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甲骨文图片甲骨文转换器

#甲骨文

翌日周畸

(节选)

中国刚包产到户时我还隐约记得,需要先给生产队的所有粮田分等级,具体怎么分的不知,但不同级别的粮田一定会对应不同的系数,这样在分配时才能做到公平。分完地之后,就听说有聪明人把河边、沟边、路边过去不种从而没分的边角地也开垦了,这种原来抛荒没人要、被聪明人“拾到”的贫瘠、零星的小块土地就有了个名称:拾边地。

平原地区大片肥沃、平整的良田被殷商人造了个甲骨文。既拥有大片的平原良田又能充分开垦高产丰产的地方就被称作,甲骨文写作等,造字义就是大片的农田被道路、地埫沟划分成规整的小块,里面长满了粮食作物。

《甲骨文字典》说:“姬周之先世居于晋南之邠(bīn),後古公亶父迁于岐山下之周原,乃称为周。殷商甲文之周多见于武丁卜辞,早于古公亶父迁岐约二百年,故殷商甲文之周,与姬周有别。早周甲文从口,与君商二字从口同意,示国家政令所从出,是为姬周之周。”

这让我想起了有一年去浙江嵊州,同车的当地人指着山间偶见的一块农田说:“我们这里不像你们山东一马平川到处都是粮田,我们山区的土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如果有稍大一点的地方就了不起了,还专门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那没有,叫畈,意思是非常大的一块田。”我由于小时候看过电影《洪湖赤卫队》会唱《洪湖水浪打浪》所以知道“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

基于以上知识和阅历,我在2020年6月3日重解了一个被主流学者释读为羽的甲骨文,并写了篇《昱/翊/翌的甲骨文是什么意思》的公众号文章。

从唐兰、李孝定再到《甲骨文字典》,许多大学问家都认为羽的甲骨文是等等这种千奇百怪的样子,它似乎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写法,卜辞中出现数百次,可以看出刻字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随便写。我不禁疑问:如果大家真要写羽毛的羽字,会写成这样毫无规则且根本不像的样子吗?

通过重点分析最早的子组的、宾组的以及一期的等后我认为,这些文字表述的是“边角地”“拾边地”等山间、河边坡底坡上的小块的不规则农田。由于是农田,所以要有“田”的样子,由于不规则,所以才随意发挥乱写,其中最早的等表达的意图最明显。

商代晚期还有金文,然后这个字就随着商朝的灭亡彻底消失了,所以除了一定是错误的“羽”外谁也不知它对应于现在什么字。但要我来说,不如将其释读为(jī)。

畸的说文小,形声兼会意字,许慎释为“残田也。从田奇声。”段玉裁注为“余田不整齐者也”。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张自烈在《正字通·田部》中解释说:“井田正,零田不可井者畸,地多邪曲,井田取正方,田必有畸零。井者,必计零以足其

下面我们就把这些稀奇古怪的字形都说成是畸了哈。

同样在最早的甲骨文中,还有一个“日+畸”的字,可惜被大家释读为了。这些甲骨文包括子组的??组的和宾组的等等。

大概比畸和昱晚几十年后,殷墟人又造出了“立+畸”的被当代人释读为的甲骨文,里面的畸字依然乱七八糟像块不规整的边角地。这个翊也被写作,且我们现在只用翌来表“翌日”。

翊字一直使用到西周早期,且在小盂鼎上发现了立+日+畸的。按翊的演变轨迹来模拟,这个金文应写作,而则可写作,但由于说文小篆把它们简写成了,所以现在就都是昱了。

里的畸为何会变成翊、翌里的“羽”,为什么在卜辞中都表“翌”即“下一个”的意思?这是我把

释读为畸之后必须回答的。

首先,若畸是《正字通》所认为的大田四周的“边角地”,则边角地就会像大田的羽翼,因此可改写为羽;若畸是我认为的另一种远离大田的山间、河边的小块可耕地,则可视其为远处的“飞地”,飞地亦当能改写成羽。

第二,无论是边角地、拾边地还是小块飞地,相比于大田来讲都是次一等的、下一个才需考虑的、远处的,因此可引申出“翌日”之义;另外在卜辞中畸也可能与翌是同音假借的关系,但对于这一点我没把握,还需相关专家斧正。

甲骨文转换器、甲骨文图片,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传播中华文化,泽济苍生,功德无量!!!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翌日周畸发布于2023-03-05 10:29: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