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这个范畴,一般是指“真实无妄”,主要用于表述人性的本质。儒家所谓的“诚”,是从人的道德实践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指的是道德实践的高度自觉的品质或心理状态。在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诚”的概念经过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孔子并未直接言“诚”,而是通过言“仁”来透显“诚”之意蕴。孟子开始言“诚”,《离娄上》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尽兴上》谓:“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但“诚”在孟子那里还处在一相对次要的地位,不如其“性善论”那样凸显。荀子亦言“诚”,但多从用的层面即工夫上讲,如《不苟》篇中曰:“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又曰:“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育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子为上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而政事之本也。”《大学》亦言“诚”,但也只是作为其“八条目”之一而提出的。真正把“诚”作为核心概念来论证的当推《中庸》。《中庸》从二十章到二十六章集中论“诚”,其重要者如“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等等。《中庸》之“诚”,成为一个统贯天人的概念,它既是宇宙的本体,也是人性的本体,体现了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周子通书》读书笔记p24-25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论“诚”发布于2024-05-02 11:43: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