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四柱八字命理理学




天台九祖传讲义


礼贤 述

2006—6—15


前言


从今天开始由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天台九祖传》,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讲述有关天台宗东西两土九世祖师的传记,始于西土的初祖菩萨,终于东土的九祖荆溪湛然大师


   和印度风俗不同,中国向来是一个比较重视记录历史的国度,如《礼记》中有云:“动者左史书之,言者右史书之。”可见一言一行都有专人记录。门当中的僧史也于之相仿,僧史又称僧传,是记载中国佛教史上从古到今修持精严、品德高尚、学识优长,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弘扬和发展有重大贡献的高僧的总称。僧传有三种类型: 1.别传:即个别僧人的传记,如《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2.类传:即同一类别僧人的传记,其中有的专记西行求法僧人,有的专记一山一寺的僧人,有的专记某宗某派的大德,本书就是属于类传的一种;3.总传:即综合性的僧传,这种传记幅度宽广、时代绵长、人物众多,现在通行的总传有四部,即所谓的四部《高僧传》:


    a.《高僧传》,又称《梁高僧传》,十四卷,梁慧皎撰。记录了从后汉永平十年(67年)到梁武帝天监十八年(519年)间共453年九个朝代中高僧的事迹,共着录正传257人,附见274人;


    b.《续高僧传》,又称《唐高僧传》,三十卷,唐宣撰。始于梁天监元年(502年),止于唐麟德二年(665年),共164年间.正传492人,附见215人;


    c.《宋高僧传》,三十卷,北宋赞宁撰。所记接道宣《续传》,迄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正传531人,附见125人;


    d.《明高僧传》,八卷,明如惺撰。列南宋至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高僧正传138人,附见71人。


   各地佛学院对于高僧传的教学都十分重视,几乎每一个佛学院都开设有高僧传的课程,尤其是《梁高僧传》。因为这本高僧传不仅文字非常优美,而且大量记载了佛教初传中国时的情形,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因此不仅受到佛教界人士的重视,既使是世间的学者也经常予以引用。由于我们佛学院是天台宗的专宗佛学院,因此决定选用这本《天台九祖传》作为教材。具体安排是这个学期每星期上四节课,而下一学期则每学期上两节课,共上一年。在这个学期计划上九位祖师中的前四位,即龙树菩萨、慧文大师、慧思大师和智者大师,在下学期上后五位祖师的传记。若有时间则加上知礼大师和遵式大师传。


   我们之所以要学习祖师传记,其目的有以下几点:


   1、学习祖师传记,首先要了解祖师的生平经历,知道他们在某一时间段做了什么事情。比如对于智者大师,脑中必须要有一条竖的“主线”,对其六十年的弘法生涯要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比如大师是538年出生,18岁出家,20岁受具,23岁到大苏山亲近慧思大师,30岁学成后辞师到金陵弘法,38岁时谢遣徒众第一次到天台山,48岁时因为陈后主再三再四的劝请才重新回到金陵弘法,不久之后北上庐山。隋朝统一天下以后,因晋王杨广的虔诚礼请,智者大师于54岁时来到当时杨广的治所扬州。不久又北上荆州,并创建玉泉寺。58岁时第二次来到天台山,一直到60岁时圆寂于新昌大佛寺。有了这样的一条“主线”以后,对于大师的生平经历就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轮廓认识。这是我们学习祖师传记的第一个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


    2、见贤思齐,发成佛作祖的无上菩提之心。记得法国皇帝拿破仑曾经说过:“每一个士兵的背囊上都带着一根元帅的令牌。”就是说,每一个普通士兵只要英勇善战,累积军功,就有可能逐步升迁到元帅的位置。在这个意义上,拿破仑说:“不想做元帅的士兵就不是一个好士兵。”今天我想转引这句话,对大家说:“不想成佛作祖的家人就不是一个好的出家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佛性,而佛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因此每个人都能成佛,不应该自生退屈。当然,应该指出的是,不能够以名利心、生灭心去发。因为这些发心都是有漏的,有漏之因,又怎么能得无漏之果呢?因此我们应该用菩提心大悲心去发,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心,向祖师看齐。要知道,如果没有以菩提心为前导,那么一切的所作所为都与魔业相应,要想成佛作祖就只能是痴心妄想而已。因此通过学习祖师传记,必须从中去了解祖师伟大的德行、艰苦的创业过程、坚定不移的为法忘躯的信念,惟其具有“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修持功夫,方能孕育出“为人所不能为”的高僧!因此,我们应该以祖师为榜样,从身、心二方面来改变原有的习气,从而和祖师无尽的悲心相应,荷担大法,成就佛道。 


宋代大儒程颐曾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同样地,如果我们读祖师传记,前后没有任何的变化,那也和没有读是一样的。我记得弘一大师曾说过,他一生最喜欢读两类书籍,一类是有关因果报应的书,另一类就是祖师传记。多读第一类书籍,能够使人深明因果、心存戒惧,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而多读第二类书籍,能够提高道心,向祖师靠近。弘一大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生私淑藕益大师,处处向藕益大师看齐,所以他的成就也非常地高,有人称他是藕益大师再来。


    因此我们学习祖师传记,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一个目的上,还应发“见贤思齐”之心,造就“称职、合格的佛教人才”。所谓称职,即称“法门龙象”之职;所谓合格,即合“人天师表”之格。因此,我们把“见贤思齐”作为这门课教学的第二个目的;  

  

    3、初步了解天台宗的某些理论知识。祖师传记是一个无尽的宝藏,在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天台宗的理论。比如二祖慧文大师是读《中论》中的“三是偈”而开悟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有关这首偈子的解释就涉及到很多台宗理论,如一境三谛、一心三观等;又如智者大师证得初旋陀罗尼,那么这又是怎样的位次呢?要想了解这些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天台宗理论基础才行。应该说,学好《天台九祖传》,对于进一步全面掌握天台宗的理论是非常有帮助的;


    4、了解各位祖师的著作、思想。要想真正系统掌握天台宗的理论知识,必须从祖师的原典著作入手,掌握其根本精,所谓“但得本、莫愁末”,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此次教务处在排课时,从最基本的《天台四教仪》、《小止观》等入手,然后再学《教观纲宗》、《释波罗蜜》,乃至到最后的天台三大部、五小部,这都是按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的。所以《大般涅槃经》云:“菩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对于刚入门之人只有次第学修,才能真正得大利益。学天台宗有时是靠慢慢熏习的,有些理论比较抽象,需要反复多次用心地听讲才能有所领会,不可能一口吃出个大胖子。因此我们在介绍完祖师的生平以后,都会对祖师的重要著作做一简要的介绍,使大家对每部著作都有一个鸟瞰似的了解。这样以后大家在学习到这部著作时,就会对其有一个大纲性的认识,以利于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5、有助于学习古文。这也可以说是一个附生物。因为本书是宋朝时的志磐法师所写,文字虽然不是特别古奥,但到底还是属于古白话。因此只要认真学习,对于古文的识读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上面已经讲了学习《天台九祖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目的,下面来谈谈讲课方式,以便大家心中有数。我的讲课方式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随文消释、适当发挥”。这主要是为了对治两种过失:一种是“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既然不能完全离开经文胡吹乱盖,故用随文消释来对治;另一种是“依文解义、三世佛怨”,故用适当发挥来对治。


就我个人而言,一方面,让我一味玄谈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因为我的肚子里货物不多,既玄不起来,也谈不出去!因此只好采取先消文,再予以解释发挥的方式。另一方面,我觉得这种方式也许比较适合初学之人。法师最基本的任务是让学生能够看懂原文,这样下次在自习时就能自己看,每看一次就有一次的收获。


祖师所写的文章可谓是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包含着无尽的妙义。所以“般若”含有三个内容:所谓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一般地都是从文字般若生起观照般若,亦即随文入观,然后由于观照功深而彻证实相般若。故《维摩诘经》云:“文字性离,即是解脱。”因此我们不能完全脱离文字,却也不能死在句下。至于禅宗所谓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乃至六祖慧能大师所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坛经》机缘品第七)等,那是悉檀说法,别对一机,非此所论。所以《摩诃止观》卷一云:“今人意钝,玄览则难。眼依色入,假文则。”又云:“能于一文,得一切解。”根据以上的原因,所以确定这八个字的讲课原则。我个人认为:如果连原文也看不懂,就说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能够掌握祖师的原义,这是很难让我相信的。正如程颐在《读论语孟子法》中云:“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其意者也。”我想关于这一点,世出世间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注意: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这只是我个人的讲课方式,其它法师可能会用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作为学生要学会去适应不同法师的讲课方式,不可能让法师来适应所有的人。这是因为:一、每一位法师的讲课方式都是相对固定的,最多只能根据学生的反映作一些微调而已;二、佛在说法时可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而这一点法师是做不到的。因此每位法师的讲课方式只能适应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就只能去适应法师的讲课了。所以我提醒大家对于每一位法师的课都要认真听,只要认真地去听,都能够得大利益。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我自己是比较好乐天台宗的,因此在讲课时会时不时地赞叹天台宗的种种殊胜,有时难免会对其它宗派如禅宗、华严宗、密宗等有所抑仰,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巧方便。当知,天台宗的殊胜不是在相互比较之中而得出的,他不是相待妙,而是绝待妙、开显妙。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有时不得不使用比较的方法。比如我喜欢吃苹果,而另外一个人喜欢吃西红柿,当我说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为100mg时,大家可能没有太深的感性认识。但如果我告诉大家西红柿的维生素c含量为60mg,那么优劣就一目了然了。另外当我在赞叹苹果时,也不一定就是说西红柿不好。因此当我对其它宗派有所抑仰时,应如是领会,善听其意,不可妄起诤论。

                  

   大家既然有缘来共同学习《天台九祖传》,在这里不妨向大家提几点建议和要求:


首先,要求大家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复习这三步曲。在课前预习中,能够发现自己的不懂之处,然后在上课时就会予以特别关注,很多疑惑都能迎刃而解,否则可能只是泛泛听过,不一定能得很大利益。记得我以前在上学时,有一次预习《智者大师传》,当我读到智者大师因读《法华经》而“持因静发”,当时我根本看不懂这四个字。后来在上课时认真听允持法师的讲解,终于明白了它的意思,这种欣喜的感觉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因此印象也就十分深刻。所以我也希望大家能在课前认真预习。至于课后的复习,那是取“温故知新”之意,其重要性不必多说;


第二,要求每个人都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否则的话,上课时听得热闹,一下课就全忘光了。又有谁能够想起几年前法师上课的具体内容呢?需要注意的是,记笔记时要把一本笔记本写完后再换,否则一本笔记本只写上几页,很容易扔掉,不易保存。另外记笔记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可以防止打瞌睡和开小差。这是经过我自己实践证明的,非常有效;


第三,阅读指定书目。为了能更好地学好本传,我会相应地指定几本课外阅读书目,如章安大师所写的《智者大师别传》、藕益大师自编的《八不道人传》以及见月读体律师的《一梦漫言》、倓虚大师的《影尘回忆录》等,阅读这些书籍对于提高道心、增广知识面以及更好地学好本课程有非常大的帮助。至于具体的阅读书目,以后我会逐步开列给大家,绝对不虚一读!当然,如果你们愿意多阅读那就更好了。目前社会上的学校,老师也往往会指定相应的课外阅读书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要知道,在课堂上所学的到底是有限的,知识的获得更多地要靠课外的积累,所谓“广学博究”。所以《中庸》里所指出的为学次第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有这样,才能够由博返约,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不会被某些狭隘或者错误的观点所束缚。


第四,有因缘多去朝拜祖庭。或三步一拜,或巡礼祖迹,各看发心。


   往下正式入文,先讲序文,再讲各位祖师的传记。


待续……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养见研心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天台九祖传讲义礼贤法师述(01)发布于2021-05-09 09:41:33