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申请加入交流群!

起强圉(yǔ)大渊献,尽上章困敦(dūn),凡十四年。


《本卷大事记》

汉景帝

前三年(丁亥,公元前154 年)

窦婴被除门藉。

吴王刘濞失藩臣之礼。

正月,晁错上《削藩策》。

吴楚七国之乱爆发。

晁错父自杀。

晁错冤死。

三月,吴楚七国之乱平定。

齐王自杀。

胶西王自杀。

济北王徙王菑川。


前四年(戊子,公元前153年)

复置关用传。

衡山王徙王济北。

庐江王徙为衡山王。


前五年(己丑,公元前152年)

广川王徙为赵王。


前六年(庚寅,公元前151年)

九月,皇后薄氏废。


前七年(辛卯,公元前150年)

十一月,太子刘荣废为临江王。

四月,立皇后王氏。

四月,立胶东王彻为皇太子

郅都号为苍鹰。


中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

三月,废太子临江王刘荣自杀。

公孙诡羊胜自杀。

田叔烧狱辞。

梁王谢罪。


中三年(甲午,公元前147年)

九月,周亚夫免相。


中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

四月,减笞定箠令。

六月,李广巧计退敌。

后元年(戊戌,公元前143年)

八月,卫绾拜相。

八月,周亚夫绝食而死。

 

孝景皇帝

前三年(丁亥、前154)

前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

 

窦婴被除门藉

【原文】

[1]冬,十月,梁王来朝。时上未置太子,与梁王宴饮,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詹事窦婴引卮(zhī)进上曰:“天下者,高祖之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婴因病免;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梁王以此益骄。


注释

窦婴(?-前131):字王孙。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功,封魏其侯。官至丞相


【译文】

[1] 冬季,十月,汉文帝的儿子梁王刘武来京师长安朝拜汉景帝。当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在与梁王刘武饮酒时,汉景帝从容不迫地说:“等我百年之后就把帝位传给你。”梁王委婉地拒绝了,虽然知这不是汉景帝的真心话,但心中还是很高兴的;窦太后听了也很高兴。詹事(负责皇后与太子家务的)信都观津人窦婴端着一杯酒向汉景帝敬酒说说:“这个天下,是高祖开创的天下,帝位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的祖制,皇上为什么把帝位传给梁王呢!”窦太后因此开始憎恶窦婴;窦婴便以身体有病为借口辞官了;窦太后在允许出入皇宫殿门的花名册上去掉了窦婴的名字,不允许他再随意进宫拜见汉景帝。梁王刘武因为景帝说要把皇位传给他这件事而更加骄横起来。


原文】

[2]春,正月,乙巳,赦。


【译文】

[2] 春季,正月二十二日(乙巳),汉景帝下诏赦免天下。


原文】

[3]长星出西方


【译文】

[3]西方天空出现流星。


原文】

[4]洛阳东宫灾。


【注释】

洛阳:洛阳县,在今河南洛阳市偃师市汉魏故城,位于河南西部。


【译文】

[4] 洛阳县的东宫发生火灾


吴王刘濞失藩臣之礼

原文】

[5]初,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dī)吴太子,杀之。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yùn)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疾不朝。京师知其以子故,系治、验问吴使者;吴王恐,始有反谋。后使人为秋请,文帝复问之,使者对曰:“王实不病;汉系治使者数辈,吴王恐,以故遂称病。夫察见渊中鱼不祥,唯上弃前过,与之更始。”


【注释】

吴太子:字德明,吴王刘濞的儿子。


【译文】

[5]当初,汉孝文帝执政时期,吴国太子刘贤进京朝见汉文帝,得以侍奉在皇太子刘启身边陪他喝酒和下棋。下棋的时候,吴太子因该将棋子下在什么位置而与太子争执,对皇太子非常不恭顺;皇太子便拿起棋盘朝吴太子使劲扔去,当场把他给打死了。后来朝廷派人将吴太子的尸体运回吴国安葬,运到吴国后,吴王恼怒地说:“天下是同一个刘氏宗族的,人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为什么一定要送回来安葬!”吴王便把吴太子的尸体又运到了长安进行安葬。从此吴王渐渐对汉朝没有了按规定向汉朝进贡和朝见皇帝的藩臣的礼节,并声称身体有病,不来长安朝见汉文帝。朝廷知道吴王这样做是因为儿子的缘故,所以将吴国的使者逮捕并进行审问;吴王害怕,开始有了谋反的念头。后来,吴王派人代替他去长安向汉文帝行秋季朝见之礼,汉文帝便又追问吴王使臣关于吴王不来朝见他的原因,使臣回答:“其实吴王没有生病;因为朝廷逮捕、关押了好几波吴国的使者,使吴王感到害怕,所以才谎称自己有病。俗话说,‘什么事都查得清清楚楚,不利’,希望皇上不计前嫌,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原文】
于是,文帝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jī)杖,老,不朝。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xiè)。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zhé)予平贾(jià)(通“价”);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lǘ)里;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公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馀年。


【译文】

于是,汉文帝释放了吴国使臣,让他们回国去了,并且赏赐给吴王一个坐着的时候可以用来靠着休息的坐几和一根拐杖,以体谅他年事已高,还允许他可以不像其他诸侯王一样按规定来京师朝见皇帝。吴王的罪得到了饶恕,他也就渐渐打消了谋反的念头。但是,吴国因为可以冶铜和制盐并从中获取大量财富,所以百姓不但不用交纳赋税,而且百姓中有愿意亲自去服徭役的,吴王还按当时市场雇工的价钱给他们发钱,逢年过节时,还会慰问有学问、才干的人,此外还赏赐平民百姓。其他郡国的官吏如果想来抓捕逃亡到吴国的犯人,吴国都会毫不顾及地阻止那些官吏,不把犯人交出去。这种情况在吴国持续了四十多年。

 

晁错上《削藩策》

原文】

晁错数上书言吴过,可削;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日益横。及帝即位,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shào),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馀城,楚四十馀城,吴五十馀城;封三庶孽(niè),分天下半。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郤(xì),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xuē)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及楚王戊来朝,错因言:“戊往年为薄太后服,私奸服舍,请诛之。”诏赦,削东海郡。及前年,赵王有罪,削其常山郡;胶西王卬(áng)以卖爵事有奸,削其六县。


【注释】

往年:指公元前155年。

薄太后:即汉文帝刘恒的生母。

东海:东海郡,郡治郯(tán)县,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北,位于山东省东南部。

常山:常山郡,郡治元氏,治所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殷村镇故城村常山郡故城。


【译文】

晁错多次向汉文帝上书奏报吴王的过失,认为可以削弱他的封地;汉文帝为人宽厚,不忍心处罚吴王,所以吴王一天比一天骄横。等到汉景帝即位后,晁错又劝谏汉景帝说:“当初,汉高帝刚平定天下时,兄弟少,儿子们也年幼,所以大量分封土地给同姓诸侯王,齐国分封了七十多座城,楚国分封了四十多座城,吴国分封了五十多座城,另外还分封了三个并非嫡亲的诸侯王,这一共就分掉了全国土地的一半。现在,吴王因之前吴太子与皇上下棋发生争执,把吴太子打死而与皇上产生矛盾,所以谎称有病不来朝见皇上,按照古代律法就应当处死。当时汉文帝不忍心处死他,还赐给他一个几案和一根拐杖,对他的恩德实在太深了,他本应改过自新,但他却更加骄横无礼,不但利用自己封国内的矿山采铜铸钱、煮海水制盐获利,而且还引诱天下逃亡的犯人图谋作乱。现在如果削减他的封地他会反叛,不削减他的封地他也会反叛;如果削减他的封地,他反得快,给国家带来的祸乱就小;如果不削减他的封地,他反得就慢,给国家带来的祸乱就会大一些。”汉景帝下令让公卿、列侯及皇亲国戚共同讨论就晁错的建议进行讨论,他们没有一个人敢对晁错的建议提出异议;但只有窦婴一人与晁错争辩,从此窦婴与晁错之间有了隔阂。等到楚王刘戊来京朝见汉景帝的时候,晁错就借机说道:“刘戊去年为薄太后服丧期间,在服丧的棚子里强奸了宫女,请皇上下令处死他。”虽然汉景帝下诏赦免了刘戊的死罪,但却借机把他所管辖封地中的东海郡削夺了。又下令追查到前年,赵王刘遂因犯了罪,所以削夺了赵国的常山郡;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胶西王刘卬因在卖爵位的事上有违法行为,所以也削夺了他所管辖封地中的六个县。


原文】

廷臣方议削吴。吴王恐削地无已,因发谋举事。念诸侯无足与计者,闻胶西王勇,好兵,诸侯皆畏惮之,于是使中大夫应高口说胶西王曰:“今者,主上任用邪臣,听信谗贼,侵削诸侯,诛罚良重,日以益甚。语有之曰:‘狧(shì)糠及米。’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不得安肆矣。吴王身有内疾,不能朝请二十馀年,常患见疑,无以自白,胁肩累足,犹惧不见释。窃闻大王以爵事有过。所闻诸侯削地,罪不至此;此恐不止削地而已!”王曰:“有之。子将奈何?”高曰:“吴王自以为(原文漏为,应有为)与大王同忧,愿因时循理,弃躯以除患于天下,意亦可乎?”胶西王瞿(jù)然骇曰:“寡人何敢如是!主原文误为王,应为主)上虽急,固有死耳,安得不事!”


【译文】

朝廷大臣们正在商议削弱吴国的问题。吴王刘濞害怕削夺封地的事情会没完没了,就打算发兵叛乱。吴王想到其他诸侯王中没有能与他一起共商大计的人,但他听说胶西王刘卬勇武,喜欢兵法,诸侯王都很忌惮他,于是,吴王派郎中令属下侍奉汉景帝的中大夫应高亲自去劝说胶西王刘卬。应高对胶西王说:“现在,皇上重用奸臣,听信他们的谗言,削夺各诸侯王的封地,对诸侯王的诛杀、惩罚太厉害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厉害。俗话说:‘狧穅及米’,意思是说用舌头舔完糠就要吃米。寓意诸侯国被削夺得越来越厉害了。吴王和胶西王,都是有声望的诸侯王,一旦被朝廷审察,就没悠然自在的日子了。吴王因身体有病,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法朝拜皇上了,他常常担心被朝廷怀疑,但又没有办法自己去说明,吴王平时做事总是紧缩肩膀,小心翼翼地走路,但还是怕朝廷不放过他,我听说大王曾经因卖爵位的事情犯了错。我听说诸侯王被削夺了封地,但论罪不至于到被削夺封地的地步,这恐怕皇上不只是要削夺诸侯王的封地这么简单吧!”胶西王刘卬说:“我确实被削夺了封地。您要怎么办?”应高说:“吴王自认为与大王有同样的忧虑,希望顺应时势,遵循天理,牺牲生命去铲除天下祸患,您也想这么做吧?”胶西王听后目瞪口呆,然后说:“寡人怎么敢做这样的事!即使皇上逼得厉害,我们也只能一死,哪里敢背叛皇上?”


原文】

高曰:“御史大夫晁错,营惑(同“荧惑”)天子,侵夺诸侯,朝廷疾怨,诸侯皆有背叛之意,人事极矣。彗星出,蝗虫起,此万世一时;而愁劳,圣人所以起也。吴王内以晁错为诛,外从大王后车,方洋(páng yáng)天下,所向者降,所指者下,莫敢不服。大王诚幸而许之一言,则吴王率楚王略函谷关,守荥阳、敖仓之粟,距通“拒”)汉兵,治次舍,须大王。大王幸而临之,则天下可并,两主分割,不亦可乎!”王曰:“善!”归,报吴王,吴王犹恐其不果,乃身自为使者,至胶西面约之。胶西群臣或闻王谋,谏曰:“诸侯地不能当汉十二,为叛逆以忧太后,非计也。今承一帝,尚云不;假令事成,两主分争,患乃益生。”王不听,遂发使约齐、(zī)川、胶东、济南,皆许诺。


【注释】

函谷关: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位于河南省西部。

荥阳:荥阳县,在今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

敖仓:在荥阳县北面敖山上。


【译文】

应高说:“御史大夫晁错蛊惑皇上下令侵占、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朝臣们都怨恨他,诸侯王也都有背叛朝廷的心,诸侯王与朝廷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了极点。现在彗星出现、蝗灾发生,这是万年难遇的大好时机。而天下百姓愁苦的局势正是圣人奋起的机会。吴王准备对内以讨伐晁错为由,对外就跟随在大王的车后一起行动,纵横天下,大军所到的地方没有不都投降的,大军所指的地方都攻下了,没有人敢不服的。大王如果真能给一句承诺,那么,吴王就会率领楚王夺取函谷关,占领荥阳县,夺取敖仓的粮食,抵御汉军,整顿好军队休息的地方,恭候大王到来。如果有幸得到大王的光临,那么,天下很快就能被兼并了,吴王和大王平分天下不也挺好吗!”胶西王回答:“好!”然后,应高返回吴国,向吴王刘濞汇报,吴王还是担心胶西王说话不算数,于是又亲自以使者的身份到胶西国与刘卬当面订立盟约。胶西国群臣中,有人听说了胶西王与吴王密谋的事,便劝谏胶西王说:“诸侯王的封地还不到汉朝廷郡县的十分之二,为了发动叛乱,让太后为您担忧,这不是上策。现在我们侍奉一个皇帝,都还觉得不容易;如果吴王和大王谋反成功,两位君王再来争夺天下,到时候产生的祸患就更多了。”胶西王不听劝告,还随即派使者去与齐王刘将闾、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和济南王刘辟光订立共同造反的盟约,四个诸侯王都答应起兵造反了。


原文】

初,楚元王好书,与鲁申公、穆生、白生俱受《诗》于浮丘伯;及王楚,以三人为中大夫。穆生不耆(通“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lǐ)。及子夷王、孙王戊即位,常设,后乃忘设焉。


【译文】

当初,楚元王刘交喜欢看书,他和鲁地人申公申培、穆生和白生都在浮丘伯那里学习《诗经》;等到刘交当了楚王后,刘交就任命申公、穆生及白生他们三人为中大夫。穆生不喜欢喝酒;楚元王每次摆设酒宴都特意为穆生摆下甜酒。等到楚元王的儿子夷王刘郢客以及孙子刘戊即位后,在摆下酒宴时也总为穆生摆下甜酒,但后来却忘记给他摆了。


原文】

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遂称疾卧。申公、白生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知幾(jī)乎!幾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通“现”)者也。君子见幾而作,不俟(sì)终日。’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存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与久处,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


【译文】

穆生退出酒席后说:“我可以辞官走了!楚王不再为我摆甜酒,这说明楚王对我已经开始怠慢了,如果再不离开,楚王就要给我戴刑具,拉我到集市示众了。”于是,穆生以有病在身为借口,卧床不起。申公和白生坚持要他起床,并对他说:“难道你就不念当年先王对你的恩德吗?现在楚王对你只是一时失了小礼,哪里值得你如此小题大做呢!”穆生说:“《易经》上说:‘能够从先兆中预测到即将发生的事,的确很聪明!征兆是将要发生大事的微妙变化,是预示吉凶出现的先兆。君子看到即将有大事要发生就会立即采取行动,而不会整天等待事情发生。’先王之所以以礼对待我们三人,那是因为他心存仁义道德。现在楚王怠慢我们是因为他心中忘记了仁义道德。我怎么能和那种忘记了仁义道德的人长期共处呢?难道我这样做只是因为那小小的礼节吗!”于是,穆公以生病为由离开了,只有申公和白生两人留了下来。


原文】

王戊稍淫暴,太傅韦孟作诗讽谏,不听,亦去,居于邹(即“驺”)。戊因坐削地事,遂与吴通谋。申公、白生谏戊,戊胥靡之,衣之赭(zhě)衣,使雅舂(chōng)于市。休侯富使人谏王。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休侯惧,乃与母太夫人奔京师。


【注释】

邹:邹县,治所在今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峄山镇纪王城村邾国故城,位于山东中南部。


【译文】

楚王刘戊逐渐变得荒淫、残暴,辅佐楚王刘戊的太傅韦孟作了一首嘲讽性地诗劝谏楚王,但楚王根本不听劝,所以韦孟也离开,到邹县住去了。刘戊因犯罪被朝廷削夺了封地,于是就与吴王刘濞串通合谋造反。申公和白生去劝谏刘戊,刘戊却给他们两人戴上刑具让他们去服劳役,他们被迫穿上了土黄色的囚衣,拿着木杵在街市上舂米。休侯刘富也派人来劝谏楚王刘戊,楚王却说:“小叔父如果不帮我,那么等我起兵后就要先攻打叔父了!”休侯刘富知道后很害怕,便与他的母亲太夫人一起逃去长安了。

 

吴楚七国之乱爆发

原文】

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吴王遂先起兵,诛汉吏二千石以下;胶西、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皆反。楚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谏王戊,戊杀尚、夷吾。赵相建德、内史王悍谏王遂,遂烧杀建德、悍。齐王后悔,背约城守。济北王城坏未完,其郎中令劫守,王不得发兵。胶西王、胶东王为渠率,与菑川、济南共攻齐,围临菑。赵王遂发兵住其西界,欲待吴、楚俱进,北使匈奴与连兵。


【注释】

临菑:齐王国之都,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位于山东中部。


【译文】

当朝廷颁布的削夺吴国封地中的会稽郡和豫章郡的文书到达吴国后,吴王刘濞便率先起兵杀死了朝廷二千石官阶以下的官员。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及赵王刘遂也都起兵造反了。楚相张尚和太傅赵夷吾劝谏楚王刘戊不要起兵造反,刘戊却杀死了张尚和赵夷吾。赵相建德和内史王悍也劝谏赵王刘遂不要造反,但刘遂也将他们两人烧死了。齐王刘将闾后悔参与了串通谋反的事,于是违背了与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订立的盟约,据守在城池。济北王刘志的城墙被毁坏了,还没有修好,他的郎中令便趁机劫持、看守住他,济北王因此而无法发兵参与吴、楚诸国的叛乱。胶西王刘卬和胶东王刘雄渠担任诸侯国叛乱的统帅,与菑川王刘贤和济南王刘辟光一起攻打齐国,围攻齐国的都城临菑。赵王刘遂把军队调到赵国的西部边境驻扎,想等吴、楚两国军队到后一起进攻,并派使者到北边匈奴那里,联合匈奴一起出兵攻打长安。


原文】

吴王悉其士卒,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诸年上与寡人同,下与少子等,皆发。”凡二十馀万人。


【译文】

吴王刘濞征调了他封国内所有能征调的士卒,他向全国下令说:“寡人今年六十二岁了,将亲自率领军队;寡人的小儿子十四岁,也被征调到军中,在战场上他也将身先士卒。所有上到与寡人一样年龄、下到与寡人的小儿子一样年龄的人都要应征入伍!”统计共征调了二十多万人。


原文】

南使闽、东越,闽、东越亦发兵从。吴王起兵于广陵,西涉淮,因并楚兵,发使遗(wèi)诸侯书,罪状晁错,欲合兵诛之。吴、楚共攻梁,破棘(jí)壁,杀数万人;乘胜而前,锐甚。梁孝王遣将军击之,又败梁两军,士卒皆还走。梁王城守睢(suī)阳。


【注释】

广陵:吴王国都。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蜀冈,位于江苏省中部。

棘壁:棘壁邑,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酂阳镇一带,位于河南省东部。

睢阳: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位于河南省东部。


【译文】

吴王向南方派出使者去联络活动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一带的闽越国和东越国,闽越国和东越国也发兵跟随吴国造反。吴王在广陵起兵,向西渡过淮河,然后将楚国刘戊的军队合并到自己的军队中,吴王还派使者送书信给诸侯王,书信中列举了晁错的种种罪行,吴王想就此联合诸侯国发兵一起诛杀晁错。吴、楚两国军队联合攻打梁国,攻破了棘壁县,杀死了几万人。吴、楚联军乘胜前进,士气锐不可当。梁孝王派将军迎击吴、楚联军,吴、楚联军又打败了梁国的两支军队,梁军士兵都往回逃去了。梁孝王据城坚守着都城睢阳。


原文】

初,文帝且崩,戒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及七国反书闻,上乃拜中尉周亚夫为太尉,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遣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击齐;复召窦婴,拜为大将军,使屯荥阳监齐、赵兵。


【注释】

窦婴(?-前131):字王孙,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


【译文】

当初,汉文帝快要驾崩的时候,告诫太子刘启说:“假如国家有危难,可以任命周勃的儿子周亚夫为统率士兵的将领。”等到七国叛乱的消息传到朝廷后,汉景帝便加封中尉周亚夫为负责全国军事的太尉,统领三十六位将军率领他们的士兵去迎击吴、楚两国的叛军,并派遣郦商的儿子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叛军,派将军栾布攻打齐国叛军。然后,汉景帝又召回窦婴,加封他为大将军,让他在荥阳屯兵驻守,监督在齐国和赵国讨伐叛军的汉军。

 

晁错父自杀

原文】

初,晁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讙(huān)(同“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语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馀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注释】

颍川:颍川郡,治阳翟,在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


【译文】

当初,颍川人晁错所修订的法令有三十章,为此诸侯王之间掀起一片反对之声。晁错的父亲听说后,就马上从颍川郡赶到京师长安,他对晁错说:“皇上刚刚即位,你执掌朝政,处理政务,削夺诸侯的封地,让别人骨肉至亲间的关系疏远,他们对你有很多怨言,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晁错回答父亲,说:“必须要这么做,如果不这样做,天子就得不到尊敬,刘氏政权也就不能稳固。” 晁错的父亲又说:“你这样做,刘氏的天下是稳固了,但我们晁氏却危险?了,我还是离开你回去了!” 晁错的父亲回到家后便喝毒药自杀了,临死前说:“我不想看见大祸临头!”过了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就都以声讨晃错为名起兵造反了。

 

晁错冤死

原文】

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又言:“徐、僮(tóng)之旁吴所未下者,可以予吴。”错素与吴相袁盎不善,错所居坐,盎辄(zhé)避;盎所居坐,错亦避;两人未尝同堂语。及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按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吴、楚反,错谓丞、史曰:“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其计谋。”丞、史曰:“事未发,治之有绝;今兵西向,治之何益!且盎不宜有谋。”错犹与未决。人有告盎,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愿至前,口对状。


【注释】

徐县:治所在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位于江苏省中西部。

僮县:治所在今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山头镇潼城村,位于安徽省东北部。

袁盎(? -前148):字丝。曾为吴王国相。与晁错有矛盾。


【译文】

汉景帝与晁错商谈出军平定叛乱的事情时,晁错想让汉景帝亲自率领士兵去讨伐叛军,他自己就留守在长安,晁错还建议:“徐县和僮县靠近吴国,其中还没有被吴国军队攻下的,可以送给吴国。”晁错与吴相袁盎的关系一向不好,只要有晁错在的地方,袁盎就会避开;同样,只要有袁盎在的地方,晁错也会避开;两人从没有在同一个屋内说过话。当晁错升任为御史大夫后,晁错便派官员查办袁盎接受吴王刘濞财物贿赂的事,并叛了他的罪。汉景帝却下诏赦免了袁盎,只把他贬为平民。吴、楚两国造反之后,晁错对丞和御史说:“袁盎接受了吴王刘濞的许多金银钱财,他专门为吴王隐瞒事实,说他不会造反。现在,吴王果然造反了,我想奏请皇上惩处袁盎,他肯定知道吴王造反的阴谋。”丞和御史说:“如果在吴王造反的事情还没有被发现的时候就惩治袁盎,就能断了吴王造反的阴谋;但现在叛军已经起兵向西进军了,现在惩治袁盎还有什么用?况且,袁盎应该不会参与吴王造反的阴谋。”晁错听后犹豫不决。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袁盎,袁盎害怕被惩治,便连夜去见了窦婴,袁盎告诉了窦婴吴王刘濞造反的原因,并表示愿意到汉景帝面前亲口详细说明事情原委。



资治通鉴的奉献】

《白话资治通鉴》付费音频全集约3180集音频,只需微信转账 ,即可获得资治通鉴个人喜马拉雅账号和密码,独享永久收听特权。赠送价值200元/年的喜马拉雅长期会员资格。也可以找资治通鉴买mp3优盘,64G优盘,仅需600元。有意者请添加资治通鉴 。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公元前154年(一)发布于2021-06-29 08: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