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温公,合众人之力,采众家之说,考异同,删繁取精,上起战国,下止五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间,述历代兴替,合二百九十四卷。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赐名《资治通鉴》。

此书一出,历代誉为治国之圭臬,学者之必备。元王磐作序赞曰:“今是书一布,不及十年,而国家人材之盛可拭目而观之矣。”呜呼,吾独以为不然。

世之人才非一书能启之,历来已明矣。读春秋者多,行《春秋》之义者少,何哉?法上古让而亡者燕王哙是也;行三代之王道而亡者,王莽是也。世时移,不知古今之同异,勉强行之,沦为后人笑,不亦悲乎。况而今读《通鉴》者少,能识其意者更鲜。

或曰:“《易》,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亦不足法?”对曰:“文王拘而演《易》,然文王已死,汝所谓《易》者,京房氏之易也,抑或费直氏之易也?后世牵强附会,拘于一二文字,挟己私货而生事者多,能不慎矣?”

或曰:“古之典籍,先贤之圣言,汝岂能菲薄,诬之为无用,因一二生事者而尽弃之?”对曰:“小子无知,非敢自矜以诬先贤。前人知世易时移,事因于时而备适于世,此所以为先贤。其立言虽深,非为万世准则。孔子述作《春秋》,而不为《易》所限。岂知后世,言必称三代,法必言圣王,以道学自居,不敢逾祖宗半步,此非传道之意也。王荆公有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欲革尚古之弊,而世人不识其意,反诬其狂愚,视之如仇雠,何其冤也。”

《通鉴》所载者博,供后人所采者多,吾辈不能执守往事,而不识古今之同异。清圣祖有言:“有治人,无治法,师古者,师其义,不师其迹。”不拘于一二文字,不惑于先贤遗言,鉴古以知今。非敢以传道自居,苟能得其一二,则喜不自胜。

特作此序以志之。

 

丙申年五月

无名小子



感谢大家 “鸣源堂之无名小子”,绝对原创,只做交流。点击“添加朋友”,输入“鸣源堂之无名小子”, ;或者长按二维码,进入自动识别, ,不试一试吗?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续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翻译注释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读《资治通鉴》序发布于2021-07-13 10:2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