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28年(公元451年)

初,鲁宗之奔魏,其子轨为魏荆州刺史、襄阳公,镇长社。常思南归,以昔杀刘康祖及徐湛之之父,故不敢来。轨卒,子爽袭父官爵。爽少有武干,与弟秀皆有宠于魏主,秀为中书郎。既而兄弟各有罪,魏主诘责之。爽、秀惧诛,从魏主自瓜步还,至湖陆,请曰:“奴与南有仇,每兵来,常恐祸及坟墓。乞共迎丧还葬平城。”魏主许之,爽至长社,杀魏戍兵数百人,帅部曲及愿从者千馀家奔汝南。夏,四月,爽遣秀诣寿阳,奉书于南平王铄以请降。上闻之,大喜,以爽为司州刺史,镇义阳;秀为颍川太守,馀弟侄并授官爵,赏赐甚厚。魏人毁其坟墓。徐湛之以为庙算远图,特所奖纳,不敢苟申私怨,乞屏居田里;不许。

己巳,以江夏王义恭领南兗州刺史,徙镇盱眙。增督十二州诸军事。

戊申,以尚书左仆射何尚之为尚书令,太子詹事徐湛之为仆射、护军将军。尚之以湛之国戚,任遇隆重,每事推之。诏湛之与尚之并受辞诉。尚之虽为令,而朝事悉归湛之。

柏杨白话版:

    451年(南宋·元嘉二十八年)

  最初,晋帝国时代,雍州(州政府襄阳)州长(刺史)鲁宗之投奔北魏帝国(鲁宗之投奔后秦帝国,参考四一五年五月;后投奔北魏帝国,参考四一七年九月),他的儿子鲁轨当北魏荆州(州政府设长社【河南省长葛县】)州长,封襄阳公,镇守长社,一直盼望回到南方。只因当年杀过刘康祖的老爹刘虔之和徐湛之的老爹徐逵之(参考四一五年二月),所以不敢南下。鲁轨逝世,儿子鲁爽继承老爹官爵。鲁爽从小就有武略才干,跟老弟鲁秀,深受北魏帝拓跋焘的宠信,然而不久,兄弟二人都被指控犯罪,拓跋焘盘问他们,并予斥责(《宋书·鲁爽传》:鲁爽酗生事,鲁秀在调查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一件谋反案后,因忽然害病,延误回京【首都平城】时间)。鲁爽、鲁秀恐怕终有一天会受到诛杀,所以,当随从拓跋焘自瓜步班师途中,走到湖陆(山东省鱼台县东南)时,报告拓跋焘说:“奴才(鲁爽自称)跟南方(南宋帝国)有深仇大恨,每次发生战争,我都恐惧灾祸延及到祖先坟墓(鲁爽祖坟在长社),请准许我们把祖先灵柩,护送到首都平城安葬。”拓跋焘允许。鲁爽到长社后,击杀北魏驻防军数百人,率领自己的私人军队以及愿意追随的部众一千余家,投奔汝南郡(悬瓠·河南省汝南县)。

  夏季,四月,鲁爽派鲁秀前往寿阳,上书给南宋帝国南平王刘铄(豫州【州政府寿阳】州长),请求投降。南宋帝刘义隆接到报告,大为欢喜,任命鲁爽当司州(河南省东南部)州长,镇守义阳(河南省信阳市);鲁秀当颍川郡(邵陵·河南省郾城县东)郡长,其他弟弟以及侄儿,全都任官封爵,赏赐厚重。北魏帝国摧毁鲁爽家族坟墓。。

  南宋帝国太子宫总管(詹事)徐湛之认为中央为了帝国长程利益,对归降的人(指鲁爽、鲁秀等)特别优待,不敢强调私人的怨恨(指杀父之仇);但请求辞职,回归故乡;刘义隆不准。

   五月二十二日,南宋帝国命江夏王刘义恭兼南兖州州长,把州政府迁到盱眙(州政府原设广陵),加授刘义恭十二州军区司令官(督十二州诸军事,《宋书·刘义恭传》只列以下十一州:南兖豫徐兖青冀司雍秦幽并,余一州不详)。

  五月二十五日,擢升国务院左执行长何尚之当国务院总理(尚书令);任命太子宫总管(太子詹事)徐湛之当国务院执行长(仆射),兼中央军事总监(护军将军)。何尚之因徐湛之是皇亲国戚(徐湛之的娘亲是会稽公主刘兴弟,现任皇帝刘义隆是他的舅父),深受南宋帝刘义隆宠爱信任,所以,遇到事情,都推给徐湛之裁决。刘义隆下诏,命徐湛之跟何尚之同时处理公务。何尚之虽然是国务院总理(令),但政府事务,全在徐湛之之手。

读书笔记:鲁爽、鲁秀所犯错误并不严重,又深得拓跋焘常识,但却始终有严重的不安全感,终至叛变。一方面说明投降异国,双方心理上都很难完全彼此接受;另一方面说明北魏用法严苛。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读《资治通鉴》1841——鲁氏兄弟叛魏降宋发布于2021-07-07 22:4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