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之中,中国古代战争逐渐变了味了,从上古时期到春秋时期那时候的诸侯之间的战争还是讲究礼仪的,那时候双方交战一个回合就要撤下去然后摆开队形重新对阵,这个时候交战双方不可以趁机偷袭,也因此春秋时期虽然天下大乱,可是各诸侯彼此还是遵守规则的。

到了春秋末年的时候,在吴越一带出了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打破了军事上的常规破天荒的说出了一句“兵者,诡道也。”由此中国古代的战争开始朝着“兵不厌诈”的方向越走越远,伏击战,反间计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为了打击敌人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不过无论军事发展到什么程度,古人似乎都遵循着一条铁律叫“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就是为了给使臣一块免死金牌,为的就是保证使臣在两国交战的时候能够安然无恙的传达双方的意思。

那么在古代战争之中,这条铁律真的就有用吗?

不斩来使并非铁律

事实上,虽然大部分时间诸侯之间会经常遵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铁律,可是也有很多时候会有另一种情况叫作斩使以示威,其目的就是为了向对方宣传抵抗到底的决心,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很常见。

比如三国时期的邓芝出使吴国事件,当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之后,魏蜀吴三方之间有一种默契,要么联手灭了一方,或者弱小的两方结盟,而魏蜀两国彼此之间国仇家恨是肯定不可能结盟的,因此结盟的关键点就在孙权这。

为此诸葛亮派遣邓芝出使吴国,而魏国也同样派出了使臣,到了吴国之后,吴王孙权特定放了一口大鼎,鼎中烧开了水,其目的很明确,两方之中只能有一个人离开。

邓芝发挥了其外交上的才华,将魏强吴蜀两国弱的情况如实向孙权做了分析,最终邓芝侥幸逃得一死,而那位出使吴国的魏国使者就惨了,被孙权扔进了大鼎之中。

同样的东汉耿恭也是如此,当年匈奴侵犯耿恭镇守的城池,匈奴王为了让耿恭投降特地派遣使者进城劝说,可是哪知道耿恭不但没有投降反而直接将使臣杀掉并将首级悬挂城楼,以示抵抗到底的决心。

这个举动也就意味着两者之间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了。

所以从这些历史典故之中可以看出,不斩来使并非是铁律,一旦两者之间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那么这个使者就是“宣战书”。

为何要不斩来使呢?

那么既然有种种事例在前,为何还一定要有这条铁律呢?

首先使臣其实代表的也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其实就等同于他们自己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他们身上穿着的都是自己国家的衣服遵守的是自己国家的利益。

而使臣在外交途中受到了对方国家的刁难,那么其意味着不单单是使臣一个人的脸面了,而是整个国家的脸面都被打了,因为使臣本身代表的就是国家。

假设使臣被杀的话,那么等同于直接向这个国家开战,“兵者,死生之道也”,就算战乱频繁的古代随意出兵也是不允许的,起码得有一个借口或者檄文来表达开战理由吧。

因此,这也是为了使臣的安全考虑,作为一个国家的王就算想要凭借情绪杀了使臣,可是背后千千万万的百姓怎么办,因此这是理由之一。

其二不杀使臣也算是一时的怀柔之策,其实历史上真正有那种斩杀使臣的外交事件并不多,当时两国之间也已经到了彼此不死不休的地步了,因此这个时候派不派使臣已经无关紧要了,这个时候派遣使臣无疑是多送一个人头。

可是在乱世时候有所不同,就如同战国七雄,为什么彼此之间很少有斩杀使臣的例子呢?就算是蔺相如如此羞辱秦昭襄王,秦昭襄王震怒无比他也没有杀了蔺相如,根源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情况复杂,国和国之间不能用简单的敌人和朋友来看待。

比如秦国曾经帮助楚国平定叛乱,可是这并不妨碍人家在丹阳蓝田大战,秦国和赵国曾经也是盟友,可是人家照样在长平拼个你死我活。

今天的敌人可能就是明天的朋友,因此战国七雄之间往往不会对使臣下手,对使臣下手代表两者之间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了,在战国时代是很吃亏的。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古时候交战双方的使臣真的很安全吗?发布于2024-02-22 15: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