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翠亭事件”人所共知,因此一事,宝钗似乎永久的被扣上了“陷害黛玉”的大帽子,但我觉得,此事应当还有探究是非的余地。

 

宝钗偶听见小红和坠儿说到贾芸拾到小红帕子的事,这样的私相授受在那个时代,是大为社会所不容的,所以小红和坠儿说完便立刻意识到可能会有人听去时,便立刻把窗槅都打开了,因为滴翠亭四面环水,都打开了便能看见所有隐藏着的人和物。所以,就在此时,偶然听见的宝钗跟她二人几乎是同时料到了这点,所以,宝钗不容得过多思考,脱口而出了那句:“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而后,宝钗又接着说:“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这一句,从文法上说,真的很妙,又坐实了自己说的话,又没有一丝不自然,好像林妹妹刚才就在这里似的。难怪旁有脂砚侧批:像极!好煞,妙煞!焉的不拍案叫绝!



 

但从读者内心感受来说,那就不一样了,读者会认为,这分明就是在十分努力的加害黛玉呀!这怎么能忍。而后他们的对话又是这样——

 

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

 

我亦惊叹:宝钗的反应真是太快了!但从此,宝钗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心机腹黑女。

 

此事让我联想起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写的郝红梅偷手绢”一事来。此事大致是这样:郝红梅是毋庸置疑的好女子,但高中毕业大家都互送礼物,郝红梅因为囊中羞涩,不能给所有的同学都买一份,后来到了不送不行的地步,郝红梅只得先硬着头皮先买几块应急,到了售货处,商店快关门下班了,郝红梅硬着头皮跟屋子里唯一一个售货员说明了来意,那个售货员正在背着身收拾炉火,便把手绢盒子拿出柜台让郝红梅自己挑,之后郝红梅挑好了几块,付钱准备走时,那个售货员还在背着身整炉子,此时,就在此时,郝红梅的心里产生了邪念,她来不及思考这个邪念将带来的后果,便将手伸向了手绢盒子。就在郝红梅伸手的那一刻,背着身的售货员也同时想到了这一点,所以,立刻的转过了身,然后,郝红梅被抓了现行。

 

按常理,那时的她就快飞上高枝了,而且路遥对于郝红梅的寄寓又很深刻,所以,这样的好女子,在常规之下,不可能会出这种偷盗的事来,但是人就怕“情急之下”,那时候就像是命运的捉弄,自己来不及思考的时候就伸出了手,而这件事最终也毁了郝红梅的一生。

 

宝钗在滴翠亭的机变,和郝红梅偷手绢的事,很有共同点,她们都是好女孩子,而且都是在“情急之下”来不及思考的,有道是“不知者不作罪”,所以,大家说宝钗是在蓄意加害黛玉,我觉得应当是子虚乌有的。

 

我们再来假想一下,如果小红和坠儿因此事记恨上了黛玉,那将来对林黛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坠儿在后面就被晴雯以“懒”名给撵出去了,照理不会再有她的戏份了,自然也不会对黛玉有什么威胁;而小红后来虽成了凤姐的得力助手,平素也有一点野心,但这个女孩本性依旧是善良的,她,绝不会祸害黛玉,而且脂砚说她将来会“有大得力处”,至于怎样的“大得力”就不得而知了,但起码能够说明,这个女孩子不会做蓄意谋害这种下流事。

 

所以,滴翠亭事件不会给林黛玉造成坏的影响,而大家都觉得宝钗在加害黛玉的根本原因,我觉得是在于:黛玉和宝钗,她们二人如同婆媳关系似的,具有天然的戏剧冲突,因为宝钗自来贾府,就背着“金玉姻缘”的名来的,很自然,她是宝黛爱情的天然敌人,所以无论宝钗说什么关于黛玉事,人们都会在潜意识中觉察:这宝钗是不是有什么目的?连脂砚斋都怕读者误解了宝钗,因有批语说:

 

道尽黛玉每每小性,全不在宝钗身上

 

所以,当遇到滴翠亭这一比较典型的事件时,人们就理所应当的为自己潜意识中黛玉的假想敌——宝钗,其陷害黛玉的行为找到了证明,因而宝钗便被大家“口诛笔伐”。其实同在贾府的钗黛,仔细去想,黛玉其实是主,而宝钗才是那个“旅居客寄”之人,宝钗和黛玉相比,真正心里熬煎的人其实是宝钗,而非黛玉。所以,人们应当客观的去看待黛钗。

 

红学研究经典名著红学家红学专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平心释疑“滴翠亭事件”发布于2021-06-01 2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