钗,宽容的宝钗,和善的宝钗;也辩出了城府的宝钗,奸险的宝钗,矛盾的宝钗。在一轮轮激烈的辩论中,宝钗的形象愈来愈丰满,愈来愈鲜活,她终于像一位邻家小妹一般清晰地站在观众眼前。

 

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她吸引着各个阶层的人穷尽毕生精力阅读、研究,甚至背诵、抄录。“正方五号同学”陈同刚竟是一位50后的农民。他脱口而出即兴背诵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满堂的喝彩声。

 

仔细回顾大赛的过程,主持人甄真娴熟而流畅的主持风格,是大赛得以圆满成功的关键。她音润甜美、态端庄、自然袅娜;那一袭白色衣裙站在台前,飘飘欲仙,不仅增加了大赛的古典韵味,更为大赛增加了诸多灵秀之气。

 

邓州真乃钟灵毓秀,人才济济。90后小姑娘张媛的续书《泪衍红楼》,为大会增添了几多震撼、喜庆与期待;也为邓州红学研究开启了另一扇大门

 

大赛之余,不能忘怀的还有邓州的美食和被贬知邓的范文正公。

 

或许,我是一个真正的“吃货”,只吃不问。那么多的美食,我却只记得“蘑菇炖斗鸡”。那斗鸡肉质鲜嫩,滑美,现在想来仍泽满口。

 

而走进“景范坊”,踩着范仲淹当年的足迹,回味范公“先忧后乐”的千古绝唱,则是又一次精神之旅。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间,一个多月过去了。回眸间,依然可见那绿色的山峦,古雅的小城,温馨的笑靥。恍惚间,似乎还能听见那些爽朗的笑声,激荡的辩论,热忱的话语。

 

让我们期待,来年更好!

 

2017.7.28



 

 

  

红学研究经典名著红学家红学专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散纪】大赛回眸情思千重发布于2021-06-01 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