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齐国实力与秦国相当,齐宣王等几代明主苦心孤诣,到了齐湣王时期,从受苏秦死间灭掉宋国以后,更加骄横,向南侵略住过,西面攻打三晋,甚至想吞并二周,自立为天子。



当时,也不乏敢谏之士,比如狐义,比如陈举,他非但不听,还将二人处死。早前还算做了件聪明事,就是秦昭襄王称西帝的时候,邀请他为东帝,当时苏代(苏秦的族弟)正好从燕国来齐进行国事访问,齐湣王就问苏代,苏代说:“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简单说,就是静观其变。可能因为苏代是来使,别国人,劝他他还听听,所以称帝两天就又改称王了。



后来乐毅辅佐燕昭王卧薪尝胆,在齐国在诸侯国的支持率急转直下的情况下,联合多国发动战略总攻,直逼齐国临淄,最后搞到齐国只剩下两座城市,而齐湣王还不老实,可能真是应了那句“由俭入奢,由奢入俭难”了,他出逃到卫国,卫国小,卫王礼遇他,还称臣,但是齐王不逊,卫国人就很气愤,攻击他。他相继又逃去了邹、鲁两个小国,一副傲娇的表情,两国都不欢迎他。后来去了莒地。


楚国派淖齿来救齐王,齐王任命他为国相,但是淖齿却想跟燕国瓜分齐国,细数齐湣王三宗罪:


  1. 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


  2. 地坼及泉者,地以告也


  3. 有人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


齐湣王死在淖齿剑下。


当时著名思想荀子随即发表社论:


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宋献是也。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之所与为之者之人,则举义士也。之所以为布陈于国家刑法者,则举义法也。主之所极然,帅群臣而首响之者,则举义志也。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基定也。基定而国定,国定而天下定。故曰:以国济义,一日而白,汤、武是也。是所谓义立而王也。


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赏已诺信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具与;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綦明,与国信之;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


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齐、薛公是也。故用强齐,非以修礼义也,非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故强,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诎秦,北足以败燕,中足以举宋,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无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


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之所以全文敲出来,确实是因为荀子这篇社论写得好,有层次,有深度,论据充分,写材料的人真的可以学有所得。


我们简单来讲讲。还是全文翻译一下吧,后面这段也特别标注,不需要翻译的可以不看。


国家,集中了天下的利益和权势。有道行的人主持,可以得到大的安乐,大的荣耀,成为幸福的源泉。无道行的人主持,却带来大的危险,大的拖累,有君王的地位还不如没有;等到形势极度恶化,他即使想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到了。齐王、宋康王便是如此。


所以治理国家的君主如果提倡礼义,就可以称王,树立信誉就可以称霸,玩弄权术则必然灭亡。


领导国家提倡礼义,就无人可以加害于他。即使做一件坏事、杀一个无辜的人便可以得到天下,仁爱的人也不会去干。君主守定意志,维护国家,坚如磐石,以此礼待他人,就可以产生众多的仁人志士。以此条陈布置国家刑事法律,就可以制定出良好的法律。君主极力如此主张,再率领群臣以身作则,就可以树立起礼义的风尚。这样,属下能够以礼义纲常尊崇上司,统治基础就稳定了,基础稳定国家便安定,国家安定则天下平定。因此说:用国家的权力推行礼义,一天就可以做到众人皆知,商汤王、周武王便是如此,即所谓的以提倡礼义而称王。


即使道德还未达到完美,礼义也没有做到完善,然而已经可以掌握治理天下的大致条理。做到赏罚分明,取得天下的信任,使臣属清楚地看到它的重要性。政令一经颁布,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不欺骗百姓;条约已经缔结,不管有利还是无利,都不欺骗合作的邻国。这样,才能军队强劲,城池坚固,使敌对国家畏惧。国家的方针一贯而明确,友邦就予以信任。即使是偏僻的小国,也可以威震天下。春秋时期的齐、晋、宋、秦、楚五霸主便是如此,即所谓的以树立信誉而称霸。


带领国家追逐功利,不申张正义,不遵守信用,唯利是图;对内不惜为 了一点小利去欺骗人民,对外为了追求大的利益不怕欺骗友邦。对内不好好治理自己已有的东西,却常常觊觎别人的成果。这样,臣下百姓就无不以奸诈之心对待上司。上欺下,下瞒上,于是上下关系分崩离析。这样,便使敌对国家轻视,友好国家不信任,权术泛滥而国家日益削弱,走向极端,终于灭亡,齐王、孟尝君便是如此。齐王要强大齐国,不去提倡礼义,不去修明政治,不去统一天下的思想,只是成年累月地骑马在外面征战。所以齐国强大的时候,向南能够打败楚国,向西能够逼迫秦国,向北可以战胜燕国,在中原能够征服宋国。然而燕国、赵国一旦群起而攻齐,便如摧枯拉朽。齐王身死国亡,成为天下共同声讨的对象,后世提起暴君总要举他为例。这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崇尚礼义而沉溺权术。


以上三种,贤明的君王必须慎重地加以抉择,仁人志士必须认真地予以辨明。善于抉择的人可以控制别人,不善于抉择的人则被别人控制。

 

往期精彩:

17.燕以弱灭强齐皆乐毅之功,功高盖主之时绝然辞职

16.魏冉四起四落,使秦国日益强大,却被范雎所害

15.女孩子们热追的芈月,在《资治通鉴》中有着怎样的描述

14.一世英名的赵武灵王,竟被自己的儿子活活饿死

13.盘点《资治通鉴》提到的战国时期纵横家

12.苏秦张仪功勋卓著,却为孟子司马光等所不耻,你怎么看?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续资治通鉴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18.荀子发表社论:战国一雄因暴君齐湣王无道几乎灭国发布于2021-07-09 16:03:5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