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日益频繁,小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现象被彻底堵死了,当时的情况就是强国兼并弱国,就这样经过了几百年的乱战之后,最终中原地区出现了七个较大的国家,分明是韩、赵、魏、秦、楚、燕、齐等七国。

然而,细心的伙伴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战国七雄之后中原出现了很多王朝或者割据势力,这其中赵、魏、齐、楚、秦、燕等国都被割据势力用过,比如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后燕、前秦、后秦,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北齐,或者五代十国时期的楚国等等,可是战国七雄之中唯独没有人以韩国定国号。

甚至在后世,韩国还不如一个不如战国七雄的宋国,南北朝时期刘裕以“宋”为国号,史称南朝宋,赵匡胤也以宋为国号开启了大宋王朝。

可是偏偏就没有人用“韩”定为国号,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就是存在感的问题上,韩国实在存在感太低了。提及韩国,你们想到战国历史上有什么特别牛逼的事情吗?貌似没有,历史书中只记载里“强弓劲弩劲出于韩”,或者“申不害变法”,可是这只能说明韩国有丰富的资源,而“申不害变法”最终也并没有让韩国变强大,和同时期的商鞅变法相比,申不害变法最终并没有让韩国变强。

相反,在申不害死后,韩国又变成了那个韩国,没有一点变法。今天魏国强大了,韩国屁颠屁颠的跑过去认“爹”,明天秦国强大了,立马把这个“爹”抛弃跑过去认另一个“爹”。

这就是韩国真实的生存处境,因为在战国七雄时期他实在存在感太低了,更多时候只能跟在大国后面狐假虎威。

也正是因为存在感低,所以在这之后很多王朝都不用韩国为年后,哪怕是割据政权。

三国曹操以魏为年号,萧成以齐为年号,所以纵观历史除了韩国在战国七雄昙花一现之外,后世“韩”这个国号几乎没有出现过。

其次,古时候定国号很多时候也是和定理位置息息相关的。比如你如果古时候是以陕西关中等一带建立政权然后起兵的话,那么国号肯定是“秦”,以辽东北京一带为根基建立政权的话,那么没有比燕更合适了,如果是以山东为政权的话,那么肯定是鲁。

而韩国当时位于中原腹地,领土以临汾为中心的山西南部地区,以阳翟为中心的洛阳周边地区,以新郑为中心的郑州周边地区。

然而,如果是在山西地界的话,那么有谁比晋更合适呢?晋文公一代雄主带领晋国走向强盛,春秋三百多年,其中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晋楚争霸;而以洛阳或者新郑为根基的话,肯定以周为国号,武则天时期定都东都洛阳,她定国号为周;后周郭威以开封为都城,也将国号定位了周。

而最后一个也最重要,但凡开国君主在选国号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传承下去,也肯定希望选一个祖上牛逼过的名字,起码心里听着舒服。

秦国统一六国,齐国开启了春秋的争霸时代,晋则不用说了,春秋一半的历史都是围绕着晋国写的,而赵国在战国后期更是一个人硬钢赵国,更是出了个赵武灵王。

所以秦晋齐赵也是常用的热门国号,后面也以这四个“王”的王号最为尊贵。

而韩国从建国到亡国不是被人追着打就是在搞割地求和那一套,一个开国君主用韩国做国号,那么你手底下的大臣会怎么想?在古人这个封建迷信的时代来说,第一印象肯定是你开国君主保不齐也是一个喜欢割地求和的货,甚至可能会想着今天建国明天可能就亡国了。

所以“韩”这个国号在这之后成为了“狗不理”的存在,因为嫌晦气,毕竟韩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太低了,处境又卑微,除了给自己认了几个“爹”之外没啥多余的存在感,没有任何一个开国皇帝想让自己成为“儿皇帝”。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中国为何没有王朝用“韩”做国号?三条致命原因发布于2024-02-22 15:36: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